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6期-頭城火車站

文:宜蘭縣文化局/圖:莊雅惠

清代的頭圍街圖,資料來源:《臺灣府輿圖纂要》,〈噶瑪蘭廳輿圖纂要〉,p308
清代的頭圍街圖,資料來源:《臺灣府輿圖纂要》,〈噶瑪蘭廳輿圖纂要〉,p308

頭城市街的興起與烏石港緊密相關,烏石港長期為水路進出蘭陽之門戶、貨物吞吐之要港,頭城地區成為蘭陽貨物的集散地,清朝時期頭圍聚落原侷限在河道附近的頭圍街(舊街)街道內,日治時期逐漸發展出一條平行於舊街的新市街,即今開蘭路。

現今之開蘭路商業活動興盛,早已取代了頭圍街的中心地位
現今之開蘭路商業活動興盛,早已取代了頭圍街的中心地位

 

日治一開始,就闢建軍用道路,穿過頭圍街的西側,形成現在開蘭路的前身,大正3年(1914),日人進行拓寬道路、修築排水溝、建設自來水系統等以衛生為主的市街改造計畫,頭城在大正5年(1916)制訂「市區計畫」,施作項目包括道路的拓寬、拉直既有的彎曲巷道,闢築或新開設道路、增設排水溝。

 

今日之開蘭路因商業活動日漸興盛,取代了舊街(頭圍街)的中心地位。在市街的核心地帶,陸續建立警察分駐所、小賣市場、庄役所、信用組合…等公共建築,此時的開蘭路已成為頭圍聚落重心,集政治、金融、倉儲、交通重要設施於此。

明治37年(1904)頭圍聚落圖,資料來源;台灣堡圖,1/20000,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原圖明治37年(1904)調製,明治39年(1906)出版,台北市:遠流,1996
明治37年(1904)頭圍聚落圖,資料來源;台灣堡圖,1/20000,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原圖明治37年(1904)調製,明治39年(1906)出版,台北市:遠流,1996

 

頭圍因港口淤塞,市況蕭條許久,直到鐵道建設的完成,頭圍礁溪之間鐵路在大正9年(1920)4月16日開通,為頭圍市街重新注入活力,當時的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這樣報導:

 

近車站之地,新造一條街,車場透市場,南北兩畔,築造有二十餘軒之店。西畔近山之處,近亦築成旗亭旅舍運送店。在市之中北街,多有層樓疊閣,煥然一新。

火車站前禶祥路現況
火車站前禶祥路現況

 

文中的新造一條街,就是現今禶祥路,與鐵道運輸相關的服務業如旅館住宿、包裹托運寄送的行業因而興起。

 

鐵路的出現,改變了自清朝以來貨物流通與集散的模式,宜蘭鐵路全線通車後,打破自然地理障礙,鐵路經過並停靠的街庄聚落,便皆成為地方貨物進出集散的據點。

(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
(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
頭城火車站及站前圓環舊照(頭城鎮誌,p6-2)
頭城火車站及站前圓環舊照(頭城鎮誌,p6-2)

 

頭城火車站日治時期稱為「頭圍驛」,於大正9年(1920)4月25日礁溪、頭圍間通車開始營運時為一木造站房。台灣光復後,民國37年6月16日改稱頭城站,民國51年波密拉颱風後,鐵路局將木造站房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站房,民國73年擴建為雙線時,延長第一、第二月臺長度,並增設雨棚及闢建地下道,民國84年擴建候車室、辦公室、廁所。

頭城火車站舊照(宜蘭縣史館 提供)
頭城火車站舊照(宜蘭縣史館 提供)
民國52年改建後的頭城火車站舊照(頭城天主堂 提供)
民國52年改建後的頭城火車站舊照(頭城天主堂 提供)

頭城火車站的生活記憶

 

在鐵路局服務共46年8個多月的資深員工林振添先生,從站工、行包(行李包裹)作到站長退休,對於火車行車調度、貨客運業務內容無不知曉,談及火車行車的演變,尤其深入:早期火車採日間行駛、夜間停駛(班次約從上午5點半、6點到晚間10點、11點);日治末期,因美軍轟炸台灣,空襲時期日間不開車,火車採夜間作業並進行燈火管制(班次約從下午5、6點到隔日上午6、7點);光復後,火車24小時行駛,日夜間皆有班次,先是夜間走貨車、日間走客車,後來增加夜車(走夜間的客車),充分反映出社會隨時代的演變。

 

行駛於八堵與蘇澳間的宜蘭線,早期火車終點站多以基隆為主,欲往台北的旅客都得在八堵換車,時至今日,宜蘭線火車多直達台北,反倒要在八堵換車到基隆了。火車行車列次的改變,也隱約說明宜蘭與基隆、台北往來關係的消長。

頭城火車站現狀
頭城火車站現狀
2011年千龜來朝活動中重現當年扁擔族討生活的情景(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
2011年千龜來朝活動中重現當年扁擔族討生活的情景(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

 

每日進出頭城火車站、依賴火車移動的乘客,至少包括兩大族群:一為頭城外圍農漁村聚落居民,將生產物品運至頭城來販賣,因為頭城算是礁溪以北最大的市集、小鎮,所以北邊的石城、大溪、外澳等沿海聚落,居民會拿漁獲來賣。二城、竹安、福成等農業地區,會將自己種的菜、蕃薯、花生或所採的山林產物,拿到街上來賣。

 

另一大類則為頭城地區農漁民或從事農漁產品買賣的商販,清晨將果菜、漁貨備妥,搭乘早班車運至基隆、台北等地販賣。

頭城火車站前停著許多上班族、學生通勤的腳踏車
頭城火車站前停著許多上班族、學生通勤的腳踏車

 

這群用扁擔挑著各類生鮮產品,約有4、500人組成,不分男女或壯年老年,每天清晨在黑墨夜色猶未散盡時分,已從鎮內各地趕到燈火通明的頭城火車站,用扁擔挑著一擔擔的魚肉、青菜、水果等農漁產品,置放在候車室內的地上,準備搭乘由蘇澳開出、頭城站4時46分開往台北的頭城平快車,他們可能會在基隆、板橋、台北或樹林等北部車站下車,用肩挑著這些農漁產,在當地的市場前或街頭販售叫賣。

 

早期,不少頭城婦女挑些青菜在瑞芳下車叫賣,過午歇息後順道買些煤炭挑回,更有遠征到汐止、樹林、板橋、基隆、八堵、松山等地區,或在街頭、市場、車站等任何人潮匯集之處擺攤,直到午後結束生意,再挑著空竹筐搭車返回頭城。

 

此外,頭城火車站在每日通勤的高峰,總是見到宜蘭上下班的上班族、上下學的學生,隨著火車進站出站,車站前如潮汐般人來人往,可說是頭城鎮內最具活力的據點。

站前廣場

 

緊靠目前停車場邊,昔日有一棟有圍牆的鋼筋水泥平房,曾為電力公司服務所及住家,後遭拆除。站前廣場的左側,曾開設一家運送店,代辦行李包裹的配送,是與火車相關的服務行業。

 

特別的是,站長宿舍的前方空地靠近鐵軌處,成為頭城站鐵路貨運的集、散貨場,客運與貨運站區有水泥欄杆區隔。早年民間貨物諸如米糧、煤炭、原木、竹材、建材等在此卸貨外,另駐防頭城地區部隊的軍方重型裝備諸如大小車輛、戰車、大砲、高射砲、機關砲等也都於此裝卸,由軍方專責的軍務段負責與火車站方聯繫。

站前廣場現況
站前廣場現況
過去這裏曾開設過代辦行李包裹的運送店
過去這裏曾開設過代辦行李包裹的運送店

宿舍區正前方的廣場,現在作為停車場,是鎮內少有的大片空地,因此有各種活動在此進行,是頭城鎮活絡的公共空間。例如曾被當作為網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舉辦鎮內各類球類比賽,大型活動諸如節慶慶祝大會、選舉造勢晚會、康樂藝文晚會以及各種民間等亦在此進行,是鎮民集會的主要場所。

 

童年居住於站長宿舍的莊漢川先生尤其印象深刻:「另外民間活動也很多,像賣膏藥、日用品、電器,搭臺請歌舞女郎唱歌跳舞之後就開始自吹自擂賣東西,因為所搭的台子靠著站長宿舍,面對廣場,需用電接電就跟我們接,一次廿塊或五十塊錢。因為經常來,熟了甚至還借用家裡當換裝的地方」。在農忙時期,也有鎮民利用空地曬穀。

現作為停車場的空地過去是鎮民集會的主要場所
現作為停車場的空地過去是鎮民集會的主要場所

宿舍區

莊漢川先生手繪台鐵宿舍配置圖(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
莊漢川先生手繪台鐵宿舍配置圖(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

鐵路局頭城站員工宿舍,實際上最早有三區塊,包括現存的站舍巷1號站長宿舍、站舍巷3、5、7、9號職工宿舍,以及現已拆除的連棟三間日式宿舍,空間格局較小且室外設有公共廁所,猜測當時為單身宿舍。

 

除站長宿舍設有圍牆外,其餘宿舍皆未有圍牆,職工家屬充分利用宿舍旁的空地,開闢為菜圃、花園,乃至養雞、鴨、鵝、豬,以貼家用。

 

由於住戶皆為鐵路局員工及眷屬,宿舍區成為自給自足的小社區,早期物資缺乏,站舍內的空地都充份利用來種菜或養豬,遇到過年大掃除則是全體動員,年長的住戶指揮小朋友清水溝等公共勞動。

 

早年鐵路局財較充裕,平時每隔幾年會替住戶更換屋內的榻榻米,風災後便由有關部門報修,多由運務段統籌後交由工務段修繕,後來鐵路局經費不足,修繕材料愈形簡單,例如屋頂由文明瓦改成石綿瓦再改成鐵皮。  

 

根據莊漢川先生表示,火車站一帶地勢較高,早期站長宿舍前只有警察分駐所較高,站長宿舍基本高度加上地勢,成為這一帶最高的建物,大約是民國50年左右的大颱風,曾把站長宿舍北側的編竹夾泥牆給吹垮。

 

緊鄰火車站的童年趣事之一,是充分利用地利之便,撿拾木屑煤炭拿回家用:「站長宿舍旁邊就是貨運集貨場,煤炭跟原木卸下來後就會堆放在空地上。那些煤炭在運送的過程都會掉下來,以前鎮上不是柏油路面,都是石子路面,凹凸不平,搬運過程都會掉一些下來,小孩子就會沿路跟隨搬運的哩阿卡(三輪車)撿拾回家用,那時候大家生活都很艱苦,但童年像這樣有趣味的故事,至今仍令人回味不已。」

頭城台鐵宿舍鳥瞰圖(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
頭城台鐵宿舍鳥瞰圖(宜蘭縣文化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