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期-【博物館入校園2.0成果發表會】空.昔—二戰中的宜蘭
國立羅東高中柯佳伶老師、蔡佳純老師
編按
「博物館入校園2.0」為蘭陽博物館結合本縣高中、國中、國小教師,與學校老師合作,共同進行教案設計及教材製作,達到走出博物館,走入學校的目的。蘭博電子報特意刊載參與教師的心得文章,歡迎更多對博物館入校園2.0有興趣的學校老師們加入推動在地知識傳遞的行列。啟動在地知識傳遞的行列。
空.昔—二戰中的宜蘭
今日的世界,科技發展的速度飛快,教育者要面對的學生,也越來越不同。出生在手機世代的孩子,各種聲光刺激不絕於耳,單純且單調的講述式上課方式,對他們而言難有吸引力,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枯坐50分鐘,只為了等待下課10分鐘重回手機的懷抱。老師面對的問題不只與手機之間的拔河,更重要是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教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以及能夠面對未來的勇氣與責任感。面臨著108課綱實施帶來的不確定與變動,不只學校面對新的挑戰,也意味著老師必須要改變。108課綱強調以生活素養作為教育的基底,教的是核心概念、技能以及遷移應用的能力。但是該怎麼教、如何教?這些到底是不是對的?能不能應付未來的升學考試?在在都挑戰現職老師的應變能力與時間利用。
108課綱大幅削減原有的學科課程時數,增加校訂必修、自主學習,及探究與實作等課程。類似大學課程中的系選修和通識課程,增加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學生選擇變多了,老師挑戰也增加了,要開設許多以前沒有學過的課程。其中,難度最高且過去從來不曾出現過的課程,便是自然與社會科的探究與實作。在這一門課程中,學生必須學習各種研究的方法,從分析文獻、訪談、設計問卷到測量調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部分進行研究,最後總結為一個具體的作品。作品可能是一篇小論文、一部影片、一篇採訪報導,甚至是一本小說。這樣的課程設計能夠給孩子自由揮灑的空間,但坦白說,大部分的老師並沒有經過這一個部分的訓練,因此在開始進行課程之前,身為老師其實非常的焦慮與緊張,甚至不知所措。
所幸在宜蘭教書的我們有強大的後盾,從宜蘭縣史館、宜蘭縣文化局到蘭陽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家族們都是第一線老師最堅實的後盾,提供各種豐富的資源與協助。在一次誤打誤撞的過程中,開啟了與這些文資單位合作的契機。2020年柯佳伶老師帶著四歲的兒子,參加了一場親子活動,原本以為這應該是一個讓孩子跑跑跳跳、快樂放電的活動而已,但沒想到內容卻是結合了宜蘭在地文史、歷史脈絡的深度考察活動。在過程裡面不僅走進了坑道,看到各種軍事的部署,更了解了宜蘭過去被忽略的二戰軍事遺構(照片一)。
佳伶老師和兒子都玩得非常的開心,既然四歲小孩都能夠融入其中,那麼高中生應該也可以稍微放下手機,進入這個情境當中吧!於是一個構想開始成型,這麼豐富的文化資源能不能變成探究與實作的內容之一呢?於是向蘭陽博物館諮詢,館方非常用心的提供了許多資料。更重要的是,在學校裡面,找到一群可以合作的地理與歷史老師們,在經過數場的文化局主辦的活動後,一步一步找認識了蘭陽平原上許多過去不知道的寶藏。於是幾位老師揹起背包,跟著導覽人員爬進坑道(照片二),走入機堡,鑽入炮堡。這群從來對軍事從來沒有研究老師們,一頭栽進了關於二戰時期的相關研究當中,希望把我們自己探究問題的過程,手把手地帶著學生走一遭。把將歷史的深度與地理的廣度,以及土地的溫度傳遞給學生,把老師學習的歷程,變成學生也能夠走過的路。
為了讓學生可以的透過自己的手與眼,去探究發生在宜蘭土地上的故事,決定以「二戰中的宜蘭」作為案例,了解一個事件如何經過探究、轉化,變成可以實作的案例。於是,經過無數次的討論,決定從二戰時太平洋戰爭的發展切入。除了回顧課本中相關的歷史知識,也由小組討論及分析戰略位置的方式,了解台灣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戰略地位。同時討論戰時的台灣,大環境及人民的生活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將視角聚焦在宜蘭,了解在大時代的脈絡之下,實際的落到蘭陽的土地上時,究竟會看到什麼,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鄉土。(圖一)
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台灣,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地位?傳統授課都是由老師講述,學生抄寫筆記,這次我們希望以學生為主體,透過不同參戰方留下的歷史證據及空間觀點,讓學生試著分析台灣的重要性。舉例來說,過去課本上僅提及麥克阿瑟將軍的「跳島戰略」四字,但究竟怎麼跳?跳過了誰?卻步不曾被細究,也不懂執行的原因。於是課堂設計學習單,讓學生按照美軍收復島嶼的順序,查詢google map,逐點將點位標記在地圖上(照片三)。
當空間在眼前展開後,學生大致上就可以發現,這樣的戰略其實是不太合邏輯的;接著比對麥克阿瑟的生平事蹟,學生也能解讀出,「跳島戰略」一部份反應的是其個人政治野心。當學生自己去分析且發現問題的答案時,所發出的那一聲長長的「喔~~」,那就是老師所獲得的成就感,也是課堂上最美的風景。或是讓學生利用過去所學過的環域分析、經緯度座標系統,去分析為什麼當塞班島玉碎後,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勝負就已經大致決定了。他們也開始認為,過去在課本上學的東西,除了用於紙筆測驗上,還能將邏輯推理的能力,應用在解決問題上。
當課程聚焦在台灣時,課本中曾提及日治時期的各種政策,但是常常學過就忘記了,無法察覺這些政策背後所蘊涵的意義。我們羅列了太平洋戰爭開始戰爭前後在台推行的各項政策及其內容,例如皇民化運動、獎勵儲蓄運動、國家總動員法、配給制、特別志願兵制度、徵兵制度,打散後再讓學生根據邏輯推理,進行剪貼、排序,再配合時序及戰爭的局勢的演進(照片四),推導出這些政策背後反應的觀點與意義。最後進一步分析,那麼台灣在日本統治下扮演的角色究竟為何?跟美國人眼中的台灣又有什麼不一樣?
最後,我們將目光回到宜蘭的土地上。透過古地圖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宜蘭的原始環境具有哪些特性?這些軍事遺構,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在蘭陽平原的土地上?同時還呈現了海岸線、平原線跟淺山線等三種不同的配置。為了讓學生了解這些變化與過程設計了利用百年歷史地圖進行的疊圖分析(照片五),並讓學生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思考為什麼日本政府認為宜蘭會是美軍可能登陸的地點之一。接著模擬如果要防守美軍登陸,應該會要什麼樣的地方加強防禦。學生乃利用過去曾經學過的地形分析、視域分析、疊圖分析,找出要塞可能部署的位置,瞭解在戰爭過程中,地理環境的重要性。
最後為了回到歷史現場,老師們帶著學生一起進行實地的踏查,前往位於宜蘭科學園區內的抗炸指揮所、南機場的機堡,以及整修過後的員山機堡。讓學生用自己的手、自己的腳去體會歷史的縱深與溫厚。學生在抗炸指揮所觀察的牆壁厚度,分析跑道的方向與風向的關聯性(照片六)。接著利用美軍繪製台灣城市地圖(圖二),自己去尋找放置零式戰鬥機所在的機堡,究竟位於和處?殘留幾座?當他們拿著地圖,走到野外進行探險(照片七),藉此訓練觀察力與地圖判讀的能力。最後在員山機堡,透過裝置藝術尋找戰爭當中人民的回憶,透過訪問深入瞭解建築背後的歷史故事(照片八)。
在這一連串的課程之後,學生可以選擇進一步的針對戰爭的歷史,回去訪問自己的爺爺奶奶,關於戰爭當時的回憶。或者將這些故事進一步的轉化,變成影片、線上課程或專題報導。當學生擁有自由揮灑的空間,便出現了各種的可能,甚至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創作,從漫畫、旅遊三折頁(照片九)、影片,最後還出現了立體的模型(照片十)。此外還有以奶奶生命故事為主軸的紙雕燈(照片十一)、手工書(照片十二)及桌遊(照片十三)等作品,都是我們在課程進行之前,完全沒有想像到且令人驚艷的創作。當我們給予學生釣竿並帶他們到海邊,說不定可以能夠捕到一條大魚,並回饋給所有人。
經過一個學期的課程操作,其實收穫最大的,無疑就是老師自己。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跨出了舒適圈,挑戰各種新技能。每天不是在備課,就是在備課的路上。但是有了學生的回饋,還有彼此的互相努力扶持,更覺得當老師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教學相長,托學生的福,我們能一起走在成長與學習的路上。感謝蘭陽博物館、木本工作室、宜蘭縣文化局、宜蘭縣史館,提供給我們的一切的協助,如果沒有整個宜蘭文教圈的付出,就沒有今天已然成長的老師與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