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期-大興碳燒二胡
文/圖:邱嫦娥(大興社區發展協會)
認識大興
大興社區位於冬山的東南方,由王爺廟邊、火燒城、工業區旁三個聚落組成。前身是與東城社區合併為東興社區,1993年各自成立社區,古早稱為火燒城,有其歷史淵源,社區原本為樸實農村,居民皆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莊稼。
傳承技藝
社區以推廣手工樂器技藝傳承為主軸以來,已深受宜蘭縣許多單位關心與注意;尤其手工二胡的製作更以大興社區的舊地名—「火燒城」為典故,開創出碳燒手工二胡等產品。大家集思廣益,利用身邊的生活廢棄物,製作出手工樂器,讓原本丟棄的廢棄物重新獲新的價值,更利用居民生活中的智慧,思索有哪些廢棄物可以創作。
社區居民對於社區辦理手工樂器班,社區居民都感到相當新奇,尤其因為歌仔團與手工樂器班而使得「大興社區」上了電視,社區居民紛紛覺得相當榮幸,對於社區推動大興歌仔團與手工樂器班都表示相當支持,歌仔團耆老協助指導手工樂器的製作,先將社區耆老的經驗逐一保存記錄,對此社區居民都很認同,社區耆老得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將自己的技藝傳承,並且開創手工樂器的製作系列,多一份專業技術與音樂學習領域開展。未來將可以創造一份具有社區獨特的在地特色文化,更可以成為社區街頭巷尾的傳唱藝術,以音樂創造和諧的社區。
手工二胡簡介
在社區營造過程中,發掘社區傳統文化歌仔藝術及手工二胡的創作,透過傳統手工二胡彩繪與碳燒的方式,將手工二胡的工藝藝術提昇,由傳統的歌仔文化傳承至手工樂器,由在地社區凝聚的文化資產,推展成社區街頭巷尾的精神象徵。
二胡產品之特色在於利用廢棄之木料(二胡琴桿)及椰子殼(共鳴箱),經手工初品加工後,再藉由彩繪、碳燒等製作方式再以提昇產品質量。
二胡製作
音箱製作
琴桿製作
琴弓製作
過去是以適當粗細的蘆葦桿,用火燒並且彎出弓的形狀,再將琴弓絲(馬尾毛最佳)纏上,製作成琴弓。但蘆葦草因季節的關係,有時無法取得,也因為馬尾毛成本較高,目前皆使用現成的琴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