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5期-記龜山島博物館論壇─文字記錄員的觀察筆記

李一品、鄒宜君、胡瀚臨撰文,張峻浩提供圖片,蘭陽博物館改編

龜山島ê願夢2020工作坊海報
龜山島ê願夢2020工作坊海報

編按

「龜山島博物館化-島嶼博物館發展議題討論與海洋文化願景形塑計畫」延續108年公民論壇「龜山再朝日」討論內容的子議題「龜山島博物館」,期望透過公共討論,引出更多宜蘭地方與龜山島相關的文資內容和民間故事,深入整理當代不同世代對龜山島的文化經驗,藉由相同的生活地域卻不盡相同的關係強度,彼此對話,試著找出新的宜蘭人共同願景。

前言

2019年的夏天,透過一場在地青年團隊組織的審議式公民論壇活動,揭開龜山島背後土地轉型正義的議題,連帶地讓許多屬於龜山島上的歷史漸漸拼湊進蘭陽平原這塊土地中。透過兩天的論壇,帶領龜山耆老、對龜山島有興趣的公民們,以及各自在家鄉推動土地議題的講師,共同腦力激盪出龜山島白皮書,於論壇後協力申請龜山島為文化景觀之提案。

 

然而,2020年第二次審查會中,委員們以島上已無文化軌跡、經濟產業等活動證明其人文價值,不符合文化景觀條件為由,刪除龜山島列冊文化景觀之名額。文化景觀一事讓團隊意識到,儘管龜山島已是宜蘭家戶喻曉的象徵,但實際上真正與龜山島產生連結的,是經歷過強制遷村,被迫移居至龜山社區且不得「回家」的龜山島原住民;即使土地意識強烈,卻因為沒有管道理解,宜蘭人對龜山島的印象始終僅存在「鄉愁」概念的階段。

 

2020年,團隊以「若龜山島是一座博物館,會是什麼樣子?」為藍圖,發想與去年不同公民論壇的主題,試著用輕鬆的方式討論龜山島議題,邀請不同年齡層、職業,對龜山島有興趣的公民作伙來到蘭陽博物館,參與龜山島公民文化論壇,一同想像龜山島的「願夢」會是什麼?論壇以工作坊形式進行,將公民分為文化、經濟、環境三大組,由每組桌長帶著公民透過不同面向的討論與分享,建構出龜山島博物館的樣貌。

描繪公民價值輪廓

為了此次的文化論壇,團隊從10月開始透過數場從地質文化公園角度討論龜山島的演講暖身,並從此招集11月為期兩天的論壇夥伴,最後總共有23位公民一起參與討論。

 

活動第一天播放介紹龜山島的影片做為開場,主持人讓公民們藉著開放性問題與身旁的人互相提問,在一問一答間認識彼此的領域與平時所關注的議題,並依此分配組別。確認完環境、文化、經濟三大組的組員後,桌長們開始說明目前龜山島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公民論壇的功能,並帶領大家互相認識,拋出「覺得龜山島/龜山社區有什麼文化或事情值得被大眾看見,並進行推廣?」之問題,讓公民進行思考。

公民們認真聽著主持人解說破冰遊戲
公民們認真聽著主持人解說破冰遊戲

 

龜山島可以是什麼?想像中的龜山島又是什麼?

經濟組的公民列出龜山島常見的經濟活動,如登島、賞鯨遊程、牛奶湖海上活動、島嶼散步等,透過資源整合思考有沒有更多選擇,最後歸納出龜山島願景的三個價值主張共識——生態層面、區域串聯以及島上特殊體驗。

 

環境組的公民們透過自身經驗,省思該如何創造更美好的龜山島。其中一位公民提及登島繞島時,因為島上已經沒有居民,讓徒留的生活遺跡似乎也少了那麼一點故事性;另一位公民以自己在外澳衝浪的經驗來看龜山島近年火熱的SUP體驗,他分析龜山島水域其實並不適合相關的水上活動,海況也不穩,但依舊有遊艇會開放這樣的行程。延伸龜山島的娛樂討論,有人認為賞鯨也該受到更嚴謹的限制,同時搭配富知識性的解說或遊程, 關於島上開發的部分,公民普遍認為應從龜山島的角度去盤點特色,適度開發,保留自然環境的原貌,聚焦龜山島的歷史文化與精神意涵。

 

而文化組的公民則認為,過去龜山人從島上遷移至宜蘭各地的歷史傷痕、與政府間的土地糾葛、龜山社區的人文風俗習慣,在未來皆還有發展的空間。其中公民越同分享自己雖然不曾登過島,但是透過閱讀史料,對龜山人與海的互動、與宜蘭在地居民的連結紀錄十分感動,希望這份感動能夠永恆地延續下去,便是他參加工作坊的契機。最後在桌長運成的協助分類下,將大家的想法整理成「商業」、「社會」、「故事」這三種價值。

面對現實與層層限制

龜山島的議題核心建構在其文化主體性上──它不只是一座島,而是一個環境場域。

在上一輪的討論可以發現大家的想法集中於「島民互動」、「地產資源」、「海洋島嶼」三個部分,最後小組的討論也剛好對應「社會」、「故事」、「商業」三種價值,他們彼此環環相扣,讓這一個環節有了個大哉問,「為什麼大家認為的豐富資源無法變成共同價值呢?」

 

談及現實面的考量與限制,環境組的公民提到遊客出海到龜山島,大多是登島或是賞鯨,拍完照後卻沒有辦法更進一步認識鯨豚,以花蓮多羅滿賞鯨為例(註1),一船會有一位解說員負責向遊客宣導理念,而龜山島是否能以此為楷模效仿,在解說員人力不足的環境下,船家肩負起教育的責任,難道就能暫時解決問題了嗎?

 

難以規範的道德層面和諸多現實考量,經濟組討論得出的結論是可能公部門互踢皮球,或是島上的管理單位責任歸屬不一樣,法律不夠周延導致的人為破壞,人力資源匱乏讓有趣的想法無從落實。

 

提及關於島上特殊體驗行程,佑軒講師認為在地小旅行很難做出讓大眾都接受的產品,其中一個原因是觀光客想要的通常不是深度旅行,而是便宜、不用花腦筋的,針對佑軒講師的建議,經濟組的公民回饋可以利用分眾化的方式,除了深度旅行的選擇,也能依遊客設計特別的導覽遊程。

 

文化組則對現實面的問題特別提到社區缺乏與不同團體交流的管道,在產業與文化連結上,公民和佑軒講師討論當地的產業失衡時,民眾有沒有可能透過支持當地文化團隊,引導消費行為,進而了解背後的文化意義。

接續討論資源背後的產業、人文等活動的發生
接續討論資源背後的產業、人文等活動的發生

當代公民新想像,試以「龜山島_____博物館」為題

接續上午的討論,除了引導公民了解意義,並找出這個區域的產業連結,如何「建立」這個串聯也是一個問題。回到論壇主題「龜山島博物館」的想像,公民們開始思考若經營一座龜山博物館,限制會是什麼?當博物館擁有空間時,會需要許多方面的規範、經費預算、人員配置上的考量;若失去空間,即使這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意義,但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規劃,也是無法支撐文化的經營。

 

在這之前,更重要的是資源盤點,盤點除了能夠認識地方外,整合的資源也可以讓地方更懂得運用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找到一條出路。因此團隊將「人、文、地、產、景」(註2)的概念帶入,請公民們以此在地圖上進行資源盤點。

 

潛在的資源是什麼?

經濟組以吸引觀光旅遊人潮為前提,包含食物、文化、地質、生態與休憩五個層面,盤點附近的旅遊能量。公民們發現資源大部分分布在宜蘭沿海,海上與龜山島上的旅遊資源則較缺乏,透過盤點將可能發生的消費行為轉化成一個教育機會,也許能因此誕生新的博物館定義。

 

環境組的夥伴從培育解說人才的問題著手,沿著海岸線盤點社區和社群資源。例如志工訓練的大本營蘭陽博物館,包含旁邊的環教中心與港口社區,除了地理位置靠近烏石港,蘭博也可以提供比較專業性的課程。

 

另外社區是提供人力的重要據點,因此龜山社區與蘭博兩地便能將整個海岸線連起來,除了社區外環境組也盤點了大溪到頭城的學校資源,甚至是廟宇或是活動中心、漁會等地區組織。呼應團隊人文地產景的概念,如龜山島特殊的社區文化,72角風箏延伸舉辦風箏節,又或者將龜山島當作一個場域,舉辦藝術節、發展巴士旅遊、在地深度旅遊等等,以龜山島和整個頭城海岸線附近作為跳島增加社區擾動。

 

結合地圖上「人、文、地、產」的標記,第一天的討論進入最後統整。不論是從島民長年積累的漁村文化能量發想的「海洋/漁村文化博物館」,以「生活記憶」為題,著重島上特殊體驗的「巡禮之年」和「旭日龜山生態文化島」,生態資態保存為主軸衍生的「自然生態變化博物館」和「海洋生態博物園區」,或是由關注角度不同萌生的「龜山島生活博物館」理念,以「龜潮/潮龜棲所博物館」為命名,誕生出攸關「家」、「慢遊」、「龜=回歸」三種意象的博物館想像,串連新舊產業、自然生態,延伸出許多子活動,期盼將整個龜山島場域視為一座露天博物館……,我們從核心價值裡爬梳龜山島場域的規劃,了解在建立「所有人的共識」背後,是需要極大且長久的溝通,而在轉化這些資源為實際結果時,還需考慮後續經營所帶來的限制。

第一天活動結束後公民們分享心得
第一天活動結束後公民們分享心得

永續發展提案

延續昨日龜山島博物館的想像,第二天的公民論壇藉由兩位講者的分享為引導,團隊與公民們談論地方創生的發展與現況的限制,透過龜山島博物館提案分析其中的利害關係人,強調社區凝聚的重點其實一直都是「人的活動」——人與村莊、身邊的動向如何產生連結,並以此產生動力。

 

文化組從「人」探討博物館這個品牌和產業,主要先討論「龜潮/潮龜博物館」會吸引的對象有哪些,並加以分類成一般客群、粉絲、陌生客群。

 

對於博物館空間的定義持不一樣想法的提案公民分為兩個組別。「風味箏豔」組希望龜山島可以有實際縣立博物館的存在,認為只有透過這樣的博物館形式,才可以真正做到龜山島的保護、保育和保存,並依此傳遞價值,例如延伸八角風箏為新穎的風箏旅行,結合風味餐、到島上放風箏、做DIY,最後透過實體博物館認識這座島嶼。

 

「龜歸游浪記」組則希望透過露天博物館形式,將完整的龜山島場域視為一座博物館,採計票制,體驗以「盲旅行」的形式,讓入場遊客藉任務包,沿著提示解任務破關,從中認識當地產業與人文歷史。

 

經濟組的公民認為現在的社區年輕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如龜卵石屋、捕魚等技術,雖然大家一致認同利害關係群體首要是在地居民,可是要如何讓年輕人主動學習以至於達到傳承這點,現階段還沒有個答案。經濟組的提案圍繞在人與土地的連結,如舉辦龜山記憶工作坊,由社區耆老帶領重現島上的龜卵石屋、打寸子等,製作傳統料理如漁夫飯、倒碧蓮(註3)、番薯粿,也思考到登島限制的因素下透過開放生態資料庫的方式,讓一般民眾方便作為教學與研究用途。

 

各組產生的想法火花四濺,得出的共識是即使每個人想發展的東西不盡相同,但都必須建構在尊重龜山原住民的意見上,另外有公民在中程目標的規劃上提及,配合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的計畫,透過AR、VR或是邀請藝術家進駐,以結合在地脈絡的創作或是策劃展覽等方式,讓其他人了解這塊土地過去的樣貌;長程的計畫希望可以透過獲得身分認證,吸引資源進駐和人潮聚集,招集語言、文史方面專長的人才,負責專業深度的解說。

 

環境組最後補充「一日龜山島人」和其他具教育性的生活體驗,在討論中得出其實不管公民持有多麼迥異的立場與背景,皆偏向能夠為龜山島注入「人」的元素,讓社區一同參與,使龜山島真正動起來,另外也提到以蘭博為出發點,連結龜山社區、龜山人、龜山島,走一條海線和陸線,透過遊程認識地質、生態與人文。

 

三組公民以永續經營為核心,將資源轉譯成大眾能夠理解的內容後,如何建立與經營博物館這個品牌,產生一個吸引陌生人了解、成為顧客,並製造與之共創樂趣的循環,讓他們能夠長久且持續地支持博物館。有趣的是,儘管分成三個角度來討論對龜山島博物館的想像,最終討論出的提案卻出現殊途同歸的結果,大家最後皆以「旅行」這個方式為龜山島規劃出延續發展的計畫。

結論

我們在討論文化時,常以文化的角度進行思考,容易對產業、商業產生偏見,但這卻是可以支撐起文化永續發展的一個機制,如同工作坊第一天提到的消費行為,我們應該重新看待文化與商業之間並存發展的可能,如同「文化創意」本質仍然是文化,只是用商業經營的形式行銷,一般人聽到「商業模式」會反感,但其實商業模式只是手段,初衷與核心就是文化。

 

兩天的工作坊讓團隊得到許多回饋,有夥伴分享在討論龜山島博物館化的同時,大家容易被「博物館」限制了想像,即使不斷地提倡以人為本或是無牆概念,普遍對於「博物館」仍不自覺的形塑出一棟白房子,劃設典藏和展示,而不是認為它是一個「日常」,不過即使有時候討論會受此圈囿,但在以龜山島博物館化為前提下,公民提出的諸多「與人連結」的想法卻又是現在的博物館想要突破和強調的事情。

 

看見大家重視著這塊土地,還有重視與這塊土地相連的所有元素,並且嘗試想要做些什麼,或許透過這次論壇的討論,大家對博物館的想像更加多元和成熟,未來我們真的可以如願見證龜山島藝術季的發生,或是一個推行龜山島各種資訊的類博物館也說不定。

 

當我們選擇關注社會的哪個面向時,經常先以與自身利益或是影響現況最強烈的議題去探討。如今我們看到的龜山島議題,其實是這30幾年來從龜山社區開始種下的種子,這兩年的公民論壇與其說是開花結果,反倒更像是那顆種子終究破土而出,跨越了戒嚴時期的桎梏、現今土地的多重歸屬,如同一株仍需灌溉的幼苗,當我們將過往歷史進行一番爬梳,試圖把曾經斷裂的記憶承接現今,將那些遇到瓶頸的現況攤開,換著方法交叉構築對議題的討論後,也許接下來要面對的,便是如何將這些討論化為實體,一步一步,找到屬於這個世代的龜山島樣態。

工作坊結束後,工作人員與公民們的全體合照。
工作坊結束後,工作人員與公民們的全體合照。

附註

  • 註1: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由作家 廖鴻基老師於1998年成立,為台灣第一個為「海洋」發生之非營利組織,從事鯨豚研究、海洋廢棄物調查、環境教育等海洋教育宣導,目的希望讓大家認識並珍惜海洋。
  • 註2:由日本宮崎清 教授針對不同社區議題所提出的社區營造分類方式之一。 「人」指的是社區居民的人際連結、活動等;「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經營等;「地」指的是地理環境與環境保育等;「產」則是指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包含地方創生、行銷等;「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註3:龜山島上常見的海濱植物,屬於可食野菜的一種,是龜山人平時的食材之一,其吃法也有傳至卯澳、馬崗等東北角海岸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