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5期-博物館視野「地方博物館的典藏與研究」

王嘉祥  /  前國立台灣博物館 研究員

一、博物館的類型

博物館的類型很多,如以典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的內容來區分,可分為︰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科學與工藝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綜合博物館和主題博物館等。

 

所以,要了解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的歷史、藝術史、科學與工業發展史、大自然的變遷史,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去參觀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科學與工藝博物館及自然史博物館了。

二、博物館的典藏

就像圖書館因有藏書才得被稱為圖書館,博物館也因有「物」才得被稱為博物館。這些「物」是呈現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的歷史、藝術史、科學與工業發展史或大自然的變遷史的證據,這類證物都被建檔,並妥善保存於庫房,而成為博物館的標本或典藏品。如以自然史博物館為例,前人留下的許多標本,正訴說著前人對過去的大自然的探索和那個時代的大自然的狀態;而後代子孫也會從博物館的標本中,了解我們對過去的大自然的探索和我們這個時代的大自然的情形。

 

博物館典藏品的取得方式有:田野採集、捐贈、交換、購買及寄存、借入等,其中暫時寄存和借入者,終將歸還原屬的博物館或機構;其他方式取得者,則成為博物館的永久收藏。

 

為了使博物館的功能能夠充分發揮,也為了博物館的從業人員在執行蒐集、典藏、研究的任務時有所依憑,必須有一套準則,作為博物館蒐藏文物標本的依據,此即所謂博物館的「蒐藏政策」。在制訂蒐藏政策之前,必須先確立博物館設立的宗旨(為什麼要建館?)和蒐藏的目標。換言之,蒐藏品必須能闡明博物館的宗旨,符合博物館的目標。蒐藏政策是博物館的從業人員對典藏品經營管理的準則,所以又稱為「典藏品經營管理政策」。簡言之,博物館的蒐藏政策是告訴博物館的從業人員「該作什麼」;根據此政策,博物館應再編訂「作業程序手冊」,來說明「如何去作」。

三、博物館的研究

博物館的各領域的專家,依個人的專長,採集、鑑定、編目相關標本,這一系列的過程,即為博物館的研究。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不斷的在追尋「證物」,來重建歷史、藝術史、科學與工業發展史或大自然的變遷史,並了解現代的狀況,這類證物將被妥善保存而成為博物館的標本或典藏品。

 

以自然史博物館為例,設立的研究單位通常有:地質組、古生物組、植物組、動物組和人類學組。而教育組和展示組的設立,則負有將地質組、古生物組、植物組、動物組和人類學組的典藏、研究成果,加以推廣的任務。

四、地方博物館

限於經費和人力,一般的博物館都以所在國家或所在地為收藏、研究、展覽的範圍,只有一些世界級的大型博物館,才有能力把範圍擴及全世界,這類博物館就有如一部世界的歷史、藝術史、科學與工業發展史或大自然的變遷史的百科全書。近幾年來,臺灣的地方博物館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真可以百花齊放來形容。類型也包容萬象,有文史型(十三行、民俗)、產業型(農業、糖業、鹽業、茶葉、木雕、石雕、陶瓷、黃金、蓮花)、主題型(宗教、戲劇、戲偶、自來水、交通、紙、螃蟹、海洋生物)、娛樂型(蠟像、金氏世界記錄)、教育型(科教館、自然中心)及綜合型等。不論類型如何,呈現地方的本質與特色,是各館設立的宗旨。

 

一個地方的特色包含文化(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然而,就文化特色而論,不管是經濟性的產業文化,或是精神性的民俗文化等,都是因應生於斯、長於斯的大自然而形成的。換言之,大自然是一個佈置好的舞臺,適當的演員才得以在臺上演出,並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劇情。所以,大自然是一個地方的根。但是,蒼海桑田,大自然是會變遷的。

 

一個地方性的博物館,如能從當地的自然環境的變遷切入,再導入先民蓽路藍縷、建立家園的歷程,及發展出的生活型態及形成的文化,就是將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一座博物館,可歸類為「自然史博物館」、「自然與歷史博物館」或「綜合博物館」。

 

不管叫自然史博物館、自然與歷史博物館或綜合博物館,探究的主題都為「人與土地的連結」、「生活與環境的相容」,也有人稱之為「生態博物館」。

 

地方博物館從籌備規劃、軟硬體設計到開館後的營運管理,地方民眾、團體和學校就會持續不斷的關心和參與,成為博物館的助力,但有時會發生無法符合每位地方耆老、地方士紳的想法。這時只有表達更多的尊重,並耐心溝通,以免成為阻力。

五、地方博物館的典藏與研究

(一)地方博物館的研究內容

地方博物館既以「人與土地」、「人與環境」、「人與自然共生」為基本思想,其探究的內容大致為:這個地方的自然環境是如何形成的?現今的地形、地貌為何?以前有那些植物、那些動物?現今有那些植物、那些動物?這些植物、動物從何而來及何時進來?現今居住在這裡的各人類族群從何而來及何時來?各族的文化特色為何?近年來,更強調「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所謂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次,即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多樣性。不強調明星物種,而以物種的歧異性、同種生物的基因差異性及生態系的多樣化的觀念,來看待大自然,並以維持歧異性、差異性及多樣化的原則,來倡導生態保育。地方博物館如能依據此內容進行調查、研究,有關的文物、標本、資料將會逐漸累積,並成為館的典藏品。

 

(二)地方博物館如何進行研究和蒐藏

限於經費和編制,地方博物館通常無法設立地質組、古生物組、植物組、動物組和人類學組,典藏品以研究人員田野採集方式取得者較少,捐贈和購買才是最主要的來源。同樣的,也由於館內研究人員不足或缺乏,有關的研究工作常無法自行執行,而必須委外辦理。研究案委託館外學者專家執行,雖大多可完成一份報告,但研究期間發掘的文物、標本,如未有明確條文約束,難免有無法掌控的地方。解決之道,唯有館內人員參與,除可儘量掌握發掘的文物、標本外,更大的收穫是得到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如果館內人員只進行委外的行政作業而已,時日一久,就會有在寶山中,卻兩手空空的感覺,而產生沒有成就感的遺憾,博物館的成長也必定受到局限。

 

當一有設立地方博物館的構想時,首要之務就是收集和研讀「地方誌」,甚至可透過重新編寫地方誌的方式,發掘人才和資料。接著可發動民眾把家裡的「寶貝」找出來,並鼓勵民眾捐贈,此即所謂的「潛在資源調查」,藉此可發掘隱藏的資產,並可增強民眾的認同感。但捐贈品不能漫無節制的接受,必須能闡明博物館的宗旨,符合博物館的目標。當決定接受捐贈時,捐贈者如有附帶條件,也不能答應,以免日後發生紛擾。如有這類情況,可依據「典藏品經營管理政策」向熱心的民眾說明,但語氣要婉轉,態度要堅定。

 

地方博物館可舉辦研習活動,培訓種子教師,鼓勵其投入地方文物、自然資源的調查、研究。成果優良者並予以出版成書,文物、標本和資料則歸入館方。

 

地方博物館可尋求經費,設定主題,聘請該主題的各界專家聚集在一起一段時間,每位專家並有學員全程幫忙、學習,期間所採集到的標本,大多可立即得到鑑定(研究)結果,並可成為館藏。例如以「宜蘭縣海岸生物多樣性調查」為主題,聘請海岸生物各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以一個月的時間調查、研究。如第一年在春季舉辦,隔年則安排夏季,接著是秋季和冬季。如此累積四年的標本和資料,已足夠完整呈現宜蘭縣海岸生物的多樣性了,館藏標本也增加了,學員也得到了訓練。如果成效卓著,學者專家將無不企盼此機會,館藏標本也將持續增加,學員更有獨當一面的一天,館方也與學者專家建立合作及諮詢的管道。

 

(三)地方博物館標本庫的設立

標本庫的設立是絕對必要的,也不能因陋就簡,從在建築物的地點的選擇、存放設備、運送路線、運送設備、環境監督設備,到環境維護及控制設備等,都需要符合標本庫的設置條件。經營管理也應依一般博物館的規矩辦理。

 

(四)地方博物館標本運用的觀念

對於標本要有「公有財」的觀念,甚至於有「全人類共有財產」的觀念。博物館有義務維持這些標本在最佳狀態,並只要符合程序,標本應開放供研究及展示、教育等用途。以開放的態度提供標本供研究,可獲得更詳盡的資料,甚至更正原本錯誤的記錄。提供標本供展示、教育,可發揮更大的教育功能,也可拓展館際合作的機會。如果只是把標本鎖起來,而不去運用,這些標本將只是一堆破銅爛鐵,或一堆屍體而已。

 

(五)地方博物館的蒐藏範圍

地方博物館的蒐藏範圍應以所在區域的資源為目標,也可選擇最有發展潛能的項目,進行最完整的蒐藏。行有餘力,再考慮跨地域的蒐藏。因為蒐藏越多,人力需要越多,花費也越多。

六、結語

由於資訊的發達,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臺灣民眾已快要失去自己的固有特質,似乎急切的要和過去的歷史、文化切斷關係。地方博物館有責喚起民眾認識先民的文化,凝聚民眾的文化認同感,並延續先民的文化。

 

在經濟掛帥之下,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臺灣的山、林、溪、海已被摧殘的遍體鱗傷,幾次的風災、水災和震災,已顯現大地反撲的力量。地方博物館有責傳達正確的「人與自然的關係」的知識,並引導民眾去認識人跟土地的關係,建立正確的生態觀念,以正確的生物多樣性的觀念來使用我們的土地。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