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2期-宜蘭養鴨產業變遷

文/圖:莊雅惠

改寫自〈宜蘭養鴨產業變遷與養鴨技術發展〉劉秀洲(行政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副研究員兼系主任) 提供

博士鴨牧場所飼養之褐色菜鴨(前)與北京鴨(後)
博士鴨牧場所飼養之褐色菜鴨(前)與北京鴨(後)

 

台灣的養鴨事業可遠溯自明末清初鄭成功來台時,中國鴨種隨同大批移民引進,根據1693年的台灣府誌記載:『1625年閩省人來台者數萬人,1636年良民來台灣者十萬人,1683年移民倍增,彼等大都攜帶愛玩動物如家禽、家畜等同來,至於原住台灣之土著則少有飼養家畜,專以狩獵為事,至今尚多如此』(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62)與1719年的鳳山縣誌均已分別有漢民族在台灣飼養菜鴨、番鴨及土番鴨之記載,是故台灣養鴨史迄今有300年之久。

 

宜蘭平原自古以來即為臺灣地區養鴨事業發達的縣份,尤以冬山河中下游與得子口溪中下游沼澤、低窪地區為重要區域,歷史有百年以上,其產業變遷大略可分三個時期:

1950年前

宜蘭縣自1947年至2007年年底在養鴨隻數 (資料來源:宜蘭縣志卷四經濟志及宜蘭統計要覽)
宜蘭縣自1947年至2007年年底在養鴨隻數 (資料來源:宜蘭縣志卷四經濟志及宜蘭統計要覽)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1950年前,宜蘭縣養鴨隻數呈逐年增加,當時主要品種菜鴨、高州鴨、陸地鴨、正番鴨、北京鴨及土番鴨等六大類,飼養方式以逃冬與河床養殖為盛。

 

逃冬

早期鴨蛋、鴨肉為主要蛋白質來源之一,在民生物質困乏的大環境下,養鴨因食物來源的便利性與地區地理特性,而產生「逃冬」,「逃冬」又可稱為稻田放牧,在稻田收割完畢後,鴨農將鴨群趕入田中啄食收割時掉落之稻穀或田中昆蟲,等到無食可啄時,再將鴨群趕至另一畦田中,繼續討食,鴨群經過亦為稻田留下可觀肥料(排泄物),有利土地肥力之提升。

 

河床養殖

地處亞熱帶的台灣,河邊水草、溪中小魚蝦與螺類繁多,這些都是鴨隻隨處可得的天然飼料,因此不花分文且有食物來源的河流、池塘等公有地遂成為鴨農集散地,鴨農僅需再自行圈圍與搭建簡單農舍即可從事養殖,人們早起趕鴨入水,傍晚趕鴨入舍,有別逃冬的養鴨風情 (潘,1998 )。為了就近照顧鴨群,鴨農並利用當地現有的稻草、竹子搭蓋成臨時簡易的居住所—鴨母寮,以便遮風避雨。

「逃冬」形式之養鴨(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提供)
「逃冬」形式之養鴨(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提供)

1950-1992

根據1962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畜牧生產組及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合編發表之台灣養鴨業初步調查報告資料顯示,在1961年時,宜蘭縣飼養鴨隻數超過200隻以上者共有131戶,97%皆以飼養產蛋鴨為主。當時並無專業種鴨場,蛋鴨飼養者均飼有少數正番鴨,供與母菜鴨交配生產種蛋,然後運交孵鴨場代為孵化,能孵化者以小鴨出售,未能孵化者即以食用蛋出售。孵化場主要分布於羅東鎮、冬山鄉、五結鄉、礁溪鄉及宜蘭市,共計21戶,而當時全國僅有54戶之孵化場,宜蘭縣即佔約了40%。

過去孵化法為「蛋孵蛋」,即利用孵化較久之蛋所產剩餘熱量,供應同期孵化期間較短、產熱能尚未能維持本身孵化之蛋
過去孵化法為「蛋孵蛋」,即利用孵化較久之蛋所產剩餘熱量,供應同期孵化期間較短、產熱能尚未能維持本身孵化之蛋
現今鴨隻孵化廠商業發展自動控制溫度、自動給濕及自動翻蛋等功能的孵化器械,朝向省工的方向發展,也為鴨隻孵化寫下另一頁歷史。
現今鴨隻孵化廠商業發展自動控制溫度、自動給濕及自動翻蛋等功能的孵化器械,朝向省工的方向發展,也為鴨隻孵化寫下另一頁歷史。

 

1967年以前,五結鄉飼養鴨數全縣第一,冬山河下游的成興、下福、利澤簡、孝威等庄,是五結鄉養鴨人家較多的地方,當時養鴨大戶吳連桂的養鴨場(現仍持續經營),四天就孵化一批小鴨,每批6萬隻,年產量高達500萬隻,全台絕大部分的小鴨都來自他的養鴨場,由此可見當時的宜蘭的養鴨盛況(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

吳連桂現仍於有「鴨子的故鄉」之稱的利澤簡內擁有新合益孵化場,長子吳富信為其接班人,圖即為其所孵化之小鴨,白色筒狀物(左上、右下)為給水器,右上方為天冷時的保溫燈。
吳連桂現仍於有「鴨子的故鄉」之稱的利澤簡內擁有新合益孵化場,長子吳富信為其接班人,圖即為其所孵化之小鴨,白色筒狀物(左上、右下)為給水器,右上方為天冷時的保溫燈。

冬山河尚未整治,每逢大雨來時,沿海地區便氾濫成災,其實這樣的環境並不適合許多的農作或家畜飼養,唯獨天性識水的鴨子能適應水災的環境,養鴨事業因此應運而生,許多鴨農都選擇在長年活水源源不絕之處進行養殖,若遇大水時更能把河床沖刷的乾乾淨淨,減輕鴨農們整理髒亂的環境的工作負擔,更是養鴨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

 

1970年前後的宜蘭沿海地區,包括五結、冬山、礁溪這些區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鴨,每戶飼養隻數為200-300隻,成為當時台灣最主要的肉鴨供應市場。 1968-1982年礁溪鄉的養鴨數量大幅度領先其他鄉鎮,礁溪鄉低窪地區如白雲村下游的黃家、二龍村林家、吳家及時潮村陳家、番刈田游家都出現專門養鴨戶,1972年間曾達到最興盛時期,全鄉飼養鴨隻數一度高達175,000多隻,但在河川禁養(1993)前幾年,蘇澳鎮、五結鄉、冬山鄉及三星鄉的鴨隻飼養數量,便領先了礁溪鎮。

 

1970年前後完全飼料製造技術、營養研究以及散裝飼料設備的引入台灣,加速了鴨產業朝向集約現代化飼養方法,養鴨業已成為一種事業,以前傳統的就地取材,克難簡陋的經營型態,已因時代變遷而漸漸被淘汰,而「逃冬」更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有規模的平地圈飼型態如雨後春筍般浮現。

當今飼料已由傳統挖蚯蚓、收集浮萍、下雜魚、米糠等演變到針對鴨隻營養需要量配置完全混合商業飼料生產,增加鴨隻飼料效率。
當今飼料已由傳統挖蚯蚓、收集浮萍、下雜魚、米糠等演變到針對鴨隻營養需要量配置完全混合商業飼料生產,增加鴨隻飼料效率。
左圖:北京鴨正取食於飼料槽 / 右圖:飼料筒現代化集約飼養的業者以管線將筒內之飼料輸送至養殖內之飼料槽
左圖:北京鴨正取食於飼料槽 / 右圖:飼料筒現代化集約飼養的業者以管線將筒內之飼料輸送至養殖內之飼料槽

 

另外在官、學兩方面也逐漸開始重視養鴨事業,首先官方於 1962 年由農復會進行台灣養鴨初步調查,藉以明瞭台灣區當時養鴨的概況,1963 年農林廳出刊指導員手冊 「養鴨」,作為養鴨戶的參考資料;1967 年農復會鑑於養鴨業亟需產業專責輔導機構,更專款補助台北區農業改良場於宜蘭農校內籌設宜蘭分所,專司研究鴨品種之改良、鴨飼料營養與輔導鴨農等相關事務,當時農民以「養鴨中心」相稱,1972遷至現址,隔年改隸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名稱為「宜蘭種畜繁殖中心」,1976年改稱「宜蘭種畜繁殖場」,1981年升格改制為「宜蘭分所」,1999年7月1日因精省業務調整,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正式名稱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在學界方面,國立台灣大學畜牧系沈教授添富博士於 1975 年設立鴨營養研究室,為鴨飼料與營養研究注入學理上的推動力,繼之牽引飼料界進行開發鴨專門飼料,是年,台灣第一家生產鴨粉狀完全混合飼料上市鴨飼料,此可謂養鴨相關事業百花齊放之期,更為日後鋪設了更寬廣的路(李,1998)。

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大門以鴨為飾,十分貼切。
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大門以鴨為飾,十分貼切。

1993年至今

養鴨兼養魚的漁牧綜合經營
養鴨兼養魚的漁牧綜合經營

1993年可謂宜蘭養鴨產業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基於環保考量,宜蘭縣規定河川禁止養鴨,對傳統養鴨人家帶來莫大的衝擊,當年縣內肉鴨在養隻數仍有55萬隻、蛋鴨約5萬隻,不少人決定棄養,宜蘭養鴨合作社的業務量萎縮近三分之二;1994年肉鴨減少至37萬,蛋鴨成長至15萬隻,1998年飼養總隻數再度下降至37萬,2002年更低於30萬隻。

 

截至2006年底,宜蘭縣養鴨戶數僅餘85戶(詳見附件表一),這些鴨場分別飼養北京種鴨、改鴨、北京肉鴨、土番鴨、蛋鴨等,總數達255,000隻,其中肉鴨252,000隻、蛋鴨僅餘3000隻,顯示早年以蛋鴨為主(1962年時佔97%)的飼養鴨種已轉化成以肉鴨為主。飼養方式多以池塘圈養為主,也有鴨農採漁、牧綜合經營方式,其經營型態有養鴨兼養魚,養鴨兼養蜆等,不僅提高鴨農經濟收益,又能降低經營風險,亦有部分種鴨戶改採較新的水簾式鴨舍,而北京鴨飼養則多以契養方式為之。

舖有米糠的蛋槽為鴨隻夜間產蛋處
舖有米糠的蛋槽為鴨隻夜間產蛋處

 

雖然現今養鴨數量不若以往,但是肉鴨雛鴨供應,宜蘭仍然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土番鴨雛的供應量約佔有25-30%的市場,在全國7家北京鴨種鴨戶,宜蘭即占有2戶,其重要性不言而諭。

 

河川禁養前宜蘭縣是台灣鴨子的最大產區,現在卻排名殿後;歷經河川禁養、畜牧法納入規範的兩波革命後,部份宜蘭養鴨人家逐漸轉型為養殖、休閒兼營的新產業型態,如冬山河休閒農業區結合鴨母船體驗、信仁牧場的撿鴨蛋體驗、鴨生態簡介及鹹蛋DIY等、黎明牧場結合旅遊住宿及鴨場體驗、廣興農場的鴨母寮農村體驗活動等,都是現今宜蘭地區養鴨人家的嶄新嘗試。

 

宜蘭部分養鴨業者早在1980年左右即開始進行稻鴨共棲的經營模式,以生產無化學肥料及農藥施作的稻米及鴨隻產品,迎合現代人對於健康的需求,目前三星鄉有三個有機米產銷班(原鴨米)、礁溪鄉的合鴨米等業者均已投入相關生產,結合宜蘭的養鴨與有機產業開創另一個發展契機。

在過去交通不便的年代,鴨母船起先用於趕鴨、收割稻榖,也有貨物運輸、養殖、漁撈等功能,但現今則搖身一變成為體驗獨特農村風情的觀光休閒活動。
在過去交通不便的年代,鴨母船起先用於趕鴨、收割稻榖,也有貨物運輸、養殖、漁撈等功能,但現今則搖身一變成為體驗獨特農村風情的觀光休閒活動。

結語

養鴨產業由二戰結束前的傳統的農家後院副業型態,歷經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洗禮,逐漸轉變為具經濟規模的生產樣態,進而提供國人多樣化的鴨隻產品,實為多少前輩智慧及血汗的累積。

 

然而,隨著河川禁養、畜牧法規頒布及國人飲食習性改變,連帶致使宜蘭養鴨產業面臨除了生產技術精進以外的市場嚴峻挑戰,因而有的養鴨業者繼續在育種及孵化上努力不懈,以供應優良雛鴨代替大規模的鴨隻飼養;也有部分養鴨業者結合養鴨文化改以休閒農業方式繼續經營;有養鴨業者結合觀光產業開設觀光工廠,進一步將養鴨產業與民眾做面對面的接觸、推廣;更有養鴨業者結合有機生產的健康潮流,將鴨隻與水稻共棲生產「合鴨米」、「原鴨米」等。

 

即使目前宜蘭養鴨大縣的光環不再,養鴨人家仍舊秉持宜蘭人的在地精神,就像鴨子耐粗的特性一般,將有百年歷史的養鴨產業繼續傳承,也期待養鴨產業在宜蘭有另外一個未來!

基於環保考量,宜蘭縣自1993年規定河川禁止養鴨,目前飼養方式多以池塘圈養為主。
基於環保考量,宜蘭縣自1993年規定河川禁止養鴨,目前飼養方式多以池塘圈養為主。

參考書目

  •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962  《台灣養鴨業初步調查報告》,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 李育才

1998  〈台灣養鴨事業之發展與沿革〉,《中國畜牧雜誌》30(9):52-55。

  • 潘金木

1998 《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誌》,宜蘭: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