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7期-地方博物館環教國際論壇-大溪木博館的理念與實踐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 / 陳倩慧

陳倩慧個人照。
陳倩慧個人照。

很多人可能來過大溪,對大溪老街、大溪豆干特別有印象,但除此之外呢?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屬於鄉鎮城級、地區型的博物館,這兩天聽到很多核心精神跟價值,大家都有共通努力的目標,用的語言也很一致,只是各地經驗實踐不同,我也分享大溪的實踐經驗。

曾經繁華的老城區

大漢溪被視為是大溪的母親河,位於淡水河上游,清末至日治初期盛產山林物產,如茶、樟腦而聞名,這些物產透過大漢溪順流到台北大稻埕,經過精製後由淡水河出口,熱絡的商貿往來,造就了大溪老城區的興起。許多大家族順勢來到大溪發展,這裡也是清末外商設立分點的地方。因為河運發達,人口聚集後,衍生了生活木器的需求,如請木工師傅到家裡蓋房子、製作家具,這也造就大溪木器工藝的興起,傳承下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大漢溪河階群分為三層河階地,各發展出不同樣貌,有農業也有山林開墾。老城區位於第二層,如木博館;第一層大概是溪洲地區,早期發展農業,李騰芳古宅位於此區;第三層靠近山林,慈湖陵寢即設於此。若以大漢溪劃分,河西區是較早開發的地方,但因現代化的結果,很多工廠及高速公路設立在河西,因此破壞得也比較快;河東區保存的較好,老城鎮的生活痕跡仍存在生活脈絡裡,然而,不管是河東、河西區,在大溪都擁有豐富的空間故事,都是現地展演的生活博物館。

大漢溪是大溪的母親河,三層河階地形,各發展出不同樣貌。
大漢溪是大溪的母親河,三層河階地形,各發展出不同樣貌。

現地展演的生活博物館

生態博物館的成立可推展到2012年,文化局開始討論大溪分局宿舍群的保存議題,這些宿舍興建於日治時代(1901年),在2012年仍處於破壞的狀況,和平老街則是攤商進駐熱點;中山老街過去就是仕紳及幾棟重要老房子的所在;中央老街主要販售民生生活用品。因此,大溪豐富的文化不該只限於討論宿舍群保存與活化,更牽涉到大溪整體發展的問題,應該在現地中展演居民的生活,像是河港通商、石板古道、老街和居民的生活路徑,因為每到不同家戶,都可以聽到四、五代故事,跟看到許多老物件,實在令人覺得非常驚艷。2013年,宿舍群保存尚不被桃園市政府支持,警察局傾向改建為辦公大樓,但我們希望讓更多居民一起討論,宿舍群是否要保存及後續如何活化,透過宿舍群保存,如何呈現大溪的文化內容,因此,啟動街角館計畫,而當時木博館尚未成立。我們從城鎮如何展現生活魅力開始討論,而不只是攤商聚集的老街。啟動後,有四家木器行參與,我們也在其中一家辦理發表活動,居民參與後漸漸感受到,這裡談的不是一個新的博物館概念,而是架構在地方生活空間的基礎上,原來每個人都是博物館裡的一間特展室。

2012年大溪宿舍群的保存狀況。
2012年大溪宿舍群的保存狀況。

2015年,以街角館的力量,倡議大溪是一座精彩的博物館,前三年透過與居民共同構思的過程,到爭取市府支持,其實是一場三年的革命經驗,當時居民遇到市長,就跟市長提及大溪想要成立博館的想法,由下而上開始起義,比較容易成功。過程中,我們透過辦理很多場的工作坊來收集民意,也推行博物館的概念,讓記者大幅報導,一直報導到市長覺得大有可為。所以,鄭文燦市長上任第一件公文,就是批准同意博物館的組織編制。我們也非常認真思考,利用博物館的方法與工具,在大溪場域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大溪擁有非常多的文化資產及百年來的生活故事,也有豐富自然景觀形成不同地區的生活樣貌。20幾年前,居民經歷過一番公民運動,才保留老街牌樓,但現在的大溪老街好像不是他們想要的樣子。所以,我們透過三年的起義期(2015-2018)一直倡議大溪是一座博物館,這樣就不會是幾棟宿舍群的保存,而是將大溪生活場域連動起來的博物館。我們想讓每個人都可以分享大溪的故事,是生活,也是產業的現場,百年來,大溪都是商貿城鎮,因為陸運、水運的發展,而有不同的樣貌。宿舍群可以扮演講述整個大溪歷史脈絡及串聯街區裡小故事的角色,展現成為大溪的樣貌。

2013年,四家木器行啟動街角館計畫。
2013年,四家木器行啟動街角館計畫。
2013年街角館開幕活動。
2013年街角館開幕活動。

大溪31位館長

居民參與一定從地方問題意識出發,木博館只是以博物館作為方法與居民一起面對問題,產生行動方案,居民要有建構更好的大溪的想法,而不是配合博物館,這是一個地方問題解決過程。於是,我們開始倡議,大溪留下的歷史記憶、空間載體,都是屬於博物館的一部分,除了宿舍群外,更多的空間是屬於居民的家跟生活巷弄,這些的知識就是博物館的內容。另外,我們也希望居民參與博物館討論,於是從幾個居民關心的議題著手,如20幾年前極力爭取保留的牌樓,現今老街已非當初想像的樣貌,大家關心小吃甚於牌樓;地方組織各有倡議,但缺少連結的平台與共識方向。因此,博物館成立時即自詡成為此一平台,讓不同組織與想參與的人,都可以所有發揮。

擁有百年歷史的木器工藝,也面臨一些新的課題,如傳統三年四個月的工藝傳承的師徒制,年輕人不一定會加入;新的木器工藝如何轉型;還有每年都會舉辦的大溪藝文季與地方遶境慶典組織沒有連結等。因此,我們從這幾個課題開始發想,可以如何串聯。

在地居民參與博物館經營之討論。
在地居民參與博物館經營之討論。

另一個藍圖,便是公有館(宿舍群建築)只是整個網絡系統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木器行、繞境組織與街角館。公有館扮演的角色是成為講述新觀念、整體歷史或資源引入的基地,但精彩的內容要靠民間來講,這是成立時,非常清楚的架構。木博館想做的是整備公有的及私人的有形空間,成為說故事的基地;木器工藝與慶典文化等重要百年文化資產,如何現地生產及保存,都是我們觀注的面向。大溪魅力展演的核心居民要有主體意識、共同參與、願意行動,這才是活的博物館。居民認同自己的居所與地方價值,而且有生產力,這就是來大溪學大溪的概念。

三和木藝職人工作坊。
三和木藝職人工作坊。
下街四十番地工房。
下街四十番地工房。

我們的使命就是整理大溪的故事展演轉化的基地,無形文化資產透過居民參與共學,建構大溪學。最後,是促進大溪生活品質提升,包括整理公部門的建築群、陪伴民間整理自己的空間成為說故事的基地。

博物館強調共學培力,重點是培養民間知識的專業性、公共性、公益性,例如居民以習以為常的方式,如做豆乾、做木器、參與遶境、百年家屋等,如何轉化成為可分享的知識內容?所以,如果要加入街角館就要想這三件事,並且參加一系列的工作坊,構思如何透過行動達成目標。木藝館則提供資源整理的方法、將故事資源變成產品,進行聯合公共服務宣傳,不同的資源透過工作坊課程、參訪、夥伴交流共享等,將資源引入。每年都會邀請桃園市長授證給參與的市民,所以大溪除了我之外,還有31位館長,共同建立榮耀感、認同感、歸屬感。

「人」才是關鍵,扶持街角館是一種賦權的過程,2019年街角館授證合照。
「人」才是關鍵,扶持街角館是一種賦權的過程,2019年街角館授證合照。

從街角館到大溪學

這幾年我們不斷強調街角館不只是經營自己的空間,也必須論述空間的價值、連結不同空間的夥伴,呈現區域空間特色樣貌。街角館的特色是由各館館長提供有溫度生活化的服務,從自身有興趣的主題出發、挖掘資料。博物館學習過程是透過資料轉化,詮釋行動,很大的一部分是透過推廣教育,轉化在地知識成為體驗學習的內容。

過程中,博物館面臨大溪傳統木藝轉型問題,我們花了五年了解地方現況與問題,才提出傳統木藝運用在生活脈絡中的對策。首先是透過調查研究,包含每一家木器是誰在做、運作方式是什麼,調查的資料會在館舍空間展示,包括傳統部分、新的木藝資源,以及相關職人的展覽,透過展覽形式把大溪人挖出來,從一起策展的過程看見新的發展可能,連展覽這件事都有力量,有培力和連結力量,將木藝帶入新的可能,而不是只停留在家具型態。

 

林麗雲共學夥伴,透過故事帶領小朋友走入大溪歷史。
林麗雲共學夥伴,透過故事帶領小朋友走入大溪歷史。

百年來,大溪木藝因應市場需求進行家具形式的轉化,只是到了現代應該呈現什麼樣態,也需要與地方產業共同討論。我們主要架構一個平台,透過策展方式面對觀眾,讓每棟館舍嘗試連結木藝,策劃教育扎根活動等等。這幾年木藝知識也進入校園進行文化傳承推廣,博物館可以幫忙研發教案,轉化成兼具入校園,且適合一般大眾學習的內容。

大溪學不會只停留在田野調查、資料研究及詮釋,也會培力居民成為行動者,以共學方式找出居民可以操作的展演方式,與博物館深化發展的內容,形成大溪知識現地生活展演,而且必須有體驗經濟、知識經濟的價值,繼續發揮大溪商貿城鎮的本質,但是以文化與知識進行分享,這是木博館與居民必須一起持續思考的問題。這幾年下來有許多回饋,我們與居民對話更有共識,溝通時間縮短,居民能力也已提升,最後,就會回到自身的生活品質與好生活,必須由居民自己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