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6期-繆斯星空下~臺灣博物館的發展歷程

文:劉藍玉(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

 

在淺談過世界博物館的發展歷程,說明了現代博物館四大功能-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出現的背景,讓大家對博物館生成的土壤有了認識後,在繆斯星空的照耀下,繼續來談談臺灣的博物館發展。

臺灣第一座博物館

早在1908年,日本殖民政府便在現今的臺北市二二八公園內成立了「總督府博物館」,蒐羅、研究臺灣的人類學及自然科學的標本,除了便於殖民政府對臺灣風土民情的了解外,該館更重要的成立目的則在於「教化殖民地人民」,該館即為現今「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前身。

左:國立台灣博物館正門,前景為1935年滿洲國為慶祝始政40博覽會贈送臺灣神社之銅牛(照片來源:Koika,2009年1月22日攝) / 右:國立歷史博物館正門(照片來源:Encyclopedist,2007年8月5日攝)
左:國立台灣博物館正門,前景為1935年滿洲國為慶祝始政40博覽會贈送臺灣神社之銅牛(照片來源:Koika,2009年1月22日攝) / 右:國立歷史博物館正門(照片來源:Encyclopedist,2007年8月5日攝)

民國44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當時的教育部長張其昀先生的催生下成立,可以算是臺灣人創建的第一座博物館。張其昀先生為中華民國第六任教育部長,其任內開創博士學位教育,著力中小學基礎義務教育,奠定了臺灣的教育格局,並將當時南海學園規模大幅擴張成為「南海五館」,亦即歷史博物館、教育資料館、藝術教育館、科學教育館、教育廣播電台等。其中歷史博物館則是以蒐藏、研究文物為基礎,發揮弘揚歷史、文化、教育功能為宗旨成立的「文物美術館」。

 

而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臺的故宮文物,雖然在民國38年即運抵臺灣30多萬件,卻因數量過於龐大,直到民國43年才全部清點完,民國50年起才整理於臺中霧峰的北溝陳列室展出,而目前位於臺北市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則是直到民國54年才落成。

國立故宮博物院入口牌樓(照片來源:Latinboy,2007年12月6日攝)
國立故宮博物院入口牌樓(照片來源:Latinboy,2007年12月6日攝)

背負著時代尖端責任的先驅者

1960代末期到1979年,臺灣展開了十大建設,帶動了臺灣經濟蓬勃發展,有錢了還想更有錢的臺灣人,在追逐財富的同時,破壞了美麗的大自然,也幾乎忘記了之前貧窮年代的美好印象。「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於是政府在民國69年提出的十二大建設中,加入「文化建設」一節,在各鄉鎮興建文化中心,以及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

 

科博館是臺灣首座以自然科學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首座跳脫傳統陳列展示手法、改採與觀眾互動的現代展示手法的博物館。科博館第一期的科學中心和太空劇場造價四億六千餘萬元,於民國75年元旦對外開放,第二期的生命科學廳造價十一億三千萬元,於民國77年8月對外開放,第三期人類文化廳與第四期地球環境廳(含鳥瞰劇場、立體劇場及環境劇場)的總造價三十三億元,於民國82年同時落成。

2002年9月於台東成立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座以史前和原住民文化為範疇的博物館,也是台灣東海岸第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蘭陽博物館 提供)
2002年9月於台東成立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座以史前和原住民文化為範疇的博物館,也是台灣東海岸第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蘭陽博物館 提供)

自開館以來,科博館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次的參觀人潮,現代博物館走向民眾、推廣教育的理念也因而在臺灣民眾間蔓延開來,並廣為人民接受、喜愛,臺灣的博物館時代便自此展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國立館舍,紛紛於80年後半起成立籌備處,進行籌建規劃。

 

科博館的成立雖然追上了國際間博物館潮流,但當時臺灣還沒開始推動國際化,也還沒想到要跟國際接軌,經營博物館這類新興文化機構的前輩都在摸索中發展,而且是在沒有文化建設土壤,僅能仰賴行政養分稍微滋養的沙地中,兼負起時代尖端的使命,隨時需要冒著因國家法令未臻完備,但仍必須於時限內完成使命的行政瑕疵,並因而被逞處的風險戮力從公。

科博館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次的參觀人潮,現代博物館走向民眾、推廣教育的理念也因而在臺灣民眾間蔓延開來(蘭陽博物館 提供)
科博館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次的參觀人潮,現代博物館走向民眾、推廣教育的理念也因而在臺灣民眾間蔓延開來(蘭陽博物館 提供)

如雨後春筍的後進者

受到國立博物館成功興建的鼓勵,「博物館」一時間成為當紅炸子雞,各縣市及私人紛紛投注經費,興建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於民國79年成立,到今(101)年年底,短短22年間,已有474所會員館加入,換言之,臺灣平均每75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就有一間博物館。

 

政府花了巨額的預算,蓋起一座座文化中心和博物館,建築硬體最好驗收,最能符合行政作業程序,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文化建設跟其他公共建設最大的不同即在於軟體重於硬體,難以行政程序驗收的軟體才是文化真正的內涵所在。只有硬體沒有軟體的文化建設無異於「禮失而求諸野」,有識之士察覺到問題所在,才紛紛開設與文化建設相關的系所。

 

於是與博物館相關的大學系所也紛紛成立,像是臺南藝術大學、輔仁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等高等院校,均先後成立與博物館經營及文化資產保存相關的系所。歷經了30多年,臺灣不論是博物館數量、參觀人數,以及相關的人才培育機構,都在不停成長中,唯獨「博物館法」,至今仍在難產中,使得「博物館」一詞,目前在臺灣幾乎到了濫用的程度,而各級博物館的營運規範,也莫衷一是。目前在博物館的法制面,僅能拼拼湊湊的採用既有行政部門法規,來管理需要極大營運彈性的博物館,每每顯得捉襟見軸。

 

建設在先,人才隨後,雖然有點本末倒置,至少可算亡羊補牢,但在硬體建設完成後,卻吝於在之後投注相應的軟體及人力建設經費,使得許多館舍紛紛成為空蕩蕩的蚊子館,完全無法展現當初興建館舍的雄心壯志,也使更多臺灣人民對政府的文化建設失去信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有再多有心人士願意以博物館為志業,也無法在法規彈性不足、政府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再造博物館界的榮景,恐怕才是臺灣博物館繼續發展下去的最大隱憂。

(蘭陽博物館 提供)
(蘭陽博物館 提供)

在繆斯的星空下,從博物館的起源,談到臺灣博物館的隱憂,難掩激動澎湃的情緒,只好就此打住,待情緒平復後,再回到星空下,為各位看倌娓娓道來臺灣博物館要繼續發展下去,須要克服的各種困境。

蘭陽博物館一景(利勝章 攝,蘭陽博物館 提供)
蘭陽博物館一景(利勝章 攝,蘭陽博物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