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的蘭博入校園配合「蘭陽's貝秀」特展,於10月前往宜蘭10間學校,包含市區以及偏鄉,共服務31班。課程內容聚焦於讓大家認識台灣的貝類。蘭陽地區早年因採撈寶石珊瑚,連帶發現了許多稀有或特殊貝類,是當時貝類研究者及收藏家的必訪之地。雖然一度因寶石珊瑚...
本次入校的課程有適合中年級的「泰厲害了雅」和適合高年級的「寫在地底的歷史」,2種課程共30場次,老師們在線上與小朋友相會~今年的活動與課程都告一段落了,蘭陽博物館環教中心會持續蓄積能量,各位老師與同學們,我們明年見啦!!!
今年五月開始的本土疫情和三級警戒導致各校停課不停學,師生紛紛投入線上課程的實務操作,而蘭博每年的「博物館入校園」課程也在疫情考量下從實體活動轉為線上課程,讓宜蘭各地的學生不用來到現場,就能與蘭博的環教老師學習與互動,10月從「鯨豚保育入校園」打頭陣,總...
為了將友善賞鯨的概念深植於賞鯨業者和前來烏石港消費的遊客,蘭博於暑假開辦了針對全國各地高中生的「鯨生的守候─友善賞鯨導覽員培訓營」,在疫情之下部分室內課程採取線上辦理,總計招募到27位對鯨豚、對海洋議題有興趣的高中職生,經歷鯨豚、海鳥、龜山島文史、海洋...
「這片大海由我來保護!」 暑假一開始就有一群孩子參與蘭博舉辦的海洋保衛大作戰-解說員養成計畫的課程, 經過三天緊鑼密鼓的訓練,從認識海洋世界、了解海洋面臨的問題到解說技巧練習,小小解說員們無不拚盡全力,勇敢地朝向專業解說員之路邁進!
「棲蘭山檜木林」之林區海拔範圍從500公尺到2,800公尺,因受到地形與東北季風的影響,長年為雲霧所籠罩,是臺灣「霧林帶」森林的典型代表,極適合紅檜、臺灣扁柏等檜木林的生長,有著臺灣目前最大面積的原始檜木林,目前有保存歷代神木園區的許多檜木大樹景觀。
宜蘭擁有5、60家地方文化館,包括校園館、社區館、休閒農場、觀光工廠、文化資產館、博物館等,為深化宜蘭的國小學生鄉土教學課程,讓學生瞭解環境與生活的連結性與重要性。
宜蘭擁有5、60家地方文化館,包括校園館、社區館、休閒農場、觀光工廠、文化資產館、博物館等,今年蘭陽博物館與多家館舍合作辦理宜蘭博物館家族環境教育與在地知識入校園活動。希望將本縣各館豐厚的特色,轉換為適合國小學童延伸的教學活動,讓宜蘭的孩子瞭解環境與生...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宜蘭縣環境教育成果展,邀請您跟我們一起體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回顧環境教育的成長歷程,讓我們共同「環」抱收穫,持續增進成長,展望未來。
培訓教育人員之海洋教育知能,從漁業、養殖業等海洋產業角度深度認識海洋相關議題,以達到永續海洋教育之種子教師培訓之目的。
「烏石港歷史劇場」課程擴增為適用於國中以上到成人,甚至親子的團體,並拉長為可進行半天至一天,結合現地觀察遊戲、自行車訪舊地的戶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