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4期-在地知識與環境教育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 / 邱秀蘭

─摘錄自「小地方 大魅力-在地知識與文化體驗經濟工作坊 成果專輯」

105年度「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人才培力課程」

編按

2016 年末蘭陽博物館承接並代辦文化部在地知識與文化體驗經濟工作坊,結合土地倫理、地方知識、生態環境教育、友善環境鐵馬微旅行等面向,以保存宜蘭在地文化為前提,舉辦一連串課程講習與實地參與鐵馬小旅行,旨在培訓地方文化導覽人才並持續推動在地文化能量。

來自三十多個不同單位熱情參與者,提供了地方知識小旅行意見回饋與豐富的心得感想。蘭博電子報將逐期刊登成果專輯,帶領大家瞭解來自宜蘭在地各處的"小地方 大魅力"。

邱秀蘭組長個人照
邱秀蘭組長個人照

小地方 大魅力

對於宜蘭的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及博物館工作一向視如己業,並積極努力推動蘭陽博物館的環境教育,秉持謙卑及虛心的態度向環境及地方文化學習,希冀守護蘭陽土地價值,注入蘭陽文化新生命。

「在地知識」-在地生活與經驗的書寫

…如果說「社會就寫在這個大地上」,那麼社造是大地不時與我們的對話的媒介。……本著尋找動人的故事就是參與社造的起點,自
己不知量力的一頭栽進社造報導的書寫-有真情關懷、風土人情和生命刻痕,而且總喚起過去跟這片土地一起成長、一起奮鬥與一起生活的情感紀錄。

這是仰山文教基金會從事社造經驗多年的黃錦峰老師,在「社區總體營造的衝突解析—後記」 的表述,他認為在地知識就是在地生活與經驗的書寫。他用社區營造的概念,找尋動人的故事,感受在地的真情關懷、風土人情和生命的刻痕,希望能與這塊土地一起成長,一起奮鬥,一起生活的情感紀錄。


社區透過營造可以發掘很多在地特色的文化與知識,並從文化內涵中轉化成文化體驗的操作,在操作中汲取在地知識或前人的智慧,做為學習者本身的經驗與自我成長,以增進不同的價值觀點,這也是一般社區經營模式之一。在地知識是一種在地生活經驗,一面作一面學的建構,它是沒有課表的學習,但卻是最有魅力的知識,就像昨日內城社區的導覽解說,他們的生活經驗,雖然不完美,但其實很美,所以對人或土地的承諾可以用心一點,用心一點就可以了解什麼是在地知識。


在地知識呈現了在地文化內涵的面向,也涉及整體文化環境的變遷,包括人文、自然、產業、環境等,如何推動在地知識深根、文化資產保存、對環境友善永續,是在地知識與環境教育上重要的連結。我們應該要有根於土地的文化自信,對鄉土必須有認同感,學習與認知自己的鄉土,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產模式,來認同自己的土地,以友善和永續環境的互動,找出自身文化風格,如同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地方文化館的推動實踐,就能浸潤人心,成為態度與生活的一部分,亦為提升文化環境素養的一個重要方式。


早上的課程,土拉客實驗農家園為了不破壞環境,又希望能吃到健康的食物,在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解決農耕問題時,就向老農前輩學習在地知識,回到早期的農作方式,不用化學肥料或農藥,不汙染環境的情況下,保有友善環境的創見及新思維,實屬難能可貴。

環境教育建構-做中學,邊做邊學

一般人對在地知識有很多不同的詮釋,除了與文化、生物多樣性、社會生活緊密連結外,還包括語言、生業方式、風俗習慣、社會制度、信仰等,都是屬於在地知識的一種,也各自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地知識不只有文化,還包含著自然生態與環境。


人類的生存仰賴地球與自然資源,但自19 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大規模的農工商業發展,引用科技對抗大自然,肆意需索的耗竭自然資源,造成生態破壞,以致衍生環境危機及人類生存的問題。環境的問題沒有國界,全球各地都必須共同面對。從1972 年聯合國舉行「人類環境會議」(UN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到1992 年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 Conference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可窺見以往強調經濟成長,逐漸轉為重視自然環境優先,企圖達到兩者間平衡為目標,永續發展為藍圖。


然而,面對現今的國際環境議題,包括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水資源匱乏、生物多樣性消失、熱帶雨林的濫伐等層出不窮的環境問題;環境建制與條約的龐雜,治理體制分散,資源重複配置或缺乏;決策執行不力、經濟與環境的相互糾纏等,許多全球環境治理的問題與挑戰,均待突破與解決。在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之前,積極的推動環境教育,提升全民的環境素養是刻不容緩的事。


台灣在2011 年公布施行「環境教育法」,明文規定學生及公教人員每年須進行4 小時以上環境教育課程或活動,以做中學,邊做邊學的態度,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希冀透過多元管道的學習或體驗,加強民眾生態保育、文化保存、環境倫理觀念並改變生活習慣,讓人們學會尊重在地文化與大自然,並懂得友善環境與大自然和平共處,讓地球和資源永續發展。

一座向環境與地方文化學習的生態博物館

人類因過度利用及浪費資源,造成氣候變遷、環境破壞、糧食短缺等問題,身為地球公民,必須瞭解與關切人類環境相關問題,大家共同努力與行動,不管是學校、機關、團體、組織或個人,對環境都要有覺知,並且要身體力行。


環境教育係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而環境教育的對象包括全體國民、各類團體、事業、政府機關(構)及學校等,例如學校、國家公園、國家森林遊樂區、動物園、社區、博物館、休閒農場、地方文化館、觀光工廠都可以是環境教育的學習場域。蘭陽博物館( 以下簡稱蘭博) 與濕地場域於2013 年9 月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以下以蘭博為例,說明如何與在地知識連結推動環境教育。


蘭博是國內首座以地方為主題的綜合博物館,矗立於頭城鎮烏石港舊址旁,面對著浩瀚的太平洋及宜蘭精神地標龜山島,反映了宜蘭歷史、人文及地景特色,以「宜蘭」為主題,展示在地的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的多樣面貌,成為認識宜蘭的窗口。蘭博秉持著「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理念,將宜蘭全境視為博物館整體範疇,扮演縣內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核心,致力於整合各項研究資源、推動環境教育、結合宜蘭博物館家族,透過縣民參與,共同維護、保存宜蘭境內豐美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其中更加強對宜蘭環境保育的推動,守護蘭陽的珍貴土地與環境。


在推動環境教育方面,乃結合宜蘭博物館家族成員,共同打造「宜蘭成為永續的生態博物館」為理念;建構「宜蘭成為一座向環境與地方文化學習的生態博物館」為願景;並以「組織團隊」、「課程方案」、「教育推廣」、「資源設施」和「營運管理」做為五大目標。在組織團隊方面:鼓勵人員參加認證、定期舉辦人員增能學習、結合宜蘭博物館家族、加強外部夥伴合作、行動參與落實環保;在課程方案方面:規劃新課程、增加學習對象、設計多樣化教材教具、提升環教五大功能、加強推動行動博物館;在教育推廣方面:多樣化的教案、多元教育對象、多項媒介輔助、強調環境倫理重要;在資源設施方面:使用在地資源、新增環教場域、安全管理維護設施、綠色節能環保減碳;在營運管理方面:加強行銷推廣、固定編列預算、積極爭取補助計畫、加強觀眾服務,希望達到環教推動的廣度、深度、品質與永續。

蘭陽博物館的核心價值概念圖
蘭陽博物館的核心價值概念圖

在地知識孕育豐富的課程方案

本課程強調在地知識之連結,限於時間僅先報告「課程方案」及「教育推廣」提供大家參考。宜蘭縣的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有其特色風格,也孕育出許多在地的知識文化,依據宜蘭縣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主要內涵,以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為核心,歸納成六項重要範疇,分為「蘭陽開拓」、「常民生活」、「水綠資源」、「海洋漁業」、「農林產業」、「地域風格」等六項。「蘭陽開拓」為歷史、族群、政經發展等;「常民生活」為生活工藝、戲劇美學、文學、美食等;「水綠資源」為水資源、自然生態等;「海洋漁業」為海洋生態、漁業生產、討海生活等;「農林產業」為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畜牧業、林業生產、林業工藝等;「地域風格」為獨特地景、人文建設等內容。


蘭博根據此六項重要文化內涵,進行環境教育課程目標規劃。「蘭陽開拓」課程,強調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尊重不同族群與文化背景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常民生活」課程,著重體驗生活中的風俗文化,思考與比較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以及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水綠資源」課程,為認識宜蘭水域與綠地中常見的動、植物,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並瞭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海洋漁業」課程,為瞭解宜蘭的海洋環境與文化,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執行日常生活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農林產業」課程,則探索宜蘭的山林生態與產業資源,覺知人類生活、資源永續與生態的平衡;「地域風格」課程,以親近、關心不同地域的環境,並透過對相關環境議題的瞭解,體會環境的重要。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及其六項重要範疇概念圖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及其六項重要範疇概念圖

依據以上文化內涵的課程目標,搭配本環教場域的內外空間,包括研習教室、常設展、特展、兒童探索區、烏石港環境教育中心及濕地、烏石礁遺址、木棧平台、園區空地、單面山景觀等空間來上課,並配合場域資源系統之濕地生態、文化景觀、地質景觀、鯨
豚保育、史前文化、宜蘭環境等設計,使課程呈現多樣文化、多種時段、多方場域、多面環境之特色,設計之課程內容包含《烏石港歷史劇場》、《烏石濕地小世界》、《蘭博單面山》、《探索鯨奇》、《寫在地底的歷史》、《人與環境‧ 在宜蘭》、《蘭博蒐查線》等,其中《烏石港歷史劇場》、《烏石濕地小世界》、《探索鯨奇》、《寫在地底的歷史》、《蘭博單面山》五項課程業已由環境保護署核定,刻正試辦中的還有《水圳與拓墾集團》、《小鰻魚來了》,規劃中有《典藏蘭陽》、《宜蘭檜木》等相關課程,未來操作成熟後,將再送環保署核定。


本館環教課程教案設計,由隸屬於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轄下宜蘭環境教育輔導團之教師進駐蘭博,設計開發及製作教材、學習單、教學訓練等。其課程設計方針乃依據環境教育五大目標來思考,分別是覺知與敏感度(Awareness)、知識(Knowledge) 、技能(Skill) 、態度與價值觀(Attitudeand Ethics)、行動經驗(Action) ,期能理解烏石港歷史地位與變遷,頭城老街的歷史與河道變遷的關係,宜蘭海岸線與單面山的成因,海岸人工化與私有化的影響,濕地的要素、功能與生態環境,史前人類如何運用環境資源適應環境變化,鯨豚演化過程、常見分類與保育方法等,並配合九年一貫教育課程,做為學校課程補充資料。根據環境教育五大目標設計之課程,也都會依據學習單的回饋、校園電子報分享、蘭博臉書迴響、老師信件回饋、或滿意度調查等來進行課程目標之檢測。以下簡略說明各項核定課程:

同學們在博物館環教老師的引導下模擬烏石港曾經發生過的人文活動
同學們在博物館環教老師的引導下模擬烏石港曾經發生過的人文活動

《烏石港歷史劇場》課程

烏石港是清代重要的正口,也是昔日宜蘭對外的文化窗口,孕育在地文化的底蘊,如今才經過二、三百年,為什麼會從一個重要港口,變成一處小湖?本課程目的在使學生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之關係,以及環境變遷對人類生活及產業的影響,並藉由對環境的認識,培養對生活環境的關心、重視與珍惜。

同學們在博物館環教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烏石港溼地的鳥類辨識
同學們在博物館環教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烏石港溼地的鳥類辨識

《烏石濕地小世界》課程

介紹濕地有什麼功用?是淨化水質、生物的家、地下水銀行、洪水旅館……,課程目的在了解濕地的功能,進而關心濕地的存續,明白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而更關心環境問題並且思考解決方案。

博物館的環教老師正在引導同學觀察接觸史前文物標本
博物館的環教老師正在引導同學觀察接觸史前文物標本

《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

配合國民小學五年級社會領域課程「認識台灣史前時代」單元,由於該課程並沒有介紹宜蘭的史前文化,如大竹圍遺址、丸山遺址、淇武蘭遺址等。生活在宜蘭的子弟,對自己家鄉的史前文化不甚瞭解,所以這項課程就是要補其不足,活用宜蘭縣各地考古遺址發掘出土之遺物,整合考古所累積之文化保存與環境知識,設計延伸教學活動,讓縣內的孩子更加瞭解在地豐富的史前文化知識。

博物館的環教老師正在向同學展示鯨鬚標本
博物館的環教老師正在向同學展示鯨鬚標本

《探索鯨奇》課程

烏石港是台灣重要的賞鯨基地,我們對海中精靈知道多少?對鯨豚身處的環境理解多少? 本課程目的藉由對鯨豚的瞭解,以講述、討論、發表、觀察、遊戲、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鯨豚及自然界各物種的尊重,避免攫取掠奪,進而養成愛護自然環境的觀念。

同學們在塑膠盆中以水柱沖刷陶土來模擬單面山地形的成因
同學們在塑膠盆中以水柱沖刷陶土來模擬單面山地形的成因

《蘭博單面山》課程

蘭博建築的外觀,本著「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的理念,採集中量體的配置方式與地景融合的規劃構想,擷取台灣東北角單面山造型,透過多重的空間轉化和視覺的穿透,與環境對話。但單面山的地質成因為何呢?本課程的目的在於了解宜蘭的地質形成、海岸類型及造成單面山地形的過程,再透過遊戲、提問的方式,激勵學生思考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人類與環境互動的其他可能性。

快樂的學習「來蘭博.玩環教」

本館除了豐富的課程教案外,為滿足學員學習感受,也設計多樣的教材及教具設施,如積木、大富翁、標本、黏土、布偶、巧拼地墊、考古探坑等,設計嚴謹又具創新啟發;另外規劃包括簡報說明、物件觀察、活體觀察、動手操作、模型裝置、戲劇表演、遊戲學習、戶外活動、影片討論、圖文展示、小組討論等有趣又多元的教材教法,還有活潑創意的學習單及觀察紀錄表,讓學員覺得上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不會有壓力,可以從體驗中學習,從學習中成長。


每項課程操作也會有事前嚴謹的教育訓練,對象包括蘭博前、後場館員及志工。一方面,由外聘專家學者或館內研究人員進行相關課程授課增能外,課程操作演練則由駐館的宜蘭環境教育輔導團的老師們,負責訓練館員及志工成為助教協助教學。有關課程的推廣,在蘭博進行的有「來蘭博玩環教」活動,可透過戶外教學專案或上網預約申請,其中戶外教學專案接受宜蘭縣內中小學生申請;而上網預約申請對象,則包括學生及一般機關團體。課程操作完成後,每堂課會有省思紀錄表、滿意度調查表,及學員回饋等,舉例某帶隊參加老師回饋給館方的想法及建議:《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從理論到實做,完整的體驗課程,是一趟在地歷史與環境教育的豐厚學習之旅,感恩所有的工作團隊。」 ;《探索鯨奇》課程,「感謝貴單位提供如此寶貴的課程,上課方式活潑生動,內容淺顯易懂,孩子收穫滿滿,對環境多了一份尊重、保護的使命感。」;一位住在壯圍鄉後埤社區的阿嬤,她來蘭博五次,表述「我上了這個課程覺得是來蘭博最好的一次感受,如果純粹自己參觀,獲得的知識有限,但是透過環境教育的課程,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我家附近也有一個遺址,給我很深刻的印象」,這些均可做為檢討課程設計及調整之參考。

探索鯨奇的課程中,博物館的課程人員正在向同學展示海豚的頭骨及前肢標本
探索鯨奇的課程中,博物館的課程人員正在向同學展示海豚的頭骨及前肢標本

行動博物館- 博物館入校園

蘭博的環境教育課程,除了在館內操作外,為滿足無法到館的學生及偏鄉學校,另設計行動博物館「進入校園專案」,把博物館的典藏「物件」帶入校園進行推廣。由蘭博負責招生接受申請,授課人員帶著教案及教材、教具到學校授課,補充九年一貫課程及環境教育的知識。本專案非常受歡迎,其中《寫在地底的歷史》課程,也接受邀請跨縣市到校服務,曾到新北市的牡丹國小、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及交通大學的人文社會學系進行課程交流,讓史前文化不再只是冷門的理論或研究調查,它可以是一堂有趣的公眾考古學,將藏在土地裏的文化內涵及先人智慧,推廣給大眾認識。另外我們也將此課程轉化,融入環境教育,參與其他博物館的相關活動。


本館的行動博物館「進入校園專案」,實際執行過程中,經常接到學校端的需求,申請不到課程之憾,憑蘭博一館之力,其實難以服務宜蘭縣所有中小學校。而蘭博在推動環境教育的願景,乃要結合宜蘭博物館家族成員,建構「宜蘭成為一座向環境與地方文化學習的生態博物館」,因此,本館於2016 年試辦宜蘭博物館家族進入校園專案,規畫4 個館舍參與:包括旺山休閒農場、大安藥園休閒農場、橘之鄉蜜餞形象館、莎貝莉娜精靈印畫學院,由宜蘭環境教育輔導團及蘭博,協助課程教案設計、討論及人員訓練,分別推出《魚菜共生》、《天然防蚊液》、《健康蜜餞》、《我的海洋》等課程,課程內容符合環境教育八大領域,如氣候變遷、自然保育、文化保存等。


宜蘭縣地方文化發展,以地域分布而言,北起頭城,南至南澳,分布廣泛且多為小型的地方文化館舍;以文化特色而言,從城鎮至鄉間,皆蘊藏著豐富多樣的地方文化,反映出宜蘭地區在地文化保存與推廣的新契機,每處地方文化館舍,都擁有各自特色的在地知識。博物館家族入校園專案,課程內容經由設計、討論以及操作演練來把關,通常館舍在介紹自己課程時,對象為一般遊客,比較難以結合環境教育,因此就必須加強其環境的知識性、教育性。


經由改造、深化及訓練,《魚菜共生》課程的蔬菜不只食物而已,而是食農教育的深化,強調不添加農藥、化肥、抗生素、生長激素,靠著魚幫菜、菜幫魚的大自然共生原理,就可以採收新鮮無毒的蔬菜,也不會造成土地的破壞;《天然防蚊液》課程,藥草不只是古老知識,而是一種天然生活的良方,可以獲得認識植物的知識外,又可以隨手操作,避免身體及環境造成負擔;《健康蜜餞》課程,不只是蜜餞,關注的議題是食安問題,如何在家自製天然食品,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並認識食品的安全及身體的健康;《我的海洋》課程,印畫不再只是美術教育,它必須對海洋生態有想像,關注台灣面臨的海洋環境問題,透過印畫自己喜愛的海洋生物,並一起行動來保護牠們。所有的課程除了做為到校服務專案之外,並可以回到自己館舍,在體驗課程操作上調整與修正,提升館舍的服務品質,也深化了在地知識與環境教育的連結。

同學們與自己製作的魚菜共生杯合影
同學們與自己製作的魚菜共生杯合影

擴大對象展開多元豐富的環教推廣活動

「來蘭博.玩環教」及「博物館入校園」課程,主要對象為學生,為了擴大環境教育的對象,本館還設計一般社會大眾或親子可以學習或參與活動,包括展覽、研究、出版、講座、工作坊、各種活動等不同操作方式,其中各種活動非常豐富且多元,有影片欣賞、田野訪查、DIY 教學、遺失物義賣、慢遊體驗、傳統工藝教學等,希冀透過活動能為環境教育盡一份心力之外,也加深學員對環境保護、文化保存、自然保育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與環境素養的提升。


另外,本館針對宜蘭博物館家族夥伴們,2016 年透過地方文化館發展運籌機制輔導計畫及宜蘭博物館月活動,也融入了環境教育的推廣。環境教育不僅是宜蘭縣重要的施政方針,更是環境永續與發展的全球性議題。為了讓我們的土地永續,蘭博、宜蘭博物館家族或地方文化館一起加入推動環境教育。在運籌機制輔導計畫中,透過在地知識學院及增能交流參訪,規劃宜蘭環境教育行動策略及未來發展-從政策到實務經驗分享,將在地知識價值加以轉化,使館舍在經營與推動時,更能具備地方自主與永續經營的能量,其目地也讓館舍進一步瞭解、學習,如何將自有資源轉化為環境教育特色與課程,以提昇在地文化教育內涵,並體現每一座地方文化館,都是在地知識學習及環境教育中心為目標。


宜蘭博物館月活動中,本館舉辦了「創造騎蹟─宜蘭博物館家族巡禮」,從蘭陽博物館出發,經由山線巡禮家族館舍,中點站到蘇澳白米木屐館,回程經海線到終點站蘭博,全程約100 公里,本活動揚棄以往以客車代步,而是以騎鐵馬親近宜蘭,強調節能減碳,並結合養生、休閒、在地知識、環境體驗學習的方式,進行宜蘭文化慢遊行動。本工作坊兩天的活動,全程不以省事的遊覽車代步,而是以較難執行的騎鐵馬代步,就是希望讓學員們能更貼近土地,更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

創造騎蹟宜蘭博物館家族鐵馬巡禮的參與者正在騎單車繞行烏石港濕地
創造騎蹟宜蘭博物館家族鐵馬巡禮的參與者正在騎單車繞行烏石港濕地

結語

因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能源及糧食短缺、生物棲地遭受破壞,對人類及環境影響甚大,而環境保育、低碳永續發展是現在與未來的重要目標,也是環境教育裡重要的一環,透過各式環境教育的操作,可以提供人與生態自然共生的正確觀念,形塑大眾面對各式環保議題時的正確價值觀與態度。環境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快樂的學習,並能付諸行動。因為環境的議題一般大眾會覺得很嚴肅,希望不會因為嚴肅而退卻、消極,它可以很積極地、有趣地學習。本工作坊課程,讓大家知道在地知識有很多種方式,環境教育是一種很重要的經驗,兩者之間互為關連。


地方文化館本身擁有其獨特在地知識與文化,加上結合專業、教育、美學、體驗等功能於一身,具文化保存廣度,又有在地文化深度,透過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引導,可讓學生樂於學習及體驗在地知識的歷史價值,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進而開拓其眼界與胸襟,培養對社會及環境的關懷。如何運用豐富的文化特色及自然資源,發展及推廣環境教育,提升環境學習的品質,並推動各項友善環境的行動與活動,是當前的新思維、新契機。

邱秀蘭組長於松園小屋進行成果分享
邱秀蘭組長於松園小屋進行成果分享

參考資料

  1. 林子倫、李宜卿(2012) 後Rio+20 永續發展治理機制的方向與挑戰。《看守台灣季刊》卷3:10-19。
  2. 黃錦峰(2005) 社區總體營造的衝突解析:以宜蘭縣村里型社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3. 盧道杰(2006) 在地知識與生態傳統知識。收錄於教育部《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篇》第13 章:255-277,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推動辦公室主編。
  4. 社團法人永續發展工程學會(2015) 宜蘭縣文化機構及設施中長程營運管理規劃案成果報告,第8 章:198-206。宜蘭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