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1期-漁港新女性

文/圖:邱坤良

節錄自《海海人生》

圖1 邱坤良提供
圖1 邱坤良提供

 

南方澳海洋聚落的形成,歷史不過數十年,從漁村到漁港,所歷經的時空興替,產業、族群與文化變遷,五彩繽紛,既有農耕社會安土重遷的保守性格,也有海洋民族冒險犯難的開放思維,多元多變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台灣社會史的縮影。

 

原來的南方澳人原住民—猴猴社平埔族早已不知所終,曾經據此為巢,進出港灣的海冦也不再猖獗,包括北台各鄉鎮、屏東、高雄、澎湖、雲嘉,以及日本、琉球的移民流入,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各自帶來原鄉的生活經驗,豐富南方澳的空間意涵與人文傳統;而後這些南方澳人進進出出,像人體血液循環,也像潮汐一樣,來來去去、潮起潮落之間,生生不息,既是「討海人」的宿命,也是維繫漁港活力的泉源。

圖2 邱坤良提供
圖2 邱坤良提供

南方澳每天都有故事發生,場景在居家四周,也在汪洋大海,故事情節多與「討海」生活有關,不乏「老人與海」、「白鯨記」這類男人故事。有人海上撈金,一夕致富,有人靠天吃飯,勞碌終生。相對地,女人默默躲在男人身後,經常二十歲不到就承父兄之命,嫁作人婦,生兒育女。

 

南方澳歷史上海難事件頻傳,「討海」人家的社會網絡與人情世事,很少有那一家能完全置身災難之外。死於海洋的不幸亡魂,盡是海上男兒,鮮少聽聞女性遭逢海難,事實上女性也一輩子不能上船作業,與海為伍,但是男性的悲劇往往是由「未亡人」直接承受,女性必須勇敢地收拾破碎的家。

 

傳統南方澳女人扮演的母性角色,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其中有些竟如愛爾蘭劇作家辛約翰(John M.Synge)<海上騎士>(Riders to the Sea)裡的翻版。在這齣獨幕劇裡,住在艾蘭島以海為生的莫雅,面對丈夫和六個兒子一個接一個地在海上殞命,仍然選擇面向海洋......。

第一漁港
第一漁港

現在南方澳的海上悲劇逐漸減少,原因部分在於氣象預測日趨準確,船隻安全措施較為完善,另一個原因則是本地抓魚的人減少了。最近二、三十年來南方澳呈現另一種氣象,許多南方澳小孩長大之後,外出就學就業,成為台北人或台中人,有許多家庭,因為年輕一代遷居他處,家裡只剩下「老仔」,冷清清獨守空閨。留在南方澳的女性自主意識日漸提高,她們寧可選擇單身,也不會隨意接受婚姻安排。另外也有一批來自台灣各地,甚至中國、東南亞的女人嫁入南方澳,做新南方澳人,成為家庭的支柱,也是漁港的新中堅,這種景象差不多也是台灣各地農村、漁村共同的情況。

 

今天的南方澳仍是人船交雜、海路輻輳的大型漁港,不過,傳統漁業結構已然解體,財富集中在少數船東與商家手中。南方澳表面上繁華如昔,但是失業人口驟增,「在地」聲音日趨消沈,取而代之的是遊客的嬉鬧與喧嘩。

 

尤其,雪山隧道通車之後,台北宜蘭間距離縮短,南方澳近在咫尺,水漲船高,頓時成為都市人假期一日遊的重要景點。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南方澳鬥鬧熱,吃海鮮、看海景,為商業街帶來生理,也為媽祖廟帶來香客。對大部分的在地人而言,觀光客增加並不代表機會增加,他們所看到的只是舟車擁塞,到處人滿為患,傳統人際關係逐漸疏離,南方澳的地方事務插不上手,身旁的人也愈來愈陌生。

 

相對於近年來各地社區活動風起雲湧,沸沸騰騰,地理再偏遠、人口再稀少的社區都有文化發展計劃,唯獨一、二萬人口、時空環境獨特、人力資源豐富,遠近馳名的南方澳社區營造始終不動如山。整個南方澳除了漁會、寺廟利益之外,少有攸關地方文化與社區發展的共同話題。相關資料也缺乏系統整理。雖有少數地方熱心人士成立小型主題性文化展示館,蒐集、展示文物,皆屬個體戶,規模不大,相互之間缺乏凝聚、整合的動力,要與南方澳父老產生更大互動,仍有努力空間。

金媽祖
金媽祖
媽祖活動
媽祖活動

南方澳前景在那裡,有什麼值得珍惜與驕傲?它最需要的是外來的人潮嗎?有沒有可能像日本東京築地一樣,形成豐厚的歷史、藝術與人文漁業景觀?南方澳人應該多一點思索。其實,文化存活於生活之中,無所不在,俯拾皆是,只是南方澳人習而不察,談到「文化」兩字,視若無字天書,總覺得是你家的代誌。

 

最近南方澳有「志」之士,打破沈默,群策群力,組織討海文化協會、籌設討海文化會館,計畫蒐集南方澳文物,編輯地方人物志,藉此凝聚、整合南方澳人共識,促進地方文化發展。討海文化協會與討海文化會館,未來運作值得期待,但文化事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必須有更多老南方澳人、新南方澳人的攜手合作,才可能成功,尤其目前長居南方澳的女性—無論土生的,或外來的,在急速變遷的漁港,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漁港新女性—吳小枚
漁港新女性—吳小枚

吳小枚將是一個例子。

 

小枚是遠從台南嫁到南方澳的年輕人,夫家姓陳,是地方富貴人家,擁有漁船、冷凍廠、罐頭廠等漁業相關產業。陳家來自蘇澳海灣內與南方澳相望的北方澳,開「南」始祖,曾經擔任多年蘇澳區漁會理事長、台灣省漁會理事長,宜蘭縣議員,算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見證南方澳的歷史變遷與發展,有不可小觑的政治、經濟實力。

 

第二代的老大,正是小枚的「大官」—陳傑本尊,雖然出身船主家庭,卻不折不扣討海為生,長年擔任漁船船長,餐風飲露,追逐魚群,兼具討海人的飄魄,與「作實人」的堅毅,也因為這種人格特質與家世背景被推為討海文化協會理事長,領導南方澳頭人一起打拼,這些「頭人」不一定是世居南方澳的「原住民」,發起人之一的陳財發就是屏東外海的小琉球人。

 

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小枚,雅好藝文,心思細膩,觀察力敏銳,相較於土生土長的南方澳人,小枚別有一番南部都市人的風味,成為南方澳的「外」籍新娘之後不過十年,連同自己,已為南方澳製造三個新南方澳人,而且愛烏及屋,對南方澳的時空環境與未來發展趨勢,有旁觀則清的認知,與濃厚的使命感。她已經熟悉這裡的人事物,開始參與地方事務,並被延攬協助處理協會事務,最近還著手撰寫地方風土人情,把南方澳的歷史環境、空間景觀、產業型態、漁民生活,地方人物一一納入她的視覺與筆觸範圍。她所面對的,正是一個快速變遷的南方澳。

南寧漁市
南寧漁市

 

我與南方澳「土豪」陳家兄弟素有交情,陳傑之弟,也就是小枚的叔父—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是我小學同班同學,至今仍時常聚會。因為這個機緣,小枚這本《海海人生—南方澳媳婦的漁港見聞手記 》才有機會先讀為快。海水魚腥機油味交雜的南方澳風土人情,在這位漁港新女性筆下娓娓道來,玲瓏有緻,漁港文物誌因而誕生,也讓人隱約看到「討海」的希望。

 

我深深佩服小枚的勇氣與執著,很樂意推介她的新書,希望更多的人—南方澳人、非南方澳人,老南方澳人或新南方澳人—特別是嫁入南方澳的年輕女性,仔細品嚐南方澳,用心體驗南方澳。我也相信台灣各地社區、農漁村落將會出現很多「小枚」,在「相夫教子」、「辛勞持家」的傳統價值之外,積極參與社區公益,為日趨空洞的鄉村社區注入清新的力量。

老旗魚陣 已有三、四十年歷史的旗魚陣結合力與美,一群人熱熱鬧鬧上街,很有漁村的味道,近年來南安國中也成立了旗魚陣,其常受邀參加南方澳各類慶典,成為學校與社區結合的典範。
老旗魚陣 已有三、四十年歷史的旗魚陣結合力與美,一群人熱熱鬧鬧上街,很有漁村的味道,近年來南安國中也成立了旗魚陣,其常受邀參加南方澳各類慶典,成為學校與社區結合的典範。

附註

邱坤良

宜蘭南方澳人。曾任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系主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董事長、文建會主委。主要學術著作有《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散文集《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馬路‧遊擊》、《跳舞男女》及編導作品《一官風波》、《紅旗‧白旗‧阿罩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