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80期-龜山島的鳥類

文/圖:侯毅倫(宜蘭縣野鳥學會常務理事)

 

龜山島是宜蘭縣的地標,一個孤懸在宜蘭外海的島嶼,也是宜蘭子弟思鄉的精神所在,每次坐火車出隧道後看到海上的龜山島,心中總是感受到回家的溫暖,在軍事管制的年代,由於長期的封島政策,使得一般民眾難以接近。而自89年開放登島觀光以來,已讓民眾得以有機會一睹其神秘的面紗。

 

龜山島附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海中生態,因親潮與黑潮流經附近海域,吸引許多魚群在此聚集,同時也吸引許多的海鳥前來覓食;另外由於龜山島孤懸在外海,也提供了南來北往的候鳥一個短暫休息的環境,在鳥類的遷徒上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龜山島可說是候鳥遷徒過程中的重要的海上過境平台。

緣起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在民國90年委託宜蘭縣野鳥學會辦理「宜蘭縣蘭陽博物館預定地週邊區域暨宜蘭縣沿海濕地鳥類生態環境研究調查計畫」,調查範圍包括龜山島,在當時身為宜蘭鳥會研究組組長的我也有幸能隨之登島調查,第一次登島是在90年的3月份,登上這嚮往的小島調查,之後鳥會也持續對龜山島做長期的鳥類調查監測,所以陸陸續續都有登島進行鳥類調查。

來去龜山島

鳳頭燕鷗
鳳頭燕鷗

前往龜山島惟一的途徑就是搭船登島,而在搭船前往龜山島的途中,船長都會帶領遊客前往附近海域賞鯨豚,還有飛魚及海鳥可以觀賞。在航行的途中,常可見成群的鳳頭燕鷗在海面上覓食,有時還會俯衝衝入水中抓魚,偶而還可以看到過境期棲息在海面上的紅領瓣足鷸,而海洋性的海鳥則是以大水薙鳥及穴鳥最為普遍,常可見牠們側身貼著水面飛行,如果運氣好一點,說不定還能看到白腹鰹鳥捕捉飛魚的畫面。

白腹鰹鳥捕捉飛魚
白腹鰹鳥捕捉飛魚

龜尾潭

 

龜山島開放區域主要為龜尾潭附近、401高地及北岸步道,因此賞鳥的範圍也多僅限於此,而自南岸碼頭登島後,即可看到平靜的湖光地倒映著翠綠的山色,彷如人間的淨土一般,這裡同時也是鳥類的淨土,湖面常可見雁鴨悠游於其上,其中以澤鳧及小水鴨最為常見,偶而可見稀有的紅頭潛鴨來此度冬,由於湖面四週的水生植物並不茂密,因此大多只能吸引小群的雁鴨來湖面棲息。

小水鴨
小水鴨

 

而除了雁鴨之外,還有鸕鷀也都會固定每年來龜尾潭度冬,常可見牠們浮游在水面,瞬間沈入水中抓魚,技巧真是高超,也難怪在廣西漓江仍有漁民利用牠們來捕魚,而捕完魚停棲在枝頭上展開翅膀晾乾羽毛也成了牠們的特色,鸕鷀中有隻最有名的老士官長,由於牠的右翅折翼無法飛行,至少從1994開始就留在島上,看著牠的同伴來來去去,只剩牠獨守孤島,至少待了13年之久,已成為龜山島的傳奇故事了,我有幸能多次看著士官長在潭裡補食休息,雖然無法飛行,但仍努力的求生存,其求生的意志真讓人十分的感動。

龜山島的老士官長
龜山島的老士官長
黃頭鷺抓蟾蜍
黃頭鷺抓蟾蜍
魚鷹
魚鷹

湖邊的沿岸常會有一些鷺科鳥類在此覓食,可見小白鷺,中白鷺、夜鷺、黃頭鷺等,其中以黃頭鷺的數量較多,有時亦會有一些鷸、鴴科的小型水鳥,如磯鷸、中杓鷸等在潭邊的礫石上覓食。

 

而在龜尾潭的上空,偶而可以看到魚鷹在盤旋,在空中搜尋水裡的魚群,伺機再俯衝下水抓魚,展現驚人的捕魚技巧。

黃尾鴝公鳥
黃尾鴝公鳥

沿著潭邊道路往前行,首先會看到一大片的林杸及草地,而在靠近停機坪附近的草地上,由於遊客較少,常可見鵐科、雀科及鶺鴒科的鳥種在附近活動覓食,而靠近堤防附近的礫石堆,也常有鴝、鶇在此活動,如黃尾鴝等,而由於該區域比較靠近南端,所以春天北返之際,往往許多鳥類就會在這裡登陸,算是冬候鳥北返登島的第一站,所以也常有會稀有鳥種在此出沒,如小鵐、黃眉鵐及花雀、短趾百靈等。

常在營區附近活動的藍磯鶇
常在營區附近活動的藍磯鶇

 

在林杸灌叢旁就可見海巡署的營區,這裡原先是龜山島的小學,海巡駐軍後即變為軍方的營區,營區的建物週邊常可見厝角鳥-藍磯鶇在此活動,牠本是龜山島地區的留鳥,偶而可在繁殖期聽到牠悅耳的鳴唱聲,而白頭翁雖然在龜山島的數量較少,但仍會成群的在營區附近的草叢中活動,另外營區正前方的短草坪,常會有許多的鶺鴒科及鵐科成群在此啄食草籽,如黃鶺鴒、白鶺鴒、樹鷚、褐色鷚及小鵐、野鵐等鳥種,有時遊客太多時還會跳上潭邊的蒲葵上休息來躲避遊客,而中白鷺及黃頭鷺,有時亦會在草地上漫步覓食。

成語中「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黃雀偶而會在草地上覓食
成語中「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黃雀偶而會在草地上覓食

 

再繼續往前走,可見在島上唯一的寺廟-普陀巖前有著一大片草地,少數廢棄的房舍散落其中,這裡可說是龜山島最重要的賞鳥據點之一,常常會有許多的稀有鳥種躲在這片草地裡覓食,如小鵐、繡鵐、黃眉鵐、黃雀等小型雀鳥在忙著啄食草籽。

 

而在春季時節,遍地的石板菜開著黃色的小花,讓龜山島增色了不少,池鷺此時也換成了繁殖期的羽色,披著紫紅色的披肩,悄悄地在黃花上休息,等待北返的時機,池鷺在宜蘭地區總是不容易發現,而在龜山島則是每年春過境的常客,有時天氣變壞時,常可見小群的池鷺從南方飛來島上棲息。

漫步在石板菜間的池鷺
漫步在石板菜間的池鷺

而接近湖邊的芒草區,則常可見紅尾伯勞停棲在高高的草莖上,不時擺動著長長的尾羽,目光不時搜尋著地面,隨時準備俯衝捕捉獵物,而由於鳥類在遷徙時的風險相當的高,如果遇到氣候變壞時,常有鳥類因此而折損,在過境期有時就會發現部份體力耗盡而死的紅尾伯勞,讓人心生憐憫。

喜歡停棲在枝頭頂端的灰頭紅尾伯勞
喜歡停棲在枝頭頂端的灰頭紅尾伯勞

 

在經過了普陀巖繼續沿著潭邊前行,從冷泉水池開始沿著環潭步道前行,附近茂密的樹林提供了絕佳的遮蔭,讓我們免於日曬之苦,而樹林內也提供了鳥類最佳的掩蔽及充足的食物,在這裡最常看到的就是島上的普遍留鳥-棕耳鵯了,棕耳鵯僅分布在蘭嶼、綠島及龜山島,在台灣本島算是不常見的迷鳥,但島上的棕耳鵯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遠遠的就可以聽到牠們吵雜的叫聲,但牠們卻老是喜歡在濃密的樹林中躲躲藏藏,想看看牠們可要多點耐心才行。

棕耳鵯常在樹林內活動,是島上的普遍留鳥,但在台灣本島則為不常見的迷鳥
棕耳鵯常在樹林內活動,是島上的普遍留鳥,但在台灣本島則為不常見的迷鳥

另外綠繡眼亦是島上常見的留鳥,龜山島上的綠繡眼與台灣本島的綠繡眼外觀上略有不同,體色感覺較暗,黃色的部份較多,但其活潑的個性倒是一模一樣,常在枝頭上跳躍覓食,一刻不得閒。

島上的綠繡眼與台灣本島的外觀上略有不同,體色感覺較暗,黃色的部份較多
島上的綠繡眼與台灣本島的外觀上略有不同,體色感覺較暗,黃色的部份較多

而環潭步道也提供了許多稀有鳥種的最佳棲息地點,像琉球歌鴝、亞洲綬帶、烏鶲等鳥種,但是這種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甚至牠就在你面前也不一定有緣能看得到,像去年龜山島出現的琉球歌鴝,一群人在一起等著牠的出現,結果竟然只有我沒看到,看來牠這次與我無緣,也只有期待下次有緣的機會了。

琉球歌鴝(林泉池攝)
琉球歌鴝(林泉池攝)

遊客中心位於龜尾潭的南側,提供民眾休息的場所,並可觀賞龜山島的影片,也是補充飲水的補給站,而遊客中心附近也是偶有好鳥會出沒,像少見旳赤胸鵐、黃喉鵐等,而藍磯鶫則會在遊客中心附近的堤防上棲息,所以來遊客中心休息時也要多注意四週,說不定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赤胸鵐
赤胸鵐

401高地

登401高地始終是在龜山島賞鳥者最大的挑戰,扛著笨重的器材,揮汗如雨的沿著台階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升,要爬完這總共1,706階的階梯,讓人想起來就覺得很累,但一想到山上可能有未知的鳥種在等著我們,就能發揮最大的意志,勉力繼續往上爬,而在登高時亦要多注意四週的鳥種,例如在稜線上就常會有猛禽棲息或盤旋。

 

而在登山的途中最常聽到的還是棕耳鵯跟綠繡眼的叫聲了,幾乎是處處可聞,但或許是早已習慣牠們叫聲的我們,似乎提不起興緻,還好遠方偶而會傳來幾聲低沈的呼呼聲,那是烏鳩的聲音,仔細去找找,說不定還能找到牠的蹤影,烏鳩在島上的定位尚不明確,不過龜山島距烏鳩分布的琉球群島及小笠原群島並不遠,島上是否為稀有留鳥族群,尚有待確認。

烏鳩個性隱秘不易見,龜山島距其分布的琉球群島及小笠原群島並不遠,在龜山島上是否為稀有留鳥族群,尚有待確認
烏鳩個性隱秘不易見,龜山島距其分布的琉球群島及小笠原群島並不遠,在龜山島上是否為稀有留鳥族群,尚有待確認
紫綬帶公鳥的非繁殖羽,尾羽不長,背部為漂亮的紫色
紫綬帶公鳥的非繁殖羽,尾羽不長,背部為漂亮的紫色

紫綬帶也是401高地常見的鳥種,但大多都是零星的紀錄,而在某次調查時,曾一早6點多就迫不及待地上山去找紫綬帶,果然牠們也很配合,先是看到4隻,而等到下山走了一小段後,突然間紫綬帶大爆發,10多隻的紫綬帶鳥就在我四週流竄,已經無法數清到底有幾隻紫綬帶了,在當時我還真怕牠們會不小心撞到我,而我也拍得超過癮,當天拍到的數量大概比我之前曾拍過的總數都還多,真是一次與紫綬帶美好的邂逅。

白腹琉璃亞成鳥肩羽的寶藍色相當漂亮
白腹琉璃亞成鳥肩羽的寶藍色相當漂亮

在401高地附近,白腹鶇等鶇科鳥種相當容易發現,而有時也常有稀有鳥種出現,曾記錄過一隻白腹琉璃公亞成,雖然尚未像雄成鳥那樣整隻都是寶藍色的豔麗光澤,但也相當亮眼,而且難得可以在陽光下看到藍色的光澤。

 

登上401高地後,其壯闊的景象常讓人心胸開闊,暫時忘掉一切的紛擾,碧藍的海水暉映著翠綠的龜首,讓人心曠神怡,而龜潭在陽光下也閃閃動人,惟並無通路可達,否則應找時間去尋訪一番。

 

401高地是拍鳥類飛行照的好地方,如果遇上猛禽遷徙的季節,常可見猛禽從山腳開始慢慢往上盤旋,然後從你的眼前飛往更高的空中,而山頂也常聚集許多雨燕在此覓食,所以也是拍攝雨燕的好地方,常出現的有針尾雨燕及白腰雨燕,針尾雨燕速度很快,常在耳邊呼嘯而過,背部為有一大塊白斑,雙翼則帶點藍綠色金屬光澤,尾下覆羽為白色,尾端有針狀羽,飛行時就像把刀切過一般。另一種白腰雨燕,體型略小,尾羽有明顯分岔,傍晚時常成群在龜山島的上空飛行。

普通鵟飛行
普通鵟飛行

北岸步道

從401高地下方有一步道,可通往北岸步道,從401下行時需藉鐵鏈往下走,如果有攜帶器材者可能較為不便,需多加小心,而北岸步道由於視野開闊,位於向陽的坡地,鳥種較少,只有接近401高地的台階附近較有遮蔭,偶有鶇科鳥種在底層出沒,而在北岸步道半路上有一特別的景象,會看到一大片的紅色的小毛氈苔生長在路中間,那是屬於食蟲植物的小毛氈苔,仔細看還會有小蟲被捕食的情形。

相約在春季

龜山島神秘的面紗已逐漸顯現在世人的眼前,但島上的鳥類組成及分布狀況卻仍是不甚明朗,仍需要調查人員進行長期的調查監控,根據宜蘭鳥會歷年的調查,龜山島的鳥類群聚月變化,以鳥種豐富度方面討論有兩個高峰,分別是3、4月與10、11月,其中4月及10月是全年度鳥種數最多的時段,主要的原因是春、秋的過境鳥加上原來的留鳥與冬候鳥造成。在數量方面,4月為最高峰,由於地形屬海島,原因為遷徒北返經過的鳥種遠多於來此渡冬的鳥種,而由於龜山島冬季因東北季風強盛而封島,所以春天是最適合前往龜山島賞鳥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