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9期-宜蘭漁業文化舊地名調查

文、圖 / 南風澳文史工作室 提供

-節錄自《宜蘭漁業文化舊地名調查研究計畫書》

南方澳地號名位置圖。(來源: 南風澳文史工作室)
南方澳地號名位置圖。(來源: 南風澳文史工作室)

前言

配合南方澳開港100週年,蘭陽博物館特爭取文化部經費,委託專業團隊,進行宜蘭漁業文化舊地名資料蒐集調查研究,包含宜蘭沿岸及外海、宜蘭的離島、南方澳及北方澳等範圍,讓我們對宜蘭漁業文化舊地名有更深入的瞭解。

地名的需求

(1)社會活動的需求

自然村的聚落空間,是漁夫生活、社交、活動的所在,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皆有具體存在的固定場域,因此需要明確標誌出位置的語言代號,即地號名,做為溝通的媒介;而這些聚落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客觀存在的事物漸漸消失,同時產生出許多新的事物來,因此一地常在不同的時期而有不同的地號名。

 

(2)生產活動的需求

宜蘭漁夫經歷了很久的時間,累積了很多的經驗,逐次建立許多海上的地號名來標誌漁場,方便記憶在什麼季節,以什麼漁具、漁法,到什麼地方去捉什麼魚;同時也方便在漁夫間溝通、分享捕魚的資訊和心得。海上地號名關係到是否還能再次找到並到達此漁場捕魚,對於漁夫的作業與漁夫間的訊息傳遞來說,極為重要。

 

研究範圍

(1)空間範圍

南方澳漁港於大正12年(1923年)建設開港,迄今已有百年歷史,不僅為台灣東北部最重要的漁港,亦是台灣三大漁業基地之一,南方澳的漁業漁法向為宜蘭地區的翹楚,百年來獨領風騷,影響力十分強大,南方澳漁夫所使用之漁場地名,亦普遍為宜蘭各地漁夫所認同與使用。本舊地名調查研究案之空間範圍,便以南方澳漁夫的生活空間與作業漁場為基礎。

在生活空間方面,研究範圍除南方澳外,亦列入北方澳與龜山島。南方澳素有宜蘭的「聯合國」之稱,居民來自全台各地。然北方澳因地緣關係,從日治時期開始便與南方澳漁港互動密切,二戰後甚至集體遷村來南方澳,對南方澳的漁業發展與經濟活動影響甚大;且北方澳聚落經百餘年的發展,留下上百個命名細緻的舊地名,這些都存在於南方澳漁村裡北方澳籍老漁夫的記憶中,為免凋零散佚,實有及時記錄的必要。龜山島聚落亦是專業的漁村,藉由當地地名留下許多海洋文化與在地知識,之後亦有不少漁夫陸續遷至南方澳,這些地名亦成為南方澳記憶的一部分。北方澳、龜山島,在宜蘭的漁業發展上有其重要性與特殊性,且其周圍海域皆是宜蘭重要的漁場,和南方澳漁業息息相關,允宜列入調查對象。

在作業漁場方面,將以南方澳漁夫的作業範圍為主,包括主要以拖網進行作業的「宜蘭沿岸近海漁場-北沿岸區」;在礁岸邊採集、捉龍蝦、釣礁魚的「宜蘭沿岸近海漁場-南沿岸區」;釣搭底魚的「宜蘭外海漁場-雞仔瀨漁場」;捉底棲礁魚、拖釣的「宜蘭外海漁場-龜山島海域漁場、宜蘭海山漁場」:用網捕花飛、鏢旗魚的「宜蘭外海漁場-蘇澳對開漁場」。另,漁夫到釣魚台諸島周邊海域釣艚仔、牽網、釣赤鯮、卡珊瑚時,因為了避風、休息或船難而上島,眾人在島上發現與命名的地名,亦非常具有意義,值得深入調查記錄。

本研究主要以生活空間與作業漁場來區分,其中生活空間有南方澳、北方澳與龜山島三處,皆以居民自我認同的區域範圍,採密集而普遍的調查。作業漁場部分,則依距離岸邊遠近與作業方式等形成的漁場範圍,分別敘述。

 

(2)時間範圍

地名具相對穩定性,可以藉此瞭解聚落的發展歷程,因此常被稱為「歷史的活化石」。地名的產生,是因應人類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的需要,往往和命名時的地理環境、歷史、政治、經濟,以及民族、風俗、習慣等大有關係,所以當人類開始在一地活動、生產、居住時,便可能基於需求而對該地進行命名。爰此,本舊地名調查研究案的時間範圍,將追溯至人群開始於研究區內活動並留下地名之時。

然各地名形成的時間並不一致,多數宜蘭沿岸近海漁場的地名可上推至清代;宜蘭外海漁場地名則大多在日治時期機械動力漁船出現後才開始跟著出現,並完備於二戰之後,其中雞仔瀨漁場以海底地形加經緯度的地名表現方式,則直到民國60年出現衛星定位儀器之後才問世;龜山島與北方澳的諸多小地名,從清領時期有人居住便開始形成,二戰後兩地皆因國家軍事需求而遷村來台灣本島,瀕臨消失的地名實有蒐羅與記錄的必要;釣魚台諸島的地名,在民國4050年代左右,因漁夫「拚無人島」上岸避風或休息而增添了許多地名,現因國際政治情勢致無法靠近作業,故紀錄當地小地名實刻不容緩;南方澳是重要的漁業基地,清領時期僅有猴猴族等平埔族人與少數漢人居住,日治時期建港之後開始蓬勃發展,戰後政權更迭,亦有不同的發展與建設,漁業開始勃興,成為南方澳的黃金歲月,然1970年代因整個大環境的轉變而開始沒落,地名的演替亦反映出時代的變遷。

爰此,本調查研究計畫的時間範圍,在作業漁場地號名方面,因各漁法與科技設備發展的時間不同,各個漁場地號名產生的時間點也各異,但整體而言調查時間範圍為清代至近代(2000年代)。在生活空間地號名方面,龜山島、北方澳聚落調查時間範圍為清領至遷村;而南方澳一地,清領時期僅有猴猴人與少數漢人的兩個小聚落,但因日治時期建設漁港,並充實相關漁業與運輸設施,引進日本漁業移民,開始走向不一樣的發展道路,戰後更成為台灣重要的三大漁港之一,百工百業,地名需求量極大,數量累積迅速且十分複雜,故常存在一地多名的現象,實有分期進行整理討論之必要,因此,南方澳地名將依漁業發展的進程,分為清領與日治時期、戰後至1970年代,以及1970年代到近代(2000年代),進行蒐集與詮釋。

 

(3)地名範圍

因社會活動與生產活動之需求所命名的固定地理實體,皆可做為地名,因此本研究計畫為完整記錄南方澳漁夫的地名記憶,避免隨時代之發展更迭而流失,將依此原則進行廣泛的調查,不僅限於漁夫主觀需求而主動命名的地名,其他生活中常指涉之客觀存在體、有意義的地理空間,舉凡行政公署、公共空間、廟宇建築、店家商號等,亦為蒐集調查之對象。

海上地號名的轉型與消失

到了民國60年代,探魚機、羅遠等等先進設備日漸普遍,漁船也愈造愈大,更新的漁法、漁具也逐一引入,漁場擴及大陸、日本、韓國,甚至遠洋地區,漁民談論的漁場範圍跟著大幅增加,同時壓縮了「宜蘭外海漁場地號名」的使用頻率,甚至被日漸淡忘。

但是「鷄仔瀨」漁場因漁民作業頻繁,加上探魚機的運用,海底的地形、水深都已經被探測得如地圖般的清楚細緻,同時在這些海底的細部立體地形,也產生了大規模的地號名來,如「北崁」、「北崁頭」、「北崁尾」等等,並成為專釣底棲魚類的漁夫互通訊息的共通用語。此漁場距離陸地甚遠,已很難用「看山範」的方式來定位置;而新儀器大部分皆附有經緯度,故漁民互動時大都會同時說出地號名及其經緯度來。

民國70年代至100年代,雷達、聲納、衛星定位、衛星氣象、衛星通話,甚至衛星自動導航、反撞等等新儀器,都紛紛搬上漁船,以至於南方澳中型以上漁船的電子設備,甚至比民國50-60年代的海軍軍艦更為豐富呢!設備齊全了,大型漁船航向了遠洋,出海的時間長達35個月,漸漸的「宜蘭外海漁場地號名」就淡出了漁民的言語中,僅有在該漁場作業的漁民才會提及,連大型的扒網也僅剩「紅火心」、「杙岸北」、「杙岸南」等漁場地號名而已。

漁場範圍日趨寬廣,漁船出海作業也愈形機動,地號名的功能已沒有以前的重要,諸如「宜蘭海山」漁場的「龜爪淺」、「龜爪暴目」、「龜頭圓」、「龜三角」、「蜇魚逝」及「刺鯊窟」等等,這些漁場地號名已很少被人提及,甚至已被逐漸淡忘。

至於「沿岸近海漁場地號名」,北沿岸因牽罟已沒人經營,拖網也已經蕭條,各地號名被提到的機會也就少了,而位於蘇澳海岸的頂寮,因政府建設工業區而把全村遷到鄰近的龍德里,村落消失後也就很少有人提及;南沿岸因小漁船逐漸式微;且抓龍蝦的漁夫從傳統潛水轉變成背氧氣筒潛水,之後也結束作業,因此原本密集的地號名,除了內埤、烏岩角、東澳、粉鳥林、烏石鼻、娜娘仔等大目標之外,其餘也因少人談起而逐漸被淡忘了。

許多外海的地號名是早期漁夫因應當時捉魚的需要,運用觀察陸上標的物所產生的海上定位方法,如果被遺忘而消失,將會造成歷史書寫的空白,集體記憶的斷裂;筆者進行文史調查與記錄時,更發現雖然部分漁場的地號名(如雞仔瀨)雖仍存在,漁場也仍廣泛運用,但其「標的物方向線」已被遺忘,耆老早不知當初是如何定位,如何命名;而且許多地號名因年代久遠,加上老成凋謝,如今也不復存在。海上地號名是宜蘭漁村傳統又道地的文化精髓,更是宜蘭漁業歷史的重要部分,允宜詳加調查記錄,留供後人參考。

 

興衰更迭的南方澳漁港

二戰之後,隨著國人大力發展漁業以及人口大量的湧入,南方澳整個空間環境被集約的運用,地景地貌跟著大幅度改變,衍生出數量可觀的新地號名,並導致許多日治時代的老地號名,隨著物換星移而消失。二戰後初期,南方澳的人口以北方澳人為主,以及部分從蘇澳鄰近地區遷來的移民。在1950年代,由於巾著網的引入,吸引了宜蘭沿海地區半漁半農且具有織網知識的村民大舉進入;不久巾著網大量擴增,船員需求量大,又引入宜蘭內陸鄉鎮的年輕人。於此同時,小琉球漁船來此作業,嘗試創新的漁法-釣艚仔,吸引小琉球、東港、林園、恆春等地漁民進入,澎湖漁民也同時跟進,並陸續吸引全台各漁港的漁民前來。

大量的人口湧入南方澳,煮飯的需求也增多了。大部分居民皆會上山砍柴,山上的大小樹木都被砍光了,很多人便找塊坡地種地瓜和花生,範圍遍及南方澳周圍的山上,直到民國55年被林務局全面禁止。當時種地瓜的山坡地面積很大,墾山者都會把每塊墾地取上小地名,方便他們之間溝通,被禁後這些小地名也隨之消失了。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拖網、大拖網、流刺網、延繩釣陸續興起,南方澳仰仗著漁業資源豐富,魚多,「骨力 」的年輕人也多,締造了漁業輝煌的時代。當時的南方澳,戲院有3家,廟宇達16間、報社也有4家,西裝店、中藥鋪、銀樓、漁具行、打鐵店、鐵工廠、造船廠等跟著大量出現。 到了1970年代,政府引入資本集中的「大型圍網」漁法,漁獲大豐收,但其利益盡入外來資本家的口袋,海裡的漁獲也被壟斷,許多小船不容易捕到魚,巾著網也漸漸退出漁場。南方澳漁民對討海失去信心,許多年輕力壯的青年都跑到大都會找工作,南方澳人口大量流失,平均年齡也跟著老化,只好引入外籍漁工以維繫苟延殘喘的漁業。

後來,隨著國內休閒旅遊風氣的興起,以及轟動全台的湄洲媽祖事件,同時憑藉著南方澳漁港的山海景色,吸引源源不絕的進香團以及觀光客,旅遊足跡大量聚集在燒香拜拜、魚鮮特產、小吃美食、觀光遊憩等地點,形成了許多和旅遊產業相關的地號名來。

新時代有新的元素,同時也產生大量的新地號名,並覆蓋了舊有的地號名。地號名因應社會需求而產生,有其背景和意義存在,可以說是漫漫歷史年表中一個個重要的註腳。

 

龜山島地號名位置圖。(來源: 南風澳文史工作室)
龜山島地號名位置圖。(來源: 南風澳文史工作室)

計畫資訊

計畫名稱:宜蘭漁業文化舊地名調查研究計畫

計畫執行:南風澳文史工作室

委託單位: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計畫時間: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