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2期-《家,遮是博物館》─台灣戲劇館

黃淑瑩 / 時任《在宜蘭》雜誌總編輯

宜蘭是歌仔戲的家,它紮根於此,是宜蘭的驕傲;讓台灣戲劇館成為窗口,以行動力讓歌仔戲向外拓展,發光、發亮,是宜蘭的任務。
宜蘭是歌仔戲的家,它紮根於此,是宜蘭的驕傲;讓台灣戲劇館成為窗口,以行動力讓歌仔戲向外拓展,發光、發亮,是宜蘭的任務。

編按

2012年出版的《家,遮是博物館》取國語的『家』與台語的『遮』(tsia,這裡)同音的雙關語,其用意在凸顯地方小型博物館的角色。入選的12個館舍裡,皆是與主題「家」環環相扣,有些是用自己的家當作博物館,有些是家族參與經營,也有因為家人的關係而成立博物館,更有具家園意義的社區博物館,而有的則是對宜蘭人具有廣泛家鄉情感與文化代表性。

 

《家,遮是博物館》以故事性的手法介紹館舍,採訪主要成員做深度訪談,一片一片拼湊起「家」的形狀,蘭陽博物館節錄其內文,將每個特色館舍逐期刊載。

歌仔戲的家在宜蘭

台灣戲劇館於民國79年落成啟用,是國內第一座地方戲劇博物館,源起於民國71年實施的『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對於民族及地方特有之藝術,應進行全面性的調查、採集及整理,並依其性質指定或專設機構保存或維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宜蘭縣政府,乃決議於宜蘭籌設『歌仔戲資料館』,並委託文化大學戲劇系林鋒雄副教授負責主持、規劃。

 

當時,由於縣長陳定南反應,不希望此單位祇是一個靜態的資料館,應該有更積極的功能,遂在文建會前主委陳奇祿的指導下,更名為『台灣戲劇中心』,後來,又因『中心』二字與文化中心相同,為免民眾混淆不清,民國76年定名『台灣戲劇館』,於游錫堃縣長任內風光開館。

 

台灣戲劇館最初的設定劇種,是以歌仔戲及傀儡戲為主,因為宜蘭是歌仔戲的發源地,而台灣僅有的三團漳州傀儡戲團,又都在宜蘭,堪稱具有天時、地利、人和。設館初期目標在建立兩者的基礎資料與基礎設施,包括文物蒐集、藝人及劇團檔案建立、劇本整理、教材整編、籌設專業劇場等,下一階段則以規劃提供台灣戲劇良好發展之環境為主要目標。

台灣戲劇館布袋戲文物蒐藏豐富
台灣戲劇館布袋戲文物蒐藏豐富

 

不過,目前台灣戲劇館的展示,除了歌仔戲跟傀儡戲,還增加了北管跟布袋戲,鄭英珠表示,這是在實務推動後,斟酌現有資源所做的調整。在該館所蒐藏的五千多件文物中,布袋戲就佔了一千多件,數量相當豐富,有鑑於相關文物的收集越來越不容易,便決定把布袋戲列為展示主題之一。

 

而北管則是因為宜蘭在其發展史中,具有特殊的代表性,也因此被納入。西皮、福祿是北管的派別,除使用樂器不同外,西皮供奉田都元帥為戲神,福祿則是西秦王爺,兩派因成見長年互相為敵,是台灣戲劇史上最嚴重的爭鬥,而西皮、福祿械鬥始於蘭陽平原,蔓延到台灣各地,自清末延續到日據時期方休。所幸,大家現在可見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在館中並列供奉,相安無事。

 

戲劇館開館後,81年,蘭陽戲劇團成立,係台灣第一個公立歌仔戲團,備受矚目,該團直屬文化局之下,由於是縣府的重要施政項目,有關戲劇發展的經費便偏重於此。戲劇館一年的業務推展預算只有幾十萬元,除展館的管理員外,二位約聘僱人員要負責所有業務,考量有限的人力、物力, 無法兼顧四個劇種的推廣, 遂決定以籌備初期設定的首要劇種─歌仔戲,作為該館的發展目標。

台灣歌仔戲百年滄桑

小時候跟阿媽或媽媽一起看歌仔戲,是許多台灣民眾的集體記憶,但未必都清楚百年來,歌仔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繁盛與滄桑。

 

民國52 年出版的《宜蘭縣志》中有記載:『歌仔戲原係宜蘭地方一種民謠曲調,距今六十年前,有員山結頭份人名阿助者,傳者忘其姓名,阿助幼好樂曲,每日農作之餘,輒提大殼絃,自彈自唱,深得鄰人讚賞。好事者勸其把民謠演變為戲劇,初僅一二人穿便服分扮男女,演唱時以大殼絃、月琴、簫、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戲。』

 

在後來的田野調查中,證實阿助其人為歐來助,雖發現他其實並非創始人,但宜蘭是歌仔戲的原鄉,無庸置疑。而為與改良之後的歌仔戲區分,便將宜蘭在地原型的表演方式稱為『老歌仔』(又稱『本地歌仔』)。

鄭英珠(右)指導員山結頭分歌仔戲班排練
鄭英珠(右)指導員山結頭分歌仔戲班排練

 

哭調仔訴心聲

老歌仔原本是民眾在農閒之餘,自娛娛人的隨興演出,之後接受了各種民歌和戲曲音樂的滋養,內容越加豐富,形成大戲,從野台戲轉為商業化的內台戲,在日據時代成長茁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台灣人將抑鬱、苦悶的心情,寄託於戲中,以哭來發洩,這也是『哭調仔』成為歌仔戲一大特色的原因。

 

台灣光復之後,歌仔戲又進入黃金時期,首先是廣播歌仔戲的出現,繼之有電影歌仔戲,60年代出現電視歌仔戲,造就楊麗花、葉青等諸多電視紅星,成就另一段黃金時期,但寫實的布景,對嘴等演出形式的大轉變,卻也離傳統越來越遠。

 

70年代,新聞局因政治意識型態,限制閩南語節目一天只能播出一小時,收視已受到電視布袋戲衝擊的歌仔戲,在排擠效應下,甚至出現國語歌仔戲,遭評為不倫不類,電視歌仔戲的式微已成定局。

鄭英珠:宜蘭人做宜蘭事

53年次的鄭英珠,出生於宜蘭,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國劇組,是林鋒雄的學生。林鋒雄在規劃戲劇館之際,便設想長久之計,最好讓宜蘭人在家鄉推動這些工作,於是鼓勵鄭英珠跟她另外一位同學回來。

 

鄭英珠畢業後,便進入文化局擔任約聘人員。民國75~79年間屬籌備階段,戲劇館業務歸文化局轄下的博物組,主要成員有許美智、邱寶珠、鄭英珠等,他們投入在田野調查,蒐集文物資料及活動辦理等各項工作。開館迄今,鄭英珠一直都是主要的業務承辦人。

傳習班學員與觀眾互動指導身段,館方有提供戲服借用。
傳習班學員與觀眾互動指導身段,館方有提供戲服借用。

 

大學時學的是平劇,回到宜蘭參與戲劇館規劃、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計畫、本地歌仔—陳旺欉技藝保存計畫(第二期)等專案,鄭英珠才正式接觸本地歌仔,彼時,宜蘭老歌仔已老成凋零,為了工作所需,也是使命感的召喚,鄭英珠在84年輔導壯三新涼樂團成立時,拜老藝人陳旺欉為師,並加入該團,學習本地歌仔,主攻旦行。

歌仔戲傳習班:找回歌仔戲的生命力

戲劇是一種技藝,其生命在於有人不斷研習演藝,當戲劇成為展示物,猶如宣判死刑。鄭英珠深知箇中道理,遂從民國90年開始辦理歌仔戲傳習班,學員從小學生到社會人士都有,同時兼備前場跟後場,這在全國算少見,因為後場人才的培訓更難於前場,而且不若前場有舞台上的光芒,較難留住人。

 

傳習班以傳承歌仔戲及本地歌仔為主,前場班指導老師有林羅麗珠、鄭英珠等外,並特聘國寶級歌仔戲藝師廖瓊枝抽空蒞臨指導,後場指導老師有藍素婧、李經元等位。鄭英珠表示,初期,站在鼓勵的角度,對學員要求的標準較低,小孩上台表演,即使面無表情,大家也都稱讚說好,但是她卻越做越不滿足,因為技藝有累積,眼光就會提升,標準自然越高。

 

傳習班免費上課,學員的招收年齡下限是小學一年級,成立迄今,當年的小學生,有些已經上大學,長期浸淫在這個環境,不少學員已具有專業水準,加上學員間不藏私,互相切磋琢磨,進步的速度更快。鄭英珠有感於自己一人分身乏術,希望培訓更多種子教師來傳承。

 

戲劇館每個月第二、四週各有二場周末劇場,進行歌仔戲短戲表演及身段、唱腔教學,學員必須經過考試才能上場,並且服務二次後,才能拿到教學員證書。一方面訓練學員膽量,增加粉墨登場的經驗,維持技藝水準,還能與參觀民眾互動,帶動館的活絡,回饋館方,一舉數得。

台灣戲劇館周末劇場傳習累積技藝
台灣戲劇館周末劇場傳習累積技藝

學戲的孩子不會變壞

星期六上午九點半,戲劇館的研習教室陸續有學員報到,有著整面鏡牆的研習室裡, 前場演員在鄭英珠的指導下練身段,走台步,資深的也會指導資淺的;對面的放映室, 後場人員與演員個別練習演唱,不厭其煩地一小節、一小節對譜、調整;舞台則被拿來當桌面,有人做車縫,有人整理戲服;外頭的桌面上,擺了些零食,等待排戲空檔的人,坐下來補充體力,分享學戲心得,而孩子們則會趁機把握時間低頭讀書寫功課。

 

眾多學員裡,最小的周芳羽就讀光復國小一年級,跟她一起來的有四年級的姊姊周庭羽跟南屏國小六年級的表姊顏郁芹;除了姊妹檔,還有母女檔,小二就來參加的吳姿霖,現在已是宜蘭國中一年級的學生,自己學出興趣,還幫媽媽胡玉蘭報名,在家陪媽媽排戲,成了親子活動,她希望大學可以讀相關科系,媽媽也很支持。

 

96年加入的游純如,從小就喜歡看歌仔戲,因為女兒張凱婷問她:『歌仔戲是什麼?』索性邀她一起來學,每週固定上課,不定期還有演出,游純如不擔心孩子課業受影響,反而肯定地說:『學戲的孩子不會變壞!』家住台北的王慧珍,大三時加入傳習班,已經畢業兩年了,還是維持每個星期來上課。

 

後場的班長陳政宏,是台電線路裝修員,因為去社大學二胡,六年前被林仁傑老師帶入門,他希望後場有完美的表現,以襯托前場的演出;擔任頭鼓手的林真,是鄭英珠的兒子,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參加,今年即將上大學,他認為大家一起合力完成一件事的喜悅,是參加傳習班最有意義的收穫。

週末劇場訓練學員,帶動民眾互動。
週末劇場訓練學員,帶動民眾互動。

 

不論年齡與性別,所有學員一致的感受是,這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甚至有人說,就是因為感情太好,讓人放不下,才會一直來參加傳習班。鄭英珠也表示,這麼多年的相處,學員跟館員之間的感情已經不僅止於工作上,家庭、課業以致於感情上的問題,也會彼此互相關心照應,有時週六不上課,學員也會來戲劇館走走,就像回家一樣。

 

最讓鄭英珠感動的是,遇上公開演出,學員們通常早上八點就要報到,化妝、演練做準備,演出結束回家通常都已晚上十一點,整理戲服的工作人員得忙到半夜一、二點,巡迴演出或到校推廣,大家都是無酬,連交通費也不拿,沒經費,大家分工自製道具、做戲服、頭套,從無人計較。這正是戲劇館之所以能以最少的經費,做最多事的『內幕』,讓不少人驚嘆,這館一點也不像公部門單位。

北管是台灣戲劇館重點維護的劇種之一
北管是台灣戲劇館重點維護的劇種之一

老歌仔是宜蘭的文化資產

八年級生的吳姿霖表示,一開始想學歌仔戲,是被演員的裝扮,以及美麗的珠花頭飾所吸引,學了二、三年,才更進入對身段、音樂的揣摩。現今歌仔戲強調舞台效果與精緻化的結果,確實影響很多年輕人對歌仔戲的觀感,造成素樸扮醜的本地歌仔,相對流於粗俗的印象,致使有些傳習班學員會排斥學習本地歌仔,但鄭英珠有她的堅持。

 

陳旺欉民國78年獲得民族藝術薪傳獎肯定,但某些身段動作,有人認為不好看,鄭英珠也曾想過要加以改良,但是,在民國95年應聘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授課,與科班學生互動後,透過別人的回饋,她領悟到老歌仔的唱腔技法,襯字很多,保有獨特的民謠風,而一些腳步手路,既然接受陳旺欉所傳,就應該建立陳氏系統的特色,不宜改變。

 

最重要的是,既稱『本地歌仔』,代表這是宜蘭的特色,是一項文化資產,鄭英珠認為這是只有宜蘭才有的東西,身為宜蘭人,一定多少要會,不應該只學看似華麗的東西。所以,傳習班的學員,一定要先學老歌仔,鄭英珠指導員山結頭份社區跟大湖國小的歌仔戲班,也都以老歌仔為主。

傳說中老歌仔的發源地,位於員山鄉結頭分的大樹公。
傳說中老歌仔的發源地,位於員山鄉結頭分的大樹公。

 

社區傳承:結頭分歌仔戲班

頭分社區理事長陳聰文跟總幹事廖碧勤,一人後場、一人前場,都是結頭份歌仔戲班的團員,民國98年要成立劇團時,別人都不看好,但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的根,無論如何也要做做看。在鄭英珠跟藍素婧兩位老師的指導下,目前前後場約有廿多人,最小的團員國小三年級,年紀最大的七十幾歲,不枉結頭份為歌仔戲的發源地之名。

 

鄭英珠念茲在茲的是,要為本地歌仔保留什麼?本地歌仔的劇本通稱『四大齣』,有《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鄭英珠期待,在掌握老歌仔演唱技法、音樂、身段及裝扮的基本元素下,能為本地歌仔增加新劇本,如此才是真的將其發揚光大。

結頭分歌仔戲班排練情形
結頭分歌仔戲班排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