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85期-竹與生活-宜蘭平原「竹圍仔」的形成與消逝

文/圖:蘇美如(蘭陽技術學院建築系助理教授)

前言

近年來,原本在我們生活週遭,平凡不起眼的「竹子」頻頻躍上枱面,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例如,西班牙建築師馬魯.盧比奧(Manu Rubio)以廉價竹子作為帷幕牆建造馬德里竹屋,以提供88戶居民使用的出租住宅。為減低對空調系統的依賴,利用竹管帷幕牆以降温通風,使屋內擁有涼爽舒適的環境。因此竹屋不須使用高科技方法就能達到降温通風的效果而成為著名的綠建築,該設計案不僅獲得英國建築皇家學院大獎,更於2010年受中國邀請重現於上海世博會場。在台灣,位於南投的國家工藝研究所以竹工藝為發展重點,推展竹材的綠色創作,同時計畫與法國合作發展以竹為材料的設計品牌;在宜蘭,縣政府也積極辦理竹藝匠師傳習。這些與竹相關的設計與活動顯示出,傳統竹材以其先天優勢,在新材料蓬勃發展的今日,仍能佔有一席之地。

 

竹子的特性與優點其實早為先人洞悉利用,最令人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以「竹解心虛即我師」之語以及宋代文人將竹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詩人以擬人化手法暗示竹具有謙遜亮節的內在意義。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更直接以「不可居無竹…無竹令人俗」之詞表明竹在家宅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文人雅士對竹的喜好讚揚外,竹也被利用於實用目的上,例如:為了防禦,清代台灣的漢人在市街外圍密植箣竹形成「箣竹城」(圖1),鄉村住民也於家宅周圍栽植箣竹形成「竹圍仔」,「竹圍仔」並成為早期台灣鄉村住宅的典型。

圖1.清代的台灣地圖顯現漢人在市街外圍密植箣竹形成「箣竹城」。(圖片來源:清乾隆台灣輿圖)
圖1.清代的台灣地圖顯現漢人在市街外圍密植箣竹形成「箣竹城」。(圖片來源:清乾隆台灣輿圖)

 

「竹圍仔」的形成,除防禦目的外,還受到其它因素影響。以宜蘭平原而言,在新農舍大量興築的1990年代以前,一欉欉拔地而起、高聳蓊鬱的全圍式「竹圍仔」,一直是平原中的主要人文地景特徵(圖2)。她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可從陳正祥在《台灣地誌》一書中,以宜蘭平原的「竹圍仔」照片作為開場得到證實(陳正祥,1993)。因此,本文嘗試以宜蘭平原的「竹圍仔」為例,討論其形成、功能與變化。

竹圍的出現

一、抵擋「強風勁雨」

全圍式竹圍之出現,乃為因應「强風勁雨」的自然因素而形成。宜蘭平原在「平原地形」及「充足水源」的自然力基礎、「散佃開墾」及「漢進番退」的社會文化力影響、「力裁業戶」及「稻作經營」的政治經濟力驅動下形成散村聚落(蘇美如,2008:45-64)。在散村中的農舍,受到風雨的威脅極大,因此,對於可防風擋雨、且可就地栽植而成的高大全圍式竹圍之需求甚為孔急。依據中央氣象局的統計資料,宜蘭地區的平均風速為2.2公尺/秒,高於全台的平均風速2.0公尺/秒(中央氣象局網站,2007/7/20)。這樣的强風對於早期的茅草房舍極具破壞性。

 

除强風的因素外,雨量充沛,尤其是11月的冬雨季時,降雨連綿不斷。由日治時期的記載:「蘭陽淫雨連綿,降雨連續2個月」及「十一月下旬以來,蘭陽日日降雨」(台灣日日新報,1929/11/18、1938/12/7)中可見一斑。此時除了綿綿的降雨外,還伴隨著凜冽刺骨的東北季風,為了阻擋刺骨寒風與雨水的吹襲,竹圍成了最佳利器。此外,每年的8-10月受到多起颱風侵襲,「每每狂風橫掃,帶來極大的災害,屋瓦亂飛不存,對宜蘭人來說,真是談颱色變」(陳進傳,1996:6)。因此伴隨颱風而來的強風勁雨,促使竹圍形成以護衛房舍(圖3)。

圖2.一欉欉散佈於宜蘭平原的「竹圍仔」,是漢人入墾以來具地域特色的人文地景特徵。圖為礁溪玉田地區的竹圍。(蘇美如拍攝,2007)
圖2.一欉欉散佈於宜蘭平原的「竹圍仔」,是漢人入墾以來具地域特色的人文地景特徵。圖為礁溪玉田地區的竹圍。(蘇美如拍攝,2007)
圖3.三星天送埤地區的「全圍式竹圍」。 (蘇美如拍攝,2007)
圖3.三星天送埤地區的「全圍式竹圍」。 (蘇美如拍攝,2007)

二、進行「自我防禦」

如前言所述,自我防禦是竹圍形成的重要原因。散村中的孤立農舍為了自我防禦,在宅地周圍密植箣竹形成早期農村常見的全圍式竹圍。當時的防禦原因有二:一為防禦原住民的「蕃害」,一為防止盜匪的侵擾。

 

原住民源於傳統的馘首文化,是促成漢人利用竹圍作為防禦設施的原因之一。日治初期由1896-1903年的8年間,宜蘭地區有紀錄的「蕃害」件數高達602件,被馘首的平地住民(註1)計有560位(王學新,2001:484)。在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檔案的宜蘭地區原住民史料中,也有「日治後因為沿山地區的村落警防日趨嚴格,故生蕃為馘獲人頭而不得不行險趁夜穿過數個村落,潛入民庄腹地後,夜襲民家。....各堡等已非沿山,居於腹地,但仍無法免於蕃害。」(王學新,2001:486)之文。因此可知,在日治初期宜蘭平原仍然飽受原住民的嚴重威脅,漢人墾民於是在宅第周圍密植箣竹以為防禦。

 

除了「蕃害」威脅,漢人大量開墾初期的宜蘭尚未納入清廷版圖,墾民未能受到清廷政府的保護。緃使於1810年宜蘭終於被納入清廷版圖,但「清朝統治的二百多年間,半數以上的經略便是用來對付猖狂的匪徒」(國分直一,1981:35)。對於盜匪猖獗的問題,清廷政府一直都未能有效解決。因此治安不好、盜匪頻仍,尤其位居於散村地區的民宅房舍,在孤立無援的鄉村田野中,缺乏集村的群居聯防優勢,只能自我防禦以求自保。「有些富有民家,為了避免搶劫與竊盜事件的發生,更會在宅第附近密植二到三重竹圍」(國分直一,1991:35)。例如位於壯圍車路頭附近、因經營糖廍而發跡的大福陳宅,即曾因為防禦之故而環繞住宅種植了3圈竹圍(註2),其中內二圈為長枝仔竹,最外圈為箣竹(圖4及圖5)。因此,為建造一個安全具有防禦性、並可有效扼止「生蕃」及盜匪侵襲的居住空間,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工作,密植竹圍成為有效可行之方式。

圖4及圖5.大福陳宅僅存的內圈長枝仔竹圍(左)及一欉箣竹(右)。(蘇美如拍攝,1994、2003)
圖4及圖5.大福陳宅僅存的內圈長枝仔竹圍(左)及一欉箣竹(右)。(蘇美如拍攝,1994、2003)

三、彰顯「權勢地位」

有能力栽植大面積竹圍,尤其是生長範圍較其他竹種廣且密實高大的箣竹圍,成為展現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的一項重要指標。且竹圍需要經常修剪整理而難以維護,例如報導人蘇先生表示竹圍每年須修剪2-4次,而清理颱風後的倒枝落葉更是耗時費力(註3)。因此竹圍、尤其是多匝環繞的大型箣竹圍並非一般農家所能負擔而成為權勢地位的象徵。同時竹圍清楚的內外劃分作用,也成為確立宅第物權界線、以及界定竹圍內的生活空間與竹圍外的生產空間之最佳方式。

 

四、滿足「自給自足」

由於竹圍就近栽植在家宅周圍使得竹材取得便利,在早期經濟條件仍屬艱困的情勢下,住民充分利用竹材於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例如利用直徑粗細不同的竹管作為柱、樑、椽以建造「竹篙厝」(註4)(圖6及圖7)、以竹篾編築「編竹夾泥牆」、以半圓形竹管正反交疊舖成屋頂,或製作扁擔、竹竿、竹簍、斗笠等生活用具,或採擷竹筍以為食用(註5),或綁紮竹管作為航行的竹筏,或收集竹枝落葉為燃料等,都可達到生活上的自給自足目的,以減少金錢的耗費。

圖6.宜蘭楊宅以粗厚的箣竹管為桁檁,竹管桁檁置於土埆牆上以支撐屋頂。(蘇美如拍攝,2007)
圖6.宜蘭楊宅以粗厚的箣竹管為桁檁,竹管桁檁置於土埆牆上以支撐屋頂。(蘇美如拍攝,2007)
圖7.壯圍郭宅以長仔枝竹管作為椽條,竹管椽條置於圓木桁檁上以支撐屋頂。(蘇美如拍攝, 1994)
圖7.壯圍郭宅以長仔枝竹管作為椽條,竹管椽條置於圓木桁檁上以支撐屋頂。(蘇美如拍攝, 1994)

綜合上述,早期的鄉村住民為抵擋「强風勁雨」、進行「自我防禦」、彰顯「權勢地位」及滿足「自給自足」等因素,於家宅周圍栽植箣竹而形成竹圍並成就地景特色。然而日治時期開始,傳統的箣竹圍開始產生重大變化。

竹圍的變化與消逝

日治時期受到殖民政府「政策法令」之限,箣竹圍紛紛被砍除破壞。日本殖民台灣初期,日軍因為遭遇台灣民眾以竹圍為據點,造成「我(日)軍之南進也,賊巢潛形竹林而頑強,我軍苦焉」的慘痛經驗(圖8)(佐倉孫三,1896:47)。因此,為了報復抵抗的村落台民,日軍總是一把火將始於開墾初期的竹圍連房舍燒得乾乾淨淨(許雪姬,1987:114),此舉消毀了許多因防禦目的而栽植的箣竹圍。此外,箣竹因佔地廣大且密實厚重、落葉多,使得通風不良、陰暗潮溼而蚊蟲孳生,造成居家環境衛生惡化。1910年以前全台廣受瘧疾所苦(陳紹馨,1979:104),1935年殖民政府遂藉由「防瘧」理由,下令砍除各地箣竹圍,以控制病媒蚊蟲的傳播感染。原具防禦目的的箣竹圍,經過日治初期的火燒及日治末期的大量砍除,至1945年台灣各地已見不到完整的防禦性箣竹圍(國分直一,1998)。

 

箣竹圍被大量砍除後,雖然因為治安穩定,防禦需求不再,然而强風豪雨仍然,因此須要竹圍抵擋。住民於是改種高度夠、抗彎强度佳的「長枝仔」。「長枝仔」因葉大可擋雨,且成竹高度可達8-20公尺,加以枝幹柔軟具彈性、抗彎效果佳(温太輝,1993:29)。

 

因具有抵擋强風不易被攔腰折斷的特性,在風强雨沛的宜蘭平原,成為防風擋雨的良材。今日所見的殘存竹圍,多為此時栽植的長枝仔竹圍(註6),竹圍地景因此重現於宜蘭平原上,住民也得以利用竹材滿足日常生活中的自給自足目的。

 

199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安定,自給自足需求減少,加以傳統房舍在修繕後,堅固的結構體也不須要竹圍抵擋「强風勁雨」,竹圍用途漸減且維護不易使其屢被砍除。同時又因農業人口老化、離農人口增加,並在農地政策的推波助瀾,以及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5號)通車、房地產買賣熱潮等因素助長下,新農舍如雨後春筍般地生長於平原中。新農舍不再栽植竹圍而採用現代景觀設計手法,使得宜蘭平原自漢人入墾以來,具地域特色的「竹圍仔」地景開始產生變化。以宜蘭下壯二地區為例,在1978年的像片基本圖中原有88欉「竹圍仔」(圖9及圖10),然而在2007年的調查中,没有1欉竹圍完全保存下來,保存一半以上者僅有4成,有6成的竹圍保存不足一半或完全消失(圖11)(蘇美如,2011:24)。

圖8.日軍遭遇台灣抗日民眾以竹圍為據點進行襲擊。(圖片來源:《台灣風俗畫報》第98號,1895)
圖8.日軍遭遇台灣抗日民眾以竹圍為據點進行襲擊。(圖片來源:《台灣風俗畫報》第98號,1895)
圖9及圖10.比較1978年的像片基本圖(左)及2011年的衞星影像圖(右),可以看出「竹圍仔」變化消逝情形。(圖片來源: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1978拍攝,《台灣地區像片基本圖》第1版,〈下壯二〉(左);下載自Google Earth網站(右)。)
圖9及圖10.比較1978年的像片基本圖(左)及2011年的衞星影像圖(右),可以看出「竹圍仔」變化消逝情形。(圖片來源: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1978拍攝,《台灣地區像片基本圖》第1版,〈下壯二〉(左);下載自Google Earth網站(右)。)
圖11.1978年至2007年間,宜蘭下壯二地區「竹圍仔」的保存與消逝情形。(資料來源:蘇美如,2011:24)
圖11.1978年至2007年間,宜蘭下壯二地區「竹圍仔」的保存與消逝情形。(資料來源:蘇美如,2011:24)

結語

在時代進展的洪流中,因為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後所帶來的經濟、技術、材料等的改變,使人們選擇的自由增多。反映宜蘭平原開發史、且使原居民產生親切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的竹圍地景,因為選擇自由將由現在的殘存而逐漸消逝。在竹圍即將消逝的現在,如何尊重及保存此獨特地景與特質,進而維護住民共同的空間經驗及地方特色,應是吾人應該共同關心的重要課題。

 

  • 註1.根據王學新統計《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及《台北州理蕃誌》的歷年記載,受到「蕃害」侵襲而被馘首的首級來源包括農夫、牧牛者、行人、製樟腦者、巡查、隘勇、木炭業、入山者及百姓等(王學新,2001:485)。
  • 註2.80餘歲報導人陳木輝屋主口述,2003/8/26。
  • 註3.71歲的報導人蘇先生所稱:「竹圍每年須修剪的次數視人而定,大概是二-四次,像我都要修剪四次,否則竹枝會向外亂竄,颱風過後,被強風吹倒的竹枝很多,所以還要特別去清理修剪。」 (報導人蘇先生口述,2006/4/7)。
  • 註4.「竹篙厝」在建築上的意義有二:一為建築物的形體狀似竹竿般的瘦長,例如街屋;另一意指以竹為建材建造的房舍。本文所稱「竹篙厝」乃指第二種。
  • 註5.例如71歲的報導人蘇先生所稱,至今仍於每年春季4月份清明節後,於自家竹圍巡採竹筍食用。(報導人蘇先生口述,2006/4/7)
  • 註6.例如位於壯圍車路頭附近、因經營糖廍而發跡的大福村陳宅,即曾因防禦之故而環繞宅第種植了三圈竹圍,其中最外圈為箣竹。日治時期除保留一欉箣竹為紀念外,將外層箣竹竹圍及中層竹圍移除,僅保留內圈長枝仔竹圍,以扺擋平原的強風(80餘歲屋主陳木輝口述,2003/8/26)。

參考文獻

  • 王學新,2001,《日據時期宜蘭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 中央氣象局,2007/7/20,〈氣候統計〉。
  • 台灣日日新報,1929/11/18、1938/12/7。
  • 佐倉孫三,1896,《台風雜記》,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台北:南天書局。
  • 陳進傳,1996,《宜蘭縣傳統竹圍測繪專輯》,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 陳紹馨,1964,《台灣省通誌稿》,卷2人民志人口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
  • 國分直一,1991,《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武陵出版社。
  • 許雪姬,1987,〈台灣竹城的研究〉,《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大學。
  • 温太輝,1993,《中國竹類彩色圖鑑》,台北:淑馨出版社。
  • 蘇美如,2008,《蘭陽平原散村文化景觀之形塑與特質--以礁溪玉田地區「竹圍」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 蘇美如,2011,《蘭陽平原傳統竹圍變遷之研究--以宜蘭市下壯二地區為例》,宜蘭:蘭陽技術學院專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