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離島(二)

蘭陽博物館

-節錄自《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采風》一書

第163期-2024年4月

圖1: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環境一書封面。
圖1: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環境一書封面。

釣魚臺列嶼概況

釣魚臺列嶼目前為日本所控制,稱為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其距離頭城烏石港東北方約192公里,離我國所管轄的彭佳嶼約138.4公里,主要由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四小島與及鄰近沖北岩、沖南岩、飛瀨岩等大大小小約100個嶼礁所組成的,分布範圍在東經123度27分30秒至東經124度33分40秒,北緯25度43分12秒至北緯25度55分43秒的太平洋上;因海水張退潮的關係,總島礁數和面積的計算會出現不小的差異[1](圖1至圖3)。

圖2:臺灣北部及釣魚臺的海底地形圖。 (來源: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
圖2:臺灣北部及釣魚臺的海底地形圖。 (來源: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
圖3:釣魚臺的地理位置圖。(來源:自繪)
圖3:釣魚臺的地理位置圖。(來源:自繪)
圖4:由東向西俯瞰釣魚臺及鄰近的南北兩小島。 (來源:引自自由時報2019-03-26)
圖4:由東向西俯瞰釣魚臺及鄰近的南北兩小島。 (來源:引自自由時報2019-03-26)

從地形與地質觀之,釣魚臺列嶼與基隆外海的棉花嶼、花瓶嶼和彭佳嶼一樣,均位於東海大陸棚東緣,周邊水深140至180米,故在冰河時期是與大陸相連的;而東南邊則立即是深達2000多米的沖繩海槽,並將其與琉球群島分隔開。

而從岩性分析,黃尾嶼和赤尾嶼是釣魚臺列嶼的兩個主要火山島嶼,由具有弧陸特徵的玄武岩所組成,例如赤尾嶼是一座流緩坡平的火山,由玄武岩流構成了該島的大部分地區,這些玄武岩以斑狀斜長石最常見,其次為橄欖石和斜輝石,最高峰赤坎嶺海拔僅有75公尺,面積約為0.06平方公里。

而第二大島黃尾嶼,其岩層也是由靜流式噴發的玄武岩為主,島體成緩起伏的圓盤狀,最高峰即是位於島中央的黃毛峰(千歲山),海拔高约117米,面積0.91平方公里。最大的島釣魚臺位於最西側,主要是以中新世的砂岩和礫岩互層的地質為主,下方為火山侵入岩(intrusive igneous rocks),岩性多為斑狀角閃閃長岩(Porphyritic hornblende diorite),海岸周遭則覆有全新世的珊瑚礁層(Okinawa Development Agency, 1980),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最高的高華峰位於西邊,海拔為363公尺(圖4)。

因此從這些海底地形與地質結構可以知曉,釣魚臺列嶼不僅與基隆海外三島棉花嶼、花瓶嶼與彭佳嶼同樣位處陸棚邊緣的位置,地質方面也一樣和棉花嶼、花瓶嶼與彭佳嶼相似,多以玄武岩性的火山島為主,推測是因大陸板塊邊緣的拉張活動,造成地下軟流圈上湧,導致岩將噴出地表的結果有關。

故從地體構造的觀點推知,相較於隔著沖繩海槽的琉球群島,釣魚臺列嶼是臺灣的關係更為密切,從臺灣北部觀音山和大屯山脈向東伸入海底陸棚,依序串起成點狀噴出的棉花嶼、花瓶嶼、彭佳嶼、釣魚臺、黃尾嶼、亦尾嶼等諸列嶼,實一脈相連,難以分割。

圖5:釣魚臺島地質圖。 (來源:Okinawa Development Agency, 1980)
圖5:釣魚臺島地質圖。 (來源:Okinawa Development Agency, 1980)

從歷史人文觀之,自古以來釣魚臺列嶼與我國關係一向緊密,明清時期,釣魚臺列嶼一直是中國通往琉球航道上的重要地標,由此跨越「黑水溝」(沖繩海槽)向東,便可抵達琉球王國,兩國特使的往返多會經過這些水道,因此外交文件上常有記載這些島嶼。

例如在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鄭舜功受明朝政府派遣赴日本考察,並撰寫了《日本一鑒》,書中繪製的「滄海津鏡」的圖中,便有彭嘉山(彭佳嶼)、釣魚嶼、黃麻嶼(黃尾嶼)、赤坎嶼(赤尾嶼)等島名,其注記載:「釣魚嶼,小東小嶼也」,當時的小東所指的就是臺灣,因此顯示釣魚嶼自古就是臺灣屬島。

1767年成圖的清乾隆《坤輿全圖》是在康熙《皇輿全圖》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增訂,該圖根據最新的測圖法在東海地區特別增補了:「好魚須」、「歡未須」和「車未須」等島嶼資訊(圖5),而上述這三個島名正是釣魚嶼、黃尾嶼和赤尾嶼的閩南語讀音,
說明當時釣魚島列嶼已被標入清朝版圖。

同治十年(1871年)閩浙總督英桂、福建巡撫王凱泰所刊行的《重纂福建通志》卷八十六有關「海防.各縣衝要」中,記載:「噶瑪蘭即廳治,北界三貂,東沿大海...,蘇澳港在廳治南,港門寬闊,可容大舟,屬噶瑪蘭營分防。又後山大洋北有釣魚臺,港深可泊大船千艘...」,故釣魚嶼明載於官方文書中,並列入噶瑪蘭廳管轄。

圖6:清乾隆《坤輿全圖》中所繪製的釣魚臺列嶼。(來源:中國國家海洋資訊中心)
圖6:清乾隆《坤輿全圖》中所繪製的釣魚臺列嶼。(來源:中國國家海洋資訊中心)

1609年日本島津家久率領士兵自九州出發,攻佔琉球王國,並使其成為藩屬國,清初強盛時,琉球暫擺脫日本的掌控,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強大並向外侵略,琉球首當其衝又成為日本的藩屬國,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日本內務省書記官松田道之率領官兵進駐琉球,進行「第二次琉球處分」,廢藩置縣,強迫琉球國王尚泰王使用日本年號並廢止琉球對清朝朝貢和派遣使者等慣例,隨後廢除琉球國王,並宣佈該領地設立沖繩縣及任命鍋島直彬為沖繩縣首任知事,琉球國王雖向清朝求援,但清朝末期積弱不振,抗議無效,琉球國自此正式滅亡。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無力處理海外領地,故1895年1月,日本將釣魚臺列嶼併入沖繩縣,清政府未敢聞問,並在同年的4月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和澎湖諸島給日本。

直至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佔領琉球群島,1945年日本接受《開羅宣言》 和《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日本戰敗後,琉球群島交由聯合國託管,並以美國為治理國。

1968年聯合國亞洲經濟開發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認為釣魚臺附近海域的大陸棚內可能蘊藏有大量的原油,正式引發周遭國家的高度關注,1970年9月10日美日兩國協議將於1972年把連同釣魚臺在內的琉球群島交還給日本管理,引起我國「保釣運動」的風潮,政府也於民國60年(1971年)1月10日,將釣魚臺列嶼納入臺灣行政區域,當時臺灣省政府亦於民國62年4月26日以廳民一字第39989號函劃歸宜蘭縣管轄,宜蘭縣則劃歸為頭城鎮大溪里管轄,民國93年完成土地登記,包含釣魚臺、赤尾嶼、黃尾嶼、北小島、南小島共5個島嶼納入地籍,共計五段六十一筆,面積為6.1218 平方公里(表1,圖6至圖12)。

由於因為領土主權、經濟海域重疊,加上捕魚糾紛與及可能蘊藏石油的利益等因素,使釣魚臺的爭議不斷。2010年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船在釣魚臺附近發生相撞事件,引發中日極大的衝突,2012年日本政府以20.5億日圓(約7.8 億臺幣)從原地主的栗原家族買下釣魚臺諸島,並將其國有化,此舉引發臺灣與中國的嚴正抗議,而臺灣以宜蘭漁民為主的「為生存、護漁權」之保釣活動也隨之展開,75艘漁船從南方澳漁港出發前往釣魚臺海域,我國海巡署出動超過10艘艦艇護航,漁船在距離釣魚臺約5海浬處繞行,遭到日艦以水柱襲擊,海巡署也立即噴水還擊,情勢一度緊張。

故有鑒於釣魚臺問題的複雜性,中日臺等國均有其立場和主張,而國際關係重視現實主義,講求以實力為後盾,需善用巧實力(Smart power)和賽局談判等技巧以利長治久安,而難以非理性和非現實的方法強硬要對方接受其觀點和立場;前馬英九總統
2012年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即希望基於「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之原則,以雙邊或多邊之協商機制,強化互信與共同利益,盼一起攜手合作開發東海資源,也有助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

圖7:釣魚臺列嶼的各島面積與性狀綜覽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圖7:釣魚臺列嶼的各島面積與性狀綜覽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圖8:釣魚臺島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8:釣魚臺島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9:黃尾嶼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9:黃尾嶼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0:北小島嶼南小島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0:北小島嶼南小島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1:赤尾嶼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1:赤尾嶼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2:冲北岩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2:冲北岩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3:冲南岩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圖13:冲南岩空照圖。(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1978)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根據外交部的資料釣魚臺列嶼的總面積為6.5平方公里,而內政部的公告是6.1218平方公里,日本的計算是5.17平方公里。然依據內政部提供的數化圖資計算,釣魚臺列嶼共有100個大大小小的島礁,其中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尺的島礁有15座,全部加總統計的面積是17.58911平方公里(可能採使大比例尺圖幅繪製和計算);另外有關釣魚臺列嶼各島的其他相關資料主要參考自維基百科。

書籍資訊

書名: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采風

作者:張政亮、莊漢川、康芳銘、林建呈

出版單位:宜蘭縣頭城鎮公所

出版日期:2020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