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9期-宜蘭第一任民選縣長盧纘祥的文學風華-3

陳麗蓮

─摘自「蘭陽傳統文學史料蒐集與整理」成果報告書

1922年盧纘祥擔任喚醒堂正鸞生,與登瀛吟社社員扶鸞出版鸞書《錄善奇篇》。
1922年盧纘祥擔任喚醒堂正鸞生,與登瀛吟社社員扶鸞出版鸞書《錄善奇篇》。

盧纘祥詩文內容剖析

盧纘祥漢學訓練根柢深厚,且閱歷豐富,其才華洋溢,筆鋒常帶感情,其創作內容剖析如下:

(一)文抒胸臆,針砭時勢

盧纘祥具有新時代的思想,敢於發言,1932年發表〈壬申年全島聯吟大會之提議〉主張廢除在聯吟會中招致藝妓彈唱佐興之惡風,全文條理分明,意見肯切。學者黃美娥認為盧氏以《詩報》發表輿論,公開的以自我理性思維批判聯吟會召妓陪酒的不恰當,已相當程度的發揮「啟蒙」作用,將文學性事物涉入廢娼運動的社會事務,並引發重視與討論,然而,從其後瀛社黃純青主辦全島詩人大會歡迎「好攜妓者攜妓,各從所好,以盡一日之清興」[1],當日「裙屐翩翩聚會一堂」[2]的結果觀之,盧氏顯然落敗。[3]

 

從結果來論,盧氏確實並未成功,但他廢除詩會召藝妓的改革建言,已獲得成功的、公開的發言權。只可惜他畢竟是傳統詩壇的新世代,如此費盡心思勸導,想要改革傳統詩壇風氣;如此符合時代潮流的高見,想抑制「娼妓之非人道」之行為,最後僅是曲高和寡,得不到舊世代的認同。 

 

一次的失敗不算什麼,有理想,終有成功的一天。盧氏勇於為宜蘭的福祉發聲,〈蘭陽設縣陳情書〉一文為宜蘭爭取設縣成立,留下歷史的記載。全文從宜蘭歷史、地理、交通、經濟及人文風俗,條列細陳,有論有述,訴求清楚明白。這篇下對上的行文,在請求語氣中不失堅持肯定的立場,為宜蘭設縣歷史留存見證的扉頁。 

 

具有漢文修養背景的盧纘祥,非常明白文獻史料的重要性,1951年夏天他當選第一屆宜蘭民選縣長,「怵文獻之無徵」,所以在隔年的冬天成立宜蘭文獻委員會,1953年春天,開始從事編纂縣志的工作。歷經一年多的努力,《宜蘭縣志》於1955脫稿完成,盧纘祥撰序以記其事,感謝眾人辛勤之功。感嘆「夫古今之變,滄桑改易,嘗遵石港之濱,溯蘭溪之流,弔吳沙之遺蹟,撫楊太守之棠陰,而今邈矣。久剝必復,吾蘭得有今日者,雖因時勢,豈非人事歟?」之餘,又特重民族精神,當為該時代之精神展現。

 

(二)閒詠寄情,感受萬千

盧纘祥是登瀛吟社最活躍人物,日治時期發表的詩作量為該社社員之冠,[4]以詠物敘事詩為大宗,觀其詩作內容,有以下值得注意之處。

1.寶島詩情

日治時期漢詩作受限於擊鉢吟的限題、限韻、限時,因此創作的品質受到相當的質疑,甚至有學者認為這些遊戲之作是不足觀的。時至今日,若以較開放的心胸,仔細爬梳當時的詩作,其中應有可觀之處。對於家鄉地景的詠嘆就是值得討論的方向,因為書寫地景的同時也形塑了內心的地方認同意識。

 

登瀛吟社以蘭陽古八景廣向全島人士徵詩,盧纘祥〈龜山朝日〉、〈北關海潮〉、〈大里漁燈〉、〈蘇澳蜃市〉等詩皆有入選。然其描寫的蘭陽景致詩作不限於此,例如,描寫龜山島就有〈龜山朝日〉、〈龜山夕照〉、〈望龜山〉等三首,前兩首摹景之餘皆引清朝李祺生〈龜山賦〉作為發思古之幽情的媒介,李祺生是第一位描寫龜山島的宜蘭本地人,盧氏以其作品作為追尋歷史的源頭,是對在地文人的肯定。

 

盧氏〈大里漁燈〉由林述三詞宗品評,名列「第一」,該詩從在地人的觀賞角度作為書寫方向,不僅寫大里的漁船燈火,鄰近的大溪里、合興里(北關)景色也包含在其中。龜山島上的拱蘭宮,1854年創建,主祀天上聖母,1976年才隨著龜山島居民遷至今日的龜山里。 1931年,拱蘭宮還未遷廟,盧氏從島上的拱蘭宮望向頭城大里、大溪、合興里等漁村海岸線,感受到安居樂業和平氣氛。而〈蘇澳蜃市〉、〈北關海潮〉二首,敘述位於蘭陽平原南北兩端地景,景致相異,卻同樣運用感慨的筆調,前者是實景幻影的虛實之慨,後者是古今變化的時代之感。

 

在詩人的想像裡,有時雖地景已異,心之所憶仍有思古之樂,盧氏〈帆影〉描寫今日已逝的烏石春帆景致,1938年詩人兼書法家洪鐵濤遊歷蘭陽,揮毫書此詩請蘭陽書法大家康灎泉指正,此書文原件今日仍掛在頭城老街康家十三行古宅牆面。1968年頭城鎮長邱金魚將此書文勒石,立碑於慶元宮廣場右側,讓人們藉以追憶昔日帆船聚集之繁盛。

 

〈遊草嶺〉詩立碑又是另一段蘭陽文人佳話。1950年重陽日蘭地文人相約登嶺賦詩,提議誰之詩作掄元,蘭陽第一筆康灩泉就將其詩書字刻於石碑。結果,盧氏詩作得冠,康氏依約書字、刻碑,此文人軼事,遂傳為藝林佳話。此碑大若磐石,時至今日仍立於慶雲宮旁,通往草嶺古道的山路上,供人憑覽追思。

 

〈偕潄六春日遊吉祥寺〉一詩描述盧氏與社友黃見發(潄六、振芳)相約至蘭陽第一座正式佛教寺院吉祥寺遊憩,該寺為真精法師在光緒14年(1888)於頭城鎮福成里創立。詩云:「一重溪過一重谿,半為尋僧半聽鸝」,以典麗的句法傳達輕快的山中行,誠為佳句。又云:「何日買山酧夙願,築廬傍此作幽棲」,當可想見此地之幽靜深得詩人之心。

 

〈蘭雨〉二首以宜蘭的自然景致為描述的對象,皆將「催詩」之事寫入詩中,家鄉的氣候特色,引發詩人創作的靈感,也成了詩人最具特色的家鄉書寫。

 

1931年盧纘祥曾經到大陸遊歷,莊芳池撰〈送盧夢蘭君遊大陸〉相贈,稱盧氏此行的原因為「知君久抱濟時才,遠涉重洋志不灰」,為了磨練文筆,匡世濟時的志向,出外遊歷,依此盧氏應有遊歷大陸期間的詩作,可惜目前僅有〈舟入申江〉一詩,能確定為遊歷大陸之作。

 

盧氏詠景詩集中在家鄉──宜蘭及臺灣。若從大範圍來看,盧氏的家鄉就是臺灣,由留存的詩作可以窺見盧氏曾到臺灣何地出遊。從雙溪、圓山、桃園、竹塹(新竹古稱)、獅山(即獅頭山)、阿里山、諸羅(嘉義古稱)到卑南,也有許寶亭庭園的箕園,這些詩作或直賦、或用典、或古今對比、或述景興感,讀之,彷彿與詩人同遊,隨景起興。

 

2.詠物敘事

詠物敘事詩作是盧纘祥留存數量最多的類別。詠物敘事詩題是當時擊鉢吟的特色,雖有漸成襲套,不易開出大格局之弊,若是從當時文學活動氛圍觀之,詠物敘事的類別可以看出詩人擅長描寫及特別關注的事物,或單純詠物,或託物言志,或直賦敘事,或借事譬喻,仍值得仔細吟詠推敲。

 

針對新興事物的詠嘆,是當時人們回應時代變遷最真實的觀察與反應。盧氏〈眼鏡〉、〈商品券〉以直敘的方式,明言新的發明所帶給現代人們的便利,前者老年人受惠多,後者活絡商業界。〈冷藏庫〉讓漁獲得以保鮮,使鮮魚保存技術更新,不再只是曬成魚乾而已。

 

〈紙帽〉以頭城興盛一時的紙帽手工業為題,稱讚女子手巧能將竹膜、黃麻等材料編織成變化多樣紙帽。「洛陽紙貴」原指文章盛行一時,人們爭相先睹為快,詩人取字面意義,說明「紙貴」之紙編成紙帽,其價更高,並運用「洛陽紙貴」原意,讓詩意更具繁複意義,提醒大家不要「張冠李戴」,不懂紙帽的價值與妙用。〈跳舞女〉說明妙齡女子跳舞的風氣來自歐洲風俗,並將現代女子與漢代趙飛燕相較,讚其細腰、舞姿之美。 

 

石,自然之物,因觀者而有情,盧氏〈石山〉以擬人的手筆喻頑石能點頭,〈石枕〉直陳此物消暑之樂。〈石粉〉、〈石灰〉是兩首很特別的詩作,因盧氏在蘇澳開設石粉公司而有這樣的徵詩之作,這兩種使用新技術以煉製石頭而成的產物功用,詩中有生動的敘述。鄭坤五〈承臺灣石粉株式會社社長盧史雲先生南下招宴謹掇四十韻以誌謝忱〉更化身為石頭代言人,「憶昔太古時,女媧誠知己。作器與補天,功用誰可比。後人尚鐵銅,作器競奢侈。朴素頑石君,棄置如敝屣。或作初平羊,鞭撻供驅使。或作李廣虎,飲羽受弩矢。得失事之常,世情原爾爾。自知性太剛,脆質易摧毀。不會繞指柔,落伍皆因此。迢迢千萬年,默默塵土裏。日月如跳丸,光陰如彈指。萬事有循環,機會有泰否。與玉共瓦全,差免遭焚燬。知遇幸有時,登庸真可喜。古人未竣工,盧君竟繼起。小大用量才,精粗憑絕技。」推崇盧氏對石頭的知遇之恩,巧哉妙哉!

 

3. 抒情述懷

詩以言志,抒情述懷的詩作最能探究詩人的內心世界。不論是聚會、季節,或時局的抒發之情,都能一窺詩人幽微的情懷。與朋友相聚原是最喜樂的事,〈忘年會〉顯示盧氏非常喜歡大小朋友相聚的場合,不論年紀,有酒助興,同醉同樂同歌,人生一大享受。

 

西風東漸,帶來思想文化的衝擊,盧氏〈政潮〉:「美雨歐風日日新,政潮到處浪成銀。欲將宦海波瀾挽,誰是中流砥柱人。」[5] 表達對西方文化排山倒海而來的氣勢感到憂慮,誰是能力挽狂瀾的中堅份子呢?或許「欲將宦海波瀾挽」的「欲」字,已透露了他內心對自己有著這樣的期許。盧氏〈春睡〉前二句解題,後二句痛陳祖國之軟弱,此詩能發表於1933年(昭和8年),實屬不易,也表明他推廣、傳承中華文化的遠大心志。

 

政治、商業場上,運籌帷幄的盧氏,是否有感到疲累的時候?1951年宜蘭獨立設縣,盧氏出任宜蘭縣首任民選縣長,1954年6月任滿後未再連任,離職卸任時,賦〈歸田留別〉詩一首刊於《聯合報》,充滿責任已了,回歸田園的心情。盧氏內心渴望平靜的日子,〈人海〉、〈書懷〉二詩感嘆處於流派鬥爭,爭名奪利的時局,透露嚮往晴耕雨讀的自然生活,或許如〈夏日山居〉所敘的與家人避暑山中,與樵夫手談的日子,是最圓滿幸福的。

 

4. 追昔撫今

日治時期創作漢詩,不僅是寫作訓練,也是對漢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追昔撫今」類的詩作,最能展現這方面的意義。盧纘祥描寫荊軻、田橫、關公、韓愈、諸葛亮、陶潛等人的事蹟,是對於傳統文化中典型人物形象的闡述,借古以思今。〈吳沙〉、〈樺山公遺跡碑〉兩詩題則是與宜蘭發展史相關的詩作。

 

吳沙開蘭經歷「口傳、方志化、神格化、定型化」四階段,[6]盧纘祥此詩寫1931年,已進入「定型化」階段。宜蘭文獻委員會林萬榮編輯《宜蘭文獻》「吳沙特輯」更是該階段的重要表徵。這個階段對於前期的「神格化」有所繼承,詩人們根據咸豐8年(1859)頭圍縣丞王兆鴻為吳沙所立「昭績碑」陳述吳沙的事蹟。葉文樞云:「我向頭圍尋舊跡,盧家牆畔剔殘碑」,[7]又有宜蘭縣史館留存的舊照片佐證,可知此碑當時曾放在盧宅的庭園中,惜今日已失。墾殖的臺灣過程中,發生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以雲嘉地區吳鳯與曹族事蹟最受到各時期執政者的重視,形塑吳鳯「殺身成仁」的正義形象,相較之下,宜蘭吳沙事蹟則較不受注意,故盧氏以「赤心原不輸吳鳳」之語,提醒眾人注意吳沙之事。當時的詩人們並未警覺到吳鳯傳說所涉及的意識形態問題。

 

1872年12月,日本因琉球船難漂流民遭台灣原住民殺害對台出兵,史稱牡丹社事件。事件發生之際,樺山資紀曾多次前往宜蘭(蘇澳登陸)等地區偵查當地情況。1873年5月為全權特使成員,參與締結日清條約中關於牡丹社事件的談判。清國割讓台灣後,樺山資紀積極向日本總理伊藤博文爭取,成為台灣日治時期首任總督。[8]樺山公遺跡碑因何種因緣設立?目前並不清楚,此碑今日已不知去向,從盧氏詩作內容判斷,此碑應在蘇澳白米村內。綜觀此詩雖未極力譴責日本殖民的不當,但由「忍聞村老話滄桑」,仍可讀出詩人隱忍心中的情緒,那是面對時局變化感到無力的深層感觸。

 

5.酬答往來

詩人與他人的交遊往來可由酬答往來類的詩作觀察之,此類詩作收錄盧氏贈與他人之詩。

 

盧氏交友廣濶,藝文界前輩鄭坤五[9]、《風月報》發行人簡荷生[10]、鹿港詩人施性湍[11]、南投文人張達修[12]、文人畫家李學樵[13]、抗日志士王敏川[14]、大龍峒詩人黃水沛、新竹詩人鄭香圃[15]、郭茂松(子雲)[16]、嘉義詩人蘇鴻飛[17]、基隆詩人張一泓[18]與李春霖[19]等人皆有詩作贈之,足見盧氏在當時臺灣文化界的活躍程度。

 

好客的盧氏常邀友人至頭城相聚,吳夢周佇足盧宅前的蘭池,享受頭圍寧靜的早晨時光寫下〈秋日同石輝君訪蘭園頭圍〉:「昨遊竹塹與桃園,又此邀君喜過存。歷歷車程忘遠近,淒淒風物話寒暄。逢秋客思一何淡,下榻高情爾許溫。小立方塘看打網,清晨四望靜無喧。」[20]從其詩題,可知《詩報》發行人周石輝亦同行,此次相聚題詩,盧氏作〈和夢周先生見過瑤韻〉相應之。據盧氏長子盧潮衡、長媳盧陳麗雪回憶,以前家裡常有詩人朋友來,有時也會住上一段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寫詩、吟詩、談天,非常熱絡。

盧纘祥〈子清先生台灣詩海編成紀念〉揮毫真跡。(引自《台灣詩海》)
盧纘祥〈子清先生台灣詩海編成紀念〉揮毫真跡。(引自《台灣詩海》)

 

新竹詩人鄭香圃來訪,盧氏寫〈喜香圃先生過訪戱呈〉表達宜蘭、新竹兩地文氣相通,以文章報國,不論是非的決心。盧氏關注詩壇發展,〈祝東明吟社發會式〉、〈子清先生台灣詩海編成紀念〉、〈《東寧擊鉢吟前集》題詩〉等詩即是參與詩壇活動的詩作,〈子清先生台灣詩海編成紀念〉一詩有盧氏揮毫真跡留存,更顯珍貴。

 

〈輓顧問陳茂才子經〉、〈輓春麟吳夫子〉表達盧氏對鄉紳先賢及授業教師的敬意。受漢文養成背景的影響,盧氏有著傳承漢文化的使命感。然而,盧氏並非頑固不化的守舊文人,革命的因子似乎也在他的內心蠢動著。1931年8月,出身宜蘭的革命鬥士蔣渭水留下未竟之志,意外地以四十歲壯年病逝於台北,盧氏於同年9月1日公開發表〈弔蔣渭水先生〉三首七言絕句及〈蔣先生渭水輓聯〉[21]弔唁之,推崇蔣氏為社會人民權利奔走二十載的堅忍不拔精神,並認為其事蹟絕對是「列傳應居第一篇」[22],名留青史。

 

我們不能斷定蔣渭水的革命精神是否影響到盧氏,可是有一則訊息卻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盧世標在盧氏去世時所寫的〈輓史雲宗兄〉:

一、 聞君仙去主蓉城,六載神交繫我情。姜水源流猶可溯,盧家英傑豈虛生。

二、 望迷曉月飛鳧影,淒絕秋風斷雁聲。安得知音人再見,傳杯擊鉢共登瀛。

三、 (史雲曾集同志密謀抗日,組織登瀛吟社以作掩護,該社今猶存。)[23]

今日我們雖然讀不到任何登瀛吟社抗日的活動或詩作,且盧氏〈恭迎內田督憲閣下節旌〉、〈送治田校長轉任三星小學校〉、〈送佐藤先生轉任臺北〉、〈島本博先生結婚紀念〉等詩顯示他與日人保有良好的關係,但由此詩的小註,可為盧氏積極帶領登瀛吟社下了另一個註腳。曾任職宜蘭文獻委員會的林萬榮所寫的「盧纘祥年表」也記載盧氏組織登瀛吟社抗日的說法。[24]組社抗日之說,史料有限,仍有考證的空間,但不接受日文教育的盧氏,以漢文字寫作,傳承漢文化,他主持登瀛吟社,將該社發展推向巔峰,又參與創立《詩報》,讓該報能正常以月刊的方式刊出,為這份日治時期刊行最久,壽命最的長的漢文刊物,立開創之首功,也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文學史料。他以温和的態度,實質的反抗日本的文化滲透,這是可以肯定的。

1932年1月1日,盧纘祥於《詩報》第27期,發表〈壬申年全島聯吟大會之提議〉。
1932年1月1日,盧纘祥於《詩報》第27期,發表〈壬申年全島聯吟大會之提議〉。

結語

盧宅前的池塘,在地人習慣以盧纘祥老縣長的字號稱其為「史雲湖」,此湖為頭城傳統文人筆下的文學地景,有其歷史定位,它是頭城人世代相傳的記憶,述說著地方的人文故事。

 

1927年端午節,盧老縣長將自宅前的池塘取名「蘭池」,懷抱「蘭亭雅集築騷壇」的心情,想要凝聚開蘭第一城文化氛圍,開拓頭城藝文氣息。當天,午後一至六時,盧老縣長齊聚頭城文人於湖畔,以〈蘭池魚躍〉為題寫詩,[25]由鄭騰輝、吳祥煇、陳書三位頭城碩儒評選出優秀詩作。「新築蘭池壯大觀」(莊芳池)、「頭圍八景擬同看」(陳書),原名「蘭池」的「史雲湖」是頭城文人筆下與蘭陽八景等同齊觀的頭圍地景。

60年代的史雲湖舊貌。1927年,史雲湖建成之時,盧纘祥邀集地方文人遊湖小聚,並以「蘭池魚躍」為題,飲酒賦詩。該湖原有兩座亭閣,有橋樑相通,今已不復見。(引自《台灣勝蹟采訪冊》)
60年代的史雲湖舊貌。1927年,史雲湖建成之時,盧纘祥邀集地方文人遊湖小聚,並以「蘭池魚躍」為題,飲酒賦詩。該湖原有兩座亭閣,有橋樑相通,今已不復見。(引自《台灣勝蹟采訪冊》)

然而,82年後,西元2009年的端午節,「史雲湖」卻活在旦夕危亡的恐懼之中。[26]陪伴頭城人走過好幾世代的史雲湖,極有可能不敵現實的利益,掩沒於無情的石堆瓦礫之下。以後,頭城鎮民可能要以無限追悔的心情告訴後代的子孫:「古早古早以前,當這裡還是一座池塘的時候,咱頭城鎮的老祖先們曾經在池畔吟詩作對,享受湖心魚躍的樂趣。只是現在……」,靠著口頭的解說,泛黃的照片,如何解開孩子們心中的疑惑?到底是誰讓它消失呢?我們要如何告訴子孫們事實?

 

還好,這個惡夢並沒有發生,在地方有志之士的努力及相關單位、人士的配合下,史雲湖依然還在,經過整理後,面貌為之一新,盧纘祥的文學風華,靜待有緣人與之相遇、相知、相惜。

盧纘祥宅前史雲湖因土地使用爭議,險遭填土消失,幸地方人士爭取及政府部門的協調而得以保留。(陳麗蓮2009年7月31日攝)
盧纘祥宅前史雲湖因土地使用爭議,險遭填土消失,幸地方人士爭取及政府部門的協調而得以保留。(陳麗蓮2009年7月31日攝)
史雲湖在地方有志之士的努力及相關單位、人士的配合下,面貌為之一新。(陳麗蓮2017年10月21日攝)
史雲湖在地方有志之士的努力及相關單位、人士的配合下,面貌為之一新。(陳麗蓮2017年10月21日攝)

參考資料

  • [1]黃純青,〈全島詩人大會管見〉,《詩報》第30號(1932年2月24日),頁1。
  • [2]當日全島詩人大會情況詳見《詩報》第32號(1932年4月1日),頁1。
  • [3]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頁154-156。
  • [4]詳見陳麗蓮,《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800──1945)》(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09),頁513-514。
  • [5]《詩報》創刊號(1930年10月30日),頁8。
  • [6]詳見陳麗蓮,《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800──1945)》(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09),頁41-44。
  • [7]葉文樞,〈吳沙〉,《詩報》第14號(1931年6月15日),頁4。
  • [8]網路資料,請參考連結。
  • [9]鄭坤五(1885-),字友鶴,高雄人。舊體詩詩人,精通聲律、工於詩作,以淺近文言寫雜文、小說。於1920年被提拔為首任大樹庄庄長(即鄉長),遷居九曲堂。二年後,因作詩抗議日本政府壓迫台民,被革職下臺,此後在九曲堂經營代書事務,並且全力發揮他的所學─詩、文、繪畫。完成了內容豐富的詩稿,及長篇小說《活地獄》、《大陸英雌》、《愛情的犧牲》,以及歷史章回小說《鯤島逸史》等鉅作。繪畫方面,曾開過多次個展,最擅長畫虎,與北部林玉山並稱「南北畫虎雙傑」。戰後擔任國文、美術、歷史等科老師。曾投入三六九及光復新報工作,並且和陳皆興、王傳成等人興辦鳳崗詩社。資料來源:台灣大百科。
  • [10]簡荷生,《風月報》發行人兼編輯。《風月報》原稱《風月》,為半月刊,由「風月俱樂部」於1935年5月9日創刊,至1936年2月8日第44號止,總計發行44期。發行人兼編輯林欽賜,發行地點臺北市。1937年7月20日起改名為《風月報》,改由「風月報俱樂部」,發行人兼編輯亦改為簡荷生。1941年7月1日起改名為《南方》,由「南方雜誌社」發行,簡荷生仍為發行人及編輯。《風月報》內容,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古典詩文,一是通俗小說。其餘則是書畫、戲劇、民俗民謠等等。在新文學部分的創作成果,包括:吳漫沙《黎明之歌》、《大地之春》、鄭坤五《鯤島逸史》,以及林荊南的許多短篇小說。以上資料取自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知識平台」。
  • [11]施性湍(1905—1937),字瀧如,號雪濤,彰化鹿港人。從鹿港生員施梅樵學詩,詩藝大進。嗣後加入大冶吟社,與同社施江西、施讓甫、施一鳴並稱為「大冶四施」。1927年與施讓甫等創立聚鷗吟社,任總幹事。著有《雪濤齋詩集》傳世。其事蹟詳見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頁251。《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 2003),頁327。吳文星《鹿港鎮志.人物篇》(臺中:鹿港鎮公所,2000),頁68。
  • [12]張達修(1906-1983),號篁川,別號少勳,南投縣竹山鎮人。年十九,入新化廩生王則修之門,習經史詩文。昭和11年(1936)任臺灣新聞社漢文部編輯,並主編《詩報》有年。民國52年(1963)創立中興吟社,任社長。著有《醉草園詩集》、《醉草園文集》、《醉草園聯集》等,弟子林文龍編校為《張達修先生全集》(臺中:張振騰發行,2008年9月)。詳見吳福助考釋,黃哲永標音,〈張達修〈竹山拜林圯公墓〉考釋〉。
  • [13]李學樵,台灣北部的知名文人,擅長吟詩作畫,曾參與北台灣的大詩社「瀛社」、「鷺洲詩社」等詩社,畫作以螃蟹著稱,1923年,日本昭和天皇來台巡視時,還曾經獻上「百蟹圖」,為當時一大盛事。
  • [14]王敏川(1889—1942),彰化人,為台灣文化協會末代委員長。
  • [15]鄭香圃 (1892-1963),字清渠,號梅痴(山人),又號醉白。孝廉方正鄭用鑑裔孫。好書畫金石,尤喜愛梅蘭菊竹,將其書齋命為四友草堂,竹塹文士鄭家珍、張純甫、葉文樞皆曾到訪。1925年,結合詩友同好組織青蓮吟社。著有《不染齋吟草》、《書畫譜》、《師友風義錄》,均因未刊,難窺其豹。詳見新竹文化局人物誌。
  • [16]郭茂松(1909~1992),字子雲,號鶴庵,臺灣新竹人也。拜晉江葉文樞先生為師。本省光復後,歷任新竹縣議會議事組主任、聯合報新竹縣分社主任兼記者等職,並受竹社諸詞友舉為社長。著有《有斐樓偶存稿》等多種,編有《增廣姓氏考》(光文書局,1975年)、《增廣詩句題解匯編》(光文書局,1975年)、《分類串類四性對科》(1976年)、《宜蘭縣設縣三十週年全國詩人大會專輯》(宜蘭縣民政局文獻課,1981年)等書籍。詳見王嘉弘〈郭茂松詩作手稿與詩學筆記概述〉。
  • [17]蘇茂杞(1900-1990),字鴻飛,嘉義人。詩作各體俱備,多達一千八百餘首,活躍於臺灣詩壇。詳見劉先寶,《蘇鴻飛及其漢詩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 [18]張添進,字一泓,基隆人,1921年與蔡癡雲創立小鳴吟社。1929年,邀瑞芳蔡清揚等人共設鐘亭。1931年與蔡清揚、劉明祿、王吞雲等人,倡設大同吟社。詳見廖一瑾(雪蘭),《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頁40、50。
  • [19]李春霖,1926年擔任基隆網珊吟社社長。
  • [20]吳夢周,〈秋日同石輝君訪蘭園頭圍〉,《詩報》第3期(西元1931年1月1日,頁7。)
  • [21]此詩盧纘祥《擊鉢錄》手稿另題〈輓蔣渭水先生〉。
  • [22]《詩報》第19號(1931年9月1日),頁15。
  • [23]盧世標,《澤都詩存》(宜蘭:蘭陽印刷,1967年),頁30。
  • [24]林萬榮,《宜蘭文獻合訂本》(宜蘭:宜蘭文獻委員會,1972年),頁261。
  • [25]《頭圍登瀛吟社擊鉢吟錄》,昭和丁卯年(1927),頭城鎮史館館藏影抄本。
  • [26]〈列冊保護又取消/填平史雲湖/居民誓死阻擋〉,《聯合報.B1.宜花‧運動》(2009年5月19日),記者吳淑君╱宜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