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3期-宜蘭的傳統碗盤 6-3

陳進傳  莊琇雯 / 著作

彩釉開光花鳥「壽」字盤  1965~1970台灣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彩釉開光花鳥「壽」字盤 1965~1970台灣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編按

臺灣的歷史是這一片土地上許多居民共同塑造的歷史,宜蘭雖偏居臺灣東北一隅,但累積了許多先民勤奮的軌跡,而庶民的日用陶瓷以重視實用為主,不僅擁有卓越的藝術水準,其質樸的品味更反映生活文化的特質。「宜蘭的傳統碗盤」由宜蘭文史專家陳進傳教授與宜蘭民俗收藏家莊建緒先生之千金莊琇雯小姐撰寫,述說蘭邑兩百年來生活所用陶瓷碗盤,描繪庶民生活美學,記錄宜蘭人的生活記憶。

 

目前本書已絕版,蘭博電子報將節錄本書內容逐期刊登,期許大家共同見證台灣陶瓷發展史,深入了解從碗盤延伸的庶民文化與藝術價值。

戰後時期的台灣陶瓷碗盤

戰後初期,日人遣送回國,窯廠運作不順,日本陶瓷也停止進口。反之,對大陸海運交通暢達,廣東潮州瓷和福建閩清、德化瓷大量輸入,致使台灣陶瓷業遭受打擊,蕭條不振。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政府遷台,兩地無法往還,陶瓷供應中斷。為填補市場空缺,加上大陸軍民急速湧入,造成陶瓷器物的擴大需求,因而帶動台灣窯業的蓬勃發展。

 

當此之時,原屬工礦公司部分解散,許多技工轉進民間瓷業,北投、鶯歌地近台北,對他們極具吸引力。由於這些人員的投入,使鶯歌窯廠技術提昇,產能增加,碗盤成為市場的搶手貨。民國五十年後,台北地區為控制環境,防止污染而限制陶瓷生產,北投從業者就移到鶯歌,繼續生產,而鮮少遠赴中南部就業,南投窯廠的人力甚至有流向鶯歌的情事。因此,鶯歌逐漸繁榮,冠稱全島,號稱台灣的景德鎮。

 

戰後台灣陶瓷之所以興盛,政府的計畫改善輔導,居功厥偉,茲分述如次:

 

1.重視研究: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敦聘專家出掌北投陶瓷廠,並延請工程師來台,致力陶瓷研究及技術改進,廠內增設研究課,購置陶瓷專書,添置全套設備,從事各項實驗。陶瓷技術之研究風氣,自此開始建立,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亦增設陶瓷研究室,訓練不少技術人員,成為日後台灣陶瓷工業的骨幹。

紅綠釉條紋碗  莊建緒 提供
紅綠釉條紋碗 莊建緒 提供

2.成立公會:

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發起組織陶瓷公會,後經變革,於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改制為台灣區陶瓷工業同業公會。藉以加強各廠團結,共謀窯業發展,相互交換經驗,辦理產品展示,組團出國考察,聘任專家指導,使會員工廠得到更多的保障與服務。

 

3.出版刊物:

經濟部編印陶瓷技術叢書十餘種,並出版《陶訊》月刊,將實用知識與技術資料,分送各陶瓷廠參閱。台灣民藝陶瓷公司則獨資創辦窯業刊物,介紹國外最新陶瓷發展,由於內容充實,印刷精美,足堪取法,業界受惠良多。

4.舉辦講習:

中國生產力中心為協助台灣陶瓷業訓練技術人才,曾於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在北投設立訓練班,講習時間有長達二年者。授課人選包括歐美、日本的教授專家以及國內陶瓷名家。後來訓練班的人員、設備與業務均併歸經濟部。 47

 

由於政府的輔導與民間的努力,戰後台灣陶瓷工業有飛躍的成長,以工廠數為例,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為四十六家,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有八、九十家,民國五十一年(一九六二)一百八十家,民國七十六年多達一○三八家,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激增到二千家。至於生產金額,民國六十一年有約近六億,佔製造業年生產總額的 0.185%,民國八十一年則將九十億,與前相較,增加十五倍,佔總額的 0.419%,為數相當驚人。 48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不僅是台灣政治上劃時代的變革,也是經濟政策的分水嶺,亦為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其中窯業極具代表性。明確的說,製造我們日常吃飯用具的碗盤碟類陶瓷品更是台灣戰後發展最快的產業,這種突起工業最發達的地方,就是台北鶯歌。 49

戰後台灣碗盤陶瓷的發展可分三期,即以民國四十年為界的前期及民國五十二年起算的中期和後期。前者因處在政權轉變與兵荒馬亂中,顯現產業的交替變化與轉型過程,因而更具時代意義。

藍釉印花幾何紋盤  台灣窯印:台灣工礦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提供。
藍釉印花幾何紋盤 台灣窯印:台灣工礦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提供。

(一) 戰後前期

民國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恢復時期」:日本工業嚴重破壞,百廢待舉,造成陶瓷輸入中斷,大陸產品一時接濟不上,提供台灣陶瓷業自立更生的成長契機。光華磁器公司於民國三十五年在北投創設,主要產品為碗盤,就是很好的案例。

 

其二,民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台灣工業與大陸工業初步配合之時期」:其間台灣與大陸海運交通暢達,廣東潮州與福建德化瓷器大量銷來台灣,因而壓縮台灣陶瓷的生存空間,經營困難。

 

其三,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年「工業自成一體,自給自足」:此時政府播遷來台,阻絕與大陸的往來,各國商業貿易亦缺乏互動,碗盤需求要靠國內製造供應,由是帶動陶瓷工業的起飛,充滿生機。

彩釉壓花梅花星紋碟 1951~1960台灣 蔡聰德 提供
彩釉壓花梅花星紋碟 1951~1960台灣 蔡聰德 提供

 

以鶯歌為例,分析這段期間的設廠情況,即可發現,終戰前陶瓷成長極為緩慢,幾乎呈停滯狀況。民國三十四年,就是明顯的分水嶺,此後陶瓷新廠紛紛設立,至民國四十年達到高峰,一年內,小小的市鎮就有二十六家新廠投入生產,數量快速增長。同樣的,全台陶瓷亦復如是,廠數也由昭和七年的三十八家至民國四十九年的一百三十二家。 50這些陶瓷廠大都生產碗盤,根據民國四十四年的統計,台北縣登記有案的五十個工廠中,以碗盤為主要產品的有三十七家,佔了百分之七十五,少數幾家除碗器之外,兼產杯、便器等。 51可見戰後初期,碗盤食器在台灣陶瓷工業的地位與重要。

金彩印花文字「萬壽無疆」碗  1955~1960台灣窯印:地球 莊建緒 提供
金彩印花文字「萬壽無疆」碗 1955~1960台灣窯印:地球 莊建緒 提供

(二) 戰後中期

民國五十二年,大同瓷器公司設立,大規模的燒造全瓷餐具,使台灣碗盤邁進新的境界,所以民國四十年至大同設廠,可謂中期。在此時期,台灣碗盤發展顯現幾個特色:

 

 1.造就北部:

日治時期,台灣陶瓷業分布西半部各地,以北投、鶯歌、苗栗、南投為主。但戰後由於政治背景、社會結構、交通運輸、地理環境、時代風尚等諸多因素,導致台灣陶瓷重心的北移,鶯歌等地的蓬勃與振興,在市場供需上,使得南投陶更加萎縮。因此,若說台灣陶瓷業的發展,從分區設立到重心北移,關鍵時期就在戰後初期,其後愈來愈明顯。 52

 

陶瓷北移特別造就鶯歌的翹楚地位。此因鶯歌條件優越,具備交通、水源、坯土、燃料等要件,即縱貫鐵路經過,臨近大漢溪畔,附近的大湳土和永昌土,周邊地區出產煤礦。使得鶯歌如虎添翼,戰後碗盤業急速發展,暢銷各地,享譽全台,而有「台灣景德鎮」的雅稱。 53更重要的是,民國四十年代開始,鶯歌積極改善窯場,引進新的設備,從此產量日漸高漲,盛況空前,致使「台灣的陶瓷王國」已由清代、日治時期的南投,被北投、鶯歌所取代。 54後來再經轉型,更創高峰,鶯歌允為「瓷都」,執台灣窯業牛耳。

彩釉印花宮燈盤 1960~1965台灣  張俊榮 提供
彩釉印花宮燈盤 1960~1965台灣 張俊榮 提供

2.融合技術:

多元文化是台灣歷史的重要特色,反應在陶瓷餐具,就是融匯中國、日本、歐美文化的元素,及在此基礎上的創新意義。殖民時期,日本文化影響社會生活,如日本碗盤的進口與台灣燒造的和式風格。戰後,台灣雖脫離日本統治,但許多器物仍顯現殖民時期的文化色彩,北投「永豐窯業社」的產品與日本「九谷燒」、「小島號製」,在造型、紋飾、質地與技法均大致雷同,此印證戰後兩地文化的交互關係55

 

日治時期,台灣碗盤的花卉圖案,大約只畫花朵,但戰後受到中國畫及中國瓷器進口的影響,擴展到完整的根、幹、枝、葉的花卉圖,或有翎毛點綴其間的花鳥畫。又戰後早期以牡丹、玫瑰為主,稍後亦盛行梅、蘭、竹、菊四季花卉圖,並加題詩寫字,猶似紙畫。至於山水圖案的碗盤,戰後開始生產,大約流行十年光景。其布局、題裁和畫法都與日本所輸入瓷器的圖案相似,饒具東洋風味。然而圖案上的椰子樹與海景等可能是在描繪富有熱帶南洋氣息的南台灣風光,於此也符合「本土性」的體裁。 56這些都深具文化交會與技法融合的效益。

 

3.研究設計:

台灣陶瓷碗盤業不以此為滿足,進而自行研發,更延聘專業技術人員開發新的餐具產品。論及研發,日本原來用紙類圖案裝飾碗盤,然戰後紙型來源不濟,北投餐具業者乃改以手工彩繪碗盤,畫工以毛筆沾上青花顏料,在胚體上繪製蘭、竹之類的圖案作為裝飾,接著又使用印花技術與轉寫技術,使碗盤製作得到長足進步。 57接著聘請大陸技術職工來台設計與生產。其後台灣工礦公司北投廠聘請國外技術人員,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人金鎬壽男研發腰子盤和美國小姐 Miss Paterson設計餐具組。腰子盤是橢圓形的造型,無法使用鏇壓成形技術,金鎬氏引進高壓鑄漿技術,得以開發成功。同時引進釉上彩及描繪金線的技術,在形成與裝飾技術上都獲得重大進展。而美國小姐設計的石陶器餐具,包括盤子、咖啡杯、咖啡盤、糖碗和茶壺等,釉藥以浸釉法塗施,濃淡顏色互相重疊,形成濃淡三個色調的變化,頗有創意。 58

 

4.近親繁殖:

某種產業之能擴大發展,重要緣由是長期經營,其方式有二種,即家族的世代傳承和員工的出去創業。就陶瓷而言,因關鍵的專業技術與殊異的生產方式,使局外人望而卻步,因而造成產業的近親繁殖。受到戰後碗盤需求大增,老廠的從業員工發現市場供不應求,有利可圖,紛紛自行設廠開業,於是拓展台灣戰後陶瓷業的榮景。茲以北投為例,日治時期,北投最有名的窯業是「北投燒」和「大屯燒」,後來的陶瓷廠幾乎都是由此所衍生出來的。專業生產餐具的「金義和陶器工場」是當年台灣人成立的大廠,戰後初期,其技術人員出來自設窯場,先後直接及間接衍生了「永大」、「永豐」、「奇龍」、「陳永」、「淡江」與「江西」等專業燒製餐具的窯場,使北投地區成為台灣最重要的餐具瓷區。 59後來有些製陶師父離開北投遷到鶯歌設廠,將北投的技法與產品帶到鶯歌。 60凡此略可看出台灣陶瓷發展的近親繁殖現象。

(三)戰後後期

民國五十二年大同瓷器公司的成功投產,是台灣碗盤的里程碑。何以言之,大致上,陶瓷產品的發展,從粗陶器走向石陶器,再至普通瓷器,後達到精緻瓷器。以此檢視台灣的情況,清代概皆陶器製作,日治是石陶器時期,瓷器雖有但不多,尚屬試驗性質,戰後邁向瓷器生產階段。 61至於真正精緻瓷質餐具則是要到民國五十二年,從此揭開陶瓷的新序幕、新局面。

 

大同瓷器公司經數年籌設,在日本顧問技術輔導之下,成功開發製造全瓷餐具碗盤,且大量生產。其精緻產品不僅取代當時傾銷島內的東瀛日用瓷器,還可打開台灣陶瓷外銷,為國家賺得外匯。在大同精緻日用瓷器的稱霸下,國內陶瓷業出現重大變化,造成其他碗盤製造廠的沒落。鶯歌及其他地區製造商,就以接受國外訂單製作外銷產品為主。只有傳統小型工廠繼續生產供應飲食攤所用的粗碗盤,然因需求量逐年減少,後來紛紛收工打烊,還苦守舊業的廠家,寥若晨星。 62陶瓷碗盤沒落的另一原因是民國五十年代後,塑膠成品漸漸增加,以其帶來輕便耐碰難破價廉的優點,遂替代傳統陶瓷的器具功能,因而南投及各地陶瓷再受到嚴重打擊,日常生活所需的器物、碗盤更見消歇。 63

 

台灣傳統陶瓷經上述的衝擊與變化後,市場萎縮,難有起色,好在窮則變,變則通,只有轉型與改造,方能重尋新機,因應之道就是橫向的專業發展與深度的藝術創作。就前者而言,日用陶瓷遇到困境,需要另闢蹊徑,加上經濟逐漸繁榮,提供陶瓷器材的廣泛應用,而有美好的出路與遠景,包括建築陶瓷、衛生陶瓷和工業陶瓷,鶯歌為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廠設在宜蘭頭城。約於民國四十九年,北投陶瓷工程師林義人回到原籍,設立添大興業公司,專門生產高低壓碍子。次年起,接受台灣電力公司的訂貨。民國五十九年,添大公司增設各式設備,擴大生產,強化品質。後來林義人將公司交由其弟林義剛主持,本人回到鶯歌建立裕國電瓷公司,製造電機及變壓器的各種瓷質套管。 64

就深度的藝術創作來說,即藝術陶瓷,此項陶瓷並非一般的機器量產,而是聘請藝術家參與生產行列,以保證產品的藝術性,而為深度的藝術創作。首開台灣藝術陶瓷風氣的是民國四十四年,原來任職於北投陶瓷廠的許占山、吳讓農共同成立「永生工藝社」,專門生產藝術陶瓷,並邀請畫家席德進、廖末林與林元慎等人到廠,擔任陶瓷的彩繪及裝飾工作,開創畫家直接投入陶瓷工作的先驅,奠定國內陶瓷藝術的基礎。 65

 

民國四十七年,任克重與王修功在台北中和成立中華陶瓷公司,承襲永生工藝社的路線,專業燒製花瓶之類的藝術陶瓷。四年後,遷廠北投,後來數度擴建,成為北投最傑出的藝術陶器廠。其作品均聘請畫家彩繪陶瓷,充滿中國傳統書畫風格,製作精美細緻,甚受各國歡迎,每天參訪的佳賓絡繹不絕。 66影響所及,藝術陶瓷逐漸漫衍發展,擴大生產,種類紛異,工廠分布苗栗到鶯歌一帶。前者出品偏屬藝術人像、動物、飾物;後者以生產花瓶、花盆、倣古為主。 67愈到後來,鶯歌地位愈重要,躍居藝術陶瓷的鰲頭。

參考資料

46 簡榮聰,<南投陶瓷的歷史沿革與演變>,頁25~26

47 潘榮懋,<台灣之陶瓷工業>,頁190~192

48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28~29

49 王詩琅,<鶯歌陶瓷業參觀記>,《文藝創作與批評-夜雨》(高雄,德馨室出版社,民國68年12月),頁220

50 陳自勉,《鶯歌、苗栗陶瓷業之空間結構》,頁22

51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51

52 簡榮聰,<南投陶瓷的歷史沿革與演變>,頁35

53 方樑生,《台灣之硘-生命點滴.盤仔豆油碟》(台北,作者自印,民國90年12月),頁71

54 簡榮聰,<南投陶瓷的歷史沿革與演變>,頁28

55 方樑生,《台灣之硘-看款》,頁40

56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52~54

57 張仁吉總策劃,《北投陶藝特展-現代陶尋根溯源》,頁31

58 張仁吉總策劃,《北投陶藝特展-現代陶尋根溯源》,頁44

59 張仁吉總策劃,《北投陶藝特展-現代陶尋根溯源》,頁15

60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54

61 陳新上,《日據時期台灣陶瓷發展狀況之研究》,頁238

62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51

63 簡榮聰,<南投陶瓷的歷史沿革與演變>,頁25

64 潘榮懋,<台灣之陶瓷工業>,頁195

65 方樑生,《台灣之硘-看款》,頁34

66 張仁吉總策劃,《北投陶藝特展-現代陶尋根溯源》,頁23

67 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頁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