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8期-宜蘭河的船隻

文:蔡欣茹、吳敏顯/圖:宜蘭縣史館

蘭陽八景之一石港春帆
蘭陽八景之一石港春帆

 

早期航行於宜蘭河的船隻以載貨用的「渡船仔」(又稱「駁仔」)和沿岸居民用來對渡或是短程載貨的「鴨母船仔」最為普遍和為人所熟知;另外還有一種曾在壯圍東港出海口附近載運石材、木材、米糧北至頭城,南至蘇澳俗稱「垵邊仔」(1)的雙桅(三桅)帆船,但相較於前兩者,「垵邊仔」因消失時間較早(2),在田野走訪的過程便祇能蒐集到十分基礎的資料,且無法經由耆老間口述相互參照來驗證船隻本體的詳細樣貌,因此先略而不談,僅就「渡船仔」和「鴨母船仔」來敘述。

船的本體

駁仔 (吳敏顯攝)
駁仔 (吳敏顯攝)

早期的「渡船仔」,又稱「貨船仔」或「駁仔」,外型、大小與現今的龍船相似,但船頭、船尾上揚的弧度較龍船小,顏色以黑色為主,長度約為二十七台尺(合八點二公尺)寬為六至八台尺間(合一點八~二點四公尺),深度約為三至三點五台尺(合一公尺左右)載重範圍在三千台斤上下。

 

這種主要用於載貨的渡船,早年還有另一個身分,就是在端午節時出租給各庄頭進行龍舟競賽之用,但在渡船變成龍船之前,需經過專業師傅進行船體的強化(綁藤索)和美化(彩繪)工作。

 

「鴨母船仔」算是河船中船體最小的一種,其尺寸因人而異,大抵為長二十台尺(合六公尺左右),寬四台尺(合一點二五公尺),載重一千台斤上下。

鴨母船仔 (張文義攝)
鴨母船仔 (張文義攝)

船的製作

當時的製船師傅多集中在宜蘭市西門一帶,其中最為人稱道,製船技術一流者,首推「釘船仔海」(其約為光緒十三、四年出生,18871888(3),大湖底附近的船隻有許多出自其手;那時船隻的買賣是由船家到西門一帶向製船師傅定做,船師傅的製船工作天若是像龍船般大小的「駁仔」約為三十至四十天(若有助手幫工可提早十來天),若是「鴨母船仔」則需二星期左右,所使用的木材以檜木(俗稱松蘿仔)、樟木和楠木(大葉楠)為大宗,船隻若打造完成,再由船主從西門渡頭沿河撐回去。

 

一般若是新船第一次下水,通常船主會在河上獻些紙錢,也就是灑銀紙敬告水上的「好兄弟」往後多關照,因此,從船隻開始營運後,除了固定的節令,如端午、中秋、春節外,即便是不宜近水的農曆七月或是刮風下雨也穿著簑衣開張無誤。

舊時鴨母船照
舊時鴨母船照

船的修護

渡船經年累月在河中行駛,尤其是經過急流淺攤(如員山鄉永和村俗稱「五虎跳牆」之處),常與溪中的砂石摩擦難免有所耗損,船家為了延長船隻的使用年限,一年會拖上岸整修一至二次,這種固定的維修工作多半由船家自己著手,除非船體發生比較嚴重的磨損需要重新接片時,才花錢請製船師傅修補。

 

船家固定的維修工作主要是針對船體木結構接縫處進行耗材的更換,更換前需先將縫隙間原有的填充物清除,再重新以竹絲或杉絲(即以竹片或木片刨成細絲,再搓成細條狀),加上桐油灰(桐油加上石灰)一起槌搗直到呈黏稠狀,並有韌度,然後密填於接縫中,最後再封上一層桐油,修護工作才告完成。

昔日繁盛的鴨母船河道
昔日繁盛的鴨母船河道

備註

  • 1「垵邊仔」,「垵」音oa~1),取音譯。根據吳敏顯先生採訪宜蘭地區船王(見1982.6.23聯合報,《宜蘭地區船王林石順專訪》之子林乾源,提到其祖父林阿子曾受僱駕駛「垵邊仔」從蚊仔巷港(今壯東第三大排)經宜蘭河出海至頭城、蘇澳等地,這種船比一般俗稱「駁仔」的貨船大,但是具體的尺寸大小報導人未見過,再加上「垵邊仔」因省道建設比內陸公路早,故在其祖父那一代即消失,因此,僅知「垵邊仔」為帆船,但究竟是「雙桅」或「三桅」仍無法證實。有趣的是,因地緣關係,上游地區的耆老多數未曾聽過「垵邊仔」,有聽聞者也因從未聽長輩描述過外型,而只知其為出海口附近載貨的船。
  • 2在戴寶村,《宜蘭縣交通史》,頁49中曾提到「偎邊仔」,但可能同樣面臨資料蒐集困難,因此相關敘述甚少。
  • 3「釘船仔海」,在大湖底船仔頭附近一些七八十歲耆老口中為「製船師傅佼佼者」的代表,這些耆老僅少數見過此人,但從經營貨船的上一、二代口中經常聽到此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