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6期-文化廊道的歷史新地標—宜蘭美術館

陳宜伶、許碧雲、張峻浩、曾昶尊撰寫,蘭陽博物館改編

前身為臺灣銀行宜蘭分行的宜蘭美術館
前身為臺灣銀行宜蘭分行的宜蘭美術館

編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蒐集、整理宜蘭博物館家族在地知識建置計畫,透過關注在地人群長時間與自然互動累積的智慧,發掘、調查、研究與書寫,將宜蘭在地知識予以紀錄,並將調查資料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蘭陽博物館特此將該計畫作系列電子報,延綿知識的積累,廣宣宜蘭在地人文風情。

老建物,新生命

宜蘭美術館建築前身為「臺灣銀行宜蘭分行」,日治時期設置的臺灣銀行宜蘭出張所,原址位於東門街,今新民路,1907(明治40)年遷移至中山路現址,屬於單一樓層的磚造古典建築。

 

1936(昭和11)的市區計畫,出張所因拓寬道路被迫削去門廳,後又因颱風、地震天災等因素不堪使用,1949年重建為三層樓尸,總樓地板面積約1,430.94平方公尺,屬於臺灣戰後初期的現代風格,講求水平、平衡,於2002年宜蘭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然而,隨著業務拓展,臺灣銀行宜蘭分行對於空間的需求提高,管理團隊有意擴建或另覓他處,經文化局與臺銀高層溝通協調後,銀行於2004年將此棟建築捐贈作為美術館之用。於是,文化局委託「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進行整建工程,以再利用為目標設計規劃,待整建完畢,宜蘭美術館於201411月試營運,2015517日正式開幕。

 

美術館一、二樓為展覽室,除了將空間最大化利用之外,舊金庫也被保留作為文件庫;光廊與天臺的設計則別具巧思,讓民眾可藉由不同角度,觀看周邊環境;三樓「滴翠坊」的命名,來自文化局典藏之藍蔭鼎畫作《滴翠》,許多活動不定期於此舉行,藉以推廣文化藝術。展覽室後方的「九芎通」則以溫室的概念出發,架構出玻璃迴廊,連接日式藍房子,由「花轟小姐甜寓所X聽見咖啡」提供餐飲服務。

 

宜蘭美術館典藏眾多宜蘭名家作品,致力舉行展覽、研究與教育推廣活動,為的是讓更多人看到在地深厚的美學底蘊。位在蘭城新月的文化廊帶上,宜蘭美術館偕同宜蘭設治紀念館、宜蘭文學館、宜蘭演藝廳、紅磚屋與宜蘭酒廠等,共同形塑宜蘭市的文化風景,企圖引領更多人擁抱蘭城特有的文化氤氳。

生生不息──黃銘哲個展在宜蘭美術館內的展示空間,2019年攝。
生生不息──黃銘哲個展在宜蘭美術館內的展示空間,2019年攝。

藝術巡禮──黃銘哲大師工作室

黃銘哲工作室外,2019年攝。
黃銘哲工作室外,2019年攝。

宜蘭美術館配合「生生不息黃銘哲個展」,規劃藝術巡禮黃銘哲大師工作室參訪,參與對象包含縣內、外對藝術具有興趣的民眾與東光國中美術班的學生。

 

黃銘哲老師1948年出生在宜蘭冬山農村,是臺灣戰後第一代藝術家。1976年於臺灣省立博物館舉辦首次油畫個展,鄉土寫實畫風廣受好評。1980年代自美返國後,連續在19811982年榮獲省展油畫類獲獎。2008年回到家鄉成立工作室,落腳在宜蘭五結。

 

黃老師的工作室前身是拖車工廠,是國內藝術界大型的工作室之一。工作室內,首先可見黃老師收藏的紅色金龜車,以及少許的作品、各式顏料、刮刀等創作用具,特別的是,因為作品多頗具規模,老師還請人特製升降系統,以便作畫時更能得心應手。

 

此活動由宜蘭美術館協同策展人林翰君解說,黃銘哲老師的兒子黃麟協助補充。根據林翰君先生所言,黃銘哲老師是一位非常要求完美的藝術家,他曾承接一件公共藝術案,為了達成理想的成果,不惜耗費時間與額外的成本,一心只求完美,此外,即便畫作已經完成,老師還是會不停地檢視修改,非要達到滿意才肯停筆。即便活動已結束,但有些人仍意猶未盡,遂再踏進宜蘭美術館展覽室中,重新品味黃銘哲老師精雕細琢,充滿生命力的作品。

宜蘭美術館和黃銘哲大師工作室的全體合照
宜蘭美術館和黃銘哲大師工作室的全體合照

宜蘭美術館館藏品—脈動Ⅱ

本作品經創作者先塑造成型,再使用電窯燒製而成。獸類延伸的犄角,展現出探索、接觸、抵禦等強烈卻不突兀的視覺含義,盧嬿宇巧妙地以鹿兒纖細幽靜的形體為本,作為自然與本質的象徵,柔和地衍生出人形特徵,伴隨著體內的動靜脈,鮮明呈現出生命流動的狀態,彷彿訴說著人與自然間,那看似緩慢卻又時刻不停歇地漸進變動與揉合,橫看側看皆有不同感受,彰顯作品獨特性。譬如枝枒增生,譬如臟器鼓動,又譬如個體向外在世界持續探索與接觸的渴望──生命如此炙熱。雖是靜態作品,觀看者卻能從中感受到其中充滿生機的動態之美。

盧嬿宇使用陶瓷、複合媒材、壓克力材質創作的「脈動Ⅱ」
盧嬿宇使用陶瓷、複合媒材、壓克力材質創作的「脈動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