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0期-歡喜結緣之社區營造

文:莊雅惠 整理/圖:易瑋勝 提供

 

取材自民國99年8月4日(六),下午13:30~17:30
於蘭陽博物館二樓國際會議廳所舉辦的〈社區vs.設計師座談會〉
由孫華翔先生主講,現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發組總監

 

「手創蘭陽—宜蘭生活美學特展」是希望把我們宜蘭的一些文化特色、透過社區、匠師以及新銳的設計師他們之間的相關媒合,激盪迸出了不同火花。把宜蘭縣最好的文化特色,注入一些新生活的美學經驗,讓宜蘭整個新生活的美學空間更優質,也有更好的新生活美學經驗。此次策展有兩個方向,一是邀請設計師跟社區合作,以發展地方社區的工藝;二是設計師跟傳統藝師的合作,主要是因為傳統藝師現今面臨生存問題,所以我們希望能幫他走出一條不同的路,在他原有的技法之外,是否能發掘一些新的可能性,進入現代人的家庭中。

(蘭陽博物館 提供)
(蘭陽博物館 提供)
孫華翔 (莊雅惠 攝)
孫華翔 (莊雅惠 攝)

 

這整個計畫執行就是一個社區營造的過程,我們拋出蘭陽博物館的手創蘭陽特展這個課題給社區、給設計師,要大家共同去解決了,那到底是要去合作,還是要繼續吵下去…等等,在共同解決的過程中,當然就有很多不同的互動。或許各位都去參觀手創蘭陽的展覽,但我相信你們大概沒有想到那背後有這麼多的故事,可能在這過程中最精彩反倒不是成果,而是合作中是被打槍、產生衝突的種種故事。

 

設計師跟工藝家、社區媒合來做新的產品,成功率並不高,推動到目前為止,真正歡喜結緣的大概不到三成,有很多一開始見沒一、二次面就吵架,說不要合作了!要不然就是工藝家、社區民眾可能會覺得就說,設計師就是只要叫我做代工而己嘛!設計師就只我要怎樣怎樣做,好像我是工人一樣……有的設計師會覺得工藝家、民眾好像頭腦都轉不過來,覺得說這些工藝師太傳統了、太保守了、沒有創意……這樣合作根本是折損我設計師的格調……

 

這時,最重要的就是雙方面的態度,不管是設計師也好,社區、工藝師也好,其實就是藉由手創蘭陽這個課題就是把你們綁在一起,否則台北的易總監(易瑋勝)那有可能有這個機會到宜蘭來認識這個蔡師傅(蔡清鈿)?尤其知道蔡師傅的生活態度,他怎麼有可能知道釣魚也是生活中一種創作的可能性?就像易總監說的,到最那個作品反倒是其次了,經由這樣的合作讓他了解許多不同的事物,讓他的想法又更進一步,讓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了。這個影響源自於蔡師傅的生活態度,這或許是他在台北設計界,沒有辦法感受到的,就算他得到德國世界級產品設計國際大賽紅點獎(red dot),仍是如此,這就是一種學習過程,也就是社區營造就價值的所在,其價值並不在於最後完成的作品是什麼,或是可以賣到如何的高價。

當蔡清鈿(左)遇到易瑋勝(右)
當蔡清鈿(左)遇到易瑋勝(右)

 

就像那「築」系列中設計師與木雕工藝師合作創作的立燈,其實那個再怎麼樣算成本都不划算,所以我相信那個燈的重點並不是到底要把它賣到多好的價錢,因為那是工藝師原創刻出來的造型,若你要他這樣一隻隻的刻,我相信那個成本,你我都買不起吧!若要大眾都可以接受的價位,那又根本就不敷成本,而且那是手工雕刻也無法量產。如果說我們真正想要量產的貨品,只要你有設計的創意,我們直接用真的標本來做模型不是更快嗎?我們也不需要蔡師傅為那個蜂窩、小虎頭蜂去刻老半天了,所以最終的價值並不是在那個結果而是過程。

蔡清鈿與易瑋勝共同創作的「築」系列,左為立燈,右為茶几
蔡清鈿與易瑋勝共同創作的「築」系列,左為立燈,右為茶几
手創蘭陽展場,上方即為大二結社區的「雲燈」(莊雅惠 攝)
手創蘭陽展場,上方即為大二結社區的「雲燈」(莊雅惠 攝)
拉上虎尾蘭的植物纖維 (大二結社區創作團隊 提供)
拉上虎尾蘭的植物纖維 (大二結社區創作團隊 提供)

 

再看看大二結社區的「雲燈」,如果真的是設計師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東西,說實在的他也不用找二結社區來做,他可以直接去找造紙的公司,他們就可以幫設計師來實踐那個理想了。但是設計師來到宜蘭和社區合作的過程中,他可以了解到社區中的造紙文化,甚至了解到紙的特性是什麼,這個紙它融入其它什麼樣的材料,如虎尾蘭的植物纖維可以呈現出如何不同的效果。

 

在這雙方的互動中,誰涉入的較深,他的收獲就會越大,或許過程中會有些紛紛擾擾,但雙方如果敞開心胸,相對獲得的會更大,社區可能會因為從設計師的一些觀點開啟不同的視野,不管他是天馬行空或是不切實際,他之所以會成為設計師,一定有他與眾不同的特色,而設計師對於社區某些看似好像保守的人們,或看似並不容易相處的工藝師們,若用心去體會,就能了解他們自成一格的生活哲學。

 

「手創蘭陽」這整個計畫的意義就是一種社區營造,價值即在雙方成長、雙方學習,而非單向的付出,我們希望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僅是為我們的藝師、社區找到新的方向,我們的設計師也可以從工藝師身上、社區方面得到新的啟發,這樣的價值並不是最後的創作所賣得的金錢所能替代的,不管是談文化創意產業,還是就未來的生活來說,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去追求的。

雙方成長、雙方學習
雙方成長、雙方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