:::

蘭博電子報

013期-蘭博脈動「以人為本-日本地方文化館參訪二、三事」

廖英杰  /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規畫師

此次文建會的日本參訪計畫,有一個字數很長,但也展現高度企圖心的名稱:「日本社區型、地方型博物館(文化)館營運管理機制調查評析計畫」。這次的參訪,事前由各縣市文化局推薦出參與徵選的名單,並至文建會接受眾多評選委員的面試,由此可見文建會對於此行的重視。

 

行前會議也有如一堂熱身操課程。對於要參觀的各館,承辦本案的日本乃村工藝社也作了詳盡的資料整備與介紹,徐純老師也對於地方文化館的概念與源起,以及日本此行要作的「功課」耳提面命,讓大家還沒出發就戰戰兢兢,這是一場地方文化館知識的戰鬥訓練營。

 

除了參觀外,此行我們將與日本各館的管理階層進行座談,對於義工制度、經營管理、典藏、推廣、文化產品的研發等,聽取日方的經營心得。此行的「同學」,都是台灣地方文化館館長、業務承辦人或是主管,也使得每次的座談都非常熱烈,所提的問題常常直指核心,讓日方管理階層有點難以招架,不過也讓大家受益良多,收獲滿囊。

師勝町歷史民俗資料館

十一月初的台灣有著秋天的舒爽,4日下午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到達名古屋空港。翌日一早,我們來到愛知縣師勝町歷史民俗資料館,「町」大約等於台灣的鄉鎮,本館就如同台灣一般的鄉鎮史館,其建築與地方圖書館結合在一起。

 

本館最初成立的目地是要收藏師勝町地區破損的房屋、人們所丟棄的農具、養蠶工具、生活用品、玩具、文具以及史前繩文陶器物,特別是針對二次大戰以後昭和時期(50-70年代)各種生活用品,因此該館又被稱之為「昭和日常博物館」。這些物件的蒐藏,完全是由町民捐贈而來,藏品總數達十萬件之多。

 

師勝町於2002年開始與醫療、福利部門及岩手縣福祉大學合作,利用其本其本身的典藏品,對於失智老人進行心理學的回想法治療,而這項作法最早是起源於英國。除了本館外,當地的綜合福祉中心,以及在舊加藤住宅內設立的回想法中心(日本明治初期建築,為日本國家登錄的有形文化財)也一同作為回想法治療的場域。

左圖為師勝町歷史民俗資料館/右圖為可以宅急便外借的回想法治療箱。
左圖為師勝町歷史民俗資料館/右圖為可以宅急便外借的回想法治療箱。

 

選擇這一項主題是基於本町人口高齡化,65-85歲的人口大約佔百分之30。此外,日人向來非常重視老人福利,因此本館的參觀群眾除了兒童外,老人們參觀的比例也非常高。回想法的概念,是以老人們在過去生活中曾經使用過的文物,透過小組的集體討論、會談、操作,讓老人們回憶過去的生活,一來可讓老人們回憶年輕時的點點滴滴,同時對於患有失憶症的老人也有相當好的治療效果。

 

該館設計了十五套回想法治療箱,其中放的都是老年人以前用過的東西,有別於一般的博物館,這十五箱典藏品都可以外借給醫療機構使用,甚至可用宅急便送達。許多老人經過回想法治療之後,變得快樂,且較不容易忘記事情。回想法的治療並非由館方人員進行,而是由福祉部的技術員及治療人員以團體座談會的方式,進行一系列的互動式座談,最後並頒發給老人一份証書。

 

本館的展場並不大,也沒有絢麗的展示設計,但是卻非常平易近人,觸動人心。部份展示櫃是由一般四分夾板釘構而成,但就是有一種樸素、整潔、而又不簡陋的感覺,好似自己家裡的櫃子。

 

本館的展示主題是由社區及館方以座談會的方式產生,同時由社區志工來解說,因此展示主題具有高度的親民性格,不會流於學術主義,這是一個充份利用社區人力資源很好的範例。

 

全館工作人員僅6人,其中包含圖書館的管理。展示館的研究、典藏、規畫,僅由一名學藝員市橋芳先生負責,由此可知該學藝員的工作熱忱、效率,以及對於社區志工的運用,非常值得借鏡。

 

本館只是一個町的規模,不過不論是文物收藏的質與量,亦或其自覺身負的社會責任都讓人刮目相看。這個館讓人念念不忘,大家對於傳統民俗文物館有了重新的詮釋、想法與理解。

飛驒世界文化中心

離開了師勝町,我們前往下一個目標─飛驒世界文化中心。由於路程遙遠,在高速公路上大家享宴了日本秋日楓紅滿山,在天色將暗之際,我們來到了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遺產的城市,一座江戶時代的古城─岐阜縣高山市,Bus經過了市區,大家驚豔現代的日本人生活於其中,但卻仍然保持完整的日本傳統街道。大家討論著希望能停下來參觀,不過徐總教頭提醒大家要記得這一趟行程的目標,在Associate飯店還有一場座談會以及今日的研修報告要撰寫。Bus直奔半山腰的飯店,高處下望,街燈沉寂,引誘著一群渴望的人。博物館也可以是一座城市,不是嗎?

左圖為飛彈世界文化中心俯視圖/右圖為高山市路邊的廁所也是文化資產。
左圖為飛彈世界文化中心俯視圖/右圖為高山市路邊的廁所也是文化資產。

 

為了一睹古都街景,一群人匆匆用完餐後便搭乘飯店的Shuttle Bus下山,來到高山市大約是晚上將近九點,但已一片沉寂,山居的日本人早已歇息。一群來自台灣的好奇客,徘懷流連於寧靜而又古韻的日式木屋建築聚落群中。城市的街道矗立著澄紅相層的楓槭,昏黃的路燈,整齊的街道,少許疾駛而過的車子,這是一個詩人與歷史家並肩偕行的夜。為了這一夜的尋覓,大伙兒犧牲了睡眠,有人還放棄了風呂湯,回到飯店振筆疾書,在子時的夜裡,寫著這一趟旅程的第一份研修作業。生命總是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不論是高山市還是師勝町的回想法。

 

第二天一早,一群人慕名著日本三大早市之一高山陣屋早市,還有人因為沒趕上Shuttle Bus而花錢搭了昂貴的計程車趕赴,高山陣屋前的早市是當地婦女以白帳搭設的臨時菜市場,賣的都是土產,由於日本高度的都市化,傳統市場早已消失,因此古屋前臨時的菜市場也就入了風景明信片中的一景。

 

白日見到的高山市更是清美,早上六點自己一個人從飯店走下山,今日有一點雨霧,空氣帶有著山中慣有新鮮味兒,早起是為了一覽昨夜的不足。

 

高山市多維持著傳統日式建築,許多街道整條被日本政府登錄為國有文化財,走在其中空氣似乎結凝於日本古史的氛圍。高山市每年約有250-300萬旅遊人次,住宿約100萬人次,1998年調查該市每年觀光消費所得高達590億日圓。本地觀光制度完備,街上有許多的解說牌,無料的旅遊住宿諮詢機構,導覽地圖在便利商店隨手免費可得,城市的生活步調適合讓人緩緩呼吸,喝一杯暖茶,遙想飛驒古國當年。

 

今日的行程要看的是飛驒世界文化中心,她位於高山市的南側山坡上,離市區車程約20分鐘,可以遠眺高山市的全景以及附近壯闊的山岳。1986年飛驒中心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全國15個國際觀光示範地區,1987年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際交流村。配合高山市每年的祭典,本館員工自主性的草擬、企畫不同的旅遊團型的活動。飛驒中心建築外觀採清水模設計,展示區域主要為美術展館及飛驒地區文化展館,另有一個大型的集會場地,可辦理各項活動。

 

本館館理是由歧阜縣政府派員,並以財團法人方式經營,預算來自於縣府。建築費用為170億日元,一年維持費約兩億日元,每年收入約只有三千萬日元。其收入除門票外,另還有場地租借,遊客的消費等。其經費約佔歧阜縣年預算千分之一左右。本館除了提供一般遊客參觀外,研究員也會到學校進行交流。

 

本館的館長渡邊文雄是一位日本知名的電影明星,大學在當地唸書,因喜愛此地並對文化產業有興趣,對於本館具有很好的宣傳效果。

 

在本館的簡介中,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飛驒中心曾經提供經費,由社區自行拍攝三分鐘自我介紹的影片,目前該中心共藏有100部片子,對社區而言這是一項推動社造的好方法,在台灣公共電視「城市的遠見」節目中,介紹古川町的社區總體營造,便是用其中一小段的影片,看過的人應該不陌生。

 

飛驒世界文化中心佔地面基廣闊,或許受建築語彙潮流的影響,清水模建築外觀設計,與高山市的傳統城市聚落相較,文化感及歷史性難以相銜接。飛驒世界文化中心的展示,企圖呈現飛驒地區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活面貌,但是展場中鮮紅明亮的色彩,掩蓋了古都中的樸實與自信,令人有功虧一簣之感。

 

在感受日本國的「富裕」之後我們趨車西南行,沿著通往福井縣的158號公路前往日本海畔,為的是明日肥美的越前蟹。離開高山市,Bus蜿沿行駛於山谷中,青峰重疊,碧流曲折,秋來蒼山紅頭,飛驒真是紅葉的故鄉。今晚夜宿河鹿莊旅館,據說這裡的風呂池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這一夜,大伙兒為了札晃的亞洲杯棒球賽高亢不已,激情過後,今日的研修功課仍舊等著我們。

越前蟹博物館

11月7日離開了河鹿莊前往越前蟹博物館,本館位於福井縣丹生郡,2000年7月15日正式開館,總工程費20億990萬日元。本館設立的目的是為具體展現本町特產「越前蟹」,並收集展示各種甲殼類動物。越前地區在1990年代時有150萬的遊客數,2002年只剩60萬人,因此本館的任務主要是要振興地方的產業經濟。

 

本館的建築非常搶眼,中間是一個半球體的造型,左右兩側各有建築作為餐廳與行政空間,外觀看起來像是一隻披覆了銀殼的巨蟹。

左圖為越前蟹博物館/右圖為可以翻轉的螃蟹展示區。
左圖為越前蟹博物館/右圖為可以翻轉的螃蟹展示區。

 

本館每年營業額成本為6千2百萬日元,年收入為4千2百萬日元,收入主要來源是門票及商店租金。

 

本館展示主要以越前町海洋漁業、生活為主,展示動線以垂直與水平交錯,先上三樓觀看挑高的模型,這個模型呈現越前地區陸地聚落到海底的垂直面貌,展現當地的漁村生活與越前蟹的生活環境。各層樓另外展示越前地區的漁業文化生活、傳統漁具等。

 

或許是本館的外型太炫麗了,所以自己對於展示內容有很高的期待,然而事實上落差感很大。越前蟹在這裡被視為是生財的工具,因此館內介紹越前蟹的3D影片是以如何吃越前蟹為結尾,而非討論蟹、人與環境的關係。在展示中,活體的螃蟹似乎被視為會「動」的標本。一隻巨大的越前蟹,便被禁囿於一個狹窄的圓柱水族玻璃箱中,大家七嘴八舌的說好似在虐待螃蟹,館方則說螃蟹已經「習慣」了。在隧道式的水族箱中,看不到生態的模擬,有的僅是建築的水泥結構體與裸露的各種水管線路。

 

一樓以繪圖劇場述說螃蟹的故事,雖然聽不懂日文,但是聲色俱作,似乎很有趣。館方將各種螃蟹以高透明度樹脂密封展示,兩側固定於展示架上,同時還可以翻轉,這是一種觀察動物標本很有趣的展示方式,如此便可以仔細觀察動物的細節。

 

離開越前蟹博物館前往餐廳用餐,可惜行程略有耽誤,鮮美的越前蟹已涼了。

琵琶湖博物館

精緻的展示設計。
精緻的展示設計。

沿著日本海,我們轉往湖琵琶湖博物館前進。琵琶湖為日本第一大淡水湖,形狀似琵琶而得名。琵琶湖博物館是此行最大,也是最有規模的博物館。本館興建的構想起於1980年代,當初是由滋賀縣的教師們發起推動建立博物館的運動。琵琶湖主要提供歧阜、大阪及滋賀縣的淡水飲用,也因為這一項供水計畫,當地開始了推動並構想如何保存此地的文化。

 

本館於1984年決定興建,1985年以20億日幣成立基金會,經歷10年的規畫至1996年10月20日才正式開幕。本館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呈現並傳遞人與湖泊的生態關係。本館籌畫之初,最早是由一位高中理科老師統籌當地各領域老師的意見,而後與博物館對話,軟體形成之後才有建築的規畫,這與一般博物館先有建築再規畫軟體是很不相同的。

琵琶湖博物館的經營理念(資料來源:該館摺頁)
琵琶湖博物館的經營理念(資料來源:該館摺頁)

 

在本館興建的過程當中,大家認為「學習」是博物館重要的工作,因此本館的發展方向是由學藝員們共同構想出來的,而目標是希望能成為一座「參加型的博物館」。當時主要的決定有三點:

 

(1)決定要有主題性與目標

(2)將所看到的應用到生活中

(3)希望本館成為民眾具體交流的場所,因此在建館前要與民眾一起對琵琶湖及當地的生態自然與人文資源作各種調查。

 

基於上述,本館常設展共分下列幾項:

 

(1)琵琶湖的形成─介紹琵琶湖的地質與古生物史。

(2)人類與琵琶湖的歷史關係

(3)琵琶湖及其周邊人類高度經濟成長生活的變化

(4)琵琶湖及日本淡水魚類的展示

(5)Discovery room―針對小學低年級所設立

 

在與本館主任學藝員布谷知夫先生的座談中,有幾項觀點是本館與其它博物館有所不同的。

 

本館共有34名學藝員(研究員),因此在落實參加型博物館的理念時,能夠提供充份的學術理論根基。學藝員提供研究方法給居民,將館內的展示與館外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每年由本館學藝員設定主題,推動學生與大人一起到戶外進行調查,同時本館人員也進行調查,而後再與社區人士的調查合併,做為下次策展及活動的參考。在調查研究階段由學藝員擔任監督、指導的角色,有些調查也有組織研究會,而館方則提供研究方法、適當的調查表格以及工具。調查時間長達一年,並非急就章式的完成,這樣的設計有助於提昇學生自己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地方居民對於這個館有了高度的參預與認同感。

 

對於教育的觀念,館方認為教育還是老師的責任,因此本館研究員也會與老師一起研發課程。在推廣教育方面,布谷認為到學校去推廣似乎只是在辦活動,因此比較不採取此種方法,而是希望學生來到館內參觀。

 

對於參觀人數方面,本館針對人數、區域影響、文化的效應等進行評量。每年3、5、8月做問卷調查,這項工作自開幕以來便一直固定進行當中。目前的評量顯示平均一個人約停留1.5小時,據統計本館每年約有13萬名學生來此參觀。

 

關於門票,布谷先生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他認為門票是可以考慮成一本書、一杯咖啡、還是一部電影,這個價格是由布谷與大學教授們一起做出評估而後決定並上報縣府核可的。

 

對於義工,布谷也提出與不同的想法,本館有一群固定來幫忙的人,但目前沒有特定的志工組織。本館希望每個來參訪的人都可以變成義工,所有的人都可以變成資源,擔任志工。本館希望盡量開放,標本與資料都能提供大家利用,例如有些學生在找資料時便可以順便協助整理。

 

本館的展示相當精緻、有趣,不論是地質結構與岩石的複製、森林場景的營造、傳統建築聚落、科學實驗等,都令人覺得驚奇與愉悅。本館利用了建築本身的帷幕玻璃作為水族箱的背景,因此視覺上在館內參觀的人能夠與戶外的自然景觀相結合,水族箱就成了一個景深穿透的水池,在人工與自然之中有著微妙的結合。

 

在落日餘輝中,我們離開波光粼粼的琵琶湖,車子離開了日本的鄉村,朝著燈火燦爛的方向前進,心情好似宮崎駿畫筆下的小魔女琪琪,乘著掃把,帶著黑貓,尋找著一個新奇的城市,尋求成長。大阪,城市的博物館正在等待著我們。

京都藝術中心

11月8日,舒爽乾燥的空氣冷冷的吹在大阪府的街上,在兩天的參訪與舟車勞頓之後,精神也終於提振了一些,今天我們要拜訪參觀京都藝術中心。

左圖為京都藝術中心是舊建築再利用的好範例/右圖為京都藝術中心也是當地社區的音樂老師。
左圖為京都藝術中心是舊建築再利用的好範例/右圖為京都藝術中心也是當地社區的音樂老師。

 

京都藝術中心成立的目的,是京都人為了要保存京都傳統優良的文化地位而籌設的。她並非美術館,亦不蒐藏文物,更不是表演藝術的展演場所。這所京都藝術中心利用原本小學的教室,對於美術、音樂、戲劇等個方面不同領域,尚未成名的藝術家提供了獨立的創作場地。基本上本這裡並未設限某一種藝術領域才能進來,其機制在於透過一定的申請程序,藝術家便能免費使用這裡的空間。本中心有8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負責審查,對於使用本中心的藝術家,規定必須於其它地方展出,而後由這8位專家前去查看並作成報告紀錄。

 

館方表示,近10年來日本有一些表演藝術家喜歡小舞台,這裡也提供這樣的場地。但藝術家必需負擔自己的生活與住宿,因此使用本中心的藝術家多為當地人。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來此唸京都藝術大學,所以使用本中心的人多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京都藝術中心的建築,是當地社區在1869年振興地方教育時,捐款興建的明倫小學校。其後經過陸續修建,至1931年建立起現在的規模。本中心改建時共花費9億8千萬日幣,主要用在建築方面。每年維持費用約2億5千萬日幣,預算支出來自於京都市,無其它收入。本中心目前為財團法人,共有14位職員,2位來自市府,8位是藝術領域,4位為一般行政人員。

 

京都市藝術文化協會也協助本中心的經營,其資金一半來自於京都市,一半由文化團體出資,協會本身也有基金,協會的辦公室便設於此地。協會經常利用這裡的場地辦理各種音樂、舞稻表演活動,同時也教導社區學生音樂課程,讓藝術融入於生活之中。

京都藝術中心的修繕將各種可能的破壞降到最低。
京都藝術中心的修繕將各種可能的破壞降到最低。

 

我們仔細的參觀學校不同的樓層與創作空間,可以感受到當地人對於這棟建築的改建,幾乎是以最低限度的方式進行。基本上,除了因應消防規範、殘障設施以及破舊整修之外,建築物並沒有什麼改變,例如所有的窗櫺、開關及五金構件都還是二次大戰前的舊料。即便是修復工程,其工法、色彩也都能融入原有的建築當中,可見用心的程度,台灣日式歷史建築的修復以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規畫,或許該來此參觀取經。

 

京都藝術中心有一個重要的特色,這緣於社區的歷史發展,明倫小學校當初是由社區出資興建,因此該校與社區關係甚為密切,京都藝術中心成立後,明確規定學校內某些場地僅保留給附近的居民使用,並不開放給參觀者進入。例如本中心的操場便只提供給社區居民打球,包含藝術家也不可以使用,而藝術家在創作時也要開放給社區民眾參觀。

 

本館對於年輕藝術創作提供適度的空間,讓其有機會提升創作能力,這是基礎而又深度的紮根工作,京都藝術中心並不強調藝術品的典藏,而年輕藝術家的培養便是最有價值的的文化積累。

大阪府營箕面公園昆蟲館

大阪府營箕面公園位於山中,而昆蟲館成立於1953年,因此這間昆蟲館便是處於群山環抱之間,從停車場拾階而上,好似陽明山涓絲瀑布小徑,山溝中的溪澗,清澈的溪水,魚兒成群,少的是台灣人愛烤肉而四處留下的黑炭殘跡與垃圾。

 

本館由大阪府委託財團法人經營,成員共有5人,另外蝴蝶館有4人,本館亦協助大阪府衛生單位處理害蟲問題。本館原本為木造平房,1983時改建為水泥建築,1997年增設了無障礙空間。這個館的展示可以小而美來形容,雖然空間不大,但是可以讓參觀者從昆蟲的型態、聲音、味道、生長過程等不同的面向,很活潑的讓大家認識不同昆蟲的各式樣貌,所以在參觀中處處充滿孩子們的驚奇與歡笑聲。

左圖為位於大自然中的大阪府營箕面公園昆蟲館/右圖為看完展示所有的小孩都會認得虎頭蜂,我們的小孩認識得嗎?
左圖為位於大自然中的大阪府營箕面公園昆蟲館/右圖為看完展示所有的小孩都會認得虎頭蜂,我們的小孩認識得嗎?

 

就整體來說,昆蟲館是大阪府營箕面公園的一部份,因此在經營上並不是以門票收入的多寡為目標,而是以參觀人口計算(按:依日本博物館法中小學生入館是免費的)。館長表示,本館在20-10年前,每年參觀人數大約是10萬人,前年入館人數為4萬5千人,去年為5萬5千人,今年已達成6萬人的目標。由於大阪府重視入館人口數字,因此近幾年來由展示設計的改變,以及與社區、學校的互動使參觀人數增加,府方對於昆蟲館的評價也提高了。雖然參觀人數增多,但是因為有適當的隔離設備,對於昆蟲並未造成影響。在大阪附近地區共有三家昆蟲館(按:其實距離很遠),入館人數受各館所在位置的影響而有所不同,三個館長經常一起分享經驗,彼此相互刺激。

 

為了要吸引更多學生與社區的人來到本館,館長非常積極的投入社區的活動,最初館長參加箕面地區的交流會,地方人士都認為本館太過於封閉沒有對外交流。因此館長成立了一個有生氣的組織,每個月定期開一次會議。館長也與大阪的社區大學老人上課,引導他們進入本館。館長說:「作為館長對於箕面地區應有愛心,要將昆蟲與喜歡的人結合在一起。」

 

在大阪附近共約有100個小學,本館也針對3年級自然課程,每週一天到一個學校上昆蟲課,一年大約有40個學校請他們去上課,館方也藉此宣傳昆蟲館。對於喜歡昆蟲的小朋友,若想進一步了解昆蟲,則希望他們組成一個研究會,自發性的研究昆蟲。

 

在親子會活動方面共分八種,如觀察、飼養、調查等各有不同主題,這些活動也是靠義工幫忙。我們到達的時候,正巧有一群大約是幼稚園大班的小朋友,正在館內的教室利用一些天然植物製作昆蟲。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館長背起了吉他,與志工們一起合唱了大家編的一首歌,旋律輕快活潑,大家看著白板上的日文跟著唱起來,社區的生命力量便在高昂的歌聲中不斷的被激盪著。

 

本館的一項特色便是與大阪點字協會合作製作點字,並改善無障礙空間。不過目前僅是改善館內的空間,對於從山下停車場到館所在之地的全程步道,則並未達到面的改善,這點須是必需靠地方政府提出整體的規畫。

 

昆蟲館本身並沒有賣店,本月才在門口小廣場設了一個小亭子販賣與昆蟲、植物有關的商品,這個小亭子是由當地NPO組織經營,看起來生意很好,我們為了看看日本人開發了那些博物館商品,許多人也都擠進了那個小小的亭子,不少人也掏了荷包振興了日本的經濟。

 

一個昆蟲博物館能設在山中,實在是一項很「自然」的決定。昆蟲―這項展示物並未被分離於自然世界之外,而是先存在於自然之中,再透過科學的方法對昆蟲予以科學化介紹,而社區與學校也充份利用與共享了本館的資源。

 

社區對昆蟲有興趣的人,也能以不同的操作主題,帶領小朋友進行許多活動,引導學生能自發性的研究昆蟲,這有助於建立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而此也是博物館的目標之一。這種展點的選擇與發展策略,應可作為台灣郊山地區社區博物館發展參考,這是一個生態博物館的好範例。

大阪人権博物館

左圖為大阪人權博物館是以人為核心的博物館/右圖為展場設計的生活化,是日本展示設計的特色之一。
左圖為大阪人權博物館是以人為核心的博物館/右圖為展場設計的生活化,是日本展示設計的特色之一。

 

本館最早是為了日本部落人權問題之研究調查、資料的蒐整、文化財產的收藏及展示、普及人權思想而設立的。本館成立於1982年11月29日,原由舊榮小學校所改建,本校亦為浪速部落民的學校。所謂的部落民是指日本文化傳統中以殺豬、修鞋、陰陽師(算命)、勞動階層等為職業的人,這些人在日本被稱之為「穢多」、「非人」,其所居住地亦受限於部落之內,他們在日本社會中深受歧視,而且這樣的差別代遇有其世襲性,也就是部落民的子孫永為部落民,並不因為其受了高等的教育而有所改變。也因此許多日本部落民的後裔在成長、求學的過程中會隱瞞自己的身份,如果為人所知曉,在工作、婚姻上都會受到歧視。館方表示,日本社會至今仍有許多人不願與部落民的後代結婚。

 

日本部落民經歷150年已逐漸分散在都會之中,問題已略有緩和,人權博物館的現址便是部落區,旁邊的公寓便是部落。這不禁讓我想起,日本統治臺灣時台灣總督府定訂、施行的六三法案以及殖民政策,對臺人的各種差別待遇,包括教育、工作乃至於薪資上的同工不同酬等,許多台籍菁英因此遠赴日本,尋求自己的一片天空。而原本稱之為「番社」的台灣原住民村落也開始被日人稱之為「部落」,由此也可知當時日人的殖民思維。

 

由於本館主題的特殊性,因此在經營上會遭受日本右翼及民粹主義者反對的聲音,而許多遭受到歧視的人也會來此尋求協助,但館方則是保持中立意見。對於這項主題的堅持,其精神值得敬佩,由此也看出博物館的存在及其展示,不該純粹的迎合民意、追隨潮流或是被民粹主義所操控。

 

由於人權概念會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化,如何促進觀眾思考人權的議題,便是本館努力的方向。館方提出四點經營的面向給我們參考,第一,每年研究員都有相關的研究出版;第二,透過企畫展吸引觀眾,啟發民眾對人權的思考;第三,許多企業、旅行社帶人來此參觀,第四,定期舉辦成果發表會,並刊登在地方的報紙及刊物。而其目標是要讓人權的議題能夠藉由不同的媒材曝光,使更多人可以關切這個看似嚴肅,但事實上卻經常發生在我們周遭的議題。對於人權問題,大阪人權博物館選擇出數項主題,將抽象的概念轉化成極為吸引人的展示,對於習以為常的事分析出令人感動而又具有反省的關懷。

 

在展示中,利用鏡面反射、部落模型及動態影像結合,描繪部落民的生活實況的展示,由於製作精美令大家駐足觀看許久,印象深刻。

 

除了部落民問題之外,大阪人權博物館對於各種人權議題,例如女性問題、少數民族問題、身心障礙者問題、環境污染受害者問題、在日本的朝鮮人等,也都投入相關的研究與關注,並且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館由大阪府教育委員會事務局文化財產保護課、大版市市民局人權部營運課所管理。其組織形態為財團法人,目前共有19名工作人員,另有4名公務人員。本館組織是在理事會下有理事長、常務理事、館長、各種委員會。館長下設有—事務局長,其下有總務部長及總務課、事業部長及學藝課、圖書情報室及教育普及課等。本館已成立20多年,每年約有7、8萬人參觀,目前正在進行常設展的改建計畫。本館附近因有太鼓活動,因此與居民有密切的交流。

 

在此行八個館的參觀中,本館對於本身的資料整理最清楚,對於自我評量的部份基礎資料也整理的最詳細。而其文化商品方面,本館以其展示主題,發展出許多研究著作,對於學生的學習手冊也有教育人員的參與,內容活潑有趣,並非僅是填空題式的學習單,這值得一般文史型博物館參考學習。

大阪市立人居博物館

用過午餐後,我們來到大阪市立人居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位於市區中心一棟公部門大樓的頂層部份。本館成立的目的,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本地遭到嚴重的轟炸,因此戰後便有保存江戶時期「家街」的概念產生。大阪市將當地舊式日本建築街道的一小段搬移至大樓之內,展場挑高約三層樓,屋頂為弧型白色的薄膜天幕,全場使用電腦控制燈光音效(類似舞台劇場效果),將舊時日人一天24小時的生活環境予以呈現。在「家街」展場的下一層樓,則是將大阪重要的街道發展史,以精緻的模型與燈光聲色予以呈現,此外並對近代庶民生活用品以時間軸作綜合性的展示。

 

本館於10年前興建,當時大阪府認為不一定由文化單位來做,而是由建設局所經營,這項觀念較為特別,這也是日本全國唯一一座由工務單位經營的博物館。由於這棟大樓採取最新的防震設計,因此阪神大地震時建物並未受到影響,因此展場中「家街」也都毫無損害。

左圖為位於鬧區的大阪市立人居博物館/右圖為將「家街」搬入展場,配合以劇場燈光聲控效果,讓人重返舊日的生活。
左圖為位於鬧區的大阪市立人居博物館/右圖為將「家街」搬入展場,配合以劇場燈光聲控效果,讓人重返舊日的生活。

 

本館將大阪市舊城的住宅建築搬移至博物館,但又設於都會區之中,讓歷史與現代得以結合,因而能使都會人潮走入本館。而這棟大樓了一、二樓店面又出租給銀行,其租金可用以支應部份本館的經營,在地點的選擇上具有其意義性與經濟性。

 

本館的參觀者有百分60以上都是老人,這些人都是來此尋求舊時生活的回憶。本館主要是靠義工的投入而經營的,目前共有120名義工,多是大阪當地的中老年人。本館在開幕前便徵召義工,這些義工看著建築興建完成,也因此與本館一同成長,對本館有高度的認同感。義工們也共同企畫各種活動,與觀眾一同體驗舊日生活。此外,義工們也自行研發傳統的日本童玩,並於展場「家街」中教導小孩及家長一起製做,完成後便送給小朋友,參觀者、義工與展場完全融合在一起。義工們的說唱表演藝術,更是大家參觀的焦點。館長表示,義工們有各自的「影迷」,許多再來參觀的民眾是來看義工而不是看展覽的,而年長志工於現場解說,也使其成為歷史場景及展示的一部份。

 

經歷了七天的旅程,看了八個日本的地方文化館,不論是從鄉村到都市,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人」的價值與地位在此被充份的肯定與支持著。

左圖為「以人為本」:不只是博物館的經營理念內,即便是男廁也落實了這樣的精神。(大阪市立人居博物館)
左圖為「以人為本」:不只是博物館的經營理念內,即便是男廁也落實了這樣的精神。(大阪市立人居博物館)

 

師勝町歷史民俗資料館不只是蒐藏昭和時期的文物,並藉由回想法治療讓博物館發揮其治療性的功能。

 

琵琶湖博物館以參加型的機制,讓社區及學生能一同參與琵琶湖的生態調查,建立人們終生學習的習慣。

 

京都藝術中心將資源投入在年輕的藝術家身上,讓他們能夠有所創作、有所發揮。

 

箕面昆蟲館與社區充份的結合,讓社區成為本館的好朋友,學生也能有機會參預各種有關昆蟲的學習活動。

 

大阪人權館讓參觀的人了解,在生活中處處都有著對「人」的不平等。

 

大阪市立人居博物館,也讓我們看到高齡社會中,年長者能充份展現其生命的智慧與價值。

 

我想不論是什麼樣的博物館,人與博物館的關係,人的地位與意義應該被深度的思考,在研發、創想各種博物館的文化商品過程中,或許「人」真正才是博物館最好的商品。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