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8期-地方博物館環教國際論壇-龜山島「博物館化」

文、圖 / 黃建圖 龜山島社區青銀共創計畫主持人

黃建圖個人照。
黃建圖個人照。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群人與記憶的故事,雖然一開始看到論壇主題是環境教育,乍看好像沒有太大關連,但回想想想,如果人能理解了他所居住的環境、他自己的故事,那他就能更珍惜所在的環境,而龜山島就是一個講述環境遷移的故事。

返鄉記憶的整理

我父親跟祖上幾代人都居住在龜山島上,2016年高齡96歲的阿嬤過世,葬禮時,我回憶起跟阿嬤相處的景況。晚年的時候,阿嬤的記憶有點錯亂,有時候化身為8歲的狀態,想要出去玩;有時候化身為20幾歲的年輕女子,要去後院養豬;有時候化身為40幾歲的家庭主婦,可以叫出每一個小孩子的名字,當然也包括我,跟她相處好像在看一部人生的電影。但送她離開的那一刻,又好像對阿嬤不是很認識。我跟大多數宜蘭小孩很相似,長大後到外地念書,有了歷練在台北開公司,當時生活也算安穩,但當下親人的離開提醒了我,應該要更花更多的時間認識我的家、我所居住的地方,而將認識家鄉當成必須完成的一件事。

首先,我先與大家分享《契籽》這部短片,是關於社區的一棵樹,關於學習開啟的新課程,關於為什麼小朋友要參加民俗活動,回到龜山島上生活的故事。所有的故事緣起於龜山島上有一棵神木,島民稱之為毛柿公,是居民的精神寄託,過往為了讓小朋友平安長大,讓小孩認樹公為「契子」。後來,島民因為軍事因素遷村了,但對毛柿公的記憶仍在,所以將龜山島上的毛柿種回社區,延續過往與樹的情誼。

龜山島上的毛柿公樹是居民的精神寄託。
龜山島上的毛柿公樹是居民的精神寄託。

今天主題「青銀共創島嶼博物館化」,講述的是不同世代的協力、龜山島博物館化,地方社區的過去記憶如何影響未來,對於宜蘭跟台灣可以帶來什麼意義。

當初我回到社區重新整理記憶的過程並不孤單,因為另一個夥伴信元也是遷村後在大溪長大,我們請社區長輩分享當年龜山島上發生的事情,藉此召喚大家的記憶。其中信元的爺爺八十幾歲,聽到我們要訪談時,就把自己關在房間寫了4天文章,留下一份手稿後,訪談完一個多月就走了。我們越認識這群人,越發現他們保留記憶的方式很特別。

與社區長輩重整記憶的過程,
與社區長輩重整記憶的過程,

從記憶到紀錄

龜山島社區有個漁村博物館,前身是幼稚園,後來小朋友都到大溪國小唸書,因此改建為龜山島漁村文化館,裡面擺放許多重要的器物,我們試著找出這些器物與社區居民的關聯。在蘭陽博物館的協助下,整理及詮釋了兩百多件文物內容,包括生活器具、漁具用法、特殊的民俗及童玩等。為了說明這些物件與人的關係,我們更整理了日本時期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的報告書,對接到清朝時期生活經驗。八角風箏是龜山島的童玩,特殊的剪紙形式在島上稱做「八卦」,風箏上還畫了眼睛、掛了「響弓」,飛上天空就會發出很響亮的聲音,是很多龜山人的童年生活經驗。熟悉民俗學的人可能在台灣客家領域看過類似的八角風箏,但龜山島上的八角風箏及七十二角風箏,都發展出特殊的形式與內容。當時在島上施放風箏有特定時間,俗話說:「九月九,風吹滿天哮」,一般會在農曆九月九時讓風箏飛上天,當時在龜山島上有「九降風」一詞。

龜山島上放飛八角風箏之情景。
龜山島上放飛八角風箏之情景。

龜山島最大的祭儀發生在每年615日,2000年龜山島開放後,每年都會舉辦「大海心,龜山情」返鄉祭祖活動,一直延續到今天,令我好奇的是,從龜山島1977年遷村後,至今已40多年,人的記憶可以維持這麼多年嗎?龜山島因為軍事關係封島,島上居民必須遷村,直至1994年舉辦「歸來吧!龜山」的文化活動,居民才有了再次回到島上的機會,當居民再回去時,過往家園實體空間已不復存在,只剩下留在生活中的記憶。

龜山島人每年舉辦「大海心,龜山情」的返鄉祭祖活動。
龜山島人每年舉辦「大海心,龜山情」的返鄉祭祖活動。

過往曾經有許多研究者來到社區,但較少紀錄龜山島的樣貌,有時候我們希望留下的故事,但對地方民眾而言,不一定是愉快的記憶,例如日本時期大溪舊港興建完工時,鐵道部曾舉辦前往龜山島的小旅行活動,當時有五艘船近百人參加,後來天候不佳,只有四艘船回來,另一艘發生海難,為了紀念罹難人員,因此在大溪漁港內興建了海難紀念碑,熟悉文史或許知道這段歷史,但背後是一段苦難的記憶,我們就在這樣找尋的過程中,反覆切換不同觀點去認識居民的生活。

越記錄這些東西,越是產生特別的緣分,來自日本石垣島的松田良孝先生,著有《八重山上的台灣人》、《被國境撕裂的人們》等書,有一次他來到龜山島漁村文化館,我有幸為他解說,他說石垣島也有八角風箏以及類似寸子的童玩,也許文化連結之間,也有值得我們再認識的地方。

大溪漁港內的海難紀念碑。
大溪漁港內的海難紀念碑。

紀錄的轉譯

很多人造訪過龜山島,但現在的龜山島已不是過往的樣貌,很幸運的,因為辦理文化部國家記憶庫的關係,發現了一批新照片,讓我們重新了解龜山島村舍的樣貌。龜山島是一座火山島,房舍都是用火成岩與安山岩堆疊而成,路面則是用龜卵石舖製而成。我們記錄人的同時,也更理解他們與環境的關係。

龜山島上的屋舍及道路舊照。
龜山島上的屋舍及道路舊照。

以前龜山島人的衣著稱為「紅水衫」,用薯榔染製而成的,不是因為美觀,而是因為薯榔染製後的衣服會更強韌;乞龜是一種民俗儀式,在澎湖也有寸子的故事……。故事越展開,內容越來越多,於是我們就把這些素材設計成課程,如紅水衫衣服、童玩,雖然建築不存在了,就做模型重現,也嘗試讓新世代參與祭儀,學習在島上過生活;訪談中談到的特殊神明與人物就編寫成故事,透過布袋戲的形式,在蘭陽博物館、頭城老街進行展演,讓大家更了解;同時也製作地方誌,讓遷移這件事變得清楚,如何變遷成今日樣貌,不同時期留下了不同的紀錄。

將過往紅水衫的記憶與工藝帶入學校。
將過往紅水衫的記憶與工藝帶入學校。
透過《龜山朝日》布袋戲演出,吸引民眾認識龜山島人物神話故事。
透過《龜山朝日》布袋戲演出,吸引民眾認識龜山島人物神話故事。
透過《龜山朝日》布袋戲演出,吸引民眾認識龜山島人物神話故事。
透過《龜山朝日》布袋戲演出,吸引民眾認識龜山島人物神話故事。

有關展館物件如何回應地方議題,龜山島漁村文化館剛好就作為物證的存在,而其中延伸的問題,我們就讓公民一起參與,在社區、蘭陽博物館以及大溪國小都有討論這些社區議題。去年也有留一道地質公園議題,進行龜山島踏查,與宜蘭民眾互動交流,參加社區公民對話。龜山島有他的故事,也有宜蘭人共同的想望,我們也以龜山島的故事跟民眾進行願景工作坊對談。

當凝視一座島嶼與地方時,用不同視角觀看,都會開啟不同的視野,給予當代一個超越時空、超越地域的新想像,帶領我們思考文化永續發展機制,以上是過往的累積成果,所以我們持續保存、研究及展示這些歷史,期待接下來也有新的樣貌展現。

「龜山再朝日」公民論壇海報。
「龜山再朝日」公民論壇海報。
「龜山再朝日」公民論壇會議。
「龜山再朝日」公民論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