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4期-文化與藝術的傳承-南澳鄉泰雅文化館

 黃有卿、陳宜伶、曾昶尊,蘭陽博物館改編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入口/2019年攝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入口/2019年攝

編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蒐集、整理宜蘭博物館家族在地知識建置計畫,透過關注在地人群長時間與自然互動累積的智慧,發掘、調查、研究與書寫,將宜蘭在地知識予以紀錄,並將調查資料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蘭陽博物館特此將該計畫作系列電子報,延綿知識的積累,廣宣宜蘭在地人文風情。

原住民族文化館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座落於南澳鄉公所後方,是宜蘭縣內唯二的原住民族文化館,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成立、指導,2008年10月9日開幕後,由南澳鄉公所文化觀光課管理。館內一樓常設展區,展示泰雅族起源傳說與遷徙史,陳列了傳統藤編、苧麻編織、及口簧琴等工藝品,並以標本述說當地動植物生態;二樓以泰雅傳統工藝為主題,特展區則定期更換展品,以推廣傳承泰雅文化,如:走進澳花時光隧道、原住民族服飾聯合展等。

 

除展覽外,該館亦不定期舉辦文化傳承之教育活動,如:「小小泰雅畫家」走進鄉內七個部落小學,帶領孩童們一同學習日漸消失的傳統文化,讓gaga(祖訓)深植後代心中。

 

位於原鄉,泰雅文化館不但典藏泰雅族傳統藤編、衣飾、刀具與農具等文物,傳承語言、思想等文化給下一代,亦積極推廣部落文化予來自世界各地之觀光客。若您有機會一訪南澳鄉,務必親赴泰雅文化館,探尋大南澳乃至於整個泰雅族的文化。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內部展示空間/2019年攝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內部展示空間/2019年攝

技藝保存人

Lesa阿公身著改良背心及藤帽 / 2018年攝 /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提供
Lesa阿公身著改良背心及藤帽 / 2018年攝 /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提供

 

 

陳双成本名Yukan Hayung,大家都叫他Lesa,是宜蘭縣南澳鄉金岳部落的藤編工藝師。

 

泰雅族社會日常用品都是手工製成,女性織布,男性負責藤編與狩獵。而男性所製作的用具,原料多採用山裡的竹藤與苧麻,製成竹藤編製成的籐籃、藤筐、魚簍、帽子,以及使用苧麻作為材料的肩帶與勾織網袋,Lesa熟稔這些傳統技藝,2013年9月11日被宜蘭縣政府登錄為「竹籐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技藝保存人。

 

打自小學六年級,Lesa就跟著他的表哥學習藤編,從採收黃藤開始,去刺、剝心,接著曬個兩三天直到乾燥,待素材整理好再開始編製。製作過程不但繁瑣,還需要熟練的技巧以及耐心,編織一個大背籃,需花上一整天的功夫,所以,不管是雙肩揹的置物籃或是帽子,每個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是他的驕傲。

 

Lesa阿公與趙翊剴工作中 / 2018年攝 /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提供
Lesa阿公與趙翊剴工作中 / 2018年攝 /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提供

回到部落投身傳統工藝之前,Lesa也曾到外地工作,當過板模工,也為發電廠、焚化爐等排放廢氣的煙囪包覆過吸熱石綿。歸鄉後他每日耕種,一有空閒便來回工寮和家裡編藤,偶爾開班授課。Lesa阿公也收了三位弟子,第一位過世了、第二位楊文勇、第三位趙翊剴。

 

Lesa阿公與趙翊剴兩人情同爺孫,每當Lesa需要看醫生,弟子就會載著他下山。現在,Lesa的眼力大不如前,只有在人家訂製東西時才會開工,較為精細的部分,也得依靠徒弟的幫忙才能製作了。

傳統工藝的曙光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典藏本地泰雅族特色無袖外衣/2019年攝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典藏本地泰雅族特色無袖外衣/2019年攝

本件無袖外衣,係由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委託彭秋玉製作,重製泰雅族南澳群(Klesan)男子樣式無袖長衣。本文物使用了苧麻、羊毛以及鈕扣等材料,以傳統原住民編織機(俗稱地機)編織而成,完全不經剪裁。縫製時,先把2幅布並齊排列,將中間縫起至全長的一半,再把原來的2幅布折起,於布的兩側由下向上縫起,預留適當的空間讓手可以伸出,即完成。

 

根據耆老的口述,上衣的菱形與山形紋,象徵祖先的遷徙路徑。南澳群(Klesan)的織布特色是,服飾正、反兩面向外的部分,會用經線包住一層,因此看不到緯線。線的顏色則包含了白、紅、紫、藍、黑與桃紅色等。上衣二對前襟、出手處與袖口的邊緣,皆縫製有圓形鈕扣,與其他地方泰雅族的服飾有明顯之差異,屬於泰雅族南澳群(Klesan)的特色。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典藏本地泰雅族特色無袖外衣-鈕扣與裝飾圖紋/2019年攝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典藏本地泰雅族特色無袖外衣-鈕扣與裝飾圖紋/2019年攝

南澳鄉泰雅文化館也收藏了彭秋玉老師(Bakan)其他件作品,衣物皆以紅色為基底,但紋路、色彩與鈕扣分布有所不同。彭秋玉老師38歲後返鄉探視阿嬤,聽到老人家感嘆:「年紀大了,卻沒人願意傳承我的手藝。」遂下定決心跟著阿嬤學習編織。傳統上,泰雅的女兒十二、三歲就會開始學習織布,學會織布後才能文面。如今,時代變遷,織布的技能急需傳承,為了保存傳統的編織手法與織紋,彭秋玉開始在地方上田野調查,並於2009年成立原住民工藝協會,向勞委會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偕同部落婦女開發各種工藝品,希望透過商業模式,讓傳統工藝永續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