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39期-略說宜蘭早期懷舊碗盤特展

文:莊建緒/圖:陳永琛

懷舊碗盤特展邀請函
懷舊碗盤特展邀請函

 

宜蘭舊名噶瑪蘭,自清嘉慶17年(1812年)設官以來,泰雅族原住民、平埔族噶瑪蘭人及移墾的漢人,共同生活於蘭陽平原,三大族群一同譜出豐富的多元文化,尤其在常民生活中,更展現出多元族群多采的文化特色。

 

早期台灣因人口自然增加,對日用陶瓷碗盤的需求也漸增,而當時台灣生產碗盤的窯場尚未具規模,致使產品不敷使用,仍須仰賴外地輸入,故觀先民所遺留後世的碗盤文物,探究其來源,依其年代整理約可概分為三個時期:

宜蘭縣家扶中心太鼓隊於開幕典禮的精彩演出吸引滿場觀眾(林正芳提供)
宜蘭縣家扶中心太鼓隊於開幕典禮的精彩演出吸引滿場觀眾(林正芳提供)

一、清領時代(1644~1895)

二百年來中國碗盤大量銷售台灣,產品有江西景德窯青花瓷、五彩瓷、福建德化窯白瓷、浙江龍泉窯青瓷及泛廣窯粉彩瓷等多種形貌,其中不乏有賞心悅目的精品傳世。紋飾方面常見有吉祥文字、山川、人物、龍鳳、魚藻、荷蓮花卉等,大多用簡筆率意奔放的筆法作繪;此外,尚有以疊燒工法燒製的碗盤,其器皿底部會留有一圓圈無釉的露胎痕跡。綜評中國民窯器皿的特徵,是釉色淺薄灰黯、胎質粗糙不精。

作者與其藏品
作者與其藏品

二、日治時代(1895~1945)

在日本治台50年內,日製碗盤已進入全瓷時代(Porcelain Time),走進家庭有九谷燒(KUTANI-YAKI)、清水燒(KYO-YAKI)、有田燒(ARITA-YAKI,又稱伊萬里)等日本名窯。日本碗盤工藝技法以青花印花、噴繪為主,手繪居次。其彩瓷釉彩豐厚華麗造型細緻,器皿圖案著重山水樓閣、飛鳳翔鶴、松柏花卉…等相關大和文化藝術風味。在當時尚有西歐進口來台的貿易瓷碗盤,但為數不多,器表偏重單色釉印花,並以花卉為紋飾主流。

左圖:宜蘭郡民捐款2萬8千元,於昭和13年(1938) 8月開始興建武德殿,於昭和14年(1939) 4月17日舉行落成典禮。 / 右圖:日本碗盤技法燒窯以青花印花、噴印為主,紋飾圖案著重山水樓閣、松鶴花卉
左圖:宜蘭郡民捐款2萬8千元,於昭和13年(1938) 8月開始興建武德殿,於昭和14年(1939) 4月17日舉行落成典禮。 / 右圖:日本碗盤技法燒窯以青花印花、噴印為主,紋飾圖案著重山水樓閣、松鶴花卉

三、台灣時代(1945~197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真正植根於台灣的日用碗盤窯業發展緩慢,晚至戰後1945年,緣於日本戰敗及國共內戰等關係,外來碗盤驟減,本土窯業才趁時拓展開創往後20年陶瓷業黃金璀璨的年代。細數當年名窯,有北投的台灣工礦公司、艋舺的金義合、鶯歌大同瓷器公司等,都曾各領風騷,產品各具特色。台灣窯場大多集中在北投、鶯歌、南投等地。

 

1950年代,重鉻酸鉀、氧化錫(鉻錫紅)的釉藥研發問世,粉紅(桃紅)的色釉俗稱「胭脂紅」,屬討喜的釉色,增添了器物表面色彩的華麗美艷。當時鶯歌窯燒的碗盤,特徵是以釉下彩手工作繪,常見的紋飾有花卉、山水景色、南島椰林、雞鳥魚蝦等圖案,展現台灣人文特色。這些碗盤造型簡潔清新,落落大方,無矯揉造作之匠心,充分展現民間樸實、素雅、無華且親切的生活品味。

報到台讓來賓於盤子上簽下姓名,以紀念懷舊碗盤特展(林正芳提供)
報到台讓來賓於盤子上簽下姓名,以紀念懷舊碗盤特展(林正芳提供)
擁有胭脂紅的碗盤為收藏中最引人注目的珍品
擁有胭脂紅的碗盤為收藏中最引人注目的珍品

 

要之,靜態的碗盤文物展,得以窺視深藏碗盤背後豐富的人文本質與內涵,「碗盤」堪稱是台灣早期庶民生活文化美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物之一。此次宜蘭早期碗盤特展,展出內容以碗盤為主、壺杯為輔,初步選出約650件陶瓷文物供展,這些碗盤蒐集地皆來自我摯愛的宜蘭民間,也將永遠典藏於宜蘭。期盼能透過常民碗盤的展出,呈現宜蘭鄉土草根誠懇真情的歷史。

此次宜蘭早期碗盤特展內容以碗盤為主、壺杯為輔
此次宜蘭早期碗盤特展內容以碗盤為主、壺杯為輔
懷舊碗盤特展一偶—彩繪創意紙盤(林正芳提供)
懷舊碗盤特展一偶—彩繪創意紙盤(林正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