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1期-蘭博脈動「蘭陽博物館的展示策略和內容(上)」

吳庭筠  /  七觀國際有限公司  /  蘭陽博物館展示規劃專案經理

工作模式

蘭陽博物館的展示規劃設計工作,設計團隊從915月中開始迄今已經一年有餘。一個基本的架構已然定型,目前進入細部設計的階段。

 

蘭陽博物館委託的展示規劃工作包括主題的策展到空間、手法設計,是一個讓策展單位有較大創作空間的工作模式。館方在事前提出一個基本方向,不作主題預設,展示的主題由策展者蒐集資料後和地方學者專家研商定案。博物館展示最基本的構想,經過和宜蘭當地學者專家溝通的結果,大家得到了明確的共識,內容的策劃基於這個基本方針下開始充實。

 

蘭陽博物館在這一兩年的籌備,典藏和研究是以展示為中心,視展示所需為優先進行的範圍。由於館方的典藏品以農具為主,自然或人文研究的資料也在初步階段,所以,館方的收藏計畫等到展示主題提出以後,根據展示的需求去收藏,當然典藏計畫並不限於展示所需。同一個邏輯,研究的主題也是由策展單位向館方提出一份建議研究清單,館方根據展示內容需要,進行基礎必要的的研究委託。這種作法對一個籌備時間有限(二年)的博物館無疑是個較佳的選擇。

 

策展單位從概念設計到細部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抽象到具體落實的過程。和專家學者的溝通因細部內容和設計圖陸續提出,也因策展團隊對宜蘭的體會日深,漸能獲得共識。同時,策展的過程也是辯證、變動的過程。策展內容不斷和各層面的專家學者對話,接受他們的批評指教。一個在宜蘭新出土的文物,可能會更動原先的展示內容,或許因為空間有限擠掉其他展示,推翻或調整原先的展示手法。基本的故事綱要不改變,卻在原架構上增添新意。

展示基本構想

承接蘭陽博物館展示工作之初,我們發現宜蘭人對當地自然環境的重視與自豪。地方上的意見領袖殷切的期望是:一個展現宜蘭自然與人文的互動關係、宜蘭對環境的關注與所謂宜蘭經驗的博物館。蘭博的展示基本上遵循一個基本的故事邏輯:

  • 自然資源的豐富性和特殊性
  • 人類進入自然環境後之互動和影響
  • 人與自然環境永續共存的平衡關係(原則、啟示)

 

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的展示構想如下:

 

一、現地就是博物館,博物館位於開蘭第一港烏石港,昔日河港今日的濕地,現地即引發歷史滄海桑田之感。而宜蘭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只要走出博物館就可以親自體會。所以,蘭陽博物館是引導蘭陽之旅的一扇窗,真正的體會還是要走出博物館。這個前提影響設計美學。

 

二、空間的隱喻:首先,在一個歷史遺跡上建造博物館;其次,建築物採頭城沿海單面山的岩石造型,與當地地貌融合,從自然出發,以人的藝術創作去重新詮釋。而博物館常設展的空間採宜蘭地形山、平原、海的象徵,觀眾搭手扶梯先上到最高層山,然後依序下山到平原、到海洋。置身在這個空間中從山可探頭看到平原,從平原下個樓梯抵達海之層,而開放性的天花板,不管從哪一層觀眾都會感覺到山、平原、海的同時存在。這種視覺及空間感上與山、海交融的經驗,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感覺得到。展場提供了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經驗,的確,在真實的世界,從平原到山區,從山區到海邊的移動,往往在二十分鐘之內就辦到。常設展的空間本身即是一個隱喻,一個蘭陽大地山平原海結構的隱喻。

 

三、擷取宜蘭地形山、平原、海的邏輯作為組織展示內容的架構邏輯。

  • 以地理軸為展示的基本結構,展示內容與空間設計均在這個-山、平原、海的架構下發展。
  • 貫穿性的展示手法(如整場展演,水的主題)將展覽整體連貫起來。

 

四、從自然史的角度,展現宜蘭的自然環境特色,以及人和環境的交互影響。

展示內容上,呈現各層(地理區)的環境背景、自然生態、人文活動,凸顯生態、物種及文化上的多樣性。

 

五、主題的構成和展示計畫的展開不僅以自然史為視野,而是融合歷史、考古學、民俗學,緊密結合來彰顯人和環境互動的地方特色。

 

六、以邏輯關連的主題為經,以人類和自然的互動在時間中的變化為緯,交織山、平原、海各區域人們生活的面貌與經驗。例如「山林與人」呈現各時期人與自然資源互動的態度;「活水源頭」呈現宜蘭平原用水取水方式的演變。

 

七、展示提供觀眾一個認識宜蘭的摘要,傳達當代宜蘭人認同的價值觀,呈現宜蘭人的經驗特別是與環境互動的經驗,和其他地方的人分享。

展示基本構想圖。
展示基本構想圖。

設計美學基本構想

我們希望帶給觀眾的經驗首先是驚奇於大自然的美麗與奧秘,透過在室內經營的美感,象徵甚於模擬,人為藝術轉化的美麗甚於寫實造像。真正大自然的豐富與美還是等到觀眾親自走入宜蘭大地去探尋,所以博物館展示的生態造景,重點不在於模擬宜蘭某處生態或人文場景,而在於傳達理念。山之層其中一個造景是思源啞口的生物多樣性,另一個是檜木林老樹新生的故事。一個重在強調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另一個說明檜木林之所以持久的更新方式,饒富傳承精神的象徵。我們認為博物館展示和其他獲取知識管道不同之處,在於它提供特別是物質文化的、知識具體可觸及的那一面,抽象的知識傳遞成為配角。所以博物館的作用是觸媒,是一種啟發,激發觀眾的興趣,鼓勵他們深入到蘭陽大地去體驗。

 

當博物館不以文物為主時,一個明確的展示故事線,隱含著鋪陳知識的敘事主體,時而與觀眾對話,透過模型、視聽影音、圖像的建構而創造了一種體驗,那是和在大自然或在書本中都不一樣的,知識是這個體驗的後盾。

 

一、形式延續建築概念-「抽象化」之自然擬態

1.建築-海岸礁岩

2.主要意象:

  • 山-蘭陽的母親:迷霧森林
  • 平原-雨水的家鄉:水與土地的邏輯、疊石梯田
  • 海-海洋的宜蘭:河海匯流的水流與沙丘、川流的魚群

 

二、空間營造與水的元素緊密關聯的意象設計,在此強調水所扮演的重要性,表現出感受性的美。

斜屋面之全場展演秀:除了天花板上方螢幕播放與水有關的動人影片外,影片也和各樓層與水有關的各展項連結互動當影片播放,至與其主題關的情節時,特定展項則做燈光控制的明滅變化。

 

三、展場中空間配置呼應由山到海的地理邏輯。山以垂直向度的玻璃櫃和布幕為主,平原以低平的疊石梯田的意象為主,海則以沙丘、水流蜿蜒的造型連接到海面的結構。

 

四、提供展示故事或物件的脈絡:

a.整個層的背景意象:利用山、平原、海各層兩側高大牆面,呈現該層的重要地景意象。

b.造景:前景為象徵造景,背景以平面照片或投影交待脈絡。(圖一)

c.實物/模型:該主要表現物件的後方或近側以圖像或視聽媒體影片提供脈絡訊息。

展場意象圖。
展場意象圖。

 

五、「象徵造景」的手法,將主題的情境脈絡以象徵的、經過藝術家轉化的手法呈現。不採取傳統的再現的方式,不於展示場內製作假透視擬態逼真的造景,而是以半抽象的方法,利用複合材材如標本/多媒體/互動裝置及戲劇性的複合性展示手法,幫助觀眾了解故事脈絡。經由參觀體驗,首先傳遞感受,幫助其重組對宜蘭印象的記憶,並了解展示內容的主旨與內涵,有心的觀眾再進一步閱讀或查詢知識。各主要展項皆將觀眾包涵於劇場效果中,以合適的媒材來剌激創造觀眾的視覺、聽覺、嗅覺及觸覺…等多感官的體驗。透過展示的引界,激發觀者走入真正美麗真實,且近在咫尺的蘭陽大地的興趣。

左圖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造景範例。吳庭筠提供/右圖為展示設計的基調,以半抽象、轉喻的方式傳達。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左圖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造景範例。吳庭筠提供/右圖為展示設計的基調,以半抽象、轉喻的方式傳達。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六、以複製品和縮尺模型詮釋主題:館藏配合展示主題正在進行當中。在館藏不足的情況下,複製品作為闡釋主題的輔助解說品,沒有真品文物的陳列限制,適合以脈絡情境表現,也不至於和真品文物混淆。縮尺模型適合表現整體情境,物和物之間的關係,提供觀眾從整體的角度理解事物。

 

七、一般展示:系統道具(package display system)-依據不同需要容納實物、平面美術、模型、視聽多媒體組合變化。特殊展示:依主要情境分別設置

 

八、時間的區分:在同一展項標識今昔時間,表現時間的遠近時,以影像的色彩豐富度,或線條的複雜度來表現。以彩色照片表示今日,以黑白照片代表過去。例如一支名為「水的記憶」的影片,旨在透過影像感性地訴說聚落裡用水方式的變遷。往昔用水的方式以許多黑白老照片表現,像早期婦女在河邊洗衣、用竹編的魚具在河邊捕魚,漸漸隨著時間演進,影像從黑白到彩色,從靜態到動態,我們看到今天河邊一樣有洗衣棚下的婦人,訪問她為何喜歡來這裡洗衣服?訪問洗蔥的人門前清澈的水溝昔日是媽媽洗衣的地方,現在只有孩子戲水繼續。

常設展主題內容結構(如檔案下載)

參觀體驗

想像您進入蘭陽博物館的大廳,像進入單面山的巨大岩石中。挑高四層樓及落地玻璃牆,將目光引向無限舒展的室外天空。

 

2樓序展宜蘭的誕生—AB

 

您在購票之後登上手扶梯,進入常設展的等候空間,牆面上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為本館展示的內涵下了定義。有些觀眾排隊等候觀看序展的「宜蘭的誕生」劇場,趕時間的觀眾,直接進入登上四樓的扶梯。

 

「宜蘭的誕生」是一支約5-7分鐘的影片,從大地的、土地生成的角度體驗台灣島及宜蘭的生成。幫助您對宜蘭掌握這個地方的形貌及氣候風土。宜蘭是台灣最多雨的地區,宜蘭也擁有台灣最古老的岩層,宜蘭有高山、平原及海洋,就像台灣的縮影。目前我們正在評估加入動感平台及三D立體動畫的效果。

 

看完了劇場,面對入口的牆上一幅宜蘭地圖讓您進一步瞭解宜蘭的地形、宜蘭的重要山川之名。一個大南澳變質岩的標本,讓您觸摸,體會全台最古老的岩層。另外,一個版子問您「今天是晴天還是雨天?」如果您翻到雨天,版子會告訴您雨天在宜蘭的比例有多高。於是,您帶著宜蘭多雨的印象登上手扶梯。

 

登高的過程耳聞潺潺流水、兒童的戲水聲、洗衣婦的談笑聲…隨著扶梯的攀升,玻璃落地窗外的碧海藍天及龜山島映入眼簾。

 

4樓山層--宜蘭的母親—C

 

宜蘭的山勢像張開的手臂攔下經過海面的東北季風,帶來豐沛的雨量。森林的截留作用,涵養水土,孕育生物多樣性。您在驚豔於宜蘭山區豐富的生物之餘,透過具體的例證瞭解森林的碳循環、氮循環及食物鏈,這是自然生態運作生生不息產生能量的原理。蓊鬱的山提供平原土地與生命的基礎,就像孕育生命的母親。

 

基於本館最基本的故事邏輯,第一、呈現宜蘭自然生態的豐富性和特殊性,其次說明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最後強調人與自然永續共存的原則、啟示。山之層的主題分為三部分:「迷霧森林」:說明宜蘭因濕潤形成的中海拔山區特色;「山林與人」依時間軸說明各時期人們與山林的關係;最後「生物多樣性」反思人對山林的破壞,以及生物多樣性和森林水保作用的重要。

 

山之層一開始就讓觀眾驚豔宜蘭最有特色的森林多樣與特殊。故事從一開始即告訴您因為宜蘭的多雨氣候和山地地形,造成所謂的「迷霧森林」,指出它們在宜蘭的地理位置。「迷霧森林」故事包含了濕潤的思源啞口河谷生態,以物種歧異度高見稱;宜蘭特色的巨大老齡林檜木林,以及全台灣僅生存在宜蘭山稜線上的冰河孓遺植物台灣山毛櫸。在豐富度方面,也加入台灣檫樹與寬尾鳳蝶、宜蘭特有的物種、還有宜蘭的山地湖泊。

 

呈現宜蘭自然生物多樣及特殊的「迷霧森林」展示佔了山之層約一半的面積。主要以造景、特殊燈光、森林意象透過藝術化的手法轉喻,觀眾彷彿置身一座迷霧森林的劇場中。展示資訊的傳達有許多層次:首先訴諸感官的體會,當您一進展場即刻感受到由樹影燈、垂直向度的布幕、玻璃櫃所組構的森林氣氛。 思源啞口和檜木林老樹新生的造景被象徵森林的樹木的條狀垂直結構圍住,布幕上有林木的圖像。層層疊疊的樹狀結構及布幕,模擬一種在森林裡特有的空間感受。其次,透過寫實的造景、模型、標本、文字圖像讓觀眾深入瞭解此地的生物多樣性。除了上述對生物多樣的認知,另安排一系列風格獨樹一幟的圖文版,以圖示說明生態系運作的基本原理(碳循環、水循環、氮循環、芬多精等等)。

 

自然生態裡也穿插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泰雅人對物種的命名與使用;森林的探險、物種的發現史,例如「誰最早發現寬尾鳳蝶?」;一本活頁本載滿保育類的動植物,提醒觀眾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檜木的剖面旁邊說明宜蘭原始檜木林原有的面積、今日僅有的存量。

由森林意象的布幕、垂直向度的玻璃櫃及特殊燈光,使觀眾彷彿置身於迷霧森林劇場中。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由森林意象的布幕、垂直向度的玻璃櫃及特殊燈光,使觀眾彷彿置身於迷霧森林劇場中。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一、迷霧森林

 

「物種的百寶箱--思源啞口」的展示區,主景是一片寬十米以上,深二米的寫實造景,以模擬在真實環境切下一片森林的方式複製生態系的一個角落。這個作法和美國紐約自然史博物館的「生物多樣性」熱帶雨林展示有異曲同工之妙。物種的清單來自學者現有的調查結果,物種的擺設則根據實際現有的環境,置入生態系裡的各層次生物。造景的樹叢後方藏有兩個直立的螢幕,製造森林深處偶有山鳥飛過、野豬走過的印象、甚至有人經過(清代的採料人?泰雅人?或今日的登山客?)。希望在靜態的造景之上,增加動態的,擬真又具幽默感的效果。而扶手版上鑲著一台十七吋液晶螢幕,不斷播放思源啞口的花開花落,表現植物活潑的一面。

 

思源啞口位於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的交界,氣候和物種過渡的交叉口,展示一開始先介紹此地的氣候地形特殊性,說明為什麼此地物種特別豐富。圖像傳達的效果不容忽視,此地東北季風迎風面的成因即以繪圖表現。

 

主要造景是一個長方形界線內具象的森林切片,以及轉喻和視覺藝術化的組合,強調宜蘭的特殊性。兩側的植物標本的玻璃櫃充滿了特有種的葉子、花和果實,背面的布幕拓印這些葉子,一種人為的色彩延伸。以局部引發全體的聯想,以真實的材質和人為的藝術圖像,共同交織出森林植被多層次、繁複的質感。動物標本的玻璃櫃爬滿了中海拔的特色動物。如果還加上人造霧氣?則難不驚豔於人造森林的視覺美感。在感受之外,造景的前方有扶手解說版,或玻璃櫃體的下方,以圖文或絹印的圖文,提供知識。如果還需要進一步的資訊,則在電腦導覽或指引至展覽結束廳的Resource Center查詢。例如,說明此地物種歧異度高的方式是以三個地區同單位面積的比較。另外將代表性的特有種做成標本放在壓克力立方塊中,觀眾可拿起來就近觀察它和其他物種的關連。

 

觀眾穿越布幕和中海拔動物櫃,走入檜木林區,展場的視覺焦點是一個二代木的場景,在倒下的老樹幹上長出一棵幼苗,聚光燈打在新苗上。檜木林生態系的其他植物,常出現的動物也在造景中,比如靠近樹凹之處躲著小動物。在地板下有檜木樹林腐植層的模擬,雖然現在的科學研究尚無法說明細緻的食物鏈關係(why? How?),只能呈現生物種類(What),但是預留往後研究更新資料的空間。環繞著造景,可以聽見檜木林常見五種鳥類的叫聲,對應造景中的鳥兒。扶手的解說版上說明檜木與台灣土地變動的特色,檜木的前身與今世、種子的傳播、檜木林的原始含量和今日存量、

 

從這裡往挑空走去是一塊檜木剖面,尚未走近即可聞到檜木的芬芳。檜木的年紀說明年輪怎麼看,從年輪算時間,與宜蘭的歷史呼應。

 

這附近空出一塊較大的空間容許四十人集合,也是觀賞全場秀最好的地方。一個快速的參觀導覽可以停留在檜木景前說明。

 

一根枯木突出於玻璃圍欄之外,兩隻台灣彌猴正在互相捉虱子。在枯木旁,有圖文解說枯木的碳循環原理。在檜木旁,解說芬多精的原理。

 

檜木林的另一側是山毛櫸的魔幻燈箱,動態表現夸父小灰蝶在潮濕的早春下午陽光投進樹林時飛翔的印象。山毛櫸是冰河孓遺的植物,退卻到宜蘭雨量綿密的山稜線上,以圖表顯示台灣及世界山毛櫸的分佈,冰河退卻的遷移圖。

 

宜蘭山地湖泊,首先說明山地湖泊的生態系好比林海中的孤島。其次,以一個立體透明地形標示出69個湖泊的海拔相對位置,其中有六個湖泊當觀眾觸碰,即可在螢幕上觀賞湖泊煙生水面的景觀,以及水生植物超級清晰的、翠綠的聚焦影像。另外,以翠峰湖為例說明宜蘭湖泊地質上的特殊性。

「物種的百寶箱─思源啞口」展示場景。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物種的百寶箱─思源啞口」展示場景。七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二、山林與人

 

「迷霧森林」只有季節與晨昏的定位,似乎說不出哪個年代。如果有那是現在,是自然科學家調查結果綜合的現在。表面上自然似乎從幾千年前就已經形成那種生物多樣性,事實上大地生生不息,不斷變動,而人的介入也使自然生態發生變化。而下一個單元「山林與人」展示區以人與山林互動的歷史為主軸,呈現不同族群對待山林的態度。

 

泰雅獵人遵循生態平衡觀,以象徵造景表現一位老獵人向少年傳授GAGA的狩獵規則,是一個重視生態平衡的態度,觀眾從人像裝扮看到泰雅傳統的狩獵文物,從電腦導覽中可聽取人像之間的對話,泰雅語和國語兼具。也有一段動畫表現泰雅人在山裡的一天,另可查詢泰雅今日最新動向,比如高冷蔬菜、四季花園的推廣。

 

接著,清代人與山的關係主要在於古道開闢和沿山架寮的採木人。草嶺古道的虎字碑、蘇花古道的里程碑複製,古意盎然。古道所經之地所見的景觀、遺跡以照片呈現。清代對山林的砍伐在沒有文物佐證的情況下,以插畫方式表現噶瑪蘭廳志所述。

 

接著,以地圖、公文說明日本人工業化開採樟腦對待原住民的手段,樟腦業的發展、腦製造程序。此部分目前仍在找尋照片圖像資料。

 

太平山的林業說明某個時代人對山林的態度,山林資源被濫用,但確實也曾提供當時人類生存所需,而砍伐的技術也是人類在山中發展的文化的一環。林業也帶動羅東的興起。此區主景表現仁澤流籠(索道)著點的木架構,鐵纜繩上掛著台車和木材,延伸至展場最高處。選擇此景因為在台灣林業中太平山首先啟用索道運輸,在當年是最先進的技術。其次,太平山林業的作業流程,透過工具文物、照片、老工人的口述歷史表現。最後,棲蘭山的林業給予平地宜蘭人載著原木大紅卡車呼嘯而過的記憶,訴說著國民政府的森林開發。最後說明近年的保育工作和人們對山林資源態度的轉變。

 

三、生物多樣性

 

山之層的最後單元,以一面佈滿各種人像及繪圖的大牆,藉由許多不同領域的人們的告白,讓人們道出對山的情感,談及生物多樣性危機,以及人們可以如何保護山資源;訪問從小朋友到植物學家、到泰雅人、賴春標、田秋菫等山林運動者。當觀眾拍人像的手掌,即感應燈亮,就可看到一段話、照片或圖示。談及不同植被的截留作用、生物多樣性危機包括:1.棲地(物種家園)的破壞、2.土壤、水、大氣污染  3.資源過度利用  4.引進外來物種  5.物種絕種的驚人速度,並輔以照片繪圖。最後透過一個活動,鼓勵觀眾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採取行動。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