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9期-古道人家(二)~地方傳說與生活記憶

蔡文婷 改寫

本文改寫自 王惠民、陳育貞等,1998,《嶐嶺及草嶺古道人文史蹟、自然資源調查報告》部分章節,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發行。

石砌梯田景觀,梯田的田坎埂以長石砌成,面積廣大。 (圖片來源:《嶐嶺及草嶺古道人文史蹟、自然資源調查報告》)
石砌梯田景觀,梯田的田坎埂以長石砌成,面積廣大。 (圖片來源:《嶐嶺及草嶺古道人文史蹟、自然資源調查報告》)

 

嶐嶺古道被草嶺古道取代後,雖為世人逐漸遺忘,但仍為內林三坑聚落居民唯一的聯外通道。由於地處偏遠,居民皆須利用古道向北或向南相連,除捕魚、訪親,每逢年節時,因地方並無商家,福隆亦只有小店,想要添購家庭用品、年節食品,皆須遠至雙溪或頭城採購,相較起來,頭城最為熱鬧、繁榮,貨品充足、種類繁多,但距離較遠,因此往南或往北採購,便隨個人所需而定。

 

自三坑居民入墾以來,頂坑古道一直是地方聯外主要道路,因此居民便發展出一種自發互助維修古道的默契,以頂坑楊氏為主。每逢年節,三坑居民便輪年出工除草修路;遇有嫁娶大事,亦自動出工修草整石維護一番,因此過去路況極佳,路面鋪石整齊。

 

嶐嶺古道之山坑聚落,居民於清嘉慶年間開始入墾至民國六十年代外移百多年間,至今仍流傳著一些關於古道、隧道交通等早期地方傳說。踏踩在古道上,聽聞這些口語相傳的老故事,早期歷史與昔時生活一一浮現。

 

1. 舊隧道設計師
早期日本政府計畫開通宜蘭線鐵路時,最困難的工程就是打通石城到福隆間的隧道。當時日本的技術不及德國,且德國卻索價甚高,約為一般十倍的價錢!因此日本方面十分煩惱。正當此時,一位日本工程設計師,不願國家遭受外國的侮辱,便自告奮勇擔任草嶺隧道設計師,且若失敗便切腹自殺!

 

當時並無進步的科學儀器,工程進行皆以人工苦做,草嶺隧道的開挖從山的二邊同時進行,最後要使二邊準確相連十分困難;所用材料只有紅磚和水泥、木材等。當時無論從基隆或宜蘭來的工人,都住在這裡的工寮,形成一個臨時性的小村落。

 

經過幾年的努力,隧道即將開通,這位隧道工程設計師十卻分擔憂,據說開通之前一週,他夜夜於隧道內踱步而無法入眠,因為若能成功自是大功一件,但若失敗他便要切腹自殺,因此煩惱極了!最後終於開通成功,舉國歡騰。

 

不過現存之紀念碑,據田野調查口訪相關人員得知,所紀念為隧道工程師「吉次茂七郎」君,非此所述之隧道設計師。

 

2.民生經濟:什細仔與驛站
頂坑楊氏有來自福建長泰與福建金浦二支,早期楊清海宅及附近聚落即屬金浦系統,入墾時間較長泰稍晚。據說早期附近亦有十數戶住家,形成一小聚落,宅地寬廣的楊清海宅前亦為「什細仔」停留叫賣的驛站地點。

 

自清初,有一種以竹籠挑著貨品到各聚落叫賣之行商者,被稱為「什細仔」,他們挑著居住地的特產到外地販賣,再將所得的錢在外地購買居住地缺乏的物品回來販賣。古道山坑聚落,也不乏前來叫賣的「什細仔」,據說多由台北方向沿古道而來,到此地後,通常選擇較住家集中的地點叫賣。目前所知有「楊茂榮宅」、「楊清海宅」二處。

 

楊茂榮宅與楊清海宅二處可說是三坑中集居人口最多的小型聚落,各約有十多戶。當時「什細仔」商販挑來布匹、粧粉、茶仔油、苦茶油等婦女用品,流連於楊家院埕、搖鈴吆喝叫賣,各家男女老幼便聚前挑選,並分贈孩童果餅或難得的麥芽糖,使寧靜的山居生活一時間活絡起來。若逢雨季,戶外霪濕,熱鬧的場面便集中在楊宅正廳,即至入夜,商家便收拾賣場寄住楊家客鋪。

 

3.打石師傅
古道山村居民建屋皆取材天然資源,因而造就了特有的「石屋」群落。石材具有永久性,不易腐壞,因此山中居民皆已遷移數十年,部份石屋尚能屹立至今。實如楊氏家譜中所形容,當地房屋為「木柱、石壁、茅草屋頂」,本地多以石材、茅草、木材、土角為建屋材料。石塊於溪中或山邊打取,稱為「打石」;茅草於山中割取,再依法編排、鋪疊數層(厚達一尺以上),有極佳防雨、隔熱效果,但若有腐爛便須更換,較為費事,後經濟能力較佳時,便漸改換油氈、瓦片等建材;木材則至山中選取較佳之樹材作為「架棟」(屋之架構);較貧困人家或附屬建物會以「土角」建屋。

 

古道聚落中多以石材建屋,自然漸養成打石師傅,且其砌法各有巧妙。據居民口述,日據時期地方有一班專為人打石建屋之師傅,由楊氏族裔楊保全帶領,其工法精巧,遠近馳名,當時建屋頗多,附近聚落之石屋約有六成出其自手,代表作有今大里國小北側之石砌坡崁、嶐嶺古道木橋之石砌溝壁、楊茂榮宅等。

 

打石的方法是以名為「石鑿仔」的工具(長鐵條),長約三、四十公分,一端是鋼。如果要把石頭打成一個長條狀,需先在石頭上每隔一段相等距離打一個深約十公分的洞(同一直線上),再把「鑿仔塞」(似小鐵條)放下每個洞,每個都往下打,石頭自然就裂開了。

 

4.燒炭工
根據地方口述,三坑居民的燒炭業始自百餘年前。由於木炭可以久燒而無煙、價格經濟,為當時最好的燃材,因而山居人家便於山邊就地取土造窯,砍撿山材、以燒炭為業,這種山間炭業,直到各種現代化燃料普遍化後,才逐漸消失。燒炭是三坑居民的副業,但亦有人設窯租人經營,自家人則在農閒時方來充當顧工,賺取外快。

 

燒炭的過程:趁著好天氣,由男子伐木,女子將材薪搬運至窯邊堆放。然後撿取適材(粗幹)直立置入窯中,滿窯後,以土石封閉窯門,僅留一方灶口。每遇陰雨,便利用剩餘細枝引火燒炭,每一窯歷時十至十五日方能燒停,之後再以餘溫悶烤七天,方為成炭。期間,炭窯需有一人留守,日夜看顧、添加材火,有時需到窯頂走踏試溫。每次燒成的產量約二千餘斤,通常由事前預定的中盤商前來收購,有時也由窯主自行以「火炭籠仔」挑擔下山販售,一擔大約有五、六十斤重。

 

5.經濟生產方式:農耕、捕魚
農業耕作上,依著山勢開闢梯田,引渠灌溉,建造大埤。梯田的田埂以長石砌成,面積廣大。而因為人力不足,雖種稻每年僅一收,農民仍辛勤耕作,並以「換工」方式抒解人力過少問題,所謂「換工」就是,今天甲家田要播種,但一人速度太慢,乙家就來幫忙甲家。,明日換甲家去幫忙乙家播種。

 

而由於聚落近海,加以農作收成不甚理想,聚落居民常於農閒時沿古道向挖仔(今福隆)或石城仔海邊捕魚,為另一副業,居民隨著季節、潮汐更換捕魚地點。一般捕魚的方式有牽罟、漁船出海、撒網等,漁船出海為最常見捕魚方式。以小卷、四破魚、雞仔魚、青花魚、紅目蓮、剝皮魚、飛魚為多,漁獲豐富。夏秋之際,地方婦女常至海邊撿拾被潮流衝上岸的鰹魚,製作「柴魚」,到冬天時便可做菜下飯。

 

6.常民生活
古道山坑聚落內水源豐沛,有利灌溉亦與居民生活相關。溪流內有魚、苦花、烏尾冬等魚類迴游,青潭(溪水因地形凹陷形成佈滿苔類的水潭)也是居民夏日游泳的好場所。居民更利用山坑地勢,建造大埤,以簡易的水利設施,開闢良田。現大埤已乾涸,被土填滿,猶如平地。內隆山林區野生動物物種繁多,舉凡山豬、果子狸(白鼻心)、棕蓑狸(食蟹蒙)、穿山甲、石虎、松鼠、蛇類等都可見,清噶瑪蘭廳誌曾載:「猴:嶐嶺一帶尤多。」

 

在植物使用上,當地居民慣常利用月桃、藤、八角蓮、風藤、山葡萄、誼梧、九芎木與榕樹鬚根等植物做為備用糧食與救急良方。像是月桃全株皆可使用,梗可做繩索、漁網,花可食,早期地方婦女常採集販賣。而利用藤做的繩索比月桃製的更耐用,常使用於水桶把手與颱風季節固定屋頂等需要過度摩擦物品固定。藤心食之略苦,有退火功效,唯一株藤僅有一小段,取之則亡,得來不易。八角蓮、山葡萄則是野菜上選。誼梧可做為內傷藥。九芎木易燃特性,可當作引火木材。榕樹鬚根則是當地「宋江陣」練武之棍棒材料。

 

往昔內林三坑聚落居民彼此感情極佳,如遇地方婚喪喜慶,居民都會前來幫忙,提供所有。就算是幫助,也不計任何報酬,這種「換工」的方式充滿濃濃的人情味,通常受助者會以一頓宴食,做為感謝。

石城遺牆。本地多以石材、茅草、木材、土角為建屋材料。石塊於溪中或山邊打取,稱為「打石」,而有「打石師傅」此職業產生。(圖片來源:林正芳 提供)
石城遺牆。本地多以石材、茅草、木材、土角為建屋材料。石塊於溪中或山邊打取,稱為「打石」,而有「打石師傅」此職業產生。(圖片來源:林正芳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