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3期-蘭陽博物館出版品簡介

廖啟政  /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李繼勉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員

前言

籌設中的蘭陽博物館,以彰顯區域性特色為使命,我們採取一種動態的、開放對話的方式,將在地人的真實生活與情感深植其中,希望透過讓博物館展示讓地方文化活絡起來。

 

蘭陽博物館以山、平原、海三個特色做為展示的骨架,以歷史人文及自然生態為精神,不同時空的人、事、物為血肉,塑造一個完整的宜蘭印象。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我們延伸博物館中的展示內容成為「蘭陽博物館系列叢書」,邀請學者專家撰文成書,提供一個可移動、可攜帶的平面展示場。

 

宜蘭風土孕育出來的人、事、物都是叢書的取材,我們期待「蘭陽博物館系列叢書」可以突顯在地的特色、包容不同族群觀、結自然與人文之美 ,將宜蘭文化呈現在各個不同角落的讀者面前。(引自本館前館長李永和)

 

本館近期的出版品包括:宜蘭部落繪、淇武蘭遺址出土陶罐圖錄、淇樂陶陶、林木風華—信義社區、噶瑪蘭族、宜蘭魚資源、台灣檜木、樟腦事業.泰雅殖民與宜蘭近山平原地區之拓墾,兼具自然與人文;本館做為充實宜蘭資源調查、考古研究、以及普通科學的推廣,深入淺出地引導讀者完成一趟沒有包袱的宜蘭之旅,針對本館近期之出版品,茲簡介如下:

 

《宜蘭部落繪—宜蘭社區地圖》

 

出版單位: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蘭陽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94年12月

 

近20年來,在文化、環保、觀光的發展策略下,宜蘭的能見度不斷提高,逐漸在台灣的版圖上浮現,從一個窮鄉僻壤,終至變成文化大縣與觀光勝地。這一股改變的力量,正是來自於認真打拼的宜蘭人,走入社區,整潔優美的環境往往令人驚豔,不管這種行業的人,總是各安其位,那份與土地深深連結的感情,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長期以來,宜蘭人選澤了一條他們認為正確的路,並且很認真的往前走去,去實踐他們的理想。

 

這一本社區地圖集,對於宜蘭眾多社區而言,只能算是抽樣,也是一次初步的嘗試,每一張地圖的完成,背後都有社區深厚的生命力在支撐著。以繪本形式來呈現,除了想要表達一種藝術趣味之外,更希望朋友們能夠深歷其境,按圖索驥,重新去發現社區,一起來珍藏宜蘭;而社區之間也能像俱樂部一般,有至一同,互相切磋,相濡以沫,共同成長。

 

一張社區地圖,有如一片小小的拼圖,雖然單薄,卻值得期待,當一張張地圖陸續完成之際,美麗的家園也就在不遠處了。感謝所有社區這段期間給予我們的支持與協助,沒有社區,故鄉的輪廓不會清晰,面容也不會美麗;我們要繼續愛護宜蘭,讓她永遠容光煥發,永不失色。

 

讓我們一起走宜蘭的路,體驗宜蘭的社區。

《宜蘭部落繪—宜蘭社區地圖》。
《宜蘭部落繪—宜蘭社區地圖》。

 

《淇武蘭遺址出土陶罐圖錄》

 

編輯:陳有貝、邱水金、李貞瑩
出版日期:94年8月

 

2001年,宜蘭縣礁溪鄉的淇武蘭遺址因為得子口溪的治理工程而發現,隨後經過一連串的發堀,不僅出土了大量的考古遺址,而且還有不少是過去所罕見的,這些資料對於蘭陽平原或是台灣早其歷史的研究而言,無疑都有深刻的重要性。

 

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這些遺址至少堆積了一千餘年以上的人類歷史,最早可達距今1300多年以前,最晚已進入百年內的日治時期。是誰留下這些遺物的 ?有充足的證據顯示,至少在數百年以來是活動在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民族。

 

在各式各樣的資料中,陶片可以說是其中最龐大的一項,總計數量達到55萬件以上,於是在兼顧文物保存與尋求進一步考古研究的前提下,淇武蘭的陶片被復原成1000多個陶罐。而這本報告圖錄便是來自於這些工作的成果。

 

這些陶容器絕大多數都是實用器,基本上可分為兩類,出自年代較早的下文化層的陶質較軟、器壁較厚,器表為素面或帶方格紋,器型之大小與形態較多樣。另一類即學界所慣稱的幾何印紋陶,陶質硬,器表滿佈著各種幾何印紋,復原後的陶罐呈短頸、鼓腹、無把無足、器形較小,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的陶罐形態都相當一致,此類多出土於上文化層,年代較晚。

 

淇武蘭的陶罐究竟有何意義?除了讓研究者可以從功能性的角度認識當時的生活圖像之外,可能對於社會文化層面也提供一定的訊息。例如,上層定型化的陶罐是來自於專業分工的深化 ?還是意味著社會上一定的標準化,甚至指涉到族群的共同認知。尤其是陶罐表面看來複雜的圖索似乎也是循著一定的成形規則,透露出隱藏在製作者背後的社會制約意義。

 

這本已復原陶器為主的圖錄共收錄了383件淇武蘭遺址出土的陶罐,這些陶罐在整批材料中將無疑具有代表性。所以雖然只是一本圖錄,但內文皆一併提供了出土與測量資料,目的便是可以結合未來的學術發掘報告,視之為整體發掘報告中的陶器圖檔。

 

事實上,自從淇武蘭遺址的搶救發掘以來,各種豐富的出土資料一直都處於整理中的階段,期間得到很多專家學者與關心人士的幫助,共同的希望無非是期待發掘報告可以早日完成,讓淇武蘭的歷史可以重新曝光。當然也為有這一日的來臨,才得以宣稱我們對於淇武蘭遺址的搶救發掘已經告一段落。

《淇武蘭遺址出土陶罐圖錄》。
《淇武蘭遺址出土陶罐圖錄》。

 

《淇樂陶陶》

 

編者:邱水金、李貞瑩
出版年月:95年6月

 

近年來在宜蘭礁溪淇武蘭遺址上,發現大量陶罐,這些陶土做的罐子外型相近,是生活在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人主要生活器具,個個胎薄細緻、輕巧可人,表面佈滿紋飾,都是徒手製成。

 

淇武蘭村落裡的陶罐俯拾皆是,其普遍程度不下於現代的塑膠袋之於我們,但是曾在此生活的祖先們,他們用來盛裝使用各種東西的器皿竟是如此美麗易碎,似乎可以想見他們當時的生活是多麼優雅從容。

 

這些採用蘭陽平原土壤做成的幾何印紋陶罐,發展成熟,正是噶瑪蘭平民工藝的代表作。

經由特寫罐子上的紋飾、說明紋飾分佈的規律、介紹罐子的形狀以及怎麼製作和使用它們,這本書將為您揭開這些陶罐的點點滴滴,讓我們透過這些遺留下來的財富,親見老祖先的美感與生活。

《淇樂陶陶》。
《淇樂陶陶》。

 

《林木風華—信義社區》

 

作者:林正芳
出版年月:95年2月

 

信義社區在民國34年(1945)台灣光復後,才從竹林劃出,獨立為一里,面積0.6420平方公里,行政區屬羅東鎮信義里,共有29鄰。根據民國94年6月30日統計,人口共計4485人,1525戶,男性2125人,佔總人口的47.4%;女性2360人,佔總人口的52.6%,以從事商業佔大多數。

 

信義社區所屬的竹林一帶自清代漢人入墾以來,即是一個以農村為主的聚落,到了1920年代,台灣總督府將管理太平山林業的營林所出張所設於本社區,因為林業的開發,帶來相關的產業和建設,使羅東成為宜蘭縣的工商重鎮,可以說,今日羅東的發展的源頭,是由本社區開始的。

 

到了1980年代,由於太平山林業停止開採,設於本社區的其它大型工廠也相繼停止生產,雖然如此,長期累積下來,本社區轉而成為以商業為主的聚落,本社區的興東路、倉前路及中正北路南段都是羅東鎮的主要商圈,中正北路以東的林管處也轉型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其它地區,大多闢為住宅區,兼有自然與人文之美。

《林木風華—信義社區》。
《林木風華—信義社區》。

 

《噶瑪蘭族》

 

作者:陳淑華
出版日期:95年10月

 

出版噶瑪蘭這本書,是希望藉由本館綿薄的力量,提醒讀者們關於語言文化保存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一個文化的消失必然源自於語言的流逝,我們用文字與圖片所能紀錄下的,終究只是文字、符號、形象、或者圖騰,卻難以將聲音完整地表達出來,尤以某些現代通用語言上不易顯現的喉音、深喉音或濁音,更難用文字精準地學習或傳達,當某種語言以相對迅速的步伐從這片土地上消失,我們便有義務將這訊息快速傳遞出去,並且積極找尋適當方式或管道,盡力保存這些語言的文化。

《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

 

《宜蘭魚資源》

 

作者:戴秀玲
出版年月:95年12月

 

台灣四面環海,理應與海洋特別親近,尤其台灣全島海岸地形豐富多變,岩岸沙岸交雜分佈,可以說是發展海洋文化事業的一大利基,但一直以來,基於眾多因素我們對於海洋似乎畏懼多於熱愛、限制大於發展;宜蘭的海岸地貌也是異常豐富,又有黑潮流經帶來大量魚貨,本館身為宜蘭的一份子,有必要讓讀者瞭解並且增加對於海洋的親切。魚的故事,從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務開始出發,讓讀者藉由魚的認識拓展對海的期望與想像,並且關注我們周遭海洋的變化。

 

《樟腦事業、泰雅殖民與宜蘭近山平原地區之拓墾》

 

作者:廖英杰
出版年月:95年12月

 

太平山的林業帶動了20世紀初期宜蘭產業的發展,促成羅東鎮的興起,也為戰後的台灣賺取大量外匯,然而相關的學術性研究幾乎全無,因此 本書最初是以太平山林業史作為研究主題,希望以林業與區域發展之關係為切入點,探究太平山林業對於近代宜蘭的經濟影響。然而,在 審閱文獻資料時卻發現,日人開發太平山的過程中,並未遇到台灣山林開發過程中所必需面臨的「理蕃問題」。太平山既然為宜蘭泰雅人的生存地域,為何日人伐採太平山林材時,卻完全沒有遭到宜蘭泰雅人任何的反抗與敵對行為呢?

 

在閱讀霧社事件資料時, 本書將初步蒐集的太平山相關文獻合併思考,產生了一個未曾有人提出的問題:「何以霧社事件發生在霧社,而不是宜蘭的太平山?」太平山林場事業對於泰雅人生存地域的入侵,絕不下於台中州能高郡的霧社地區,而宜蘭泰雅人一向被日人視為最棘手、最難「馴服」, 那麼為何宜蘭沒有發生「太平山蜂起事件」?

 

由於太平山林業始於1916年,為解決此一困惑,遂將研究的時限往前推移,試圖理解1895-1915年間宜蘭近山地區日人殖民的實態,藉以了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宜蘭泰雅人毫不反抗日人進佔山林資源。當研究焦點集中於1916年以前宜蘭近山地區的發展時,發現宜蘭淺山地區樟腦資源之豐富,遠超過一般人的認識與想像,當時日人對宜蘭樟腦的開採規模並不下於太平山的林業。事實上,泰雅人對於日人的抗爭此時早已經開始,只是這一段反抗殖民的過程,已經成為大家共同的集體遺忘。因此,若真要研究太平山林業,則必需先研究宜蘭樟腦業的發展歷程,此即為本書研究主要之目標。

 

正如一般人所周知,樟樹通常生長於平地到低海拔的丘陵,而此一地區通常被稱之為「淺山」或「近山」地區(本書以下通稱「近山地區」),由於此一地帶正是台灣原住民族泰雅人的居住領域或是狩獵場地,自清代以來漢人甚少定居於此。因此,日本時期對於宜蘭樟腦業的攫取之過程與殖民工作的投入,便對宜蘭近山地區產生了邊區拓殖的效應。

 

《台灣檜木》

 

作者:林玉如、陳淑華
出版年月:95年12月

 

面對全球暖化的環境快速變遷,如果情況無法控制或改善,可以預見的,北極的冰帽將有可能於2040年消失殆盡,而全球的溫度也將有可能在彼時上升4℃至5℃。檜木一路退守至潮濕多霧的中海拔以上 ,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即在於溫度的變化週期,如果全球平均溫度不斷上升,到2040年以後,恐怕檜木林的範圍面積將大幅縮減至只有高海拔才可以生存,以檜木動輒以千年計算的生命週期,面對人類以數十年甚至數年的速度在改變環境,它們是否能度過這樣的衝擊,在沒有解決方案的前提下,答案似乎是負面的。

 

我們希望讀者藉由本書瞭解宜蘭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檜木適合棲息在此的理由,也充分介紹檜木在台灣經濟面所提供的價值,站在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基調上,希望後代子孫還能有機會親近檜木,本書的出版不啻是為環境保護與知識介紹提供一個對話平台。

臺灣檜木。
臺灣檜木。

小結

本館展示教育的模式分為:山、平原、海及部落,順著這個邏輯編撰蘭博叢書,凸顯其中值得紀錄保存或研究典藏的主題,進而有了這一系列的出版及研究計畫。宜蘭的每個地方、每樣環境,都別具特色與研究性,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博物館,值得您一再造訪或咀嚼的動人天地;蘭博叢書的介紹,不過是用來描繪這份感動的百分之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看完本館出版品簡介後, 您是否對於宜蘭的自然資源及人文歷史,有了相當的認識及興趣?而更多精彩的內容都收錄在蘭博叢書中,期待能有機會將它們分享給您 ;當然,我們更期待您的蒞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