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曆1月22日至29日(大年初一到初八)春節假期期間,特別規劃50元銅板價玩到兔體驗活動,有「福氣小物DIY活動」可獲得國寶級書法大師康懷老師的墨寶「春」、「福」二字,或自行設計喜愛的圖樣,製成胸章、磁鐵、鏡面鑰匙圈等小物,自用送人兩相宜。適逢玉兔年,蘭博加碼推出的「玩到兔~蘭博大轉盤」體驗,轉盤上有金兔、銀兔、幸福兔及...
蘭博新春限定的「福氣小物DIY」快閃店,將於大年初一到年初五再度熱情開張!參與DIY活動,即可獲得國寶級書法大師康懷老師的墨寶「春」、「福」二字,或可自行設計喜愛的圖樣,製成胸章、磁鐵、鏡面鑰匙圈等小物,自用送人兩相宜。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自製福氣小物讓您趨吉避凶、福星高照!
蘭陽博物館112年農曆春節開放時間公告:1月18日例行休館日。1月19日至1月21日春節休館日。1月22日(初一)至1月31日天天開館,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5時。敬祝大家新春愉快。蘭陽博物館敬上
「臺北市立介壽國中弦樂團」創設於2002年,創團以來,不斷藉由音樂陶冶性情、增進器樂演奏技巧及提升團隊合作能力,曾參與「富士河口湖國際青少年音樂交流祭」、「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等國外交流演出。每年也都於各大音樂廳舉辦成果發表、畢業音樂會,以及室內樂音樂會、協奏曲音樂會等多元且豐富的演出形式,2022年並受邀參加元旦總...
本館員工及民眾於本館園區拾得之遺失物,依規定於本館網頁上公告,招領期限為六個月。
「驚豔山林-臺灣巨木展」今(22)日在蘭陽博物館由宜蘭縣林姿妙縣長帶領大家灌溉檜木樹苗中,溫馨開幕了!展覽由文化部與宜蘭縣政府指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協辦,並與收藏家林岳昇先生合作,共同展出原型巨木及附生樹瘤等32件實體標本,民眾可透過色澤、香氣、樹皮紋理欣賞巍然聳立的巨木。
蘭博館自105年起舉辦「墨舞蘭博-大師揮毫迎新春活動」,邀請書法大師在農曆年前為民眾舞墨撰寫春聯,再以歡喜捐的慈善所得,贈予慈善團體讓弱勢人士好過年。這些年來,已成為歲末初春在遊客大廳裡,最令人期待的暖心風景,非常感謝各界熱烈迴響!蘭博館今年再度榮幸地邀請到以下3位書法大師,在農曆年前兩周為大眾舞墨撰寫公益春聯。讓我們再...
2022實構築展由王增榮與吳耀庭兩位老師共同策展,以「構築.敘事」為策展主題,將建築視為文本,延續實構築展覽一貫的關注:設計、結構、構造相互對話的精神,以敘事性角度切入,强調使用與構築的真實性與環境融合,導引大眾正向的建築價值觀。展覽強調「合作」之重要性,於蘭陽博物館140坪特展廳展出,共計有24組件精彩的建築作品,依其...
「臺北市光復國小國樂團」成立於西元1972年,為歷史悠久成效卓越之社團。該團111學年度參加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榮獲國樂合奏及絲竹室內樂合奏「特優」的佳績,也蟬聯多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曾多次於國家音樂廳演出,除國內的活動外,亦經常受邀至海外如美國、中國、東南亞、新加坡、日本、歐洲等地巡演,備受讚揚與肯定。這個禮拜四下午...
「台北室內婦女合唱團2」曾榮獲第六屆新加坡國際華文合唱節金獎總冠軍,也登上國家音樂廳,是國家表演場館的演出常客喔!這個禮拜六下午他們將以多元的合唱曲目,色彩豐富的純淨人聲,融合富創意的肢體,在歌聲中閃耀出自信光彩,帶領觀眾從中感受藝術的活力與熱情,傳遞豐厚的文化生活樂趣!
國際博物館學會指出,博物館是對公眾常態開放的非營利機構,遊客非常喜愛的蘭陽博物館,持續推出友善平權的展演活動,以提升文化公民權,連續數年獲得文化部的肯定與補助,累計友善平權的成果包含多語桌遊牌卡,遊戲中讓東南亞朋友看見臺灣特色與宜蘭文化;丸山小勇士故事繪本手語翻譯,成為人人都可以看見與聽見的文化素材;今年透過工作坊的方式...
迎接元宇宙時代來臨,蘭陽博物館於今(11/3)日起於推出「蘭人海洋漫遊-數位互動體驗展」,將科技創新動能注入場域服務,帶觀眾開啟通往虛擬世界的大門。展覽納入當代流行的延展實境(XR)數位科技,搭配智慧眼鏡,讓民眾在延展實境的世界中盡情漫遊,在虛實整合的數位體驗中,更瞭解居住在蘭陽平原的人們與海洋環境生態的互動關係。
史前時代的國定Blihun漢本考古遺址,住著一群善於航海、具商人性格的大海子民,他們靠著南來北往貿易與精湛的工藝技術,創造千年的繁榮以及精采的文化。國定丸山考古遺址的丸山人取在地或鄰近材料製作形式非常精美的石器、形制特殊的多孔形器,及出土各式玉製的工具及裝飾品,可見當時丸山人是一群善於利用的資源並不僅限於蘭陽地區,更可能...
首創全縣考古兒童體驗的「兒童考古探索廳」,透過引導與操作體驗,融入環境教育的核心價值,貫穿宜蘭歷史5000年。現場有探坑發掘體驗場、古老家屋情境空間、宜蘭各考古文化歷史見證,透過引導與操作體驗,探索寫在地底的歷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蘭博團隊攜手策展,打破一般人對考古的刻版印象,推動公眾考古學,藉由展覽的故...
蘭陽博物館電話自動語音總線路故障,無法接聽外線,廠商刻正維修中,預計今(13)日15時前完成維修及復話,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022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日開館時間異動:111年11月26日(星期六)為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之選舉日,蘭陽博物館本館及南方澳討海文化館,當日開館時間:11時至17時。
為配合『玩美漢本--Blihun漢本考古遺址主題展』開幕,10月17(一)至18日(二)兒童考古探索廳需進行佈展作業,暫停開放參觀,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目前臺灣共有11處國定考古遺址,代表著臺灣史前時代發展的重要內涵,史前時代的人們他們是怎麼樣生活的呢? 這次我們要透過2本英文繪本,帶大家一起認識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歡迎你們一起來參加喔!
本案為文化部111年度推廣文化平權補助示範計畫。報名對象:各文化機構、博物館、學術單位人員及關注文化平權的民眾等。將優先錄取宜蘭縣博物館家族館舍人員。
海廢中有8成比例都是塑膠製品,許多海洋生物體內也開始面臨誤食塑膠或受困漁具的威脅。蘭陽博物館1樓常新展廳展出的「化腐朽為神奇-塑膠的煉金術」主題展,以易懂的方式說明:使用塑膠廉價的消費習慣可能造成生態的衝擊,如果以珍惜且不濫用的心態去觀看這個媒材,也許能在講求便利性下兼顧環境的永續。展覽分塑膠的珍貴起源、臺灣80年代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