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5期-金柳喚新春─水社柳

李俊緯  /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

福山植物園2株移植保育的水社柳形態優美
福山植物園2株移植保育的水社柳形態優美

編按

林業試驗所目前著手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針對全國各地珍貴稀有且名列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原生植物,進行棲地族群調查與移地繁殖復育工作;宜蘭縣位於台灣東北部,長年受到來自海洋季風吹拂影響,加上平原南北側分別有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延伸的多樣地形地貌,成就獨特多變的氣候條件,也孕育豐富精采的植物資源,本專欄規劃於一年四季不同月份的物候下介紹原生宜蘭縣內、具代表性的當令珍稀植物,期喚起民眾對在地植物的關懷,甚至願意起身投入實質的保育工作,共同陪伴蘭陽地區的這艘綠色方舟航向未來。

100%特有種的柳屬植物

楊柳科(Salicaceae)植物全世界最新的分類共56個屬、約1,200個分類群,這類植物廣泛分布在熱帶地區、北半球溫帶及針葉林等地區。而目前臺灣現有楊柳科植物有7個屬,分別是嘉賜木屬Casearia、羅庚果屬Flacourtia、 天料木屬Homalium、山桐子屬Idesia、魯花樹屬Scolopia、柞木屬Xylosma與柳屬Salix ,今天要介紹的水社柳正是楊柳科內最具特色的柳屬植物。

 

全世界單就柳屬植物統計約500種左右,佔楊柳科56屬植物種數的4成以上,而台灣楊柳科柳屬共有6種及4個變種等10個分類群,相較其它6屬盡為1屬1種,可看出柳屬在楊柳科的重要比例。此外,原生台灣柳屬下的10個分類群全數都是正港的台灣特有物種,屬內的特有種比例達100%,這比例也遠高於國內目前5,000種原生植物中特有種佔有比例的25%,更顯示出柳屬在台灣植物分類的特殊性。

 

水社柳(Salix kusano (Hayata) Schneid.)與水柳(S. warburgii Seemen)是柳屬下唯二的濕生物種,其中水社柳早在1916年即由日本植物分類大師川上瀧彌(Kawakami Takiya)與早田文藏(Bunzo Hayata)等人在南投日月潭發現、採集至今超過百年,因日月潭舊名「水社海」取名水社柳,然而當初發現本物種的原生育地卻因後續的水庫設施建造而淹没、消逝不見,如今水社柳已被「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2017年版」列為國家瀕絕等級(NEN, National Endangered)的珍稀植物。

多年生落葉樹的水社柳,冬季限定的蕭瑟感。
多年生落葉樹的水社柳,冬季限定的蕭瑟感。

固堤護岸的在地優良樹種

雖然水社柳的模式標本(Type specimen: 為分類學家於新物種命名發表時,描述其形態特徵時所依據的標本)採自百年前台灣中部的日月潭水域,然而隨著植物學者研究調查腳步拓展,1980年代起陸續在台灣南部屏東滿州南仁山(1984)、牡丹東源(1995),與東北部宜蘭礁溪龍潭湖(1987)、員山草埤(1987)、雙連埤(1995)、南澳神秘湖(1996)、員山蜊埤(2012)、蘇澳聖湖等中低海拔淡水濕地發現數量不等的水社柳族群,其中原生雙連埤近百株的水社柳更是長在湖中的浮島上方,根系與李氏禾、小毛蕨等植物交織成厚度達2公尺的草毯、漂浮在雙連埤的靜謐湖面上,成為全台最特別的一群水社柳。

 

座落通往林試所福山植物園必經之路、海拔約470公尺的雙連埤,早年因四周環繞群山崩落土石阻塞、而形成的天然盆地型湖泊,這兒的動植物資源多樣而豐富,光是水生植物的物種數調查到112種佔全台灣三分之一,其中不乏許多諸如水社柳、絲葉貍藻、分株假紫萁、蓴菜……等珍稀物種,在宜蘭豐富的湖沼生態系裡首屈一指;此外,就雙連埤17公頃調查到312種植物的比例計算單位面積具有物種的豐富度,絕對名列全球濕地排名的前茅。

雙連埤中目前有浮島4座,島上是珍稀植物的疪護所。
雙連埤中目前有浮島4座,島上是珍稀植物的疪護所。

低溫萃煉過的金黃花序

水社柳為多年生落葉樹種,冬季低溫期全株樹葉落盡,外型呈現乾枯一片的蕭瑟景緻,然而,此時沈隱在枝條上的花苞群們,卻靜靜地吸納一波波寒流帶來的冷空氣能量,以滿足打破休眠狀態的低溫需求(Chilling requirement)。每年元旦到農曆春節初春期間,是水社柳一年之中最吸睛的時刻,當雄花花序從花苞內蹦出之際,原本乾枯狀的樹枝瞬間掛滿金色花飾,像極了一大盞閃閃發亮的黃金水晶燈,佇立湖畔照亮雙連埤水面,十分動人!

 

雌雄異株的水社柳雌花及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株上,雄花花序呈金黃色與稍帶綠色的雌花花序可明顯分辨,不過非開花或結果的生長期要判定植株公母不太容易;水社柳是正港的台灣原生特有種植物,天性喜愛潮濕的淡水環境,樹勢強健、生長快速,合適的環境下樹高可在數年內長到8公尺高,加上本身根系十分發達,相當適合種植在河岸、田堤或濕地池畔等水分充足地域,成為具觀賞價值及固堤護岸的天然河堤。

水社柳雄株花序為金黃色長穗狀的葇荑花序,十分吸睛。
水社柳雄株花序為金黃色長穗狀的葇荑花序,十分吸睛。

社區參與式植物復興

百年前在日月潭畔發現水社柳模式標本的原生育地,後因建造水利發電設施被淹没、空留族群消逝的遺憾,近年的好消息是鄰近日月潭的頭社盆地發現十來株尚存的水社柳雄株,引起在地青農王順瑜先生等人高度關注並主動發起復育作業,成功繁殖成千上萬的扦插苗,陸續栽植在頭社盆地與日月潭附近,稍稍彌平原生育地被消逝的遺憾。

 

扦插繁殖為植物體無性繁殖方法其中一種,繁殖體的基因並沒有經過雄雌蕊的授粉重組,與扦插穗母株個體內基因完全相同,因此,數量再多的無性繁殖體對該物種基因遺傳多樣化並不會有實際幫助;此外,頭社盆地原有的20株水社柳老樹盡是雄株,扦插得到的後代也是雄株,為避免這類珍稀植物遺傳基因單一化的問題,特地遠赴宜蘭雙連埤迎娶10棵水社柳雌株移植南投,並且成功完成授粉結實的有性繁殖世代、培育出數十萬株實生苗後代,這段宜蘭雙連埤與南投日月潭的水社柳引種復育故事,成為植物保育界最經典一椿美好婚事!

 

場景回到20多年前群山環繞、水草肥美、蟲鳴鳥叫的雙連埤畔,氣氛卻顯得十分詭譎,因當時的大地主為了埤塘開發的龐大利益,採用激烈手段與縣府及環保團體保育派拉鋸多年,不惜動用怪手等機械大肆破壞埤塘原有地形地貌外,並施撒大量除草劑殺除水生植物、放養大量草魚、鯉魚及吳郭魚等外來魚種啃食珍稀水草,原本豐富的濕地生態系受到不小的威脅。直到2003年,宜蘭縣政府依農委會的「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雙連埤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同時編列預算5300萬元進行土地徵收,並積極移除外來強勢物種,期能確保縣內最重要的湖沼生態系能不再受到外在人為干擾下自然繁衍。

 

透過宜蘭在地關心雙連埤生態的社區大學及民間NGO產、官、學三方面共同協力下,劃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的雙連埤總算逐漸恢復生機,除了浮島上原有水社柳群再現綽約多姿外,環湖道也復育了數百株的「金柳林」,準時地在年初氣溫回暖之際,綻放出一片片金黃色的閃耀花序,迎接喜氣洋溢的春節與生機盎然的春天到來!

雙連埤在地青農返鄉在田間營造水生植物保種池
雙連埤在地青農返鄉在田間營造水生植物保種池

後記

植物分類屬楊柳科(Salicaceae)柳屬(Salix)的多年生落葉中小型喬木,與同屬的水柳均為喜好濕生水域的台灣特有種植物,而水社柳因分布地點局限在宜蘭員山、礁溪、南澳鄉少數湖沼、南投魚池頭社盆地、武界山區,以及屏東牡丹東源濕地南仁山等地點,現存個體數量不超過2,000株,而被列為國家瀕絕等級(National Endangered)的珍稀植物。

 

雌雄異株的水社柳又名草野氏柳或金柳,草野氏柳別名來自其種小名kusano人名的中文翻譯,而金柳則因其雄株的葇荑花序(catkin)盛開時的長條形花序色呈金黃而得名;與雄花花序相較之下,雌花花序較稀疏且偏綠色為鑑別公母株的最佳方法。

 

此外,水社柳的葉形呈長橢圓形至披針橢圓形、葉緣微鋸齒狀且葉基呈圓鈍到心形、長7-12公分、寛3-4公分,此為其與同為濕生型態的水柳判別重點,至於台灣現有柳屬其它8個分類群都不是濕生型植物,則可清楚從生育地理位置差異分別。

水社柳的葉緣帶小鋸齒且葉基為圓形或心形為其判別重點
水社柳的葉緣帶小鋸齒且葉基為圓形或心形為其判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