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展

Blihun漢本 - 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

返回列表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3藝文展覽館
2021.07.26 ~ 2022.02.20
Blihun漢本 - 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

臺灣史前時代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期、新石器時代中期、新石器時代晚期、金屬器時代等5個主要時期,當時史前人們善用自然資源、精於工藝,發展出海陸長距離的物質交換與人群交流,激盪出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臺灣現有11處史前時代的國定考古遺址,其中Blihun漢本考古遺址埋藏古代人群出海遠洋的故事,是解開人群流動的關鍵遺址。110/7/26(一)至111/2/20(日)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3藝文展覽館,歡迎大家跟著考古學家的腳步,體驗史前人群山海相處的生活法則!

 

※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參觀前請先確認展場開放時間。

展覽日期:110年7月26日(一)至111年2月20日(日)

展覽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3藝文展覽館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開放時間:9:00-17:00 (8/2起周一休館)

 

指導單位 ∣ 文化部

主辦單位 ∣ 文化部文化資産局

承辦單位 ∣ 蘭陽博物館

協辦單位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總局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宜蘭縣政府文化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依首字筆劃排列)

Blihun漢本特展-入口印象
Blihun漢本特展-入口印象
Blihun漢本特展-骨質人形刀柄3D立體模型
Blihun漢本特展-骨質人形刀柄3D立體模型
Blihun漢本特展-國定遺址展示區
Blihun漢本特展-國定遺址展示區
Blihun漢本特展-家屋模型展示區
Blihun漢本特展-家屋模型展示區
Blihun漢本特展-島內外互動展示區
Blihun漢本特展-島內外互動展示區
Blihun漢本特展-考古工具展示及閱讀區
Blihun漢本特展-考古工具展示及閱讀區

臺灣位在海洋與大陸板塊交接的地帶,多樣的地形變化,以及高山河流的阻隔,先後來到的史前人類,在不同環境下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3萬年前的臺灣就有人類活動,直到17世紀才進入文字記錄的歷史時代。考古學家如同偵探,從地層中抽絲剝繭、層層考察地底下的遺物、遺跡,描摹出史前人類的生命史與生活環境、文化發展。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的國定考古遺址目前共11處,代表臺灣史前時代發展的重要內涵,這些考古遺址埋藏著先民的生活與文化,透過考古發掘及研究,讓民眾更貼近這塊土地過去發生的事。

基於文化資產概歸全民所共有之理念,本局於110年7月26日開展之「Blihun漢本-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提供民眾認識國內現有11處國定考古遺址之機會,並呈現第8處國定考古遺址(漢本考古遺址)考古發掘階段初步整理成果及豐富文化內涵,除展覽提供學生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以加深學習印象外,本次再搭配教育體驗活動,以手作DIY方式,增加活動趣味性,擴大文化資產推廣效益。希冀透過實地觀展、活動體驗,深入感受史前人類的生活樣貌、認識臺灣史前史及了解考古遺址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協辦單位: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辦理對象:國小高年級學生,每場次限15人(每位限報名1場,學生可有1位家長陪同)

辦理地點: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3藝文展覽館A棟

活動費用:免費,相關資訊詳蘭博官網公告

※ 如遇天災(例如颱風、地震等不可抗力之因素)或疫情影響,將視狀況調整,或於活動前一天中午前通知取消。

考古小偵探教育推廣活動海報
考古小偵探教育推廣活動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