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0期-《重見/建/現漢本─發掘階段成果特展》─漢本遺址概述

朱正宜  /  《重見/建/現漢本─發掘階段成果特展》策展人

2017年出版的「重見/建/現 漢本」—發掘階段成果特展是延續蘭陽博物館漢本遺址考古教育展覽的內容
2017年出版的「重見/建/現 漢本」—發掘階段成果特展是延續蘭陽博物館漢本遺址考古教育展覽的內容

編按

漢本遺址在民國101年3月5日蘇花改工程意外被發現後,經歷了許多工程與文化資產保存的討論,前後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教授帶領的考古團隊、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朱正宜老師團隊進行遺址搶救發掘工作。

 

漢本遺址的文化資產搶救除了獲得各機關與專家學者的協助外,也是許多公民團體與專業人士持續關心與共同努力的成果。《重見/建/現漢本─發掘階段成果特展》主要為延續106年8月於蘭陽博物館展出漢本遺址發掘階段的考古教育展覽內容,期待透過發掘階段成果推動公眾考古的學習契機,擴大展覽後續的教育意義,蘭陽博物館特此摘選三篇分期做系列電子報。

千年再現的漢本遺址大事記

2012 重見漢本
  • 2012 03/05

蘇花改谷風隧道南口附近之臨時滯洪沉砂池以及邊坡見有史前遺留。

  • 2012 03/15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會勘後決議以搶救發掘方式處理。

  • 2012 09/1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團隊開始進行搶救。

 

2016 重建漢本

  • 2016 03/28

指定「漢本遺址」為縣定考古遺址。

  • 2016 05/21

P3N橋墩基礎範圍發現完整之石砌遺構現象。

  • 2016 07/01

指定「Blihun漢本遺址」為第8處國定考古遺址。

  • 2016 09/26

文資局決議石砌遺構現象採現地保留、掃瞄記錄、異地展示方式處理;工程單位則變更橋墩設計,提高基礎底部高程。

  • 2016 11/07

石砌遺構現象開始進行數位掃瞄、外範複製。

 

2017 重現漢本
  • 2017 02/26

完成外範複製作業。

  • 2017 03/11

拆範並進行現象複製工作。

  • 2017 08/10

於蘭陽博物館辦理「重現國定Blihun漢本考古遺址」特展。

Blihun 漢本

地名溯源

漢本遺址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漢本聚落附近,大致在漢本車站南側與和平溪北岸之間的海岸平原緩坡,東側緊鄰太平洋,西側緊貼濁水山山腳,南臨和平溪。

 

1970 北迴鐵路劃定

漢本遺址因鄰近臺鐵北迴線漢本車站而得名。但漢本並非當地最初的名稱,而是1970年北迴鐵路規劃定線後才開始出現。在此之前,當地泰雅族原住民稱此為Blihun,在泰雅族語中是「門戶」之義。

1989十萬分之一臺灣地形圖:漢本
1989十萬分之一臺灣地形圖:漢本

 

1924 日據時期

日據時期的地圖中,漢本一帶見ベレフン(berefun)、或 ペ ン フ ン(penfun)等 片假名標註,可能是當地原住民語音譯而來。

1924 三十萬分之一日治臺灣全圖(第三版):ペンフン
1924 三十萬分之一日治臺灣全圖(第三版):ペンフン

 

現今居住於此的泰雅族南澳群約在18世紀後才定居於和平溪中、上游,日治時期再遷往現今澳花村。

 

Blihun這一地名是泰雅族人到達蘇花海岸時才使用?還是早已存在而被後來的泰雅族所沿用呢?依原住民慣習,舊地名的沿用或遷徙至新居地保存故地名稱是相當普遍的。Blihun是與另一個發音相近的原住民舊社-淡水河口的八里坌社(Parihoon)是否也存在關聯呢?而漢本遺址又與鄰近八里坌社的十三行遺址又有何關係呢?有待後續考證。

 

考古遺址的命名是為了現代社會大眾所需,原則上是以距離遺址最近的小地名來命名。漢本/Blihun遺址所要表達的只是臨近漢本車站或Blihun的一處史前考古遺址,與現今族群並無一定的關聯性。

1654 大台北古地圖,位於淡水河口的八里坌社(Parihoon)和漢本Blihun存在著何種關聯呢?
1654 大台北古地圖,位於淡水河口的八里坌社(Parihoon)和漢本Blihun存在著何種關聯呢?
漢本地史變遷

漢本遺址坐落於臺灣形成年代最早的大南澳變質雜岩區上,背倚高聳的中央山脈,面向遼濶的太平洋。不僅陸域山高水急,海面下也氣象萬象。這樣的形貌源自於億萬年以來的板塊運動。

 

距今一億年前左右,南澳東側古太平洋板塊向西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板塊間摩擦刮下的碎屑在隱沒帶上方堆積加厚而形成了所謂的「增積岩楔」,並伴隨著陸緣沉積被擠壓、摺皺甚至變質。此次構造運動稱之為「南澳造山運動」,並持續至距今7000萬年前左右時才趨於和緩。

 

南澳造山運動後,歐亞大陸邊緣轉而向外舒展張裂,張裂的地殼被向外推開而形成地塹,並被後續的張裂地殼不斷向外推開,形成了多處的沉積盆地。之後來自大陸的沉積物再次將其填覆。這樣的過程持續至距今1600萬年前左右。

 

距今約600萬年前,由東南方迫近的菲律賓海板塊開始碰觸到歐亞板塊邊緣,即為「蓬萊造山運動」。其中在漢本遺址東側海域,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形成琉球海溝及琉球島弧,島弧一帶地勢陡升,與海溝一帶高差可達數千公尺。而臺灣島南側則是歐亞板塊前緣的南中國海板塊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下,並形成了馬尼拉海溝及呂宋島弧。

 

現今漢本遺址所在的中央山脈東翼為臺灣島最早受到擠壓的區域,所受的應力也最大,不僅抬升迅速,岩層也因高度擠壓而極度變質,一系列的張裂與擠壓的構造運動同時蘊育出各式各樣的岩石及礦產。

南澳造山運動地質構造圖
南澳造山運動地質構造圖

 

地層堆積

漢本遺址座落於和平溪北岸、濁水山山腳下,由於地質脆弱山壁時常崩塌,逐漸形成一山坳緩坡。雖然面臨土石崩塌的威脅,先民仍選擇此處作為居所,並至少二次在此長期佔居,最晚的一次約距今1100~1400年前,較早的則約在距今1400~1700年前,兩次的佔居在地層上留下土色黝黑及遺留豐富的堆積。

 

下方的地層斷面即是最晚一次佔居所形成的堆積,厚達1公尺左右,地層中可見當時先民堆疊形成的駁崁,文化層隨著駁崁而呈階梯狀疊覆。

左圖:漢本史前文化層堆積,深受疊石駁崁所限制。 / 右圖:地層斷面剝取工作
左圖:漢本史前文化層堆積,深受疊石駁崁所限制。 / 右圖:地層斷面剝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