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任館長與館長的話

現任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館長
2016.03 - 迄今
陳碧琳照片

陳碧琳




學歷
  •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
  • 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
  •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

重要經歷
  • 宜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2016、2018、2020、2022)
  •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2020、2021)
  • 台灣博物館基金會 董事(2020-2022)
  •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理事(2016~)
  • 臺灣文化法學會 理事(2018-2019)
  •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助理、展示企劃組代理組長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審
  •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專員
  • 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推廣組代理組長
  • 南華大學、朝陽大學、宜蘭大學等兼任講師

館長的話

連結在地文化、開啟宜蘭之窗

宜蘭縣政府在1980年代拒絕高耗能高汙染工業持續進駐,加強環境保護與農村生活品質,1990年代透過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文化保存,將全縣視為一座大博物館的概念,讓宜蘭在地的空間、生活與文化能夠在一個永續的基礎上,進行總體的博物館營造。為了能夠對這座大的生態博物館可以有一個認識的窗口,頭城烏石港舊址進行18漫長的蘭陽博物館籌期間累積豐的宜蘭民俗文物調查研究,並以其宜蘭海岸特殊單面山造型高度融合地景博物館建築與景觀讓這座博物館建築獲得臺灣第一座以建築主體作為公共藝術設置完成案例,形成一個認識宜蘭的知識與美學的窗口。

蘭博是一個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合力的成果,籌設期間為了累積民間能量,2000共同成立臺灣第一個博物館家族協會,並由蘭陽博物館共同形塑的宜蘭博物館家族夥伴,分布在宜蘭的山、平原、海有社區文化館、地方產業館、生態農場、公立與私人博物館等等,是一顆顆美麗的寶石散落在蘭陽各地

進入後雪隧的時代,宜蘭生態與人文環境已經產生劇烈轉變,曾經令人驕傲的社區總體營造有了多樣的政策表達,地方文化館核心的博物館家族協會面臨更多挑戰,環保文化光榮感在農地商品化下難以為繼,臺北成為一小時生活圈,宜蘭觀光人口變多,但是自身文化容顏卻愈來愈模糊。

商品化、地方光榮感、文化厚植等問題在博物館與地方文化感受明顯,因此蘭博開館營運後的任務不僅只是把博物館建築內部照顧好更要緊密與家族館進行協作,持續進行宜蘭地方知識的調查與研究、進行宜蘭博物館月與家族特展,結合地方學子與在地藝文團隊宜蘭四季音樂節,整合不同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宜蘭自然、人文主題研究與展示,從地方文化館、鯨豚、鰻魚、藍染、檜木、搶孤、寺廟、北管戲曲、鑾堂文化等等持續深化、展開,透過蘭陽博物館研究展示所連結的類博物館網絡,帶領觀眾看到宜蘭文化與自然之美,並連結起宜蘭在地的特殊性與多樣性。

2018年起,蘭陽博物館推動宜蘭博物館總體營造計畫,在愈是商業的時代要能夠愈提倡在地文化的保存與體驗,在愈高度科技的時代要能夠愈回到在地文化的體驗與學習,在愈快速的流動世界要能夠展現在地慢遊與踏實的博物館世界,因為我們不是一個象牙塔裡的博物館,而是一座具有地方文化光榮感的環境生態博物館,隨著地方文化公民意識的提升,整個宜蘭的博物館文化將是高度令人期待,【宜居、宜學、宜遊】三宜計畫推動,讓蘭陽博物館不僅是一座認識宜蘭的窗口,更成為營造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重要基地。

2015.03 - 2016.02
代理館長陳碧琳
2014.09 - 2015.02
代理館長宋隆全
2013.04 - 2014.08
代理館長林秋芳
2012.02 - 2013.03
代理館長宋隆全
2011.02 - 2012.01
館長廖仁義
2010.01 - 2011.01
代理館長黃怡芬
2008.05 - 2010.01
代理館長聶孝唐
2006.11 - 2008.05
代理館長呂春山
2006.09 - 2006.11
代理館長李永和
2006.02 - 2006.09
代理館長劉哲民
2005.02 - 2006.02
代理館長陳登欽
2004.02 - 2005.01
館長黃旭
2001.01 - 2001.12
籌備處主任呂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