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5期-宜蘭興自造-中興紙廠的戰後變化(二)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8,《中興紙廠⋅宜蘭興自造-歷史建築群⋅紙業風貌一年期(107)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

中興紙廠現址
中興紙廠現址

羅東工場製紙材料與運輸

昭和12(1937)年羅東工場設立時以「鬼芒」與蔗渣為製紙原料,蔗渣原料主要是由鄰近二結工場的「昭和製糖」提供,以連接二結工場的台車軌道運輸。
「鬼芒」原料取自蘭陽地區以及花蓮港海岸山脈一帶,前者直接以公路運輸方式送抵羅東工場,後者是以索道與汽車運至新社海岸,後以小型汽船運到蘇澳,最
後再用汽車運到羅東工場。


昭和13(1938)年羅東工場在製紙原料「鬼芒」與蔗渣不足之下,改以木料為製紙原料,由太平山、八仙山、阿里山等地提供,其中太平山的木料,是由連接營林所線(森林鐵道)的「引込線」送至工場內。之後由於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取得林田山的開採權, 在昭和17(1942)年時開始加入林田山的木料,其木料由萬森線鐵道運至萬里橋車站後,由東部鐵道運至花蓮港,再由海運送抵蘇澳卸貨場,最後以鐵道或公路運到羅東工場。


戰後,工場製紙的原料雖然有短暫增加過竹材與香蕉樹,但仍以木料為主,為取得足夠的松木製作機械紙漿,在民國73(1984)年停購省產松木之前,中興紙業公司十分積極的拓展製紙源林,除了向政府爭取林務局林班地中距離羅東總廠近、集中且適合種植松樹之林地以外,也與臺灣農林公司合作種植松樹,更免費提供松苗給宜蘭縣、臺北縣、桃園縣等地的林農種植松樹,並以「植松致富」口號宣導種植松樹。同時經訪談得知,今新北市坪林地區也有種植松木販售給中興製紙。另一方面,用於製紙的碎木片取得,除工場內自行生產之外,也有向外購買。

民國73(1984)年中興紙業公司停購省產松木與放棄自營紙源林政策,至此製紙原料開始全部仰賴國外進口。

林田山原木經萬森線鐵道至萬里橋車站。 資料來源:《林田山史話》,民國98(2009),頁70。
林田山原木經萬森線鐵道至萬里橋車站。 資料來源:《林田山史話》,民國98(2009),頁70。

二結紙廠之文獻資料與製紙過程

由前述歷史調查可以知道,二結紙廠在日治時期原為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經營的二結工場,其最早為臺南製糖株式會社在大正6(1917)年取得以甘蔗葉為製紙原料技術後,於所屬宜蘭製糖所周邊購買30餘甲土地作為製紙工場基地,並在大正7(1918)年2月動工興建,同年9月完工,稱二結製紙工場。之後由於製紙技術尚未成熟的因素,工場經歷多次經營者更換與設備修繕,最後由昭和8(1933)年7月創設的臺灣紙業株式會社成功研發蔗渣製紙,將工場設於前述二結製紙工場,同時加入臺灣野生「鬼芒」作為製紙原料,生產白紙與甘蔗板。

由昭和11(1936)年以前的「臺灣紙業株式會社二結工場構內及附近之圖」可以知道,臺南製糖株式會社在設立二結製紙工場時,為縮短製紙原料的運送時間,直接將工場設置在宜蘭製糖所工場的南側。在臺灣紙業株式會社經營期間,除工場本身之外南側還有兩個附屬的社宅區,周邊也有製糖株式會社的事務所與社宅,如下圖所示。

二結工場與製糖工場的相對位置關係圖。(資料來源:臺灣中興紙業公司)
二結工場與製糖工場的相對位置關係圖。(資料來源:臺灣中興紙業公司)
美軍拍攝的二結工場航照圖。(資料來源:臺灣製糖工場百年文史地圖網站)
美軍拍攝的二結工場航照圖。(資料來源:臺灣製糖工場百年文史地圖網站)
美軍拍攝的二結工場航照圖。(資料來源:臺灣製糖工場百年文史地圖網站)
美軍拍攝的二結工場航照圖。(資料來源:臺灣製糖工場百年文史地圖網站)

對於二結工場的建築配置,由一張昭和11(1936)年後的配置圖可以知道,工場主入口位於基地的東側,自入口進入後不遠處為工場事務所、董事辦公室(「重役室」)與接待室(「應接室」),而事務所的後方有白紙與甘蔗板兩個生產區,北側生產白紙;有一間抄紙室,南側生產甘蔗板;有兩間抄紙室。

各生產區的建築依所需製作流程配置,其中白紙生產區中負責生產紙漿的蒸解室、噴坑室與儲漿室以排列方式配置在篩選室的北側,而負責進行紙漿調配、抄造與整理的篩選室、漂白室、打漿室、抄紙室與整理室同樣也是以排列方式配置,其餘建築大多為能就近提供上述建築的原物料直接配置在周邊,如下圖所示。

原料因需要較大的貯存空間,因此除了在裁切「鬼芒」的「萱切場」旁設置兩座「鬼芒」存放場所之外,在距離較遠的社宅東側也有兩座「鬼芒」存放場所,以及四間存放蔗渣的倉庫,另外除了上述建築之外,工場內還有設置一些附屬建築與設施,如西北角建有一座神社,事務所旁設有消防用的貯水池等。位於工場建築南側的社宅區,以圳道與工場區隔,社宅類型包括有雙併宿舍三棟、四併宿舍五棟、六併宿舍建四棟、單身公寓(「獨身者合宿所」)一棟與浴室(「風呂場」)。

昭和時期的二結工場配置圖。(資料來源:臺灣中興紙業公司)
昭和時期的二結工場配置圖。(資料來源:臺灣中興紙業公司)
二結工場內的建築。(資料來源: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二結工場內的建築。(資料來源: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二結工場蒸解室內的蒸煮釜。 (資料來源: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二結工場蒸解室內的蒸煮釜。 (資料來源: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目前二結紙廠仍由興中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製作各類紙張,其中五號機裝設於大正8(1919)年,原來就是生產白紙的機器,目前以進口乾紙漿為原料,製作時由工作人員視紙張需求於散漿機中加入不同性質的乾紙漿,同時加水進行軟化與攪拌,紙漿調配完成後送往漿槽儲存,之後以理解機與鍊漿機對紙漿纖維進行揉化,並送往位於下方的漿槽儲存,之後在抄造之前先以平行篩與豎型篩對紙漿進行過濾,去除不必要的雜質,而完成過濾的紙漿經由頭箱佈漿後,接著經過網部、壓水部、乾燥、上膠、壓光後初捲成大捲的紙,再經由複捲成小捲,以方便搬運,之後再裁切成需求的尺寸,最後由人工進行篩選,完成紙張的製作,如附圖所示。

檔案下載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