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考量秋冬時期除了COVID-19疫情外,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都會加重醫療體系的負荷與調度壓力,為了提高民眾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佩戴口罩的遵循度,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及避免過度耗用醫療資源,自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要求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於1月15日、16日舉辦「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匯集臺、日、香港等國內外環境教育專家學者的研究能量,藉由國際趨勢及本土經驗分享,重新探討、檢視博物館所蘊含的社會價值與教育意義。
最美的博物館-蘭陽博物館又得獎了!蘭陽博物館獲文化部「第七屆公共藝術獎-環境融合獎」,文化局長呂信芳獻上獎座給宜蘭縣政府。林姿妙縣長表示,相信大家對蘭陽博物館的建築並不陌生,建築物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藝術品,也是宜蘭重要的地標。從提出興建到落成歷經18年,經過非常多任的縣長接棒努力,過程受縣府團隊、文化部、公民團體、專家學...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之建築物主體,運用藝術手法介入空間,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不論在公共性、與環境融合之整體性、以及藝術性等面向,力求符合公共藝術精神。因此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第6條,於2010年11月18日提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申請審議以蘭博建築主體為公共藝術,2017年4月19日獲文化部「同意備查」並完成結案。2...
本館員工及民眾於本館園區拾得之遺失物,依規定於本館網頁上公告,招領期限為六個月。
感謝大家熱情參與,惟因場地有限,錄取考量原則:2日論壇全程參與者;錄取優先序為公、私立博物館、地方文化館、環境教育與社區營造從業人員、相關科系師生及有興趣的民眾等。相關訊息及注意事項,將寄至各位信箱(錄取名單詳內文)。
來自臺北市的介壽國中弦樂團,近年來在國內外音樂賽事獲獎無數,除連年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優等,本次在指揮游家輔老師的帶領下,將以西方絃樂團編制,演奏西方古典、台灣民謠及當代流行音樂,曲目包含〈四季〉選曲(弦樂團版)、〈明天會更好〉、〈望春風〉、〈夜來香〉、〈四月望雨〉、〈蘭陽舞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東西方名曲選粹。
2020年是蘭陽博物館成立10週年、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近20週年、宜蘭博物館事業推展30週年的重要里程碑。值此之際,在「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概念下,以環境教育為題,重新探討、檢視博物館所蘊含的社會價值與教育意義。 2019年,我們透過圓桌會議方式,探討環境教育與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推動經驗對話;策劃「宜蘭勁鄉團—蘭博家...
本季「冬陽原音祭」呼應年度策演主題「漂浪—我們的移民之歌」,進一步發展為「移動」與「遷徙」概念,沿著台灣原住民族移動的路徑,探索各原民族群經過世代遷徙、生根在地化、融合其他族群文化的過程,並逐漸發展出深具地域性格的差異性文化。以及現今原民族群為了適應當代社會及生計模式,發展出以文化認同為主體,地理空間跨越傳統族群邊界的新...
宜蘭縣109年家庭收支調查即日起開始辦理,訪查項目包括家庭收入、支出、設備及住宅概況,敬請民眾支持配合。 調查期間:109年12月1日至110年3月31日
【偶是大未來】無獨有偶廿週年教育推廣,推出土地關懷作品《野溪之歌》,原訂上半年的檔期在疫情之下取消,但好事多磨,此次我們與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合作,在博物館的一樓大廳落地玻璃之下、戶外大樹是佈景,邀請您與我們我們一起坐落在圓形舞台中,欣賞一齣與自然環境共舞的偶戲之旅。
為本館及所轄烏石港驛站訂於109年12月16日(星期三)8時起至17時止,辦理109年度電力設備停電檢驗一案,停電期間暫停服務,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有句俚語這樣說:「有海找到無海,有魚捉到無魚。」似乎吾人的祖先早已預言,未來海洋會受到嚴重汙染,海洋僅剩海水,魚源也會枯竭殆盡。為喚醒社會大眾守護海洋、保護魚類,人稱「船老大」的素人藝術家陳正勝先生,決定於2017年開始繪畫《百魚圖》系列作品。
參與「蘭博四季音樂節」的民眾,向石尚蘭博店門市人員出示與當季任一表演團隊合照,即可獲得1點,於集章卡上集滿任2點,即可於店內兌換精美好禮1份。
恭喜錄取者,10/31一起打製石刀吧!名單如有同名同姓將以E-mail通知為準,為避免影響教學品質,體驗課程恕不開放旁聽。
宜蘭縣縣內總共有近70處遺址,其中漢本遺址及丸山遺址為國定遺址。而丸山遺址位於宜蘭縣冬山鄉一座孤立的丸山小丘上,1998年為因應「丸山寶塔」興建工程,搶救發掘出土大量陶器和石器,還有墓葬、石器製造區等現象,表示他們可能從事農耕、漁獵以及工具製造。
本季「秋日歌仔調」呼應年度策演主題:「漂浪—我們的移民之歌」,沿著台灣移民社會為基礎的脈絡,將進一步探索傳統民間戲曲歷經渡海來台、生根在地化、融合族群文化、及與大眾媒體和當代社會互動下,發展出極具本土性格、又呼應當代生活的嶄新面貌。呈現傳統戲曲既保有原創脈絡的本土性,又含納多元文化的擴張性;既在時間縱軸上跨越時代,地理空...
「宜蘭縣植物顏色踏查研究計畫」,歷時近二年完成全縣12鄉鎮染料植物踏查與採擷,彙整出宜蘭在地66種以上染料植物、色樣及分布圖,文化局特別於今(9/29)日起至10月6日在蘭陽博物館舉辦「蘭陽本色·聚菁煥彩」宜蘭尋色研究成果展,民眾可一窺來自在地染料植物的驚豔色系!
地震速報演練,臨震應變「趴下、掩護、穩住【Earthquake Disaster Drill】
鯖魚祭自2008年開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13年,展現社區對於討海文化的關心與行動。鯖魚是南方澳最主要的漁產之一,漁獲量占全國80%以上,承辦單位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透過每年鯖魚祭活動,感恩鯖魚每年為地方帶來豐沛的收獲。今年踩街活動籌備近半年,社區居民組織動員,號召超過600人參與踩街,其中「大鯖魚護境踩街」由各學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