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9期-頭城寺廟分論-寺院與齋堂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佛教發源於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印度,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流傳於中亞、東亞、東南亞等亞洲地區,並和各地文化相互融合與激盪,形成不同區域的佛教文化特色。台灣地區佛教的信仰系統,主要承襲於中國閩粵一帶,隨早年先民移居台灣時傳入此地。宜蘭僻居東北一隅,受漢人在台開發進程影響,佛教發展自然較西部及北部區域來得遲。據林仁昱的研究,蘭地的佛教發展雖晚,沒有大法派形成, 卻與其他地區佛教的發展有相當密切關係,頗具研究價值。(註1)

一、頭城登記有案之佛教寺廟

據民國103年調查,頭城地區寺廟主祀神祇類屬佛教系統者計有17座,其中不乏規模過小、新興教派或因軍方接管而改祀觀音者,為免內容過於瑣碎,故本節僅就內政部登記有案之佛教寺廟做為探討對象,茲表列如次。

 

表3-1 頭城鎮內政部登記有案之佛教寺廟一覽表,請參考附件。

二、頭城佛教寺廟特色

由表3-1可知,頭城地區的佛教寺廟呈現以下幾個特色:

 

其一,多以寺、院為名:寺廟是寺院和廟宇的廣泛統稱,兩者卻不可混為一談。一般而言,道教的宗教建築曰宮觀,佛教稱寺院,民間信仰雖因揉雜儒釋道,名稱上多有混用,宮、廟、祠、堂皆有之,原則上仍有所區分。佛教的寺、院、堂、庵等都是僧尼修行弘法的場所,又因其特色及功能而有不同的稱呼,如,寺的規模最大,院略小,堂多指齋友修行場所,庵則為比丘尼修道之處。頭城地區的佛教寺廟以「寺」為名居多,共有8座,以「院」為名者有2,稱「廟」者僅金威廟1座,而金威廟也是頭城地區融入民間信仰最澈底的佛教廟宇,或謂是民間信仰吸納佛教神祇最典型的案例。原屬齋堂的募善堂及靜養堂,今亦已以寺為名。

金盈里金威廟正立面。( 張恆瑞攝)
金盈里金威廟正立面。( 張恆瑞攝)

其二,祀神與寺廟性質有關:頭城佛教寺廟因信仰性質不同,祀神則有明顯差異。與民間信仰或道教揉雜程度較深的通俗化佛教或民間佛教,除以觀音佛祖為主祀外, 殿堂上尚可見其他道教或民間信仰神祇雜揉共處情形,如龍山巖石觀音寺、開成寺及金威廟,反映出台灣觀音信仰的豐富形式與多元樣貌。其中,金威廟的觀音佛祖也和民間信仰的神明一樣,成為庄社的神明,發展出地域性的祭典活動,林美容認為這是佛教民間化傾向的具體表現之一。(註2)大殿所祀不外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如來佛、彌勒佛、四大菩薩( 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及各羅漢尊者等,並登記上多以釋迦牟尼佛做為主祀,惟少數特例有菩提觀佛修院的大日如來及韋馱院的韋馱菩薩,然其亦皆屬佛教祀神。

金威廟主要祭祀空間—金威廟是地方信仰中心,地域性祭典活動與一般民間信仰廟宇無異,圖為民國109年該廟請媽祖時的情景 。( 張恆瑞攝)
金威廟主要祭祀空間—金威廟是地方信仰中心,地域性祭典活動與一般民間信仰廟宇無異,圖為民國109年該廟請媽祖時的情景 。( 張恆瑞攝)

其三,多分布西側山區:深山藏古寺,奇峰隱仙靈,佛教注重修身證悟,僧伽多依山隱居,結茅山間,持戒修定,絕世離俗。頭城地形狹長,倚山偎海,東濱浩瀚太平洋,雪山山脈北支餘脈綿亙北、西兩側,使得佛教寺院主要分布於頭城的西側山區。復以,境內山區廣大,海拔高度100至1000公尺之間山區約占全鎮面積的60%,各寺院零星散布,各據山頭,依其地理位置由北而南依序有大里山區的龍山巖石觀音寺、大溪山區的明山寺、福德坑內的靈山寺與菩提觀佛修院、九股山的吉祥寺,及北宜公路南端山區( 約於北宜公路60K處) 的圓通寺6座。其中,座落於九股山福德坑內者六占其三,是頭城佛教寺院分布密度最高的山區,尤以古剎吉祥禪寺最負盛名, 即使早年交通不便,山路蜿蜒,往來香客依然絡繹不絕。其餘則隨各寺院之信仰類型及歷史發展的不同而呈現出異於前述之區位型態,如由齋堂轉化為佛教寺院的善慧寺緊臨市區,金威廟則係聚落信仰中心。

福德坑是頭城佛教寺院分布密度最高的山區,圖為由靈山寺遠望菩提觀佛修院之景 。( 張恆瑞攝)
福德坑是頭城佛教寺院分布密度最高的山區,圖為由靈山寺遠望菩提觀佛修院之景 。( 張恆瑞攝)

其四,類型樣貌多元:台灣的佛教受到政府宗教政策、時代環境更迭及信仰相互交融等因素影響,呈現多元面貌,頭城地區尤然。要言之,可概分為下列四類:

  • (一) 叢林體系:叢林是佛教異於其他宗教的寺院制度,頭城地區以出家僧侶為主的叢林體系共有5座,分別為吉祥寺、明山寺、圓通寺、靈山寺及韋馱院,是四類中比例最高者。
  • (二) 齋堂轉化:緊臨舊市區邊緣的善慧寺(前身為募善堂) 及今移址於下福成田園中的蓮光寺(前身為靜養堂) 係由日治時期的齋堂轉化為佛教寺院。
  • (三) 俗化佛教:此指佛道融合、佛教民間化的信仰型態,有相傳與吳沙入蘭有關的開成寺及幾乎無異於一般民間信仰的金威廟,兩廟在宗教登記別上雖皆屬佛教,卻沒有前述叢林體系的僧侶制度,民間信仰色彩濃厚,與傳統的佛教信仰顯然有本質上的殊異性。此外,亦有民間信仰吸納佛教神祇所發展出的信仰型態,兩者相互轉化,受主事者的意識而有所改變,呈顯出民間信仰的多元性與包容性,開成寺即為一例。
  • (四)「巖仔」信仰:創建於道光年間(1821~1850)的龍山巖石觀音寺則是介於「寺」(佛教) 與「廟」(民間信仰) 間的一種信仰類型,稱為「巖仔」。(註3)石觀音寺最初為一天然的石洞佛寺,後期另建造殿宇,其內祀有石觀音及諸多神祇,無論由祀神或祭祀儀式來看, 與傳統佛教差異甚大,學者林美容稱之為「本土佛教」、「民間佛教」。(註4)其餘則如私人宗教修行地的菩提觀佛修院,及海會淨苑、淨林精舍、下埔普修禪寺等新興道場, 類型多元且各異其趣。
左:龍山巖石觀音寺。( 張恆瑞攝) / 右:龍山巖石觀音寺祀神。( 張恆瑞攝)
左:龍山巖石觀音寺。( 張恆瑞攝) / 右:龍山巖石觀音寺祀神。( 張恆瑞攝)

三、頭城佛教寺院概說

承前所述,頭城地區的佛教寺院數量不多,地理位置較為偏遠,交通不便,發展規模自然受到限制,無法與台灣當今的法鼓山、中台山、佛光山及慈濟等佛教教團相提並論,然其態樣多元紛陳,若能將其一併探討,應當能完整呈現台灣佛教發展的多元樣貌。礙於篇幅所限,無法一一細說,以下僅將頭城地區的佛教寺院概分為以出家僧侶為主的叢林體系及活躍於日治時期、強調在家修行的齋堂兩大系統分述如次。

(一) 出家僧侶為主的叢林體系

1、吉祥寺

吉祥寺是蘭陽地區著名的佛教寺院,開山祖師真精法師是福州鼓山湧泉寺傳芳法師派下。(註5)林字萬於《字字萬金》一書輯錄〈吉祥寺開山祖師傳略〉、〈性圓法師( 阿水師) 傳略〉、〈源淨大法師生平事略〉、〈無盡的哀思─敬悼上意下妙大法師歸西成佛〉諸文有詳細論述。以下參考林氏上述各文,或可讓我們一窺本寺發展軌跡。

 

(1) 開山─真精法師

真精法師生於同治2年(1863),為礁溪鄉林美村人,少年習武外,亦懂符咒之術, 法力高強,後入寺廟當僧侶,光緒4年(1880) 至福州鼓山湧泉寺拜傳芳長老為師,次年再前往拜師前後七年,返台後,先於大里石觀音寺修持一年,光緒14年(1888) 尋得九股山現址北方五百公尺處。初建以竹片為牆的簡陋茅蓬,奉祀釋迦牟尼佛,閉門苦修,不涉俗事,因地形酷似唐山吉祥寺,而以之為寺名。

 

(2) 性圓法師

真精法師本不收徒,後甚獲眾信徒欽仰,除收性圓、聖圓、行圓、達果、達因等僧徒外,亦接納信士皈依三寶,影響頭城的佛教發展甚深。第二代住持為性圓法師,皈依佛門後,與師父真精法師一鏟一鋤擴充寺基,如遷寺址於現址,改築土牆茅頂建築、完成靈山塔的興建等。

 

(3) 源淨法師

大正10年(1921) 由其徒源淨法師續任第三代住持,除重建大殿,另建靈光寶塔, 增建南、北廂房,並於昭和16年(1941) 改建三寶殿為磚壁瓦頂,奠定今日寺基。民國40年代,本寺入選為新蘭陽八景之一,名為「吉祥梵宮」,戰後至民國60年左右,一直是當時縣內中小學生的遠足熱門景點。

九股山吉祥寺靈光塔(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九股山吉祥寺靈光塔(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4) 意妙法師

民國46年源淨法師圓寂,意妙法師為第四任住持,推其大師兄宗妙法師代理住持之務,53年因風災寺殿毀損,重新翻修三寶殿。民國64年,宗妙法師圓寂,意妙法師再回寺兼理寺務,其後二十年,有產業道路開通,使動力車可通達本寺,增建兩層之香客大樓,擴建庭院為菩薩廣場等,意妙法師圓寂後,本寺已不復當年之盛況。(註6)

 

(5) 吉祥寺韻事

其一,頭城地區世代流傳一則故事:該寺附近本為一處天然獵場,有一高僧知道獵人前來打獵,會先苦勸不要殺生,若對方執意獵捕,該師即至寺內敲大鐘並持咒, 附近鳥獸一聞鐘聲,便會主動至寺前集合避禍,此事在地方傳為美談。

 

其二,吉祥寺前埕原有兩株百年古梅,相傳是開山祖師於光緒年間自唐山攜苗木回來栽植的。一入山門,陣陣幽香伴隨寺裡的梵唄聲而來,饒富禪意!來寺者可循香找花來到二丈餘的古梅前,歲月將它們雕鑿成騷人墨客最愛的文樹體型,宛若中國古畫裡的墨梅,更顯風雅。約民國80年左右,兩株古梅因工程施工被移植他處,惜因上百年老梅移植,成活率本不高,況又非移植適期,最後沒有移植成功,至今仍令人抱憾不捨!

吉祥寺舊照( 宜蘭縣史館提供)
吉祥寺舊照( 宜蘭縣史館提供)

綜上觀之,吉祥寺不僅歷史悠久,景美境幽,新蘭陽八景亦非浪得虛名,曾有地方文人雅士作詩詠之,更重要的是它對頭城及北台灣佛教的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如蘇澳祥光寺的開山者──惟妙法師,創建嘉義八仙山寶林禪寺的觀妙法師, 都是本寺第三代住持源淨法師的弟子,誠如學者林仁昱所言,本寺係甚值得研究之本土佛教法脈系統。

 

2、明山寺

(1) 傳說

明山寺位於大溪山區,創建至今僅有五十多年的歷史。據該寺住持師父稱,本寺之歷史可溯至嘉慶初年(1796),本處因位於山區,居民以捕獵維生,一日,張姓居民捕獲一頭山羌準備販賣,修行人見狀,欲將之買下放生,居民不敢向修行人收錢,隨即放生。某日,張姓居民夜聞山羌撞門示警,全家躲過一劫。他將此事告知修行人, 修行人勸他與佛有緣,須供奉佛祖觀世音菩薩,乃建一茅屋供奉。某夜,菩薩顯靈託夢張公,指示須速遷離;張公驚醒,隨即依菩薩指示,快速擔起觀世音佛像,扶老攜幼依照佛祖指點朝東北方逃避。是夜,洪水暴漲,山崩地裂,舊有屋舍剎那化為烏有, 張姓居民全家僥倖存活,繼續朝東北方翻山涉水,逃至貢寮附近的蚊子坑撈洞( 龍洞舊稱) 一處山坡地休息片刻,欲再起身前往,卻感身邊行李重如萬斤,無法挑擔得起, 經向佛祖擲筊請示,知佛祖欲就地建寺,即今龍洞西靈巖寺。由上可知,早在清代嘉慶年間即有修行人在此修行。

明山寺大雄寶殿 。( 張恆瑞攝)
明山寺大雄寶殿 。( 張恆瑞攝)

(2) 起建因緣

今本寺起建則另有因緣。民國50多年,宜蘭縣員山鄉大湖村明光寺創建之初, 住持紹悟尼師搭火車北往四處籌募緣金,至頭城的大溪站下車。由於內急,向一間雜貨店借茅廁,巧遇莊錫財(曾任本鎮第八屆、第九屆鎮長)的母親,言談之中,法師告知尋地建寺乙事,莊母主動提供現址土地予以興建寺宇,據《頭城鎮志》所載,本寺建於民國54年,而今寺中仍存有一塊莊錫財先生任鎮長時所贈之「佛光普照」匾,似為此一因緣做了見證。

 

(3) 熱門景點的醒目地標

明山寺位宜一線旁,可通往新北境內的烏山,建寺當時宜一線尚未闢建產業道路,殿宇材料皆以人力由山下將砂石擔至此,相當辛苦,其後建築歷經數次修、擴建, 方有今日所見規模,山門上所懸「明山寺」寺名匾為本寺第三任住持開典法師於辛未(民國80) 年所題。寺後不遠處是近年可鳥瞰頭城大溪壯闊海濱景色的熱門景點─鷹石尖步道入口,本寺因此成為附近最醒目的地標。

 

3、圓通寺

圓通寺為一女眾道場,當地人稱為菜廟,位於北宜公路60K附近的山坳中,小地名稱為「城仔田」,據稱寺前一大片田園為二城城仔之共有田地,故名之。(註7)據《頭城鎮志》載,本寺係建於民國初年,開山者為德宗、覺會、覺華等尼師。(註8)《台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則稱「圓通寺:創建年代不詳,約在1900年左右。由德宗、覺會、覺華三位尼師共同創建。」(註9)兩者所載內容皆十分簡略,在創建時間上亦有出入,相差了近十年。由日治時期南瀛佛教會發行的專屬刊物《南瀛佛教》第十五卷第八號詳載當時頭圍庄圓通寺之祀神,列有釋迦、觀音、迦葉、阿難、韋馱、伽藍諸佛,(註10)推測本寺在當時應小有規模。本寺附近為昔日淡蘭古道支線跑馬古道北口,寺旁則是台灣小百岳,有「礁溪富士山」之稱的鴻子山(又稱鵲子山、鵠仔山) 的北登山口,因此,本寺常是假日登山客暫歇、洗手方便、午餐小憩的集合據點。本寺入口處有座大願亭,於地藏王菩薩塑像後方立有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祖師比丘尼圓寂紀念碑。該寺曾於民國60年重修,民國71年重修大殿,早年寺貌已失,然處於群山環繞的靜謐之中,洗滌塵囂,恍若置身世外桃源,值得一遊。

左:圓通寺 。( 張恆瑞攝) / 右:圓通寺比丘尼圓寂紀念碑。 ( 張恆瑞攝)
左:圓通寺 。( 張恆瑞攝) / 右:圓通寺比丘尼圓寂紀念碑。 ( 張恆瑞攝)
4、靈山寺

靈山寺座落於早年通往吉祥寺的古道旁、福德坑溪中上游溪畔,昔時產業道路未開,通往山內的道路皆經由寺前通過,為山區重要的交通節點。本寺約建於大正初年(1912),開山祖師是妙圓尼師,原係頭城鎮上富家女,俗名蕭和,於此建庵苦修,律己甚嚴,弘法有道,信徒日眾。 因法師俗家單名「和」字,當地居民慣以「尼姑和仔」稱之,早期寺前溪床一片平坦,民眾常於假日攜伴至靈山橋下野炊、活動、戲水,也曾是鎮上國小學童健行遠足地點之一,而「尼姑和仔」一詞竟也成為老一輩居民對本寺或寺前溪床的代名詞,足見本寺與地方居民關係密切。日治時期,民生困苦,尼師們過得更是清苦。她們每日吃著菜脯、鹹菜、蕃薯糜(粥),省吃儉用,將省下的錢用來重建寺院。以前靈山寺沒有路,建寺所需之水泥、砂石、磚瓦等建材都得依靠人工由山下慢慢搬運上來,也許以現今寺院的規模來看,本寺看似不大,但就當時的交通及生活條件而言,已算是不容易了。(註11)早年,本寺是頭城及鄰近地區青年學子借宿讀書準備應考的好地方。

靈山橋下的溪床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 張恆瑞攝)
靈山橋下的溪床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 張恆瑞攝)

妙圓法師出身頭城蕭姓大戶人家,其了捨俗緣,避離塵世,於交通不便、偏僻的山區建寺清修,與青燈古佛為伴,其求佛證道之心,實令人敬佩。民國53年,法師感於人生無常,身邊又無年輕弟子可承繼本寺,便請達德法師任本寺管理人,積極向外發展寺務,先於礁溪成立唸佛會,繼之於十一股山腳下興建毘盧寺,因臨近市區, 使整個靈山寺的發展重心往該寺移轉,靈山寺寺務則由其徒弟口稱的「二師父」(慈堉) 負責。民國76年左右,達德法師圓寂,數年後方由佛光山指派法師接任本寺管理人迄今,目前,常住法師為馬來西亞籍覺年法師。

 

5、韋馱院

(1) 全國唯一主祀

韋馱院位於福德坑溪坑口處,主祀韋馱菩薩,民間稱為韋馱爺,附近信眾皆以「韋馱爺廟」稱之,是台灣民間神佛不分、菩薩神明化的最佳寫照。有關韋馱菩薩的傳說甚多,其一為佛入滅後,當諸天神和眾王共商收取佛舍利,以建塔供養時,突然來了一個「捷疾鬼」偷走了兩顆佛牙。韋馱菩薩急追捉獲「捷疾鬼」,取回佛牙,贏得諸天眾王的讚揚。此後,韋馱菩薩便擔當起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註12)此一鮮明角色,使其常見於各大佛教寺院殿宇中,與伽藍菩薩(即民間信仰中的關聖帝君) 分立左右專責保衛寺院,護持僧眾。由於韋馱菩薩被賦予佛寺護法神的特殊地位,寺院以其為主祀者,甚少有之,就目前內政部正式登記的寺廟中,本廟是唯一主祀韋馱菩薩的寺院,更彰顯本院的特殊性。

左:韋馱院神龕 。( 張恆瑞攝) / 右上:正殿神龕上方之匾,雖無落款,但經鎮籍已故名書法 家康灧泉之後代多人指認,確為其先人所書無誤 。( 張恆瑞攝) / 右下:正門上方之廟名匾,為故前監察院長余俊賢所贈 。( 張恆瑞攝)
左:韋馱院神龕 。( 張恆瑞攝) / 右上:正殿神龕上方之匾,雖無落款,但經鎮籍已故名書法 家康灧泉之後代多人指認,確為其先人所書無誤 。( 張恆瑞攝) / 右下:正門上方之廟名匾,為故前監察院長余俊賢所贈 。( 張恆瑞攝)

(2) 創建時間說法不一

有關本院創建之說有二,其一為《頭城鎮志》〈宗教志〉載記:

          韋馱院:在拔雅里,為全台惟一以韋馱爺為主祀神的寺廟。建於光緖28年(明治35年

          ,1902),係吉祥寺的分支,蓋當時吉祥橋未建,來往不易,在溪岸建寺,以為歇腳

          處。其門聯曰:『韋相莊嚴繞座法輪宣寶月,馱身自在滿天甘露散瓊漿。』」(註13)

          「韋馱院,磚木起造一進落,為吉祥寺分支,緣起於吉祥橋未建前,於此處立廟為歇腳

          處,開山者為圓證師父及竹貴師父」。(註14)

 

其二則強調其創建歷史更早於吉祥寺,非吉祥寺分支,對此,本書第五章第五節有相關探討,於此不再複贅。

 

(二) 強調在家修行的齋堂

1、善慧寺( 募善堂)

(1) 肇建沿革

善慧寺前身稱為「募善堂」,係明治38年(1905) 由郭進居、吳連三、蔡昌等居士共同創建的齋堂(屬於龍華派),主祀釋迦牟尼佛。寺廟建築初以土石砌成,大正初年(1912) 改建為普通磚造,昭和9年(1934) 重建紅瓦厝,在當年度《南瀛佛教》第12卷第12號中亦記載「宜蘭郡頭圍庄頭圍募善堂、舊建物頗為腐壞難堪、而近得原發起人郭進居居士與管理人吳連三居士二人再為發起改築、建築費預定一萬圓、係郭發起人支出五千圓、其他由該堂信徒之提供。已於本人手初夏興工、預定來月竣工而落成式擬定來年舊三月中旬。」(註15)民國69年又改建瓦厝。然因房老屋舊,柱樑遭白蟻啃蝕嚴重,法師亦常因漏水問題,生活甚為不便,民國 81年信徒大會決議發起重建。蒙地主善心捐輸土地產權,於民國87年依募善堂原廟基順利重建,據慧省法師說,考量到廟基曾遭洪水沖走變溪底地,不敢深挖,故墊高五尺,民國91年底落成,為配合縣府管理政策,更名為「善慧寺」。

 

今日正門依然留用原募善堂時期之對聯,聯曰:「募道宏深慧日光週圓覺海,善心發越慈雲溥備遍環球。」橫批:「募化群生在止於至善」,讓本寺與早期募善堂之間的歷史有所連結,更可看出執事人員不願告別募善堂的用心。

左:善慧寺現貌 。( 張恆瑞攝) / 右:善慧寺中門聯對。 ( 張恆瑞攝)
左:善慧寺現貌 。( 張恆瑞攝) / 右:善慧寺中門聯對。 ( 張恆瑞攝)

(2) 與地方聞人互動熱絡

另有一說,募善堂創建於明治42年(1909),昭和10年(1935) 重修時,鄉賢郭進居居士捐金5000元與地方士紳盧纘祥、莊芳池等信眾數百人捐款,合力完成重修功德。(註16)盧纘祥、莊芳池皆於頭城喚醒堂習漢詩,頗富文采。盧纘祥是本地富紳,在年輕時即展現出商業經營能力,在地方政治上的參與亦十分活躍,無論日治時期或戰後國民政府時期,皆曾擔任地方議會人員,戰後,地方公職資歷完整,以宜蘭首任民選縣長為後人所傳頌。莊芳池為頭城有名漢醫,曾任縣議員,精通詩、書,有「蘭陽懸壺詩人」之譽,其作〈春日遊頭圍募善堂〉詩:「雅景堪推募善堂,偷閒來賞好春光。聽經頓悟三乘法,頂禮同參一炷香。慧日長懸照蓮座,慈雲廣被及蘭陽。他時得遂平生願,擬學禪機近上方。」(註17)此外,鎮上文人雅士亦與該堂頗有淵源。二戰後,臺灣第一代以白話文創作的本土文學家李榮春,於民國53年因被警總約談,兩天後釋回, 即避居募善堂。其母逝世後,亦曾在此居住一段時間。類此種種,皆道出募善堂與地方的密切互動。民國41年,宜蘭佛教支會成立大會假募善堂舉行,本堂發起人之一的郭進居居士(吉祥寺開山祖師真精法師門下皈依三寶) 任首屆理事長。(註18)曾和盧纘祥、康灩泉等人成立「八六書畫會」的頭城書法家游藤,其自號弘願居士,曾於募善堂講經十年、代理住持半年之久。綜觀上述,本寺之前身募善堂不僅與吉祥寺關係密切,與地方聞人互動熱絡,更是早期活躍於宜蘭佛教界的重要齋堂,重要性自不待言。

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10年4月20日) 報導募善堂舉辦七日水陸大會,參與者眾。
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10年4月20日) 報導募善堂舉辦七日水陸大會,參與者眾。
成一法師/ 星雲法師於募善堂與信眾合影-1956( 台北市華嚴蓮社提供)
成一法師/ 星雲法師於募善堂與信眾合影-1956( 台北市華嚴蓮社提供)
2、蓮光寺(靜養堂)

(1) 肇建沿革

蓮光寺前身為靜養堂,《佛光大辭典》中記有,

          蓮光寺舊稱靜養堂,原為在家居士共修之處(齋堂),由陳定修居士獻地,馬高玄等

          居士出資建築,落成於日昭和13(1938)年。民國58年,該堂管理人馬淑娥居士將佛

          堂獻給佛教,改稱蓮光寺,敦請殊度法師為住持。殊度就任後,旋即展開整建工作

          ,未幾,寺宇煥然一新,59年恭請成一法師主持佛像開光盛典。(註19)

 

上述引文對蓮光寺創建始末及後期轉獻佛教的歷程已有初步說明,以下再參闞正宗〈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在北臺灣的發展〉之研究結果,加以述說,期能將本寺之肇建始末呈現得更加完整與全面。

 

據闞正宗的研究,靜養堂屬於齋教先天派中的乾元堂系統,主祀觀音,在宜蘭縣內該派下之齋堂尚有位於宜蘭街坤門的碧蓮堂(今已不存),後碧蓮堂發生產權糾紛, 昭和3年(1928),於頭城盧家選出盧陳氏定及周張氏鳳共為管理。(註20)

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3年5月22日第4版) 中提及盧陳氏定為宜蘭街碧蓮堂共同管理人。
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3年5月22日第4版) 中提及盧陳氏定為宜蘭街碧蓮堂共同管理人。
左:盧纘祥家菜堂(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蓮光寺舊址 。( 張恆瑞攝)
左:盧纘祥家菜堂(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蓮光寺舊址 。( 張恆瑞攝)
蓮光寺現貌 。( 張恆瑞攝)
蓮光寺現貌 。( 張恆瑞攝)

盧陳氏定即頭城豪富盧廷翰之妻,宜蘭首任民選縣長盧纘祥的祖母盧陳阿定,即文前所稱本堂之獻地人陳定修居士。盧陳氏接任宜蘭碧蓮堂後,於昭和10年(1935) 捐地發起遷建頭城靜養堂,(註21)馬高玄居士出資,昭和13年(1938) 落成。民國36年,發起人盧陳阿定71歲去世;(註22)民國39年,由馬淑娥負責管理;民國46年時,管理人為馬鴛鴦,住持為李圓;民國58年,馬淑娥在佛堂獻給佛教,更名為「蓮光寺」, 並請臺北華嚴蓮社成一法師(1914~2011) 之徒殊度(1928~1996)前來擔任住持,整建寺宇,59年農曆7月27日開光大典,64年大殿整修。(註23)

 

殊度師接住持之後,蓮光寺曾興盛一段時間。後來其又接礁溪妙釋寺並常駐該寺,蓮光寺寺務改由惠度師負責,民國89年,因故遷往福成田園間,遠離塵囂,原大殿佛像亦隨之移奉新址,讓這座日治時期深具家族色彩的女性齋堂走入歷史。如今,位於頭城老街北門福德祠後方,由靜養堂遷建而成的舊建築依然靜默佇立原地;在時間的流逝下,入口斗大的「蓮光寺」三字字跡已顯斑駁;其鐵門深鎖,人去樓空的荒涼景象,無處不是台灣齋堂由勃興走入衰微的歷史映現。

蓮光寺遷至下福成後,原靜養堂的佛像則改由盧家供奉。觀音兩側的護法神( 韋馱與伽藍),除了各執法器 以外,也各有坐騎。造型有別於一般傳統寺院,顯現出在家佛教與傳統佛教「同中有異」!
蓮光寺遷至下福成後,原靜養堂的佛像則改由盧家供奉。觀音兩側的護法神( 韋馱與伽藍),除了各執法器 以外,也各有坐騎。造型有別於一般傳統寺院,顯現出在家佛教與傳統佛教「同中有異」!

參考資料

  • 註1:林仁昱,〈蘭陽地區佛教發展史初探〉,《宜蘭文獻》,第23期( 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9月),頁~45。
  • 註2:林美容,〈臺灣觀音信仰的主要型態─兼論民間佛教與民間信仰的關係〉,《臺灣文獻季刊》,59卷1期(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年3月),頁15~16。
  • 註3:林美容,〈臺灣觀音信仰的主要型態─兼論民間佛教與民間信仰的關係〉,《臺灣文獻季刊》,59卷1期,頁12。
  • 註4:林美容、蘇全正,〈臺灣的民間佛教傳統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卷第3 期(新北市,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04年3月),頁1~34。
  • 註5:林仁昱,〈蘭陽地區佛教發展史初探〉,《宜蘭文獻》,第23期,頁3~45。
  • 註6:參見林字萬,〈吉祥寺開山祖師傳略〉、〈性圓法師( 阿水師) 傳略〉、〈源淨大法師生平事略〉、〈無盡的哀思─敬悼「上意下妙」大法師歸西成佛〉等文,《字字萬金 林字萬老師文集 關於頭城二三事》(2008年)。
  • 註7:施添福總編纂、黃雯娟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頁49。
  • 註8: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頁389、頁406。
  • 註9:佛光文化社,《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77年)。
  • 註10:〈寺廟祭神調(二)宜蘭郡頭圍庄〉,《南瀛佛教》,第15 卷第8 號(臺北,南瀛佛教會,1937年8月),頁58。
  • 註11:頭城鎮福成社區發展協會,〈靈山寺〉,《2010年宜蘭縣社區日曆》( 宜蘭,宜蘭縣政府,2010年),7月7日。
  • 註12:〈韋馱菩薩〉,中台世界佛法小常識(請參考相關連結)。
  • 註13:莊英章、吳文星纂修,《頭城鎮志》,頁385。
  • 註14:莊英章、吳文星纂修,《頭城鎮志》,頁389。
  • 註15:〈會報雜報‧ 教界時事〉,《南瀛佛教》,第12卷第12號(1934 年12月),頁39。
  • 註16:雲松子,〈募善堂- 善慧寺( 民前七年建立古剎)〉
  • 註17:莊鱉著,陳麗蓮主編,《莊芳池吟草》,( 宜蘭,頭城鎮公所,2009 年),頁108。
  • 註18:〈各地簡訊〉,《覺生》第28期( 臺中,佛教蓮社,1952年),頁2。 
  • 註19:釋慈怡主編,〈蓮光寺〉,《佛光大辭典》( 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 年),頁6144。
  • 註20:闞正宗,〈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在北臺灣的發展〉,《臺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 臺北,博揚文化,2014年),頁213~234。
  • 註21:張文進編,《臺灣佛教大觀》( 豐原市,正覺出版社,1957),頁84。
  • 註22: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頁434。
  • 註23:轉引自闞正宗,〈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在北臺灣的發展〉,《臺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頁213~234。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