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6期-《2017台日考古論壇》從環境教育談考古推廣-以蘭陽博物館為例

邱秀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長

《2017台日考古論壇》海報
《2017台日考古論壇》海報

編按

2017年蘭陽博物館舉辦「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活動,邀請國內外百餘位專家學者參與盛會,從「台灣考古的歷史」、「考古與社區的關係」、「公眾考古與環境教育」等議題交流分享,歷經三年反覆重新確認內容及編輯,終於在2020年完成授權出版。

 

蘭博電子報為延續並擴大相關議題的討論,會後將發表的演說及論文逐期全文刊登。

環境教育理念

邱秀蘭

我今天是代表蘭陽博物館來報告。環教跟考古的關係是什麼呢?環境教育八大領域其中有一個就是文化保存,而考古學是研究過去人類及其所創造的文化。蘭陽博物館是在1989是由地方人士催生,2001成立蘭陽博物館家族協會,當時有二十幾間博物館家族加入,成立後進行宜蘭縣博物館事業推動,本館一直到2010年才正式開館,也是核心館。

 

我今天的報告有三項大綱,第一項是蘭陽博物館環境教育理念,第二項環境教育課程方案與操作,最後是環境教育架構下的考古教育推廣及成果。蘭陽博物館在102年通過環境教育認證的設施場所,在環境教育的推動策略上,有其視角、價值、目標與指導原則,我們的使命是結合宜蘭博物館家族成員共同打造「宜蘭成為永續的生態博物館」,並以建構「宜蘭成為一座向環境與地方文化學習的生態博物館」,並建立國民的環境公民意識及環境行動力為願景,目標就是要提升全民的環境素養、認識宜蘭在地文化、環境行動力的實踐。

環境教育課程方案及操作

關於課程操作,本館教育活動非常多項,包括有大型活動、講座、影片欣賞,或直接現地參觀、DIY等。今天是以課程方案為主要說明,首先,我們的人力組織可分為人文領域和自然領域,因為本館有各領域研究人員,但轉化教案需要專業,就由來自宜蘭縣府教育處環教輔導團老師協助開發設計教學,雙方相互合作,而助教就由館員或志工擔任。

 

宜蘭縣重要文化面向有蘭陽開拓、常民生活、地域風格、水綠資源、海洋漁業和農林產業,根據這樣橫向展開,以「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為核心。我們根據宜蘭六大文化內涵主題,不同的目標,以此設計各式各樣的環境教育課程(圖1),有濕地、海洋、地質、歷史、考古等課程,每一套課程的發展設計過程,會根據環教老師的教學專長及館員的研究專長,共同發展課程,從資料蒐集需求確認、共同備課、課程執行、觀課紀錄到議課,期間還進行課程有機的成長及滾動式的修正,根據不同的對象來調整最好的課程,適合學員來學習。

圖1:以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為理念,歸納的重要文化內涵六大面向(廠商重新製圖)
圖1:以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為理念,歸納的重要文化內涵六大面向(廠商重新製圖)

典藏是博物館重要的核心價值,我們以典藏的物件為核心,設計各種環境教育的課程,希望能補充學校課程的不足,並讓學生了解博物館,能親近博物館。利用典藏物件進行環境教育推廣,透過動手操作、物件觀察(圖2、圖3)、遊戲學習、小組討論等,希望讓學生們能夠達到多元感知的學習。設計多樣的教材及教具設施,也期望讓這些學生們能夠快樂的學習,從學習中獲得知識與成長。環教課程也設計各種多元教材教法(圖4),除了學生外,一般社會大眾、甚至阿公阿媽,上過我們的課程都非常融入與高興,記得其中有一個宜蘭在地阿媽,她家就在遺址現場,她說:「來蘭博已第五次,這一次上過環教課程,是最好玩的一次」,可見這樣的課程不只是吸引學生,連阿媽都喜歡(圖5)。

圖2:典藏物件為核心的環境教育學習(左) / 圖3:利用物件,達到多元感知的學習(右)
圖2:典藏物件為核心的環境教育學習(左) / 圖3:利用物件,達到多元感知的學習(右)
圖4:多樣教材及教具讓學生們能快樂學習(左) / 圖5:除了學生外也適合一般社會大眾(右)
圖4:多樣教材及教具讓學生們能快樂學習(左) / 圖5:除了學生外也適合一般社會大眾(右)

我們的環境教育課程方案,根據不同的對象有四種操作方式—有校外教學、團體預約的來蘭博玩環教課程、一般參訪者預約的課程、可以利用教育處資網中心上課的線上學習,最後是由博物館主動到學校教學的行動博物館-博物館入校園課程(圖6)。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僅介紹兩種課程操作方式,第一是「來蘭博玩環教」課程,其操作方式透過教育處資網中心發送簡章報名等電子郵件到每個老師的信箱,這樣的滲透力非常大,由學校申請參加,蘭博的師資負責授課教學,最後由學員與講師間互相回饋與共同學習成長;第二種課程操作方式是行動博物館到校服務的「博物館入校園」,由蘭陽博物館結合宜蘭博物館家族,一起入校園,我們配合臺灣九年一貫的教育,設計不同的課程,將博物館知識送上門,希望讓無法前來博物館上課的學生,不會有遺珠之憾,更能獲得不同的學習方式。

圖6:環境教育課程方案操作方式(廠商重新製圖)
圖6:環境教育課程方案操作方式(廠商重新製圖)

第三是環境教育架構下的考古教育推廣及成果,本報告以「寫在地底歷史」課程為案例。這套課程為什麼會發展出來呢?當初蘭陽博物館在籌劃開館時,因為人力不夠,從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輔導團商調2位老師,負責教育推廣工作。開館第一檔特展「探溯淇武蘭」布展過程中,當林老師第一次觸摸到考古文物時,覺得非常感動,省思如果能讓學生瞭解宜蘭史前史,看到這些文物該有多好!於是根據宜蘭縣六大面向的重要文化內涵—蘭陽開拓,以宜蘭史前史為內容,規劃設計了「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希望能夠將一般認為冷門的學科考古知識,推動公眾考古學給社會大眾(圖7)。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設計,一方面也搭配國小五年級社會課「臺灣史前時代」單元,該單元的內容僅介紹臺灣的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等,但都沒有宜蘭的丸山文化、淇武蘭文化,因此環教老師們說,課本沒有教,沒關係,我們自己來教,來補充宜蘭的史前文化,讓國小的社會課程獲得更多的在地知識。我們這套課程,只要課程一推出,就是秒殺,除了非常受宜蘭學校的師生歡迎之外,也受到外縣市如新北市的學校邀請我們環教老師去教學,甚至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或交大社會系等,都曾進行授課與交流。

圖7: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搭配五年級社會科臺灣前時代
圖7: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搭配五年級社會科臺灣前時代

我簡單的介紹這套課程的操作方式(圖8),首先,我們必須準備宜蘭史前史的相關研究資料,知道宜蘭的史前文化程序,知道目前所知最早來到宜蘭生活的先住民有哪些。課程設計中受在座的江老師、邱老師幫忙,專業部分請他們協助,再由本館老師們轉化成課程。我們也必須確立國小五年及社會領域的考古教學,應該有的基本學習,包括對考古教育的知識、理解、技能等三個面向,希望能從中獲得考古學基本概念、願意親近考古學、知道遺址保存維護的重要以及考古學在生活上的應用。我們也構想了國小社會領域對考古教學的可行方法,包括考古遺址、研究室、博物館等三個面向。考古遺址現場可瞭解地理環境,進行田野發掘;在研究室能知道資料整理、研究分析、技術與工具等;而從博物館的面向,可以提出考古的基本知識、文物可以進行展示、設計考古體驗學習活動、文物典藏維護基本概念等。根據以上考古學應有的概念及教學的可行方法,「寫在地底的歷史」這套課程操作設計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是利用PPT介紹宜蘭史前史與環境變遷;第二是分組活動及標本觀察;第三是分組活動進行考古發掘體驗;第四是學習回饋及對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養成,最後是總體學習成果的檢視。總體學習成果則包括五個面向:增長知識與理解、增進技能、態度或價值觀改變、樂趣啟發與創造力、行動與行為的改變等,我們會以此進行檢視課程教案設計的適宜度、教學方法的可行及學生的學習成果等。

圖8: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操作流程(廠商重新製圖)
圖8: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操作流程(廠商重新製圖)

至於本課程的教學活動教案,會有實施對象、課程時數、課程人數、師生比、實施地點、課程講師與協同教學人員、課程目標、教學流程、課程大綱、九年一貫能力指標、教學評量、安全評估與準備等內容。在教案設計完成後,課程的準備工作由環教老師及館員自行拿鋤頭挖坑整理場地、並進行自我訓練,為讓教學者能理解考古知識,由老師帶領他們實地到遺址現場進行考古發掘記錄以及認識標本的材質與用途等(圖9)。而依照教案設計的內容,環教人員必須事前做好教材的準備工作及不斷的訓練教學人員,並進行檢討與調整。根據本課程操作流程,設計有3種版本的操作方式,版本1著重在分組觀察體驗、版本2是模擬探坑發掘,版本3為4小時,包括分組觀察及探坑發掘,但每種版本的PPT內容也會不一樣。「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PPT的內容有史前文化篇及探坑發掘篇,分組觀察體驗內容有石器、石頭大不同、貝塚告訴你的事、優雅的幾何印文陶罐;模擬探坑發掘有準備工具、探坑發掘、探坑記錄;學習單回饋有學習單及滿意度調查表書寫等流程(圖10)。

圖9:環教人員考古發掘現場訓練(左) / 圖10: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操作版本(廠商重新製圖)(右)
圖9:環教人員考古發掘現場訓練(左) / 圖10: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操作版本(廠商重新製圖)(右)

接著介紹課程內容,舉例來說我們會以PPT來告訴學生們,從宜蘭縣的地理環境,呈現各時代的遺址位置,並敘述在宜蘭的史前人類是如何利用環境,選擇適應自己生活的地方,與環境和平共處。再來是(圖11),這一張呈現淇武蘭遺址考古發掘的時候,是位在現今河道的中央,但幾百年前他們卻能安然的住在這裡,從(圖11)是要讓他們理解史前與現今、河道與環境的變遷。我們也會根據考古資料,透過插畫,示意早期住在淇武蘭先住民的生活樣貌,並以出土的標本照片來比對,讓學生更能想像及理解當時的環境及人類的生活面貌。

 

我們也會以PPT呈現許多發掘出土的標本,讓他們先有基本的認識,後續則會有實物的標本觀察,讓學生觸摸真實的陶片,和淇武蘭人有真實的接觸,產生對淇武蘭人的從容及優雅而感動。而看見呈現在幾何印紋陶罐上各式各樣的印紋,是希望能讓學生們去思考、想像、推想,這些紋樣代表什麼意義?讓學生瞭解由這些線條組合的幾何世界,是否像是生活周遭景物所模擬描繪,無論抽象或具體,它就是真實的呈現在陶罐上。

圖11:淇武蘭遺址位於現今河道上
圖11:淇武蘭遺址位於現今河道上

而分組活動內容可分為不同版本,版本1包括分組活動:A.石器、石頭大不同;B.貝塚(垃圾坑)告訴你的事;C.優雅的幾何印文陶罐。著重在對物件標本的觀察,透過解說,讓他們能夠親自去觸摸、看近觀察,並引導這些標本的材質、製作或生活用途,鼓勵學生像偵探一樣,多觀察、思考,事著觀察物件的細節及特徵,以思考這物件背後代表的意義,建構當時人類的空間環境、生活方式與社會經濟等。學生們都非常喜歡這些史前文物,觀察完成後,學生們還可以體驗史前人類鑽孔器的操作(圖12、圖13)。

圖12:淇武蘭先住民生活樣貌透過插畫與文物照片比對
圖12:淇武蘭先住民生活樣貌透過插畫與文物照片比對
圖13:寫在地底的歷史分組觀察標本課程
圖13:寫在地底的歷史分組觀察標本課程

至於版本2,重點在考古遺址發掘,考古學家是在哪裡發掘呢?研究恐龍的人或是柯南偵探,他們是考古學家嗎? 我們要學員認識什麼才是考古學家。考古學家關心的是什麼?也要讓他們有機會進行角色扮演,學習當一位考古學家。PPT並介紹了宜蘭縣丸山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的照片(圖14),可以知道在三千多年前的丸山上住著一群史前人類,透過考古發掘我們可以得知許多訊息,並說明探坑發掘的標準方式及發掘的方法,也會介紹考古發掘需要有哪些工具,並認識各種工具的用法。也會放一些考古遺址現場的照片,更能呈現這些工具的功能及應用。而在進行模擬探坑發掘課程前,我們會事先讓學生學習工具的使用,並讓學生親自帶工具去現場,教學人員在現場會詳細的解說正確的發掘操作與記錄的方法(圖15)。

 

在蘭陽博物館的園區,我們規劃了一處考古探坑發掘區域,發掘前會將複製的標本,事先埋在探坑裡,每組學生會分派任務,有的發掘、有的紀錄繪圖、有的拉線測量,每坑都會有教學人員協助,讓他們實際體驗當一位小小的考古學家,當文物出土時,學生們都非常的驚訝與興奮,發掘結束後,他們也必須學會收拾工具及場地的復原工作。所有的分組觀察或發掘體驗完成後,都會在室內教室來書寫學習單,希望學生給予自己及我們回饋,這也是一種學習評量的過程。另外每堂課程同時也有同儕觀課記錄,有的是教學人員自行觀課,有的是館員負責觀課,無論是學習單或觀課記錄表,都可做為我們課程設計及操作的檢討修正依據。課程操作完成後,學生們回到學校,會將他們的心得透過臉書、校刊、寄卡片等,回饋給館方分享。而我們也有學習滿意度調查表,從行政作業、課程教學、教學設備三個面向,瞭解老師和學生的滿意度,以做為本館的回饋指標,以上也是我們進行課程成果檢視的方式。

圖14:宜蘭縣丸山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圖(左) / 圖15:寫在地底的歷史模擬探坑發掘課程(右)
圖14:宜蘭縣丸山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圖(左) / 圖15:寫在地底的歷史模擬探坑發掘課程(右)

環境教育架構下的考古教育推廣及成果

一位曾經申請本課程的國小老師有針對本課程進行研究,並發表碩士論文,從本館、教師、學生三方面進行交叉的檢視,最後進行總體學習實施成果檢視。這本碩論的研究方法,運用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問卷調查的方式來進行,並分析本課程的發展脈絡、規劃與實施、學童參與的學習成果。總體學習成果的研究結論,在教育方針方面,館方借調老師對現有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考古教材之反省,體現蘭博館教育推廣方針、特色;呼應考古教育架構,以物件為核心安排學習活動,是最大特色、成效;以總體學習成果(GLOs)概念來評估實施成效,可知學生的學習成果豐碩(圖16)

圖16總體學習成果包括五大面向(廠商重新製圖)
圖16總體學習成果包括五大面向(廠商重新製圖)

由於我們在推動「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非常受歡迎,因此學校的需求端非常的大,但博物館的供應端人力有限,因此針對本課程,我們也正規劃宜蘭史前文化教學箱,教學箱的內容有教學指引、教學光碟、標本物件、補充資料、借用品清單等,讓無法來到博物館的學校,或是無法申請到博物館入校園的學校,由我們提供教學箱,給學校老師自行搭配社會課程教學,希望也能作為補充教學,並達到推動環境教育及在地知識的功能。蘭陽博物館以宜蘭是一座向環境與地方文化學習的生態博物館為願景目標,就是希望透過我們的組織團隊、課程方案、資源設施、營運管理、教育推廣等,讓每一位教學者或學習者,都能成為地球環境公民的一份子。

 

這次的論壇聽了來自日本及臺灣的博物館發表,很深的感想是博物館推動考古教育,不只在遺址現場、博物館,甚至在日本利用街角來進行展示推動,非常值得借鏡。宜蘭縣有些小學就是在遺址上,透過本課程可以加強在地史前文化的認知。這兩天本館規劃本論壇,是作為我們籌劃兒童廳要轉化為考古親子廳的前哨站,期望作為規劃設計的構想。蘭陽博物館是宜蘭的文化窗口,常設展從山、平原、海為主題來展示,常有考古學家提問為什麼沒有宜蘭的史前文化?其實常設展呈現的宜蘭史前文化很少,難以說明目前宜蘭縣已發掘上百萬件史前文物的內涵。目前宜蘭縣正在規劃丸山史前文化館,就是以考古為主題,但是限於經費的關係,僅停留在規劃中的階段。蘭陽博物館定位不是考古專業博物館,但我們要身兼推動史前文化教育,除了環教課程之外,展示方面則正在規劃一樓的兒童廳作為考古親子廳,透過兒童廳的規劃,未來會搭配國小版學習手冊,讓每個宜蘭的小朋友都能獲得學習。扎根教育很重要,這是博物館責任。今天報告就是把蘭博館透過環教結合考古教育推動內容簡單介紹給大家,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