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04期-博物館視野「跨越世紀的展示‧跨越世紀的關懷」─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

呂理政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秘書  /  蘭陽博物館籌備處

前言:拜訪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創建於1869年,至今已經有一百三十年的歷史,每年大約有三百萬人前來參觀。藏品超過三千二百萬件,有四十多個常設展示廳,是世界上展示面積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同時也是傳統自然史博物館的典型。本館向來以為數眾多的巨大恐龍、野生動物的情境造景展示、世界最大的太空隕石、珍奇的礦物寶石以及世界性的民族學文化展示而聞名全球。(呂理政,1995)

 

1999年四月,第三次造訪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時候,見到新設置的「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常設展(1998年六月開放),展示主題為地球生態環境系統和生物的相互依存性,從科學觀點探討生物多樣性的議題,並指出人類對自然生物界的威脅及思考解決的途徑,印象十分深刻。2000年八月,隨同宜蘭縣政府「美國博物館考察團」再一次造訪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特地再仔細參觀「生物多樣性」常設展,並蒐集相關資料,整理錄為短文,備為工作參考。

 

累積四次的參訪與閱讀資料,深深的銘刻了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以堅實的收藏及研究基礎,企劃日新又新展示的理念,以及博物館遠征探險與不斷發現的傳統(Rexer & Klein1995)。來館的人可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看到栩栩如生的知性展示和翔實的解說,還有館內充滿服務熱誠的工作人員,都讓人得到知識與情感的滿足。無怪乎博物館可以驕傲的自詡為寰宇知識的探索、發現與學習之地(a place of exploration, discovery and learning)

〈生物多樣性〉常設展緣起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擁有二百名科學家,其中約有四十位博物館研究員(curator),分別任職於人類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昆蟲學、無脊椎動物學、哺乳動物學、鳥類學、古脊椎動物學、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等部門。這些科學家以不斷的科學發現為動力,持續的探索地球不可思議的豐碩的自然和文化面貌,並以研究成果藉展示教育活動啟迪民眾的知識。近年來,本館的科學家更積極參與地球物種(species)多樣性的研究,反省博物館對地球自然生態保育的責任,並肩負起博物館的社會角色。

 

1993年館內成立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存中心(Center of Biodiversity andConservation),由葛立福博士(Francesca Grifo)主持,先後在紐約市本地以及海外的馬達加斯加、越南、玻利維亞、巴西等地進行研究和調查記錄。科學家愈是認識地球生命的多樣性,愈是有感於生命的極端敏銳性、生命網絡的相關性,以及生命網絡易受傷害的脆弱性。

 

生物學家略估地球上總共約有一千萬至一千三百萬個物種,在四十億年的地球生命史中,古生物學家從最近的四億五千萬年間,推定地球生物曾經因為自然的力量,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Eldredge199849)。根據科學研究證明,地球生態系統正受到嚴重破壞的威脅,而最近的物種滅絕速率是地球自有史以來最快的時刻,實際上已經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危機。生物學家威爾生(E. O. Wilson)估算每年約有二萬七千個生物物種絕滅,或者是說每一個小時有三個物種滅絕,永遠的從地球上消失,而罪魁禍首就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無限制的開發,以及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上引文:44)。甚至還有科學家提出警告,人類若無視於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問題,到二十一世紀中期,全球物種將有百分之三十到五十會滅絕。因此,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嚴重性已經有甚於臭氧層枯竭、全球氣溫升高以及污染問題,而值得世人關切。

 

大約十萬年前,人類開始擴張其領域,並先後散居世界各地。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發明農耕,逐漸的形成定居村落。為了在土地上培育食用的穀物,人類往往必須剷除非穀物的數十個植物物種,造成農地開墾和自然生態的破壞。由於農耕技術的發達,目前地球上因農地開墾導致每年流失二百五十億噸的表土。人類對於地球資源和土地的過度開發,包括農耕、狩獵、漁撈,都導致生物原居地的破壞,跟隨人類來到世界各地的「外來生物」,更引致原居地生態平衡的危機(Eldredge199846-47)。

 

雖然,科學家提出警告,而洪水、乾旱等自然大災難也一直預示生態環境破壞的嚴重性;然而一般大眾並未有所覺醒。失去控制人口成長,與日俱增的新藥品、與自然爭地的農地開發、過度的漁撈、無限制的食物生產,甚至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在在都加深生物多樣性的危機(Futter19982)。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成立之後,諾瓦社克博士(Michael J. Novacek)提議在館中企劃「生物多樣性」臨時展,期望對社會大眾提出呼籲這一個議題的重要性。1993年秋天,原任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院長的弗特女士(Ellen V. Futter)接掌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她決定將這個展示提高水準,設置為常設展。

〈生物多樣性〉常設展的構想與內容

左圖為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右圖為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之展示空間圖。呂理政攝
左圖為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右圖為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之展示空間圖。呂理政攝

開始構想展示之初,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艾爾德瑞博士(Niles Eldredge)提出四個問題做為展示的基本架構。第一、何謂生物多樣性?;第二、生物多樣性有何價值和意義?;第三、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機何在?;第四、因應生物多樣性危機我們該做什麼?。在這四個問題的指引下,博物館集合科學家、展示設計師、建築設計師以及展示相關的各行專家密集的進行討論。

 

1998年六月,「生物多樣性」(Biodersity)常設展經過五年的籌備,完成裝置,公開展示。其主題為生物的演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概念,地球生態環境系統和生物的相互依存性,正視當今世界面臨的物種快速絕滅的生態大危機,並進而思考如何保存地球生命的多樣性。

 

本展場面積一萬一千平方呎,以生物多樣性的「演化」與「環境」兩個面相為主軸,在空間上區分為四個主要單元:生命的系譜(spectrum of life)、地球的生態系(habitats  of the world)、熱帶雨林(情境造景模型,diorama:tropical forest)、生物多樣性資源中心(resource center: biodiversitycrisis solution)。整個展示場顯現生物世界極其豐富、美妙的面貌,將深刻的科學議題轉化成美麗的視覺意象。博物館的科學家認為:這個展示不是一本書,觀眾來此可以不讀任何文字,就能感受震憾而印象深刻。

 

「生命的系譜」在一百呎的長牆上展示地球三十五億年生命演化過程中各種有機物和生物,以及懸吊的天空和海洋生物大遊行(overhead parade),耀眼眩目,具體而微的呈現生物極端美麗、奇妙及多樣性。整個大牆面上,超時空的展出超過一千五百多個物種的標本或模型,以其演化親緣分為二十八群,其中有許多極為稀有珍貴的物種。為了進一步解釋生物演化與絕滅的概念,設置於腰間高度的電腦螢光幕,提供許多科學家的說明,以增進觀眾對地球生命進一步的瞭解。

 

在長牆前方,設置一個大櫥櫃,展示絕滅物種與珍稀保育動物,提醒觀眾保育動物的重要性。其中除了西伯利亞老虎、安地斯山大兀鷹(Andean  condor)、大貓熊之外,還有多多鳥(Dodo)的復原模型。多多鳥是生物滅絕的最佳教訓,1600年,荷蘭的水手在印度洋上的模里西斯島(Mauritius)發現多多鳥,可悲的是牠卻在被發現的六十年後完全絕滅,而全世界都沒有保存多多鳥的剝製標本,本館收藏的是多多鳥的骨骼。雖然荷蘭水手可能抓了幾隻這種不會飛的鳥來吃,但是造成多多鳥絕滅的原因主要是牠們賴以維生的森林之破壞,以及跟隨水手而來的貓、老鼠和豬毀壞了多多鳥的巢穴。人類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的行為,隨時代進步而愈演愈烈,多多鳥只是萬中之一的例證。

 

展場中央有一六十呎長的落地系列螢幕裝置,以多螢幕影片交互呈現地球上苔原、熱帶雨林、珊瑚礁、溼地、海洋等九種主要生態系統。螢光幕上不時有「危機警語」出現在畫面上,例如:「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每年減少的面積相當於一個瑞士的國土」、「1991年的南極臭氧層破洞比1981年增加十三倍」、「美國每年將一千五百萬噸的木頭變成嬰兒尿布」、「所有溼地、河流、湖泊涵蓋的乾淨淡水區域僅占全球面積的百分之零點七,而且正在縮減之中;沙漠則占百分之四,而且在繼續擴增之中」,觀之令人心生警惕。

 

影片後方是一個熱帶雨林情境造景模型,長90呎、寬26呎、高18呎,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呎,號稱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先進科技的情境造景展示。為了表現單一生態系的複雜性,博物館幾乎如實的重建了中非共合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熱帶雨林實景的一部分。

 

為了準備熱帶雨林情境模型,博物館派出科學探險隊員二十多人,包括鳥類學家、哺乳動物學家、展示設計師、展示製作專家、音像技師等人,經歷五個星期的調查蒐集,記錄了一百五十種以上的哺乳動物、三百種以上的鳥類、上百種蝴蝶,總計物種達數萬種之多。為了製作模型之需,調查隊還採集了雨林中的土壤、植物、樹葉標本,並翻模複製樹幹,拍攝許多照片和錄影帶,訪問居住在雨林附近的原住民。以調查研究結果為基礎,經過許多專家精心設計製作的情境造景模型中,實際展出一百六十個物種的動植物,模型背景是一大片幾可亂真的高解析度照片,其上有投射的大象、原住民等活動影像,栩栩如生的雨林以及林中多樣的生物,依賴剝製標本和活動影像交織成生動的景象,模型中有一條流水不斷的小溪,還隱藏雨林聲音和氣味的裝置,讓觀眾走進情景中,可以看到、聽到、聞到活生生的熱帶雨林。

 

這一個綜合高科技、多媒體的情境造景模型,有許多令人驚異的製作技術,光是為了表現雨林的真貌,館方就用手工製作了片片不同的五十萬片樹葉,動員了本館五十個工作人員和一百四十名義工。為了增加雨林的生動性,模型中設置不時變換的活動影像裝置,讓觀眾每次走入情境模型中,都可能看到不完全相同的場景。

 

展場中的「資源中心」,設置五個資訊室,安裝十座電腦工作站,運用解說圖版和電腦互動裝置,說明生物多樣性危機及其解決之道。為了強調人類是生物多樣性的危機製造者,並且有義務成為問題的解決者。每一個資訊室各有資訊牆(information wall)和解決牆(solution wall),前者說明人類的經濟、社會、技術活動如何改變生態系統,後者陳述人類與自然共存的調適之道。

 

資源中心的互動電腦站儲存經常更新的文字與圖像資料,隨時提供世界性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事件。生態告示板(bio-bulletin board)則即時提供與生物多樣性議題相關的科學新知與消息,其電訊裝置可以連通學校、家庭、圖書館與社區學習中心,以增進教育推廣效果。

結語: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這個號稱「跨越世紀」的展示,是本館第一次嘗試的「科學議題」常設展,五年籌展期間,由博物館各部門通力合作,整合不同學科(interdisciplinary),並結合頂尖的展示設計師、建築師以及高科技專家所完成的展示,不僅提出了走在時代前線的科學議題,也呈現博物館的社會關懷。博物館的責任是提醒民眾正視生物多樣性危機,並起而行動,以減緩地球環境持續不斷的劣化。博物館的使命在於建造科學知識與社會大眾之間的橋樑,不僅關心現代人類的生存,也無可迴避的必須負起對未來子孫與對地球的道德責任(Futter19982)。

 

博物館具有社會意識,而其社會責任在於重新創造社會大眾的認知;博物館不應墨守科學中立的主觀,而必須擔起匡正社會價值觀的責任;博物館有責任向社會大眾傳遞生物物種豐富的穩定,建立正確的保育觀念;博物館不僅是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者」,而且應該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守護者」(周文豪,199367-68;顏重威,199374)。博物館是社會公器,理應善盡其對人類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與自然生態保育的責任,肩負起博物館的社會角色,以彰顯存在的價值。

引用文獻

呂理政

1995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載「第一期展示展示業務協商暨博物館展示考察訪問實習報告」,頁52-55。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 處。(未出版)

 

周文豪

1993記〈「自然史的傷口:黑面琵鷺特展」的籌製兼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社會責任〉,《博物館學季刊》7(2)63-69

 

顏重威

1993  〈一隻標本的特展〉,《博物館學季刊》7(2)71-74

 

Eldredge, Niles

1998  Life in the Balance. Natural History 107(5): 42-53.Futter, Ellen V.

1998  A Hall for 21th Century. Natural History 107(5): 2.

 

Klein

1994 125 Years of Expedition and Discovery.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