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期- 106-108年蘭博家族入校園3-1
《106年-108年蘭陽博物館走入校園教育推廣計畫》/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
計畫摘要
本計畫自106年至108 年止進行,本館採用自辦方式辦理,由蘭陽博物館統籌規劃,與宜蘭博物館家族館舍共同合作推動,對象為宜蘭縣中小學學生,計畫內容包括教案設計及教具製作、師資人力培訓、博物館入校園活動等三項,主要由2位人力負責本計畫推動執行,另3位環教老師共同進行課程與教案的討論和教學協力。
本計畫於執行期間共計服務49所學校、442場、9804人,除蘭博入校園的課程外,並與13間家族館舍合作,邀請有意願的家族館舍入校授課,連結不同的特色與優勢,發展在地知識與環境相關的教案,總計產出13件家族館舍的教案,與6件宜蘭主題的相關教案,並且歷年都與參加入校園計畫的新舊館舍進行討論及微調,同時以量化的問卷資料,蒐集學校教師的意見和回饋,對於博物館入校園的課程整體滿意度高達99%,顯示學校老師都非常喜愛,甚至在課程結束後,也有學生與家長自行到館舍參加活動,或是學校帶全校師生實際走訪蘭博參與其他的環境教育課程,這些延續性的互動交流更凸顯了本計畫的價值。
為讓家族館舍的教學人員和博物館的環教教師,在教學的技巧和專業知能上能更加精進,因此安排多元的主題課程,包含人文、生態、藝術與環境教育等,邀請相關的專業學者或講師擔任培力課程主講,總計辦理了19場,共計54小時的培力課程。
透過培力、教學與教案設計等過程,凝聚家族館舍和蘭陽博物館的向心力,也建立良性的互動與典範,有更多的單位夥伴願意共同投入心力,優化環境教育的服務,同時提升自我能量,讓宜蘭的學子們有機會認識自己的家鄉與在地的豐富資源,開啟更多家族館與校際合作的可能性。
整體執行情形(含各年度與整體目標達成情形)
博物館擁有扎實且多元的宜蘭在地知識,豐富且橫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議題的典藏物件,推動在地知識博物館入校園活動,除補充學校課程的不足,更增進學子獲得在地知識的養份,也活化學校教學資源,並成為博物館與學校教育推廣互惠之提升。本計畫由蘭陽博物館統籌,與宜蘭博物館家族館舍共同合作推動,對象為宜蘭縣中小學學生,計畫內容包括教案設計及教具製作、師資人力培訓、博物館入校園活動等三項。
整體目標達成成果,無論是服務的場次或人次,每年皆有明顯的成長,博物館入校園自106年至108年度總計服務場次442場、9804人,且共同加入入校園的家族館舍也逐年增加,總計有13間館舍參與,清單與參與年度如下所列:大安藥園(106)、白米木屐館(106-108)、橘之鄉(106-108)、勝洋水草館(106-108)、莎貝莉娜(106-108)、春仔花(107-108)、無獨有偶(107-108)、菌寶貝(107-108)、百果樹(107-108)、珊瑚法界(107-108)、蘭陽窯(108)、頭城農場(108)、旺山農場(108)等。經由每年的教學評量,和參與家族館舍討論,提供建議與逐年的修正調整,也發展出13式教案。另外蘭陽博物館也偕宜蘭縣教育處環境教育中心的環教教師共同發展6式的宜蘭主題教案,不只作為進入校園教學的依據,也作為深化博物館展示的基礎。
整體成果如附件一所示。
各年度達成目標分項說明如下:
(一) 106年完成項目
1. 教案設計及教具製作1件:配合入校園「寫在地底的歷史」課完成教案1件與其上課所需的教具,該教具為宜蘭考古遺址出土的遺物仿製,製作內容包括石範2件、刀柄2件、石製飾品2件、骨器1件、石錘1件、礪棒1件、石匕形器1件、豬牙飾品1件、石錛1件,共12件,進行數位掃描、3D列印、外範製作、仿製上色等工作。
2. 師資人力培訓5時:辦理兩場師資人力培力課程,藉由展場的專業導覽解說以及討論,認識宜蘭的考古文化和宜蘭墾拓的發展歷程。
日期:106/11/10/(五)
時間:10:00~12:00
課程名稱:重建漢本-發掘階段成果特展導覽
講師:邱秀蘭/蘭博研究人員
日期:106/11/15(三)
時間:9:00~12:00
課程名稱:宜蘭人的文化與信仰
講師:林正芳/蘭博研究人員
3. 博物館入校園活動70場:每場次執行時間約40-50分鐘,前後備課時間約10-20分鐘,總計服務70場、共1,639人次。
服務場次與人數如附件二所示。
4. 家族館在地化課程3教案與教學評量:教案經由入校課程操作、課程討論與建議後,結合家族館的在地化與其特色,產出3式教案,分別為大安藥園休閒農場「天然防蚊液」、勝洋休閒農場「水草不只是水草-魚菜共生」以及莎貝莉娜精靈印畫學院「我們的海-印畫創作」等,教案為40分鐘之課程,包含知識性的傳達與DIY體驗活動。
5. 修正106年新增之家族館在地化課程2教案:依106年執行課程問卷填答結果,與家族館舍討論後產出2式教案,分別為白米木屐館「白米奇屐」、橘之鄉「健康蜜餞」。「白米奇屐」的課程,活動老師反映希望可以加強與學校課程的連結,故課程內容新增石灰石的功用說明與介紹;「健康蜜餞」的課程為加強與家鄉產業、食農、在地特色之連結,調整宜蘭縣縣果金棗的單元並刪除嫁接技術,增加在地連結的特色。
(二) 107年度完成項目
1. 以宜蘭為主題,教案設計(含教具製作)4件:經過資源盤點、資料蒐集與試教,完成以宜蘭為主題「烏石港歷史劇場」教案1件,以及鯨豚系列相關的教案設計3件,包含「鯨豚的身體及演化」、「鬚鯨與齒鯨」、「宜蘭常見的鯨豚」等,共4件教案。
2. 完成本計畫相關師資辦理人力培訓24小時:本系列的師資培力課程,包含戶外走讀導覽、專家講座、口語肢體訓練、實務標本操作等,藉由多元的主題和形式,讓參與學員有豐富的學習體驗。
人力培訓課程表如附件三所示。
3. 博物館入校園活動181小時:每場次執行時間約50-60分鐘,前後備課時間約10-20分鐘,總計服務181場、共3,988人次。
服務場次與人數如附件四所示。
4. 以教學評量檢討並修正106年新增之家族館在地化課程3教案:參考107年執行課程問卷填答結果,與家族館舍討論後持續對3套教案進行修正,分別為白米木屐館「白米奇屐」、橘之鄉「健康蜜餞」及莎貝莉娜「我們的海印畫創作」的課程。
5. 「白米奇屐」課程觀課老師認為DIY部分操作人力成本過大,且操作時間過長,經討論後改以彩繪百米DIY代替;「健康蜜餞」的課程加強金棗的生長特性,並於水果與蜜餞之關聯性有助學生了解在地知識,增加家鄉產業、食農、在地特色之連結;「我們的海印畫創作」課程老師評量認為投影片課程介紹相當豐富,但對於生活周遭的海洋著墨不深,故將加入龜山島與海潮相關介紹,讓學生更認識宜蘭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
6. 且以教學評量檢討並修正新加入之家族館所使用教案:分別為百果樹紅磚屋「一百顆故事果實-說說故事演演戲」、菌寶貝博物館「世界上的主宰者-微生物」、陳惠美的春仔花「傳遞祝福的花朵」、珊瑚法界博物館「深海的火樹銀花-寶石珊瑚」、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與偶同樂」等5套教案。
7. 百果樹紅磚屋課程課後老師回饋:「課程活動設計能有效讓學生參與,講師的表達及與學生的互動良好,希望能增強黃春明老師的介紹拉近文學家與學生距離。」故於課程引起動機部分新增黃老師的求學時荒誕不羈的故事與其著作及撕貼畫創作賞析吸引學生前去館舍認識黃爺爺,進而學習台灣文學之美;菌寶貝博物館課程老師回饋:「整體課程完整,惟與宜蘭在地連結小,在課程中若能加入在地元素將使課程更符合博物館入校園之意義。」因此,在「單元四、跟微生物交朋友」中新增小單元-「認識生活周邊菌的足跡」,以問答及圖卡等方式引導學生聯想菌在生活中的樣貌,如發霉現象、豆腐乳、麵包、酒、泡菜等;珊瑚法界博物館在課程試行後,老師反映「地方知識可調整增加,結尾加強介紹館舍,可放作品照片讓學生欣賞,吸引學生前往館舍參訪。」 因此課程減少珊瑚應用於工藝和信仰的介紹,更多著墨說明南方澳早期鼎盛的珊瑚產業與地方發展的脈絡,也讓學生能認識館舍位在南方澳的歷史淵源;陳惠美老師的春仔花工藝技術上較有難度,學校老師建議將每個步驟學生應該完成的程度用照片或實物呈現,因此教案素材上也增加手作影像教學的部分,讓學生能更快理解製作方式;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講師操偶的演出非常精彩引人注目,時間和活動也進行流暢,老師提及「若DIY課程時間能加入宜蘭在地元素可使課程更臻完美。」因此建議講師可在DIY的創作前先提供學生針對宜蘭的農村、漁村景象作聯想,讓手偶的角色更具在地性。
8. 提出108年度系列教案之規劃,配合學校課程設計連續性教案:搭配國小五年級社會課程《台灣史前文化篇》,將原已經操作的《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的「史前文化篇」,再規劃新增課「寫在地底的歷史-發掘篇」,設計考古方法和技巧的實作課程,進而讓學生對於宜蘭在地的考古成果感到興趣。
(三) 108年度完成項目
1. 師資人力培訓:完成師資培訓8場、25小時,依照博物館與家族館舍發展環境教育課程教案之需求,且加強課堂教材多元性的開發與想像,提高教學與解說的互動性,本年度多以實務經驗的分享和課程體驗為訓練重點。
師資人力培訓表如附件五所示。
2. 博物館入校園教學191小時:除106-107年度加入的9間家族館舍與蘭博入校園的課程外,另新加入的館舍夥伴有蘭陽窯、頭城農場與旺山休閒農場,因此服務的場次提高至191場次,計有4177人次參加。
服務場次與人數表如附件六所示。
3. 教案設計及教具製作::搭配國小五年級社會課程《台灣史前文化篇》,延伸實務操作新課程「寫在地底的歷史-發掘篇」,此課程目標欲使學生體會考古學在建構人類歷史的過程和方法,提升學生對於考古學之認知與興趣。教案設計運用從考古學家的介紹開始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再經由考古工作介紹後由學生分組扮演考古學家進行田野調查,在探坑中按照專業考古學方法進行發掘及記錄,並將考古文物進行分類、清理、測量,最後透過團體討論及辯論的過程,推論出當時的人類的方式生活等細節,彙整資訊繪製成大海報上上台發表,讓學生簡易且完整的體會考古學研究。
4. 以教學評量檢討及修正:
- 107年新增之在地化課程教案4件:
與家族館舍討論後持續對4套教案進行修正,分別為春仔花工藝之家「傳遞祝福的花朵」、菌寶貝博物館「世界上的主宰者」的課程、百果樹「一百顆故事果實-說說故事演演戲」與珊瑚法界「深海的火樹銀花-寶石珊瑚」。
【菌寶貝博物館/世界上的主宰者】教案中課程大綱中的「1.認識微生物並了解其影響與應用」,於107年課程執行時並不能完整的達到此目標,經課程檢討後決議刪除原單元三「微生物之父」,僅口頭提及歡迎學生至菌寶貝博物館了解雷文霍克的故事,將時間分配至「微生物與菌類之關係」,讓學生對微生物的世界有更系統性的完整認識。
【陳惠美的春仔花「傳遞祝福的花朵】課程之教師回饋問卷指出:「課程介紹『婚嫁用的春仔花』時學生展現極高興趣,希望能加強這部分之介紹。」故今年課程加強單元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課程內容,同時傳閱婚嫁時不同身分配戴之春仔花實品讓學生欣賞觸摸,增加學生對這項傳統技藝之興趣。
【百果樹紅磚屋/一百顆故事果實-說說故事演演戲】課程的教師回饋表示單元三「我是說書人」活動參與課程老師評價其操作成功,能激發學生想像力;但為使課程增強學生學習藝術創作與肢體表達互動能力,108年於課前開會修正課程內容,刪除我是說書人活動,改以「畫圖剪紙創作大師」進行課程,同時增進學生的實體與想像創作能力。
【珊瑚法界/深海的火樹銀花-寶石珊瑚】-參與課程的學校教師,表示深海珊瑚非常珍稀,並非孩子平日在海邊所見之珊瑚礁岩,因此授課講師增加實際的標本與加工琢磨後的珊瑚飾品做為課程教材,以便讓學生更認識寶石珊瑚加工的產業。
- 新加入家族館使用之教案3件:
於入校之前,便進行課程討論,再經入校課程操作、課後討論和建議,結合家族館的在地化與其特色,產出3式新教案,分別為頭城農場「永續好生活」、蘭陽窯「生活樂陶陶」與旺山休閒農場「跟著蜜蜂一起做公益」等。
【頭城休閒農場/永續好生活】課程投影片初版以文字敘述何為原生植物,字數太多不易於短時間閱讀,建議修正後則以植物實體搭配口頭說明及實際觀察、觸摸、嗅聞氣味等感官接觸,強化學生記憶與生活經驗的連結。
【旺山休閒農場/跟著蜜蜂一起做公益】投影片初版因內容太多,不易將教學目標聚焦,修正後調整投影片順序,將重點放在蜜蜂生態習性、認識蜂產品與、蜜蜂與瓜類花朵的互利共生。DIY則調整為一邊講解步驟一邊操作。
【蘭陽窯/生活樂陶陶】在課程設計中介紹宜蘭考古遺址,結合在地知識的用意很好,但可惜講師欠缺宜蘭考古的背景知識,也無實務經驗,無法將出土遺物或遺址的特殊性與珍貴性傳達給學生。另外,考古遺址出土的陶罐、陶偶沒有與後面的DIY活動相互串聯,使得兩部分關聯性不高,因此建議修正後使用在宜蘭的史前時代就開始有人用土來製作各式生活中的器物來引起學習動機,觸發學生對於陶製品的生活經驗,另外投影片加上能呈現館舍內具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了解製陶的專業性。
- 前項配合學校課程之連續性教案:
本教案已多次在博物館進行試教,因礙於博物館的戶外場地為景觀設施,因此未能有合適的空間作為戶外教室,原先是埋藏考古文物的沙土是以大型的塑膠盆來操作,但是與實際考古現場的狀況相差甚遠,學生無法身歷其境的感受以及精準的測量文物出土的位置,因此經多次的討論修正後,建議課程的場地須以實際的沙土地為佳。另外在單元三-文物的整理和分析部分,原本學生在將文物帶回室內後,會以簡報直接說明文物的判讀和詮釋,如此學生便喪失身為考古學家探索與想像的空間,因此更改操作方式,讓學生從已經彙集的考古成果和出版資料自行去查找,對照圖文,或是加以詮釋物件的用途,同時透過學生的口語分享,讓嚴謹的考古學也能增添更多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