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87期-烏石礁濕地春季風情畫-水生植物介紹

文/圖:賴擁憲(頭城國小教師)

(攝影者:賴擁憲)
(攝影者:賴擁憲)

春神來了!各位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你們感受到了嗎?這是萬物經過一整個冬季休養生息後重新蓬勃生長的季節。春雷響了,春雨降臨滋潤了我們的大地,在土壤裡頭冬眠的小生命們正一個個慢慢慵懶的醒來,伸著懶腰,揉揉雙眼,準備開始迎接等待了一個冬季後的美好春天。生長在蘭陽平原烏石礁溼地的植物們,也跟著春天的腳步,悄悄地開始成長茁壯。

 

你是否曾經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裡,駐足在這片風光明媚的濕地呢?拜訪這些努力妝點大地的水生植物們,是否也讓你跟著有了活力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些植物們成長的喜悅吧!

台灣萍蓬草

一大片的臺灣萍蓬草。(攝影者:賴擁憲)
一大片的臺灣萍蓬草。(攝影者:賴擁憲)

在阿嬤的年代,曾經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台語歌,是這麼哼唱著的:風微微~風微微~ 孤單悶悶在池邊~水蓮花滿滿是~靜靜等待露水滴~(孤戀花。作詞:周添旺;作曲:楊三郎)。是的,台灣萍蓬草正是這首歌曲中的「水蓮花」,也是台灣特有種,一年四季均會開花。早期,它曾經遍佈在水塘中,綻放著美麗的花朵;而這些美麗花朵卻因時代的進步、土地的開發、農業大量使用、福壽螺入侵等諸多環境因素,就這麼悄悄的從我們週遭環境中消失殆盡。所幸,近年來各地復育有成。我們也期待在春天來臨後,台灣萍蓬草會逐漸在這片濕地中現身。

風箱樹

風箱樹開花。(攝影者:賴擁憲)
風箱樹開花。(攝影者:賴擁憲)

聽起來好像很陌生,其實它就是俗稱的水芭樂或珠花樹。在早期先民將它們種植在河岸兩旁,讓它們肩負起保護河堤邊坡土壤的重要任務;而現在河堤邊坡大多已經水泥化了,原本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便在工程完工的同時也跟著消失,逐漸造成它們現在瀕危的窘況。風箱樹在每年5~7月花季的時候會綻放芬芳可愛的圓球狀白色花朵,噶瑪蘭人稱「珠仔花」,這也是珠花樹名稱的由來喔。

華克拉莎

華克拉莎。(攝影者:賴擁憲)
華克拉莎。(攝影者:賴擁憲)

看起來熟悉卻不太容易記得它名稱的台灣特有種水生植物-華克拉莎,它們經常出現在生態池當中,但也可以生長的很高大(大約可長到二~三公尺左右),是台灣地區最大的莎草科植物,提供了紅冠水雞等水鳥們棲身與養育後代的隱蔽基地。

四角藺

看起來不起眼的針狀莖桿植物-四角藺。(攝影者:賴擁憲)
看起來不起眼的針狀莖桿植物-四角藺。(攝影者:賴擁憲)

同樣也是屬於莎草科的稀有多年生挺水植物,開花期為4月~12月左右。它們的家分佈在低海拔溼地及池塘當中,直挺挺的莖桿若橫切觀察,還真是的四角形。它們長得不高(約50公分左右),很容易被忽略。目前在烏石礁濕地的東北角附近復育有成,有機會去仔細摸摸看這個可愛的植物,外表四四方方的造型是不是很特別呢?

黑株蒿

黑株蒿的果實。(攝影者:賴擁憲)
黑株蒿的果實。(攝影者:賴擁憲)

 

是一種觀賞用的多年生莎草科挺水草本水生植物。雖然它可做觀賞用途,但因為人工培育困難,所以也很難得見到。它的開花期為6月~11月,高度約60~90公分左右。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它的莖是少見的五角形狀,而在五角形的裡面是中空的喔。

少見的五角形莖桿。(攝影者:賴擁憲)
少見的五角形莖桿。(攝影者:賴擁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