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5期-家族館采風「鴨母船的故鄉」―大塭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張文義  /  蘭陽技術學院助理教授

一、地理位置

所謂的大塭底,即現今頭城河下游一帶,含納其支流,以及淇武蘭港(二龍河)地區,早昔唯一水澤沼地,長年積水不退,而被稱為大塭底。此一區域範圍頗大,中間又隔著淇武蘭港,和宜蘭平原被濁水溪(蘭陽溪)劃分為南北兩半一樣,分為大塭和塭底兩個庄。淇武蘭港南邊的塭底,以其地勢低漥,早期移民均選擇河畔高地建屋而居,由於開墾的過程當中,因地勢或人名而又有兩個小地名,即塭底及張乞塭﹔之所以叫做張乞塭,應該與人名有關。至於塭底,因為位在整個大塭底的最南端,故名。此地位於河道旁邊,航運便利,為楊姓同族聚居之地,其長長的「一條龍」住宅,雖然有點破敗,但可以看出當年移民拓墾的情形之一斑。

 

大塭則位在淇武蘭港的北邊,清朝以來,經日治時期均單獨為一個庄,區內又包括大塭及王通塭。和塭底一樣,其地名由來和地勢及人名有關。如前所述,大塭因經年積水不退,一片水汪汪,而叫做大塭,至於王通塭則位在頭城河河畔,和王通前來此地拓墾有關。此外,在大塭和王通塭之間,還有一個地名叫做劉阿秋圍。再者,由於大塭這裡長年積水不退,當陽光照射則成一片白茫茫的景觀,所以又叫做澳白仔。可見大塭底的地名和其地勢、景觀及拓墾人民有關,而其以「塭」字為地名的情形,在宜蘭平原也是很特別的。

 

此外,以地勢來講,此地區等高線在2.5公尺以下,加上又是溪北河川匯流處,時常受到淹水之苦,以及因為海水倒灌的關係,農業生產極不穩定,但是由於河水匯集的關係,又是溪北地區魚蝦重要的產地,早期居民即以此經營「半農半漁」的經濟型態。由於地勢低漥,河川又多,居民往來則以「鴨母船」為主要交通、生產工具。宜蘭平原各地均有「鴨母船」的存在,此處的「鴨母船」與人民生活關係的緊密程度,則又不是其他地方可比擬的。總之,如圖1,宜蘭平原的東北及東南處,在沙丘帶的背後地區,均有一處低溼地的地方,而這都因河水受阻於沙丘,河川轉向,並在沙丘帶形成廣大的低濕、沼澤帶,這是宜蘭平原特殊的景觀,也是現今候鳥主要的覓食區,而整個大塭底即位在宜蘭平原的東北邊,其範圍相當於現在的時潮村,由於潮汐固定時間漲落,所以叫做時潮。

圖一、宜蘭平原自然環境的空間安排。資料來源: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頁13。
圖一、宜蘭平原自然環境的空間安排。資料來源: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頁13。

 

如附圖二所示,大塭地區,中間地帶為蜿蜒曲折的淇武蘭港,把整個時潮村一分為二,這和蘭陽溪界定宜蘭平原為溪北和溪南的情形有異曲同工之妙。東邊則隔著頭城河而與頭城鎮的竹安里相鄰,北邊則以澳白中溝、番仔溝匯流而成的河道而和頭城的中崙里、下埔里等地相望。現在的頭城河,清朝時為西勢大溪的下游部份,乃溪北主要河川,在尚未改道前(1892),自員山、宜蘭、壯圍等地蜿蜒至此而繼續往北流於頭城北邊的烏石港出海,富有舟楫之利,而大塭即位處其下游河道航運的地方,早期頭城河和淇武蘭港均能行船直通頭城,是溪北地區重要的交通動脈。根據《噶瑪蘭廳誌》的記載:

 

 奇(淇)武蘭港,離城北十里,從四圍山腳平埔出泉,六里至公埔,合眾小泉,繞三十九結番割田八里,達淇武蘭、洲仔尾,納辛仔罕小港,又二里,東出大塭口,合烏石港水入海。(註1)

 

又如:

 

二圍港,離城北二十里,自擴仔山發源,三里出二圍,經港仔墘莊,又三里至奇立丹,納湯圍小港水,東行十里,透大塭口,會烏石港水入海。 (註2)

圖二.大塭、塭底、王通溫相關位置圖。資料來源: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頁189。
圖二.大塭、塭底、王通溫相關位置圖。資料來源: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頁189。

 

從這些文字敘述,對照現今地圖來看,二圍港即流經大塭北邊的下埔排水線,以上兩河川當年和現在均自西往東流,而且和頭城河交匯於大塭。由於地勢低漥,河川匯流使得大塭地區一片水茫茫,宛如臉盆般的地勢而裝滿水,但卻富有航運之利。雖然是不適合耕種的低濕地,但也因地理環境的因素,而形成魚蝦豐富的地帶,成為人民日常生活,蛋白質營養提供來源之一。

圖三.現在叫做二龍河的淇武蘭港,把大塭底一分為二,左邊為塭底,右方為大塭。張文義攝
圖三.現在叫做二龍河的淇武蘭港,把大塭底一分為二,左邊為塭底,右方為大塭。張文義攝

二、歷史治革

1796年,吳沙率領漳泉粵三籍流民前來宜蘭拓墾,雖然先佔據頭城,而後一路南下。像大塭底這種低濕帶地區原本即不適合耕種,所以拓墾時間較慢。事實上,漢人前來拓墾宜蘭,原則上,即沿著如圖一所示的適耕帶由北而南一路拓墾下來,而適耕帶的左邊或右邊等地帶當然就屬於較晚開發的地區了。從田野口述資料來看,大塭地區的移民或拓墾,基本上,都是在宜蘭其他地方遷移過來的,也就是說,大塭地區的拓墾,是在宜蘭其他地方達到一定程度的拓墾飽和後,這才遷移到大塭地區來進行土地的開發和利用。例如:塭底位在大塭地區的南邊,其前來拓墾的人以張阿乞最為有名,因此塭底又叫做張阿乞塭。據耆老的描述,張阿乞本人乃在壯圍耕種一段時間後,為了尋求更好的生存空間而搬遷塭底。(3)又如:王通塭也是原本住在頭城竹安里叫做王通的人,渡河圈地拓墾而來的。(4)至於俗稱澳白仔的大塭,由於汪洋一片,不適合耕種,但是其鄰近地區如頭城鎮中崙里或下埔里的人,早期便利用輕巧的鴨母船渡水而來捉魚捕蝦,甚至圈地養殖魚蝦維生。(5)至於比較高凸的地方,更有人利用豐沛的水資源而養起鴨子。從這些田野口述資料來看,大塭地區的早期移民,屬於二度移民性質,即先祖自外地移居宜蘭平原一段時間後,由於土地開墾的飽和,以及人口的逐漸增加,需要更多的土地來滋養、維持生命,於是便從適耕帶往不適耕帶拓墾土地,形成宜蘭平原內部的另一種移民型態。和外地移民不同的是,這種內部移民所面對的自然條件和環境,當然更加艱苦和惡劣,這也是低溼地,不像一般平地,引水灌溉配合季節時令,即能耕種,大塭的拓墾情形有別於其他地方。例如原本住在中崙仔的李阿叢即有深刻的描述:

 

來大塭開墾土地,那是很辛苦的工作。因為整個大塭連個道路都沒有,只有在水中央利用泥土築起土堤以擋水,並格成一區一區的。…那時候的大塭一片水池,就像太平洋一樣,利用泥土築堤高約四、五尺除了擋水外,同時也區隔個人的土地範圍。…利用泥土築堤後,便漸漸能夠耕種。(註6)

 

也就是說,大塭是利用泥土在一片水池當中圍出一個個相對的水池,然後再進行抽水的工作,其情形耆老印象深刻:

 

雖然泥土築堤,但堤岸裡面仍然有水,為著抽乾積水,當時就以腳踏水車把水抽掉。圍起來的土地範圍,有些以一甲、二甲或三甲地為限。…堤岸內的水一般有二、三台尺深,至於這些水以水車抽水需要多少時間,並不一定,要看水深的情形。總之,若踩水車一天的時間無法把水抽掉,那就要二天或三天,甚至四天、五天,就是要抽乾為止。另一方面,大塭原本都是水,生存很多的魚,而這一區的土地,我把它圍起來並抽乾水後,土地上的魚便屬於我的。(註7)

 

這是低溼地拓墾情形與眾不同的地方。

 

此外,由於地勢低漥,水稻長在水中,割稻時則必須利用「鴨母船」載著打榖機割稻,然後再把稻草丟入水中,用來養魚之用。有關其情形耆老有如下描述:

 

割稻的情形是,利用鴨母船仔,其上載著腳踏打榖機,後來才用動力打榖機。也就是四個人在田裡割稻,再拿到鴨母船上打榖。收割時水深約到足踝上面一點,有時為了穩定船隻,會以木頭於船身旁做成支架,如此便比較不會搖晃。一般都是沿著四周一直繞著割稻。四個人割稻,二人一組分別於船邊進行割稻,船上則有三人,二人負責踩打榖機,一人負責拿稻穗,至於稻草則丟入田裡。(註8)

 

這是宜蘭平原低濕地割稻情形。平時用來養鴨或載運物品及當作交通工具的鴨母船,也能利用來當收割器具,可見早期前來大塭生活的情形之一班。

圖四.大塭地區的稻田屬於水田,割稻時把腳踩的打穀機裝在鴨母船上,並於稻田中進行收割工作。張文義攝
圖四.大塭地區的稻田屬於水田,割稻時把腳踩的打穀機裝在鴨母船上,並於稻田中進行收割工作。張文義攝

三、產業變遷

前面講過,整個大塭地區,無論是淇武蘭港北岸的大塭和王通塭,以及南岸的塭底,均有河道經過,自來即為宜蘭溪北地帶的行水區,由於其地勢低漥,每年的夏天以後,雨水增多,加上海水倒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所以其早期農作除極少部分,一年只有一期的收穫,雖然如此,因為河道經過,加上天然的低濕沼澤環境,培育出豐富的水產資源。這些水產資源,魚類如:草魚、鯽魚、烏仔魚、苦甘仔魚、鰻等,蝦蟹類,如:沙蝦、毛蟹、扁蝦仔等,則成為當地及鄰近村里居民捕捉的對象。尤其是農閒或下半年無法耕種時,這些天然的水產資源,便提供人們平時蛋白質營養的來源,以及經濟收入的一部份。

左圖為早期大塭底抓魚用的笱,被視為一種財產,可以繼承。/右圖為設在河道中的笱,隨著河水的漲退,不同方向的笱都能抓到魚蝦。張文義 攝
左圖為早期大塭底抓魚用的笱,被視為一種財產,可以繼承。/右圖為設在河道中的笱,隨著河水的漲退,不同方向的笱都能抓到魚蝦。張文義 攝

事實上,這些水產資源,除自家食用外,更能出售賺錢,至於那些比較差的魚蝦更能拿來當作養鴨飼料,俾能鴨子養大後可以製成鴨月賞及生蛋出售。可見大塭地區雖然是不適合耕種的低溼地,但在人類求生存的本能和意志下,卻也發展出有別於一般農耕生產方式的另一種經濟生產型態。而這也是宜蘭低濕帶「半農半漁半畜」的生活樣貌。也就是說,大塭底在每年農曆六月稻米收割後,仍能利用稻田進行粗放式的養殖工作,甚至利用「鴨母船」及其他捕魚器具於河川當中捕捉魚蝦,甚或養鴨,進行初級農業式的養殖工作。

左圖為撐著鴨母船出入河道上,是大塭底的特有人文景觀,可以化作觀光資源。/右圖為坐在鴨母船上整理笱,也是大塭底的特有人文景觀。張文義攝
左圖為撐著鴨母船出入河道上,是大塭底的特有人文景觀,可以化作觀光資源。/右圖為坐在鴨母船上整理笱,也是大塭底的特有人文景觀。張文義攝

 

前面講過,早期整個大塭底本沒有道路,出入主要依靠「鴨母船」。日治時期的1930前後,由於日本政府進行土地改良工作,以及為了開闢戰備道,而動員義務勞動,就地挖土而興建目前191縣道。191道路南北走向,北通頭城鎮中崙、下埔和頂埔等地,南通礁溪鄉的玉田及壯圍鄉的五間等地,是河道外,大塭主要的地理標誌。這條道路的興建,改變了大塭的對外交通。之前出入均以船隻為交通工具,自此,陸路交通也興起了,例如:以前撐著鴨母船沿著河道經竹安可以到達頭城街,此後徒步便能直達頭城,而且新型的陸路運輸工具-哩啊卡(人力托車)也出現了。此外,於河道當中興建「二十五連防潮閘門」對於船隻於河道的航行也產生了阻礙,自此也阻絕了駁仔船或鴨母船沿著河道載運物品、稻穀等出入大塭和頭城的路線。但是,191縣道的開通卻也為戰後大塭土地的利用及經濟產業的發展,在交通運輸上提供比水運更便捷的條件。同樣道理,目前進行拓寬工程的191 線道,其對大塭地區的發展,也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

 

誠如前述,早期的大塭底即有粗放式的養殖事業,戰後的四、五0年代,村民戴旺全將低漥農地開挖為虱目魚池,開始了專業化的養殖漁業,至1963年間,為著因應日本鰻魚的大量需求,村民廣闢鰻魚池,而後放棄了農耕水稻生產,由於獲利頗豐,更引來外來投資客的相繼投入養殖。時序進入八0年代,鰻魚外銷事業受阻,村民乃改經營養蝦事業,一時風行,獲利可觀,1985年,政府乃將位在淇武蘭港北邊的大塭段範圍200餘公頃低漥農地,劃為養殖專業區。然而,好景不常,近年來蝦受感染,村民損失慘重,蝦雖有少數人養殖,乃至養殖龍鬚菜 但也因九孔的感染,而市場受到影響,目前的養殖業,大多停於荒廢當中,加上土地已遭到鹽化,亦無法再事種植,很多人都轉業為工,甚至到外地求生存,或轉為休閒魚業,勇敢面對社會的挑戰。

191道路是日治時期的陸軍路,兩旁的水溝是當年挖土填路的結果。而目前的拓寬工程,則影響著未來發展。張文義攝
191道路是日治時期的陸軍路,兩旁的水溝是當年挖土填路的結果。而目前的拓寬工程,則影響著未來發展。張文義攝

四、回顧與展望

如前所述,在進行集約化的養蝦事業前,大塭底於六O年代從事鰻魚的養殖,曾經帶來豐富的收入,其情形和後來的「養蝦王國」事業一樣,維持的時間都不是很久。如今很多魚池均以廢棄不用而任其雜草叢生,令人不勝感慨。以養殖業來講,大塭是養殖生產專業區,塭底的土地大部分屬於農牧用地,所以以發展休閒漁業來講,大塭有其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然而,自來即是冬季候鳥休憩、過境場所的塭底,對其未來發展,倒是可以嘗試以其特有的自然生態景觀搭配大塭的休閒漁業,融入捕魚捉蝦的特有歷史文化,結合成美食和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相互結合的休閒活動,並以此來面對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和挑戰。尤其在191縣道擴寬完成後,隨著車潮人潮的進入,如何吸引觀光客,帶動屬於知性與感性的休閒魚業,與歷史文化生態旅遊,更是值得探討與省思的話題。

休閒漁業的出現,代表大塭底要從養殖漁業蛻變出來的期待。張文義攝
休閒漁業的出現,代表大塭底要從養殖漁業蛻變出來的期待。張文義攝

附註

  • 1.   陳淑均《噶瑪蘭廳誌》(宜蘭縣文獻委員會,民國五十九年元月)130頁。
  • 2.   同上。
  • 3.   林金海先生口述歷史資料,200223日。
  • 4.   陳辛乙先生口述歷史資料,2001102日。
  • 5.   大塭隔著下埔大排及砂仔港(番仔溝)和中崙里緊鄰,中崙里民早期即前來大塭圍墾土地或捕魚捉蝦。
  • 6.   李阿欉口述歷史資料,2001102日。
  • 7.   同上。
  • 8.   大塭耆老座談會紀錄,200194日。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