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2期-蘭博脈動「蘭陽博物館展示的策略和內容(下)」

吳庭筠  /  七觀國際有限公司蘭陽博物館展示規劃專案經理

相對於山的自然力量,平原顯得比較人文薈萃,著重在表現人與宜蘭平原自然環境互動下產生的生活與文化。

 

對平原這一層的展示主題內容,各方意見莫衷一是。如何詮釋蘭陽平原?較具爭議的問題包括:噶瑪蘭人主題是否應該在平原出現?以漢人為主的文化呈現焦點為何?北管等戲曲在台灣戲劇館既有展示之外是否仍在蘭博有限的空間展出?從最早的比較著眼於展示效果、和自然史博物館展示脈絡下人類學取徑的主題,到最後定案的,聚焦在人與水互動的歷史變遷之主題,幾經更易才獲致共識,當然也耗掉不少時間。但這些都是博物館展示謀求共識、整合意見的過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尤其是代表地方特色的博物館,攸關地方人士的認同觀。蘭陽博物館的展示正是要表現代表這個時期宜蘭人對歷史、對環境的觀點。這些主題與立場的選擇經過一番論辯,內容由宜蘭的文化主流決策,傳達訊息的展示方式由設計單位以創意呈現。

 

在概念設計時所提出的方案,平原的詮釋主軸放在廟會繞境,也就是凸顯人類文化在與自然環境互動下,適應環境困厄的心靈寄託,最終凝湅的文化精華。選擇廟會繞境的主題,一是至今宜蘭縣民對廟會的熱烈不因現代社會轉型而消減,它是活生生的文化之展示,博物館展示以去蕪存菁的重塑再現提供了路邊看繞境所無法得到的訊息。二是因為廟會內容的豐富度,涵容了漢人文化、社會、藝術、宗教、經濟層面的探索,可謂說明漢人文化的關鍵象徵。三是呈現身著鮮豔織錦大神偶、玲瑯滿目的繞境隊伍的工藝,加上繞境北管音樂等等,從展示效果考量,也是諸多可能主題中最出色者。

繞境的展示概念設計圖。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繞境的展示概念設計圖。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然而,這些理由並沒有說服宜蘭的文化人士,大部分的人認為廟會繞境別的地方也有,沒有凸顯宜蘭的特殊性。幾經討論之後凝聚的共識是:聚焦在水的主題,訴說平原上因為水、河川影響了生活方式,這才是宜蘭的特殊性。於是,主要的展示焦點在於曾經影響蘭陽平原社會經濟生活至深的動脈河川,以及充滿農家智慧的生活與水的聯繫。正巧此時,宜蘭河調查研究報告出爐了,展示的內容有了依憑的資料。

 

儘管以上兩種詮釋蘭陽平原漢人生活文化的主題不一樣,兩者皆源自於展示基本的故事邏輯:

  • 自然資源的豐富性和特殊性
  • 人類進入自然環境後之互動和影響
  • 人與自然環境永續共存的平衡關係(原則、啟示)

 

「平原雨水的家鄉」訴說蘭陽平原因為地形氣候的環境因素,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自古以來適應環境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從當中,宜蘭人找到他們認同的與自然共處的態度。

 

平原層定案的展示大綱及空間配置關係反映這個邏輯。從山之層的樓梯走下來,第一眼看見的是牛鬥的影像,象徵從蘭陽溪的觀點,從山區進入平原的關口。進入平原展示區的廊道,從人們接觸宜蘭平原最熟悉的地景引入,自仁山苗圃眺望的綠野平疇,展開四季因農耕作息的顏色變化,一系列的開闊平原地景,點綴「平原為什麼這麼綠?」的點題字眼,收束訪客的心識於平原自然環境的面貌上。冒泡的湧泉在「甘泉」主題的壁面上。接著,從蘭雨、沖積、甘泉、河道變遷、淹水的解析來凸顯平原的自然環境特色,終於「治水工程」呈現的人們歷年因應之道。

平原入口的廊道示意圖,以綠野平疇寬闊的地景,詩意的短句,和壁面局部的湧泉冒泡裝置營造進入平原的氣氛。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平原入口的廊道示意圖,以綠野平疇寬闊的地景,詩意的短句,和壁面局部的湧泉冒泡裝置營造進入平原的氣氛。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治水、與水共處是想在蘭陽平原上常居久安的人們必須面對的課題。漢人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現於善用自然環境的利基,積極地發揮祖傳的水稻耕作技術。蘭陽平原開墾的特色除了組織方式與速度,其拓墾的進程和水圳開闢密切結合,更是自然惠賜的地方特色。透過互動燈箱瞭解水圳開闢和開墾的方向。而且在「漢人拓墾」主題下,也談及當年漢人入墾宜蘭時所面對的族群衝突。以古地契、墾民分配土地的古文書、石碑、仿造隘界銃櫃的牆面等歷史證物展出。

 

在族群衝突及困厄環境的陰影下,先民胼手胝足的艱辛反映在心靈的寄託衍生的宗教習俗上。由「噶瑪蘭廳志」木刻版呈現的「厲壇祭文」導入「頭城搶孤」的主題,一方面引導訪客體會先民的心情,另一方面孤棧高大的縮尺模型,由影片傳達熱烈的搶孤儀式,其社會動員和象徵意義,宜蘭人認為最具特色。另一側,由二龍村龍舟競渡、鎮水的石敢當、拜壩等風俗的特殊性,感受蘭陽平原上人們與水患的纏鬥。

 

接著,平原的展場空間進入了另一種氣氛:走入1920年日治時代的西門渡口。這裡以象徵手法表現場景,一反傳統生態造景Diorama利用假透視視覺效果,由人像、物件、聲音、燈光組合,與其說是造景到不如說像是當代劇場的舞台。觀眾走入舞台,站在人物角色的旁邊即可聽見暗裝在人模內側的喇叭傳出的人物「心聲」,以道地的宜蘭腔發音。透過八個角色的獨白,訪客認識該角色在渡口的目的,並間接得知當年的社會生活面貌,例如透過挑夫,訪客知道當年船運與商店的關係,西門街市繁榮的起因,以及挑夫之間的械鬥和官方的掃蕩。

 

渡口的背景--西門附近商街--呈現也是以象徵手法,系統化的語彙表現。當年因渡口而聚集的造成市街繁榮的店家以米店郊商、販賣海運進出口貨的雜貨店、打鐵店為代表。在每個仿當時西門商街建築意象的拱門下,背景為各店面的影像輸出以及圖文說明,前景為真實物件,例如打鐵店慣常在店前擺置的掛滿鐵製工具的展示架;米店前擺置當年裝米的麻袋、米斗;並以當年日日新報的報導說明宜蘭米的重要。以上處理歷史的展示方式,以文物、影像裝置的某種「場景」,透過影像、人模和物件等符號之間的關連,交織出的意義端視觀者從什麼角度來詮釋。在此,博物館展示提供開放性地從不同角度詮釋這些物件的思考空間,對比於展場內帶有劇情的錄音或圖文說明版對歷史的詮釋,更豐富了歷史的思考。

左圖為西門渡口場景,由人像、物件、聲音、燈光組合的劇場舞台。/右圖為駁船為西門渡口場景的一部份,船上裝載著從宜蘭河上游運往西門的貨物,當觀眾靠近此處,可聽見老船夫的話語。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左圖為西門渡口場景,由人像、物件、聲音、燈光組合的劇場舞台。/右圖為駁船為西門渡口場景的一部份,船上裝載著從宜蘭河上游運往西門的貨物,當觀眾靠近此處,可聽見老船夫的話語。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圍繞著駁船也有許多故事。為了讓觀眾瞭解平日黑色的船身到了端午節便彩繪為龍舟,特地設計了一面鏡子,當觀眾走至此處角度正好從鏡子的反射看到色彩鮮麗的船身。

 

接下來的區域氣氛煥然一新,取自梯田的水平意象,以背景的一幅橫線條田埂的農田景象襯托。展場空間反映真實世界水與土地的邏輯,以地板下的水渠作為空間分界的元素。並擷取宜蘭平原最具特色的地景為展示的空間構成元素:阡陌縱橫的田疇、疊石梯田、秧苗的翠綠、收成的金黃稻穀和水汪汪的田地。

 

「活水源頭」區透過水的各種形式,展現人與水在傳統農村生活中所發生的互動,讓觀眾體會水對蘭陽平原生活的影響。桂竹筒接山坑仔水、手搖繩索的水井、幫浦、馬達、水龍頭以實物實景說明取水方式在時間中的變遷。背景以宜蘭農村景觀舊照片放大輸出。此外,洗衫棚的造型讓人覺得親切,觀眾圍繞著觀看池水中投影的「水的記憶」老照片、影片,以及對婦女為何來洗衣、洗蔥的訪問。今日「水與綠的空間」訴說現代人以親水公園的方式與水建立新式的關連。

洗衫棚的造型,觀眾圍繞著觀看池水中投影的「水的記憶」老照片、影片,以及對婦女為何來洗衣、洗蔥的訪問。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洗衫棚的造型,觀眾圍繞著觀看池水中投影的「水的記憶」老照片、影片,以及對婦女為何來洗衣、洗蔥的訪問。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首先,「水與農耕」展現平原上最主要的生計方式,說明了多水的環境提供漢人發展水稻耕作、安家立業的資源。平原上漢人文化的呈現,以歲時稻作為經,與水互動的生活為緯,交織出宜蘭農村常民生活與環境互動的面貌,透露一種天人合一(即生態平衡)的價值觀。

 

從整地、播種、插秧、除草到割稻、收成,分別以館藏品農具說明各階段農夫的工作,以視聽設施提供人在真實場景中的使用姿勢、操作方法、歲時節氣、農人經驗及生活智慧的訊息,為農耕文化的記憶的傳承。低濕地區遭水災而搶收稻作以「鴨母船割稻」象徵造景呈現。

 

相應著農耕步驟的主題,隱約順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順序,「秋收」時節田地裡遺留的稻穗供給鴨群養料,「養鴨人家」說明了宜蘭養鴨的悠久歷史與成就。最後豐收的階段,「平原上的家園」以表現竹圍建築。以縮尺模型,說明竹圍的功能,並以一個三星鄉的竹圍農家生活為例,讓觀眾具體瞭解。模型上的三合院前表現農夫正在曬穀,田地上散佈稻草垛。竹圍的家園,是農人辛勤工作的歸宿,使整個農耕的故事有個安居樂業的句點。

 

「土堤的春天」屬於反思性的主題,以土堤蓊鬱的生態對比水泥堤的死寂。當水泥堤取代土堤,自然生態消失,捕魚抓蟲的功夫遺忘了,從生態變化的現象,引導人們反思自己是如何對待環境,希望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在瞭解水和生活交織的故事之餘,「珍惜水資源」以警醒的數據、具體的行動建議,強調水資源的重要,號召觀眾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珍惜。

 

最後,一個提供休息的地方,讓觀眾坐下來一邊聽宜蘭腔的地方俗諺,一邊欣賞落地窗外的景色。透過落地窗,可以俯瞰四周的烏石礁濕地。曾經,從宜蘭可以搭船到烏石港,從地圖上觀眾循著老宜蘭河的軌跡前往。一幅「石港春帆」圖,記錄了曾為開蘭第一港的風華,事過境遷,對照今日現地的改變,使人感興置身歷史洪流中「滄海桑田」之感。結束了平原的旅程。

 

平原「漢人拓墾歷史」的「當漢人遇到泰雅人」展示空間通向一座跨越博物館大廳的「彩虹橋」。橋的另一端為「部落」泰雅人的展示。  

 

彩虹橋象徵通往泰雅人夢想的歸宿--祖靈所居之地。或許受到口簧琴聲的吸引,訪客踏上彩虹橋,進入了部落的探索。以影片投影多媒體結合的劇場,也許加上文物的佐證,以感性、意象傳達泰雅人的生活,對生活的觀感。設計的定位,希望觀眾以感性的方式接近泰雅文化。劇場終了,燈光亮起,您看到牆上諾大的史詩式壁畫,訴說泰雅進入宜蘭的遷徙與歷史。

以影片投影多媒體結合的劇場,也許加上文物的佐證,以感性、意象傳達泰雅人的生活,對生活的觀感。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以影片投影多媒體結合的劇場,也許加上文物的佐證,以感性、意象傳達泰雅人的生活,對生活的觀感。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海之層展示

 

海對宜蘭的影響是什麼?

 

海之層展示的結構,展場大致分為兩個區塊,一邊重於自然的主題,另一邊人文的主題。兩側諾大的牆面,一邊是海岸線的影像及石材,另一邊是南方澳港灣。取自河海匯流時水流、沙洲蜿蜒的意象,形成低平曲線的展示底座。設計的用心,在同一種造型上,因應濕地沙丘、海岸岩石而有不同的材質處理,其上方文物放置於玻璃櫃內,形成了虛實的對比。

取自河海匯流時水流、沙洲蜿蜒的意象,形成低平曲線的展示底座。設計的用心,在同一種造型上,因應濕地沙丘、海岸岩石而有不同的材質處理。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取自河海匯流時水流、沙洲蜿蜒的意象,形成低平曲線的展示底座。設計的用心,在同一種造型上,因應濕地沙丘、海岸岩石而有不同的材質處理。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從平原層走下樓梯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從蘭陽溪口河海匯流從平原望向海洋的空拍照。接著一連串大約二十個小螢幕,呈現宜蘭的多樣海岸線及海的各種表情,在這些背景下,一隻海豚(或一群鰻苗)的影像從第一個螢幕出現,接著在隨後的螢幕陸續出現,彷彿引領著訪客走向海洋,趣味之外也提高了對海的期待。身體的感覺地板微微傾斜,象徵走入宜蘭海底。

 

「貫穿東亞的黑潮」是從赤道北上,北太平洋洋流一支的強勁海流。造型上影射澎湃洶湧的黑潮在宜蘭附近外海撞擊大陸棚時所產生的窩流,造成豐富的營養鹽聚集,吸引魚群形成漁場。漩渦狀造型物內部為黑潮深海劇場。劇情內容說明環太平洋地震帶及北太平洋洋流的流向,以影像強調黑潮強勁的流速。從這個漩渦狀的造型拋射出一脈浩浩蕩蕩的魚群,朝向展場的中央通向海面及漁船。

 

黑潮對宜蘭的影響,包括氣候及生態,環繞著黑潮深海劇場旁的壁面,以標本展出鰻魚苗群及多采多姿的珊瑚,並說明其食物鏈關係。

漩渦狀造型物內部為黑潮深海劇場。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漩渦狀造型物內部為黑潮深海劇場。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人們對海地火山的存在最容易感覺到的就是地震,所以本展示一開始便以透明的模型,讓觀眾輕易地認識三級以上地震震源,透過板塊、火山區、海底深度等選項,觀眾可以更明白地震發生點和地質的關連。

 

龜山島是台灣唯一活的活山,附近沖繩海槽海域也佈滿60幾座火山群。圍繞著「海底火山縮尺模型」,將地體構造、海底形貌、斷層構造一併呈現。互動機制提供主動探索:觀察南沖繩海槽正在張裂的證據。模型周圍有圖文及火山岩、深海蟹標本。

 

循著「龜蛇把海口」的象徵,觀眾進入「變遷海岸」的主題區。宜蘭海岸的變遷表現1300年前的海岸、今日、以及數十萬年以後的海岸,由電腦投影在現在宜蘭的地圖上,可見海岸線的變化。

 

本層的大牆上呈現海岸線的地景,從礁溪斷層海岸到蘇花海岸,多樣的海岸景觀使觀眾對宜蘭101公里,多樣的海岸線印象深刻。抽屜式的設計隱藏三種海岸線的動植物生態標本、複製或以及訊息,如海草、藻類、貝類、螃蟹等等依照其分佈位置表現出來。

 

延續黑潮主題的國際性,「早期的海上交流」展出考古出土的史前人文物,如人獸玦、瑪瑙珠等。「噶瑪蘭的起源傳說」透過原住民遷徙途徑使宜蘭和國際人類早期的活動連上關係。這裡展出淇武蘭遺址挖掘出的文物,例如陶甕、陶壺、石板棺。訪客從展示中瞭解親水的噶瑪蘭人如何與環境互動?並從海祭儀式中瞭解他們面對自然資源的態度。出土的石刀,經與考古人員的討論,希望觀眾能有機會和古物面對面,鼓勵觀眾觸摸複製的石刀,像考古學家一樣猜測它的用途,這是現代人接觸幾千年前物件的體驗。

 

順著地理軸從山、平原到海,經過河口的濕地與沙丘。東北季風經過海面經年不停地吹拂,形成沿海的沙丘。充沛的雨量繚繞平原受阻形成沙丘後背濕地,淡鹹水混和的濕地蘊含豐富的生態,這裡是水鳥偏愛的棲地,同時也是噶瑪蘭人活動的背景,本區位置就在噶瑪蘭生活區的旁邊。設計風格上,以低矮的濕地沙丘蜿蜒的意象為基礎,以一條佈滿模型的展示沙丘,平行的另一條木質步道創造一個低平的空間。水鳥懸掛飛往樓梯間的方向。「濕地變變變」以大型濕地影像投影作為整區的背景,投影恬靜安詳的濕地景象,每隔1分鐘突然置換成吵雜的魚塭打水機畫面。讓人體會到自然濕地和人工魚塭的對比,在此展示不作評價,由觀眾自行體會判斷。

以低矮的濕地沙丘蜿蜒的意象為基礎,以一條佈滿模型的展示沙丘,平行的另一條木質步道創造一個低平的空間。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以低矮的濕地沙丘蜿蜒的意象為基礎,以一條佈滿模型的展示沙丘,平行的另一條木質步道創造一個低平的空間。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一個裝備齊全的賞鳥人圖像提醒觀眾來到濕地應該注意的原則,以便不驚動濕地的水鳥,並加強保育的概念。這裡展示蘭陽溪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植物社會與動物社會、充滿生機盎然的聲音。「消失中的原野傳唱」呈現民間熟習的水鳥的聲音及民間俗語。

 

相對於展廳另一側多樣海岸線的大牆面,漁船一側的大牆面表現南方澳漁港的全景。隨著海流狀魚群來到海面的裝置,在此宜蘭常出現的魚類以精緻的複製品讓訪客就近觀察,最重要的是辨認魚的名稱及習性。「喊魚仔」是魚市場中唯一熟悉所有魚名稱的人物,在此,他的人像並發出特有的喊魚的聲音,當他唸到某隻魚的名稱,該魚即亮燈,訪客可以藉此知道該魚在實際生活中的稱呼。

 

海面裝置中放置「新得發號」漁船,環繞著這僅存的檜木體漁船,水紋的燈光照射於薄膜結構的海面,將海面分隔成海面上下。觀眾可以登上坡道到達船的上方,俯覽船上布置的一支釣及鏢魚法出海時工作的場景。船首處鏢魚板上站著正要射出鏢槍一剎那的漁民人像,希望藉由精彩雕塑家的手藝表現射鏢主角扭轉腰身、炯炯的目光的神態,使觀眾光從人像就可想像實際工作的氣氛。當然,旁邊有觸控螢幕供查詢實況記錄片或鏢魚法的資訊。

環繞著這僅存的檜木體漁船,水紋的燈光照射於薄膜結構的海面,將海面分隔成海面上下。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環繞著這僅存的檜木體漁船,水紋的燈光照射於薄膜結構的海面,將海面分隔成海面上下。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儲藏豐富生物的海洋環境中,討海的人以等同的生命力與海搏鬥,「捕魚方法」展示在宜蘭不同的沿海地帶在不同的時代發展多樣的漁法。以實物配合電腦軟體資訊,讓您能將魚具和使用的方法、捕魚季節、捕什麼魚、風向海浪等因素配合起來,以遊戲的方式瞭解捕魚方法。

 

最後,漁村心靈的層面,海難、望海的日子、海腳的生活,以工作中的人照片、口述歷史紀錄片等方式,讓您對漁村居民的心靈有較親近的認識。

 

海之層的結語,以回顧與展望的心情,帶領認識歷經滄海桑田的海港以及漁港的生命經驗與歷史。從西荷時代到戰後,從古地圖、戎克船模型等,探索宜蘭很早就開始的海洋國際觸角,試著解讀各個時期的宜蘭海港具代表性的課題是什麼?以及人們應該以何種態度對待自然資源。

海之層全貌示意。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海之層全貌示意。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最後,觀眾下到一樓,結束廳以三個部分組合而成:一支「回顧宜蘭走過來的路」的多媒體短片,嘗試從體現宜蘭精神出發,以老照片、紀錄片訴說宜蘭人從過去到現在,在政治、文化、生態環保議題上的堅持。

 

一個提供資料查詢的Resource Center,在初期以六個環保議題為主軸,但是預設未來資料不斷更新的可能。觀眾留言,讓觀眾的留下的意見可以和其他人分享,在蘭博管理能力許可的情況下,整理每週或每月的留言佳句,呈現在某個區域。因應台灣觀眾的照相留戀的習慣,在走出常設展前,一個以本館圖騰手牽手的造型物,供觀眾拍照留戀。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