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二戰烽火下的蘇澳港(一)

蘭陽博物館

-節錄自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第162期-2024年3月

編按

臺灣的戰略位置優越,在 1944-1945年間,成為美、日兩國航空對決的主要戰場。宜蘭因位處東北部,銜接琉球至臺灣之空中防線,又有廣大的平原、沙灘,可供登陸與補給,加上擁有蘇澳港,並配置三座機場,成為日本部隊南向東南亞的關鍵地位。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執行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以宏觀視角、區域定位及軍事功能之探討,此案在2019年完成結案報告,還原了宜蘭地區在臺灣二戰史上扮演的角色與歷程,本刊將逐期擇要刊載,讓後世重新認識、理解刻劃於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跡痕。

前言

宜蘭蘇澳港是由蘇澳、南方澳及北方澳所組成,北方澳是臺灣東部第一道防線,自古以來即為軍事要地,日本政府利用此一天然條件,在制高點上建軍事要塞,專職監視敵機;南方澳則是日本時代為了方便眾多從遙遠而來的日本漁民,所興建的小漁港,當時日本政府原計畫興建一座大型商工漁場和港的構想,雖因自然條件良好,但卻因接連的陸地面積過於狹小而作罷。另外也因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而形同中止。

蘇澳港是臺灣東部唯一的天然良港,也是相當重要的登陸口岸,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曾認為美軍會於此登入,而進行工事。戰爭期間,蘇澳港多次遭美軍的空襲與轟炸。戰後,蘇澳港由日俘協助恢復打撈沈船。爾後,北方澳遷村、開設軍港,到1970年代成為國家十大建設之一,至今成為國內外觀光客到宜蘭觀光必到訪的觀光勝地之一。

本節探討日本時代蘇澳港的興建、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針對蘇澳港的調查、日軍的駐防及太平洋戰爭時期盟軍對蘇澳港的轟炸、戰後蘇澳港的恢復及蘇澳軍港的興建等。全文運用日、美及檔案管理局文獻,以進行系統分析。

蘇澳建港

宜蘭蘇澳港是由蘇澳、南方澳及北方澳所組成,北方澳是臺灣東部第一道防線,自古以來即為軍事要地,日本政府利用此一天然條件,在制高點上建「十二番監視臺」,專職監視敵機,判別從海上飛來敵機的形式和名稱。[1]南方澳則是日本時代為了方便眾多從遙遠而來的日本漁民,所興建的小漁港,當時日本政府原計畫興建一座大型商工漁種和港的構想,雖因自然條件良好,但卻因接連的陸地面積過於狹小而作罷。蘇澳漁港漁於1923 年6 月29 日舉行開港式,此次完成的規模概要如下:
(一) 第一船泊地:長455公尺、寬73公尺、水域面積33100平方公尺、水深低潮面下1.82公尺。
(二) 第二船泊地:長464公尺、寬45-109公尺、水域43,000平方公尺、水深低潮面下2.72公尺。
(三)填整土地:2,645公頃。
(四)卸貨埠岸岸壁延長:1,299公尺。
(五)港口兩岸防沙堤:277公尺。
(六)護岸石垣:10公尺。

至於相關設計則有:
(一) 漁市場。(二)給冰設備。(三)重油槽。(四)給水設備。(五)燈塔。(六)各種物資的供應。[2]

南方澳漁港之第一漁港是挖大埤興建而成,第二漁港則是挖內埤興建所建。
1927年8月,於蘇澳公會堂舉行「蘇澳港築港促成庄民大會」,21日晚上六時,由揚煙火為號召,宜蘭當地鄉親參與相當踴躍,倉各郡守、今井庶務課長等長官也列席,並發表演說,致力促成蘇澳築港,並選舉寺田早苗、上田鈴次郎、市川伯三治郎等人擔任實行委員。[3]
1929年,日本人開始草擬築港計畫,其工程包括:
(一)防波堤:北防波堤 322公尺,底寬7公尺,堤頂寬5.9公尺,南防波堤336公尺,底寬5公尺,堤頂寬4公尺。
(二)浚填工程:浚渫港區填築新生地,浚深至水深低潮面下2公尺,深水域11,140平方公尺, 填築21,240平方公尺地面。
(三)裝卸場、護岸、防沙堤:裝卸場長320公尺、護岸295公尺。
(四)運河、隧道、防風林:北運河2820公尺、南運河2,400公尺、隧道355公尺、防風林長3,060公尺,寬60公尺。
(五)道路橋樑及排水設備:闢建蘇澳至裝卸場1.1公里的道路等。分5年編列總預算為2,450,000日圓。[4]

美軍對蘇澳港之調查[5]

蘇澳灣(Suo-wan)是臺灣東部海岸的海灣,大約在臺灣島東北極點的南方25英哩處(2435’,12152’)。美國海陸軍聯合情報研究單位,就曾於1944年6月,針對臺灣20座大小港口,製作的臺灣港口與設施調查。內容為(一)概述、(二)主要港口:花蓮、蘇澳、基隆、淡水、安平、高雄、馬公之調查(港口/碼頭設施/補給/維修設施等)、(三)次要港口:13處港口之調查(港口/碼頭設施/補給/維修設施等)、(四)說明:檔案附空照圖、地圖、臺灣港口分布位置圖等。

美軍檔案記載,蘇澳灣(Suo-wan)約在臺灣島東北極點的南方25英哩處(2435’,12152’)。蘇澳港距蘇澳灣頂端約0.25英哩。圳頭坑溪(Shuto-kei, Ts’ un-t au-k’e),[6]注入蘇澳灣的西方,亦即城鎮東方之地。這條溪流在高水位時可航行至入海口。蘇澳港主要提供小型船隻及漁船使用,偶爾被遠洋船隻使用。1936年時,日本曾考量在此建立海軍基地的可行性。情報指出,蘇澳灣被用作潛水艇基地,但未被1943年11月的偵察確認。可供小船停泊的內港水域有沿岸碼頭,鄰近還有石油槽及倉庫。

蘇澳灣是臺灣東部海岸唯一的天然良港。它的形狀大致為圓形,直徑約1.25英哩,有效載面(clear area)約700英畝,深度達30至84英呎。港區北方是1個大約10.5英哩長的弧形半島,尾端為北方澳鼻(Hoku-kaku)。北方澳鼻西側約0.5 英哩處為北方澳(Hopo-wan, Hokuho Wan),它是1個入口處約700碼寬的小海灣,大約從東北方,向半島內凹約500 碼。南角(South Head)是蘇澳灣的南方入口,大約在北方澳鼻的西南南方約1.25英哩處。蘇澳灣的南方為南方澳(Nampo-wan, Namuhon Wan),它的入口約800碼寬,以正南方向將半島內凹約500碼深。南方澳的東南角則是蘇澳盆地的入口,此地亦為小船停靠的碼頭。

蘇澳灣的入口深度為12至14噚,逐漸向內陸方向遞減。最深處位於北岸附近,36英呎等深線距北岸約150至350碼遠。北岸附近的海域中有數塊礁石,位於北方澳鼻及北方澳的東南端。北方澳灣的中央海域,深度可達18至20英呎。沿著蘇澳灣的西側,36英呎等深線距岸邊約550碼,鄰近圳頭坑溪的入海處。蘇澳灣西南及南方澳距岸邊約1,000碼的海域,則海水平淺,但有不少礁石分布。三仙嶼(Chushin-to, Boha Sho)[7]是這個海域中的一塊巨大的礁石,地近蘇澳灣中央位置,係危險海域。三仙嶼有數塊礁石突出水面,最高者達28英呎。在南方澳灣內,水深都低於18英呎。通往蘇澳漁港(Suo-gyoko)的水道,水深約10.5英呎,但西側和東側水域的岬灣(arm),水深各只有6和9英呎。蘇澳灣的南側,即蘇澳漁港水道南方的海岸有礁石環繞。

蘇澳港的入口,受到2道石質防坡堤保護,東側防波堤長約600英呎,西側長460英呎。防坡堤的頂端,海域寬度約150英呎,到了兩道防波堤交會處,海域寬度達250英呎。西岬灣面積約1,450英呎乘250英呎,東岬灣約是1,000英呎乘350英呎。海域總面積約19英畝。蘇澳灣3面均有防護,只受到東風和東南風的影響。東北季風時節,它提供船隻良好的保護。但若吹東南風,海灣反而對小船造成危險,即使是停泊內港中較大的船隻,也可能因東南風帶來的波濤而損害。海洋的力量受阻於礁石,三仙嶼有1個小海域可供小船避風。蘇澳灣東北的北方澳面臨南風及東南風時則缺乏掩護。南方澳及蘇澳漁港則完全免於各種風向的侵襲。

大型船隻可停泊於蘇澳港的外海。除非在吹東風時,建議的下錨處是停泊於三仙嶼28英呎高的礁石處,位於278位置;另一是南方澳(Nan-Kaku),也就是蘇澳港的南方入口處,位於178的位置。這個地方的水深為12噚,海底為細沙。1或2艘船隻可停泊於北方澳灣5噚深處的位置,海底為粗沙。三仙嶼提供小船避風下錨之地的深度為3至5噚,海底為岩石。南方澳灣可同時停泊2至3 艘吃水不超過9英呎的船隻,此地可終年避風,海底為細沙。蘇澳灣可提供5艘第1級,3艘第2級,及3艘第3級的船隻下錨。

圖一,蘇澳港水域景觀。(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
圖一,蘇澳港水域景觀。(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

滿潮以6小時為週期,發生於月亮升抵天空正中央位置後的35分鐘。大潮時,潮水上漲6.5英呎,小潮時只上漲4英呎。蘇澳灣的潮汐流向在漲潮時是西北向,退潮時為東南向,流速約1節(knot)。經過蘇澳灣後,潮汐為北向,退潮時為南向,均沿海岸流動,最大流速為1.5節。北方澳鼻處則有1座燈塔。

圖二,蘇澳空照圖,1943年11月4日。 (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
圖二,蘇澳空照圖,1943年11月4日。 (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
圖三,蘇澳碼頭與港口設施線描圖。(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
圖三,蘇澳碼頭與港口設施線描圖。(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

蘇澳港的卸運設施位於蘇澳灣南邊的蘇澳漁港。蘇澳漁港的東邊及東岬灣的前端未設置沿岸碼頭。沿岸碼頭附近設置有倉庫,但詳情不得而知。據信有兩座倉庫位於靠近海灣的地方。據估計海灣一帶的露天儲藏面積可達20英畝。高水位時,船隻可進入圳頭坑溪,並在河口一帶,卸貨於沙灘上。船隻登岸處則有鐵路支線。一處外觀似乎是防波堤的建物,其內側建有可提供下錨功能的碼頭設施,位於蘇澳灣的西北角。這個設施以南南東方向,由海岸向外海突出。碼頭設施外側長約420英呎,寬度估計為40英呎,在其受保護的一側有沿岸碼頭。面向陸地,長約340英呎的部份,寬度為85英呎,其中約215英呎設有沿岸碼頭,但沿岸碼頭的岸壁,向西北方延伸至岸邊。碼頭的水深不詳。一個150英呎長,50英呎寬的離岸碼頭由蘇澳灣西部海灘向外海延伸,阻擋了圳頭坑溪入海的南口。碼頭的水深不詳。

一條道路連結蘇澳漁港的沿岸碼頭與蘇澳,而蘇澳又可連接至主要的海岸公路。蘇澳是連結基隆的標準軌距、單軌宜蘭線鐵路的東南終點。支線鐵路延伸至市鎮東方的圳頭坑溪入海口。然就目前所知,並未有鐵路連結蘇澳漁港的沿岸碼頭。蘇澳是總督府東海岸線(Government-General East Coast Line)的沿途停靠港。3,000 噸的蒸氣船每年由此往返神戶(Kobe)數次,另有一艘不定期來自基隆的輪船,每月抵港十次。

物資補給方面,蘇澳漁港可提供淡水。儲油槽除了位於蘇澳漁港南方一帶,另鄰近北方澳,沿著北方澳灣分布。1943年11月的情報指出,有兩座位於蘇澳漁港鄰近處的油槽已被發現,但北方澳的儲油設施尚未證實。情報亦指出,港口擁有新建的航海燃煤設施,另有一座大型水泥工廠位於城鎮南方。

日軍的駐防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臺灣的防禦態度的部隊編制,直到1944年3月22日發布了第32軍和臺灣軍的戰鬥令,也就是所謂的「十號作戰」開始,臺灣的軍事佈署才逐漸地強化。而宜蘭地區的軍事佈署也在同一時期有了架構及強化。從日治時期的臺灣軍隊佈署的歷史資料來看,在太平洋戰爭之前的宜蘭地區軍事佈署中,當時的駐軍大多駐守在宜蘭地區,蘇澳地區則一直到了1927年才由臺灣步兵第一連隊派遣一中隊駐宜蘭,一小隊駐蘇澳。[10]

因臺灣東部海岸,多為岩石斷崖,無異天然屏障,故僅置獨立混編的百二旅團,以達成持久獨立作戰目的。[11]根據《日本佔領臺灣時期之軍事設施史實》中,所記載之日治時期駐防在宜蘭地區的雷神部隊之陣地配置圖中,可一窺當時駐守在蘇澳港一帶的軍團所擬定的作戰計畫大綱,主要說明在遭遇戰爭時的作戰方針、作戰準備、指導與戰鬥等指導要領大綱。[12]

1945年,大規模部隊進駐宜蘭地區,是在當年4月獨立混成第一百十二旅團的到來,也就是所謂的「雷神部隊」。

1月23日,自東北調用第七十一師團,配備嘉義地區。

2月17日,新成立獨立混成的一百、第百二、第百三旅團,此批新部隊使用臺灣所徵新兵二至四成編組,分布在高雄、花蓮與岡山等地。四月初,在編成獨立混成的百十二旅團,亦用臺灣新徵之兵,分駐蘇澳及宜蘭。[13]這支部隊是以臺灣軍教育隊、第五十師團、第六十六師團各一部隊所編成,其主要任務原本是要在盟軍登陸琉球之後,從後方進行反登陸作戰,後因日本大本營取消此樣任務,所以便被差遣到宜蘭地區,擔任宜蘭地區的防務工作。[14]《日本佔領臺灣時期之軍事設施史實》中附錄之雷神部隊之陣地配置圖中可見當時駐防宜蘭為「日軍獨立混成第百十二旅團」,軍隊編制如下:

1.龜山島守備隊:混成第32聯隊,一小隊、旅團無線一分隊

2.右地區隊
長混成第33聯隊長:鈴木中佐
混成第33聯隊。
野戰機關炮第56中隊(一小欠)
特設警備第560大隊
第四、第五、第六中隊
特設警備第560大隊(第十隊欠) 
特設警備第540中隊(第一、第二、第三欠) 
第五百特設警備輜重大隊,第六中隊

3.左地區隊
長混成第32聯隊長:工藤大佐
混成第32聯隊(二小隊欠) 
野戰機關砲第56中隊,一小隊
特設警備第五百六十大隊,第三中隊
特設警備第五百六十大隊,第一中隊
特設警備第五百三十六大隊
第五百特設警備輜重大隊,第五中隊

4.直轄地區隊~羅東蕃地一帶
長特設警備第五百六大隊長 岡大尉
特設警備第五百六大隊(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中隊欠) 
混成第三十二聯隊,一小隊
特設警備第五百四中隊,第一、第二、第三小隊
旅團無線一分隊[15]

獨立混成第一百十二旅團以濁水溪為交界,濁水溪以北為右地區隊;濁水溪以南則為左地區隊,而羅東蕃地三星、清水一帶則屬直轄地區隊。獨立混成旅團的標準編制是由五個步兵大隊、一個砲兵隊、一個工兵隊及一個通信隊所組成,人數約6000~10000 人。而根據相關史料及宜蘭文獻會的耆老口述回憶,當時雷神部隊人數大約是6000人。另外在《臺灣軍事接收總報告書》中的第二篇〈臺灣地區降敵之概況〉中,可知道當時在宜蘭地區還有駐臺北地區憲兵隊之宜蘭分隊及駐守在蘇澳的船舶工兵第28派遣隊。守於蘇澳港一帶設有軍團有4 1/2 MG(第二機關槍隊第一中隊第四分隊)、而在南方澳一代則設有HMA 5(-1/3)高射機關砲隊第五小隊,在劉鳳翰之《日軍在臺灣(下)1895-1945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中日軍獨立混成第一百十二旅團作戰計畫大綱中第三作戰指導要領則記載:
自蘇澳港周圍至蘭陽溪間,乃敵登陸公算最大之正面,以主力配置于水際附近而擊滅之,狀況不得已時,須確保蘇澳港附近及新城附近諸要地。[16]


由《雷神部隊陣地編成要圖》之蘇澳港一帶的局部圖大概可知道蘇澳港這座天然良港的重要性,蘇澳港北側山脈與太平洋間的山脈及海岸交會之地,且還有一條有中央山脈流入蘭陽平原的新城溪在此進入太平洋並貫穿蘇澳港,如此地貫穿地形在軍事上稱「口袋式地形」,在軍事上相當的重要,因此日本陸軍在蘇澳港附近海岸山邊及海岸邊各設置了軍事陣地。例如在南方澳旁的大山一帶設有一支高射機關砲隊第五小隊,由制高點可以鎮守南方澳一帶的美軍反登入。

而在蘇澳鎮後山的金面山、砲臺山一帶則設有第二機關槍隊,可見當時雷神部隊的作戰指導相當的嚴密,蘇澳港的區域範圍包括了北方澳及南方澳,北方澳是一北伸向太平洋之半島式山丘,而南方澳則是數個島狀的山丘與陸上山脈包圍出的領域,北方澳及南方澳這兩種地形在軍事防禦上都是相當重要的地方,也因此日軍在此設置了許多地軍事陣地並設置高射機關砲及機關槍隊,另外在南方澳海邊也設有幾處的碉堡,北方澳則設有砲臺。避免若美軍從蘇澳港登入,可以制人先發,確保蘇澳港附近的安全,不能讓美軍在此登岸。


1994年3月3日宜蘭縣史館舉辦「日治時期之軍事設施、部署及公工經驗耆老座談會」,會議中一位住在蘇澳鎮頂寮路的老人張金純,回憶他16、17歲時被日本政府調去做公工的經歷。由此可一窺蘇澳港當時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當時我有一位同學在北方澳第十三番監視站工作,剛好缺人就介紹我進去工作,我負責監看敵機,每天輪值一天一夜,當時也有一小隊日本軍住在監視站裡面。從監視站往下看就是蘇澳港,當時所有的運兵船、送貨的小船都藏在山腳下…,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看到飛機必須馬上向本部報告飛機的種類及型號,當時北方澳是十三番監視站,南澳附近是十二番,南港是十一番。」[17]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蘇澳鄉公所,〈日據時代的北方澳〉,《消失的漁村~北方澳》:https://www.suao.gov.tw/News_Content.aspx?n=FC5F5DA3ACFE7C74&sms=2700DBB54D74FF1C&s=DCA7FBF1360C595D。

[2] 蘇澳水產株式會社編著、李英茂譯,〈蘇澳漁港〉,《宜蘭文獻雜誌》,第65期(2003),頁26-29。

[3] 〈蘇澳港築港開促成庄民大會,二十一日在公會堂最終開懇親會〉,《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6月9日)。

[4] 臺灣總督府,《蘇澳港工事計畫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1939)。

[5] 本小節:「參、美軍對蘇澳港之調查」,資料來源為:JANIS 87: Joint Army-Navy Intelligence Study of Formosa(Taiwan), “Port Facilities,” June, 1944, RG319, Box.421(NARA).

[6] 指圳頭坑溪上游稱白米河。

[7] 此礁石今日仍存在,即三仙嶼。

[8] Low Water of Ordinary Spring Tides

[9] 單位為Lb. per sq. ft.

[10]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日治時期軍事設施調查研究保存再利用計畫報告書》(宜蘭:宜蘭縣政府,2006),頁46。

[11] 劉鳳翰,《日軍在臺灣(下)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1997年),頁568。

[12] 臺灣省警備司令部,《日本佔領臺灣時期之軍事設施史實》(臺北:臺灣省警備總部司令部編,1948),頁9-35。

[13] 劉鳳翰,《日軍在臺灣(下)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1997年),頁536。

[14]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日治時期軍事設施調查研究保存再利用計畫報告書》(宜蘭:宜蘭縣政府,2006),頁49

[15] 臺灣省警備司令部,《日本佔領臺灣時期之軍事設施史實》(臺北:臺灣省警備總部司令部編,1948),頁9-35。

[16] 劉鳳翰,《日軍在臺灣(下)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1997年),頁612。

[17]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日治時期之軍事設施、部署及公工經驗耆老座談會》(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4),頁51-52。

計畫資訊

計畫名稱: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

計畫執行:木本設計有限公司

委託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時間:2019年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