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7期-日治時期軍事遺構調查-美軍攻台計畫(三)

取自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9年,蘭陽地區⽇治時期軍事遺構⽂化資源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編按

臺灣的戰略位置優越,在 1944-1945 年間,成為美、日兩國航空對決的主要戰場。宜蘭因位處東北部,銜接琉球至臺灣之空中防線,又有廣大的平原、沙灘,可供登陸與補給,加上擁有蘇澳港,並配置三座機場,成為日本部隊南向東南亞的關鍵地位。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執行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以宏觀視角、區域定位及軍事功能之探討,此案在2019年完成結案報告,還原了宜蘭地區在臺灣二戰史上扮演的角色與歷程,本刊將逐期擇要刊載,讓後世重新認識、理解刻劃於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跡痕。

鋪道計畫之轉折

葛超智認為,1944年7月26日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於夏威夷召開軍事會議,羅斯福似乎贊成先攻臺灣,但因麥克阿瑟堅持先攻菲律賓,使他改變心意。[1]但本文認為葛超智的說法是一種誤解,相信是錯誤參考了文獻。[2]

因為鋪道各式計畫多編寫於1944年7-9月間,可見攻臺之事並未停頓,羅斯福也未決定放棄攻臺。夏威夷會議,係羅斯福訪問珍珠港期間,會見尼米茲與麥克阿瑟。麥與尼於會中的共同看法是美軍先進攻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後奪取臺灣海峽,在掩護臺灣之役下,由麥克阿瑟動登陸呂宋的戰役。會中並未出現傳聞中尼、麥兩人之爭執,羅斯福也未涉及或決定在雷依泰戰後,美軍應同時發動臺灣、呂宋之役?或兩者之先後、取捨等問題。

[3]此錯誤說法來自傳記作家詹姆斯(D. Clayton James),他後來自承此說法未經證實(unprovable),美國史學界也不同意7月的夏威夷會議已決定登陸呂宋的說法。[4]

至於美軍取消民答那峨島的攻擊計畫,以及日軍發動「一號作戰」(1944年4月17日 - 12月10日),是否影響了鋪道的發展?事實上,美軍取消登陸民答那峨,替代目標就是雷依泰,[5]而日軍發動「一號作戰」,目的是佔領中國東南部的機場,防止美軍自中國沿海威脅日本至南洋的海上交通,[6]但一號作戰侷限於中國戰區,在計畫編寫之9月時,日軍主力尚在廣西一帶。相信並非太平洋戰區的轉折的主因。

海軍支持登陸雷依泰的原因,是因為時間並不緊迫。夏威夷會議後,7月底南太平洋戰區之海爾賽(William Frederick Halsey)的部隊,已在所羅門群島取得進展,將日軍孤立於個別的防禦陣地。麥克阿瑟也在新幾內亞執行跳蛙(leapfrog)戰術,將日軍圍困於布干維爾島、新不列顛(New Britain)、新愛爾蘭(New Ireland)等地。9 月,麥克阿瑟發動摩洛泰(Morotai)島登陸戰,已威脅至民答那峨東南方,使海爾賽的快速航艦部隊找到可削弱菲律賓中部日軍抵抗的途徑。因應戰況的發展,西南太平洋的美軍武力已向北發展,海爾賽亦認為美國應提早返回菲律賓,登陸雷伊泰,並中止其它既定計畫。[7]而雷伊泰之役預定於1944年10月,鋪道則是隔年2月,以執行時間而言,鋪道並非當務之急。

自6月以降,JCS逐漸形成三派立場。金恩支持登陸臺灣、李海支持登陸呂宋、馬歇爾主張直接登陸九州。此三地以九州在日本本土,縮短戰爭的效益最高,但傷亡亦可能較高。呂宋距日本最遠,但具政治象徵,軍隊調動也較容易。臺灣位置適中,是馬歇爾心中理想的替代方案。JCS最終於10月選擇呂宋的主因是後勤問題,由於條件未成熟,馬歇爾轉而支持李海。[8]

那麼,太平洋戰區何時放棄登陸臺灣?康寧漢(Paul E. Cunningham II)認為,1944年10月的舊金山會議,尼米茲說服海軍上將金恩,將攻臺計畫改為硫磺島與琉球,第十軍團也因而轉為規劃琉球作戰計畫。[9]莫里森(Samuel Eliot Morison)認為海軍上將金恩向來力主攻佔臺灣,但麥克阿瑟想佔領菲律賓。

1944年9月29日至10月1日於舊金山舉行的會議裏,金恩、尼米茲、小巴克納、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Raymond A. Spruance)齊聚一堂。尼米茲提出放棄臺灣,改成攻佔菲律賓後的兩階段作戰計畫:第一階段訂於1945年1月20日,預計佔領父島(Chichi Jima)或硫磺島,目的是為塞班的B-29轟炸機及護航戰鬥機提供起降基地。第二階段訂於1945年3月1日,預計登陸奄美大島(Amami O Shima)或琉球,目的是鞏固與發展航空與海軍基地,準備進攻日本本土。根據斯普魯恩斯的觀察,金恩雖不情願放棄臺灣計畫,但在尼米茲有力的分析、建議下,只能勉予同意。

於是10月3日參謀首長聯席會決議,由麥克阿瑟進軍菲律賓,並在後續之琉球戰役時支援尼米茲。尼米茲則於麥克阿瑟登陸菲律賓後,進攻包括父島、硫磺島在內的小笠原群島(Bonin Islands)。先硫磺島而後琉球的策略,是因應大批美軍在菲律賓作戰,兵力不足,海軍也無法同時提供兩地援助。相對於琉球,硫磺島目標較小,對美軍而言較可著力。[10]

根據美國海軍的舊金山會議紀錄,以及海軍陸戰隊歷史部門的研究,鋪道計畫確實是由海軍主動放棄,並由尼米茲說服金恩。[11]而金恩返回首都華盛頓後,10月2日便向參謀首長聯席會提出尼米茲的看法,獲得同意。但他並未完全放棄攻打臺灣,認為視太平洋與歐洲戰場未來情況,鋪道計畫仍可能實施。[12]因此,臺灣仍被視為未來可再考量(reconsideration)的目標。[13]
美國陸軍之軍事史研究中心(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的報告也證實,當時是海軍主動放棄鋪道計畫,轉而支持麥克阿瑟的計畫。[14]

至於雷伊泰登陸後美軍的動向,金恩仍未放棄鋪道計畫,他認為接下來若麥克阿瑟登陸呂宋,太平洋艦隊為支援此役,會被拖住至少6週的時間,對海軍相當不利,因此無法接受呂宋計畫。[15]麥克阿瑟的回應則是,呂宋登陸戰只需海軍編組一小群護衛航艦,提供一些時日的掩護,直到工程單位整備佔領區的飛行基地。補給與增援部隊將在以民都洛(Mindoro)為基地的航空部隊之傘狀掩護下,從菲律賓中部供應,不需要海軍提供長期的掩護。此外,麥克阿瑟也評估,鋪道之役將使海軍艦隊陷入泥沼,困住更長的時間,特別是當呂宋仍在日本控制之下。[16]

筆者認為,與葛超智相似之說法相當普遍的原因,或許是7月的珍珠港會議確定了10月的菲律賓雷伊泰登陸戰,加上臺灣之役後來並未執行,於是普遍認為羅斯福支持麥克阿瑟登陸菲律賓,放棄了鋪道計畫。但10月的發展,則是海軍以金恩為首主張攻打臺灣,陸軍以麥克阿瑟為主,主張接著登陸菲律賓的呂宋島。因此,後來兩派討論的主角是〝呂宋〞與臺灣,而非〝菲律賓〞與臺灣。而鋪道計畫真正的執行時間:1945年2月,則是以登陸〝硫磺島〞取代了登陸臺灣。

此外,雷伊泰戰役的主力為陸軍,而硫磺島的主力只有海軍陸戰隊,顯然雙方雖在登陸支援時有所合作,但地面部隊各行其是,缺乏協同作戰,有違鋪道的原始構想,也非沖繩戰的合作模式。這是因為當時的海軍以單一軍種的兵力,自然選擇面積小、敵軍少的島嶼,以免兵力不足。雖然航空母艦可以支援作戰,但陸軍在規畫登陸戰時也得考量轟炸機的航程,這就是美軍在登陸雷伊泰前,非得攻擊民答那峨島的原因。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George H. Kerr, Formosa Betrayed(London: Eyre & Spottiswoode, 1965), pp.32-33.

[2] 葛氏曾將海軍上將李海撰寫之書:I Was There(North Stratford, NH: Ayer Co Pub, 1979),摘要頁228-230的部分。此摘要記載1944年3月至7月間,美國將領關於菲律賓與臺灣的討論,或許是葛氏參考後產生此說法的由來。參見“The Army-Navy conflict re Formosa: Summed up by Admiral Leahy(I was There)onpp.228-230”(臺北228紀念館館藏葛超智文書:GK-003-0001-028).李海確實於7月26日的會議上,支持麥克阿瑟。麥、李主要為政治考量,認為馬尼拉的收復,有助於美國對外聲望與國內民眾的信心。

[3] Letter: “Adm Chester W . Nimitz ltr to Adm Ernest J. King, dtd 31 July 44”(OAB, NHD), cited from Benis M. Frank, Henry I. Shaw Jr, Victory and Occupation, in History of U 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5(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Branch, G-3,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1968), pp.8-9.

[4] Charles F. Brower, Defeating Japan: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and Strategy in the Pacific War, 1943–1945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pp.105-107。

[5] Benjamin Franklin Cooling(editor), Case Studies in the Achievement of Air Superiority (Alabama : Center for Air Force History, 1994), p.359.

[6] 王奇生,〈湖南會戰:中國軍隊對日軍一號作戰的回應〉,《抗日戰爭研究》,2004年第3期(2004), 頁2。

[7] William F. Halsey, J. Bryan, Admiral Halsey's Story(New York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47), p.199; Benis M. Frank, Henry I. Shaw Jr, Victory and Occupation, in History of U 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5(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Branch, G-3,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1968), pp.4-5.

[8] Charles F. Brower, Defeating Japan: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and Strategy in the Pacific War, 1943–1945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pp.105, 107-108.

[9] Paul E. Cunningham II, “Command and Control of the U.S. Tenth Army during the Battle of Okinawa”, West Point, NY: Masters Thesis of Military Art and Science,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1994, p.36.

[10] Samuel Eliot Morison, Victory in the Pacific, in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Ⅱ, Volume XIV(London: Book Sales, 2001), pp.4-5.

[11] Minutes, “CominCh–CinCPac Conference , 29 Sep–l Oct 44”, cited from Benis M Frank, Henry I Shaw Jr, Victory and Occupation, in History of U 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5(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Branch, G-3,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1968), pp.12-13.

[12] “CominCh—CNO Memo to JCS dtd 2 0ct 44 , Subj : Future Operations in the Pacific”(OAB , NHD), cited from Benis M. Frank, Henry I. Shaw Jr, Victory and Occupation, in History of U 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5(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Branch, G-3,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1968), p.13.

[13] “JCS 713/19, dtd 3 0ct 44,” cited from Benis M Frank, Henry I Shaw Jr, Victory and Occupation, in History of U 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5(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Branch, G-3,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1968), p.13.

[14] Robert Ross Smith, Luzon versus Formosa(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 1960), pp.476-477.

[15] Memo, “King for Marshall, 23 Sep 44,” cited from Robert Ross Smith, Luzon versus Formosa(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 1960), p.475.

[16] Rads, “R. J. Marshall to MacAethur, 26 Sep, 44,” cited from Robert Ross Smith, Luzon versus Formosa(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 1960), p.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