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0期-林曹祖宗之墓(中)─空間形式

摘錄自:蔡明志教授,2013,〈宜蘭縣定古蹟林曹祖宗之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承辦

位於蘭博烏石港濕地公園旁的林曹祖宗之墓。
位於蘭博烏石港濕地公園旁的林曹祖宗之墓。

 

 

林曹祖宗之墓基地呈左長右短之梯形,面積340平方公尺(0.03公頃),墓園主體座西北朝東南,面向烏石港舊址,地勢前低後高。基地前方原為駁坎,下方為層層下降之梯田,且該處原有湧泉。基地周邊以圍牆欄杆圍塑界定,入口在基地左前方。

左圖:林曹祖宗之墓遠望。/ 右圖:林曹祖宗之墓主體外觀。
左圖:林曹祖宗之墓遠望。/ 右圖:林曹祖宗之墓主體外觀。

 

林曹祖宗之墓平面可以概略分成四個部分:主墓體、內墓埕、主墓體後方與兩側之緩坡平台、外墓埕。主墓體配置於基地中軸線偏左(東北側),平面方正。在主墓體後方與兩側,則是由主墓體後方中央往兩側及前面高度逐漸下降之緩坡平台,或可視為是傳統墓龜形制之轉化。剩餘的基地部分,則是墓園最低部分,可視之為外墓埕。

林曹祖宗之墓各單元配置圖
林曹祖宗之墓各單元配置圖

(一)主墓體

 

「林曹祖宗之墓」主墓體之形式來源,為宜蘭公園在日治前期所建立之「獻馘碑」。林曹祖宗之墓是修整原有墓塚並將之包覆在新建塔式墓體內,為了容納原墓塚及墓室,因此在仿獻馘碑之碑體下方,多了一處底座,或可稱為「碑襯」。該底座平面約呈7.5M之方形,正面高度約1.33M,兩側與後側則是由各四根短柱與柱間倒平拱形牆體所圍塑。底座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構造,外飾面主要採洗石子,底座正面上緣與下緣則均有收邊。底座正面牆面則貼附有四方名人題字石牌(碑),石牌為黑色矩形大理石,嵌在同比例之紅色磨石子邊框底座左、右、後側倒平拱形牆與上方碑體間,則已是鋼筋混凝土墓室之外,其下方是填土,上鋪設水泥,並留設有圓形樹洞。

林曹祖宗之墓底座(碑襯),內部保存原有祖墓,並在兩側設有墓室。
林曹祖宗之墓底座(碑襯),內部保存原有祖墓,並在兩側設有墓室。
林曹祖宗之墓底座與上方碑體間之平版留設有圓形樹洞(左),側邊與後側邊界則以短柱與柱間倒平拱形矮牆與緩坡平台區隔。
林曹祖宗之墓底座與上方碑體間之平版留設有圓形樹洞(左),側邊與後側邊界則以短柱與柱間倒平拱形矮牆與緩坡平台區隔。

底座上方,即模仿獻馘碑之碑體,可分為「碑座」、「碑身」與「碑額」三個部分,以下分述之。

 

碑座,在中央部分為平面正方之方體,並在四個角隅處延伸四根方形平面短柱,形成平整方正之幾何形體,以穩固主墓體之碑身。中央碑座平面邊長約3M、高約1.44M,磚造,內部空心。外飾面為洗石子,主要部分仿石材丁砌分割,水平部分分割成三層,分割線為紅色灰泥;上緣與下緣均有線腳處理,洗石子面,但未做仿石砌分割線。碑座四根角隅短柱,最底邊長1.57M,全高約3.27M。碑座角隅短柱分上下二層:下層柱體由下往上收分,外飾面作法與中央碑座相同,主要採洗石子,主要部分仿石材丁砌分割,水平部分分割成三層,分割線為紅色灰泥,上下緣採無分割線洗石子面線腳處理;上層柱體未做收分,主要部分採洗石子飾面並做石砌分割線,水平部分為四層;上層柱體之上先由下往上層層外推形成收邊,最外一層並改採黃色洗石子飾面,之後再內縮逐層往上,頂端再設置一碗狀或盃狀物做為裝飾。在碑座後方,則嵌有一片寬0.73M、高0.31M之白色大理石板,上鐫刻以林氏先人已進金在林曹祖宗之墓者。

林曹祖宗之墓碑座正面(左)與角隅柱體(右)。
林曹祖宗之墓碑座正面(左)與角隅柱體(右)。
林曹祖宗之墓碑座左側面(左)與後側面(右)。
林曹祖宗之墓碑座左側面(左)與後側面(右)。

碑身,仿獻馘碑形式,分上下兩層。下層碑身與碑座中央部分相同,平面為3M見方之方形,高度在1.83M左右,磚造,採洗石子外飾面,並仿石材丁砌分割,水平部分分割成七層。下層碑身在後側正中,則嵌有一片寬1.59M、高1.13M之洗石子版,版面上刻以〈林氏世系事略〉碑文。上、下層碑身間以多層線腳分兩階段層層向上漸縮,其上再接上層碑身。上層碑身採圓柱體,直徑約1.52M,高度約2.05M,採洗石子飾面,並仿石材丁砌分割,水平部分分割成八層。上層圓柱體碑身正面有寬0.59M、高2.05M之紅色洗石子碑銘石邊框,其內嵌以黑色大理石板、刻有「林曹祖宗之墓」並描金之碑銘石。上層碑身與碑額之間,先以兩層由下往上外推線腳處理,再接黃色洗石子中夾白水泥粉刷,上再以兩層逐層外推線腳收邊,以安置頂端之碑額。

 

碑額(碑首)部分,亦仿獻馘碑採半圓球體之寶蓋,高約0.45M,其球面以白色水泥粉刷線等分割為六部分,主要飾面為黃色洗石子;其上再接水泥圓柱,再往上往外兩層外推後,頂端置以一尖圓拱形半球體。

林曹祖宗之墓主墓體碑身分為兩段,下段為方體,上段為圓柱體。
林曹祖宗之墓主墓體碑身分為兩段,下段為方體,上段為圓柱體。
林曹祖宗之墓上段碑身為圓柱體(左),正面嵌有墓名之黑色大理石碑銘版(中);下段碑身後側嵌有〈林氏世系事略〉洗石子版,下方碑座則嵌有一塊白色大理石板,刻有已進金之林氏族人名諱。
林曹祖宗之墓上段碑身為圓柱體(左),正面嵌有墓名之黑色大理石碑銘版(中);下段碑身後側嵌有〈林氏世系事略〉洗石子版,下方碑座則嵌有一塊白色大理石板,刻有已進金之林氏族人名諱。
林曹祖宗之墓頂端碑額。
林曹祖宗之墓頂端碑額。

 

此外,主墓體在底座頂面部分,目視可見裂縫,可約略判斷墓室之範圍所在;在裂縫外側與底座邊緣間,應是填土後兩側再以短柱間以倒平拱形矮牆,與緩坡平台區隔。

(二)內墓埕

 

內墓埕可視為轉化自傳統漢人墓塚,區分成「頂埕」與「下埕」兩個部分,除鄰接主墓體底座部分外,墓埕之邊界均以低矮圍欄界定。

林曹祖宗之墓內墓埕。
林曹祖宗之墓內墓埕。

 

頂埕乃與主墓體底座鄰接部分,先自底座寬度略往前延伸約0.3M後,再向兩側延伸出寬約10M、深約2.15M之平面。往兩側延伸部分,可視為轉化自傳統漢人墓塚之墓手,角隅部分則各有一根短柱:下層採磚造洗石子面,左右分別嵌以墓誌石板;中央部分則是以深褐色高壓電瓷礙子棒為材料之圍欄,上方再接磚造洗石子橫欄,再飾以白色小型高壓電瓷礙子。

林曹祖宗之墓自主墓體向兩側向外向前分段延伸,類似傳統漢人墓塚之墓手作法。
林曹祖宗之墓自主墓體向兩側向外向前分段延伸,類似傳統漢人墓塚之墓手作法。

 

頂埕在墓園中軸線上與主墓體底座鄰接處,設有一座墓桌。墓桌為長1.57M、寬0.93M、高0.87M之方體,洗石子飾面,上緣與下緣均有逐層突出之線腳收邊,最上層桌面之邊緣與厚度部分,均採紅色洗石子。墓桌正面並塑有梅花圖案。墓桌接近主墓體部分以倒置電瓷礙子做為香爐與燭台,相當具有特色。

林曹祖宗之墓頂埕之墓桌(左),以電瓷礙子倒置充作墓桌上之香爐與燭台(右)。
林曹祖宗之墓頂埕之墓桌(左),以電瓷礙子倒置充作墓桌上之香爐與燭台(右)。

 

頂埕在左右兩端,亦設有傳統漢人墓塚常見之「山靈」與「后土」牌位;兩個神位均以磚砌洗石子,形式仿墓碑,主體部分水泥粉刷,並分別陰刻以「山靈」、「后土」,上以黃漆。山靈與后土與地面交接處,則以深褐色馬賽克磁磚收邊,並在其前方設有嵌入地面之香爐與燭台。在頂埕兩側、約在墓桌與山靈、后土間之地面,左右各設有一處圓形花圃,以深褐色馬賽克地磚環繞收邊,內緣再以10顆小型白色電瓷礙子裝飾,中央主體部分則是填土植樹(樹已不見)。頂埕鋪面主要是以方形四角切角之紅褐色小磁磚搭配白色小口地磚而成。頂埕與垂直面牆體交接部分,則均以深褐色馬賽克磁磚收邊。

林曹祖宗之墓墓埕左側之「山靈」(左)與右側之「后土」(右)。
林曹祖宗之墓墓埕左側之「山靈」(左)與右側之「后土」(右)。
頂埕在主墓體前方之圓形花圃,以深褐色小口磁磚與十顆電瓷礙子構成。
頂埕在主墓體前方之圓形花圃,以深褐色小口磁磚與十顆電瓷礙子構成。

 

下埕之平面高程略低於頂埕約3cm左右,約呈扁平狀之半圓形,主要在中軸線靠近頂埕處,設有長約1.8M、寬約0.9M之「拜埕」,略高於下埕2.5cm,周邊在不同高度各以深褐色馬賽克不同排列方式收邊,內部主要平面則以深褐色與白色兩種顏色、由四片磁磚所形成之八角形地磚,搭配粉紅色四花瓣形小馬賽克所構成。其他鋪面部分則與頂埕之材料、排列方式相同。

圖84:林曹祖宗之墓下埕中軸線上以三種地磚鋪設成「拜埕」;頂埕與下埕間則有少許高差,並以深褐色馬賽克磁磚界定二者。
圖84:林曹祖宗之墓下埕中軸線上以三種地磚鋪設成「拜埕」;頂埕與下埕間則有少許高差,並以深褐色馬賽克磁磚界定二者。

 

頂埕與下埕之邊緣,以低矮圍欄界定:下層採磚造洗石子面,中央部分則是以深褐色高壓電瓷礙子棒為材料之圍欄,上方再接磚造洗石子橫欄,再飾以白色小型高壓電瓷礙子。惟圍欄高度自主墓體底座延伸部分、頂埕再到下埕,高度層層下降,符合墓葬風水之習慣。另在下埕中軸線前端則設有開口。

(三)主墓體後方與兩側之緩坡平台

 

在主墓體後方與兩側,但高度由中央向兩側與前方緩緩下降之緩坡平台,推測其下方應是填土,走道部分在上方鋪設水泥,其在象徵意義上應是類似傳統墓葬之「墓龜」。主要入口是從外墓埕左側約與主墓體前緣延伸位置,以兩塊石頭形成階梯拾級而上。此緩坡平台在左右側與後側邊緣處,均以石塊堆出花圃,在後側與右側處有較大園圃空間,左側則設置在後半段,植以各式小型灌木與植栽。

林曹祖宗之墓主墓體周遭之緩坡平台,由左側以兩塊石塊形成階梯上到平台(左上);緩坡平台之高程由後往前漸降(右上);在邊緣處則以石頭堆砌成園圃(左下與右下)。
林曹祖宗之墓主墓體周遭之緩坡平台,由左側以兩塊石塊形成階梯上到平台(左上);緩坡平台之高程由後往前漸降(右上);在邊緣處則以石頭堆砌成園圃(左下與右下)。

 

最為特別處,是在右後側有一處清末「光緒古墓」,墓碑字跡難以全部辨識,可判斷橫題同為「和邑」,與林才添一族同祖籍,時間在「光緒戊……」,可能是在1878年(光緒4年,戊寅年)或1888年(光緒14年,戊子年),並題以「皇清顯妣……」,應是一座女性墓。據林義剛先生表示,是他人「寄」在此處。

林曹祖宗之墓在緩坡平台右後側之光緒年間墓塚。
林曹祖宗之墓在緩坡平台右後側之光緒年間墓塚。

 

緩坡平台在左右側前緣,以矮牆封圍內部土壤。左側矮牆較短,由主墓體底座與兩根短柱形成兩道磚造洗石子矮牆,在鄰近主墓體底座之矮牆面,嵌有「墓園題匾芳名」石版,石材應是白色大理石,落款時間是「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二月」。右側矮牆較長,由主墓體與三根短柱形成三道磚造洗石子矮牆,其高度由近主墓體處往外側漸低,由左而右各嵌以名人題匾石版:「詹純鑑」、「盧祖澤」與「羅文堂、許國文」。題匾石版作法同主墓體底座正面題匾,以紅色磨石子為邊框,內嵌以黑色大理石版。

兩側緩坡平台前緣檔土矮牆,左側嵌有「墓園題匾芳名」(左),右側嵌有「詹純鑑」、「盧祖澤」與「羅文堂、許國文」之題匾。
兩側緩坡平台前緣檔土矮牆,左側嵌有「墓園題匾芳名」(左),右側嵌有「詹純鑑」、「盧祖澤」與「羅文堂、許國文」之題匾。

(四)外墓埕

 

林曹祖宗之墓扣除上述主墓體、內墓埕與緩坡平台之其餘部分,可視為是「外墓埕」。外墓埕原則上分成三個部分說明。

入口與通道。林曹祖宗之墓入口在左側近前端,由兩根門柱形成入口,進入後隨即轉向前方,走至梯形角隅後再右轉南行,前進至中軸線上可見進入內墓埕之兩根門柱所形成之入口。此段是進入墓園之主要通道,因此均鋪以水泥PC鋪面。

林曹祖宗之墓墓園入口,在基地左側前方。
林曹祖宗之墓墓園入口,在基地左側前方。
林曹祖宗之墓外墓埕鋪設水泥鋪面。
林曹祖宗之墓外墓埕鋪設水泥鋪面。

 

在右前方部分,則立有一座石碑,分下方碑襯與上方碑石。碑襯為鋼筋混凝土造,外飾以洗石子,平面呈矩形,在側面由下而上採雙曲線收分,上方以一稍微外突之頂版收邊;碑襯與地面交接處之作法,仿似該碑襯是由地面長出一般,頗具特色。上方碑石之正面面向東北方,作法可能是先做好兩塊碑銘後,再於周邊以水泥仿石材處理。

林曹祖宗之墓右前方紀念林才添夫人薛玉川之石碑正面(左)與背面(右)。
林曹祖宗之墓右前方紀念林才添夫人薛玉川之石碑正面(左)與背面(右)。
林曹祖宗之墓右前方林才添夫人薛玉川之紀念石碑,設在一處雙曲線形狀之碑座上。
林曹祖宗之墓右前方林才添夫人薛玉川之紀念石碑,設在一處雙曲線形狀之碑座上。

 

至於墓園內墓埕左側與境界線圍牆間之部分,以及墓園右側之長條土地,則是草地並有多種植栽,較具特色者,則是右側土地所值的六棵細長高聳之椰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