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5期-頭城寺廟今昔-管理權人轉移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台灣的民間信仰廟宇大多是信眾基於信仰需求共同起建,長久以來,其存在與運作都植基於信眾的共同信仰,具有強烈的獨立性與公共性格,歷史悠久且具有深厚群眾基礎者尤甚。復因地方性廟宇常被視為地方共有資產,即便早年廟宇管理型態係以管理人為主,亦少有管理權轉移之情形發生,換言之,即廟宇管理權轉由原不相屬的他者所持有。

綜觀頭城各寺廟之發展歷程,頭城地區寺廟出現管理權人轉移之情形者,多與佛教系統有關,計有蓮光寺、韋馱院、普陀巖觀音廟等,逐一細究,其因各異,值得探討。其中,蓮光寺係由家族色彩鮮明的齋堂靜養堂轉獻佛教,成為一般佛教寺院,此於前述章節已有述及,本文不再多贅。茲將上列各寺院祠廟管理權移轉之背景、緣由概述如下,以助讀者瞭解其始末。

一、吉祥寺韋馱院

韋馱院創建年代有二說,一說建於明治35年(1902),係吉祥寺的分支,蓋因當時吉祥橋未建,來往不易,於溪岸建寺以為歇腳處,開山為圓證師父及竹貴師父;另說則強調其創建歷史更早於吉祥寺,非吉祥寺分支。前說為《頭城鎮志》所採;後說則見於林字萬《字字萬金》一書。林氏於其著作曾有下列敍述:
民國40 年,將草茅的韋陀院改建為鋼筋水泥平房,由源淨法師帶宗妙、意妙徒弟及德貴上人興建,香定上人捐獻全部鋼筋。該院原為地方公廟,改建後鳩占,成為吉祥寺下院,供做僧侶歇腳地方。

又,同書另文再次言道:
該院原係住在福德坑內的先民所建,是奉祀韋馱菩薩的小廟;可能有一、二百年的歷史。……真精法師即因發現此廟溯福德坑溪而上,方找到吉祥寺的建地創建吉祥寺。於民國47年,由吉祥寺出資重建,並登記為吉祥寺所有。……民國76年再重建,成為富麗堂皇的現貌。

茲摘引其文,蓋因有關本院創建之文獻資料甚少,無從稽考,兩說孰是孰非,難下定論。然而,韋馱院之創建時間點關乎本院管理權是否曾遭移轉乙事,是以,下文僅就有限資料,將兩說內容交相比對,酌參田野訪查所得,加以述說,期能提供讀者較完整的面貌。

韋馱院現貌全景。(張恆瑞 攝)
韋馱院現貌全景。(張恆瑞 攝)

其一,據《頭城鎮志》中載記,韋馱院開山者為「圓證師父」及「竹貴師父」,查吉祥寺開山祖真精法師派下性圓法師為吉祥寺第二代住持,性圓法師收徒為「淨」字輩,徒輩中其音近者有「源淨」及「圓淨」,查無「圓證」,47 推測鎮志中所言之「圓證師父」可能是吉祥寺第三代住持「源淨法師」或另一位「圓淨法師」,「竹貴師父」則可能係本寺第四任住持意妙法師的母親「德貴上人」。48 蓋因「圓證」、「源淨」、「圓淨」;「竹貴」、「德貴」二者在國語與閩南語夾雜使用的情況下,發音近似,不排除有用字混誤之可能。又,「源淨法師」生於光緒24 年(1898),約於明治44 年(1911) 左右方入吉祥寺,拜性圓法師剃度出家。49 如果筆者推測為實,則《鎮志》所載「韋馱院建於明治35 年(1902),係吉祥寺分支」的可能性似乎不高。若《鎮志》內容所記屬實,則開山者「圓證」及「竹貴」應另指他人。

其二,筆者曾訪附近耆宿,則言該廟於民國四○年代改建前為單開磚造平脊式廟宇,名為韋馱廟,後改為三開間之磚木結構寺宇,頂覆瓦,翹脊( 做燕尾),無異於一般常見之民間廟宇形制。此與林字萬所言「民國40 年,將草茅的韋陀院改建為鋼筋水泥平房」,卻又不盡相同,惜未能尋得當時影像資料佐證。至於本院昔日是否為地方公廟,各方說法紛陳,卻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年紀較長者多有「韋馱院過去是地方廟,早年山上( 吉祥寺) 的師父確實也會在此歇腳過夜,後來就變成吉祥寺的師父來管理」之說法存在。

綜上所析,筆者認為韋馱院歷史極有可能早於吉祥寺,而後才成為吉祥寺的下院。每年農曆6 月初3 是韋馱菩薩佛辰,除禮請法師前來主持韋馱菩薩祭的法會活動外,當天,一些義工也會自願前來支援,讓平日略顯冷清的韋馱院頓時成了信眾交流情感的中心,回復地方廟宇原有的功能與面貌。然而,韋馱菩薩既是護法神角色,一般廟宇甚少以其為主祀( 這也是本院是目前內政部正式登記的寺廟中唯一主祀韋馱菩薩者之主因),然而,何以會在此建廟,是否與福德坑溪上游內的古佛寺有關,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議題。

韋馱院虎龕有各種神尊。(張恆瑞 攝)
韋馱院虎龕有各種神尊。(張恆瑞 攝)

二、普陀巖觀音廟

普陀巖觀音廟為頭城地區唯一座落於龜山島上的廟宇,民國六○年代,為配合國家政策,龜山島被列為軍事管制區,原居其上的數百位島民被要求集體撤遷台灣本島,島上信仰中心─拱蘭宮內的神尊亦隨同被遷往本島,另建廟宇(亦稱拱蘭宮) 供奉,原廟便改由軍方接管。俗信認為一間廟宇若無主神坐鎮時,恐會招來不知名神靈占地為王,故須象徵性地將廟頂燕尾脊敲毀,表示該空間已非廟宇,形成今日特殊的廟宇景觀。

龜山島上拱南宮民國40年代舊照。(翻拍自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解說牌)
龜山島上拱南宮民國40年代舊照。(翻拍自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解說牌)
普陀巖觀音廟。(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提供)
普陀巖觀音廟。(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提供)

據稱,在島民遷村後,軍方便開始在島上進行軍事設施工程,但施工過程不是很平順;民國七、八○年代,島上鬧鬼傳聞不斷,事故頻仍,先後有兩位連長和一位傳令兵死亡,軍中傳言四起,人人惶惶不安。78年夏,在上級長官要求處理下,負責龜山島的王派滄處長便至礁溪仁愛之家尋求依融法師協助。隨後軍方決定安奉觀世音菩薩當家坐鎮,79年,軍方以車將觀音聖像從礁溪仁愛之家運至梗枋漁港再登船,原本只需十五分鐘的船程,卻因突然間風雨交加,只好又駛回原地。其後數日,依融法師以龍王拜觀音之典故,請王處長寫了一張「免朝」( 免來朝敬之意,類似說法及習俗亦常見於台灣其他神明出巡時) 的牌子掛在船頭,並持誦《大悲咒》,才讓佛像順利請到島上安座。自此之後,島上不再有鬧鬼的傳聞;不久,王處長發心在島上湖中塑造了一尊騎龍觀音,從此全島安然無事。由於本廟改奉觀世音菩薩為主神,民國88年更廟名為「普陀巖」。據聞,在此之前,本廟曾一度被改為廣興宮,連軍方也不知為何。待龜山島重新開放觀光,此廟再移交東北角風景管理處代管。

島上拱蘭宮改奉觀音後,更廟名為「普陀巖」。 (張恆瑞 攝)
島上拱蘭宮改奉觀音後,更廟名為「普陀巖」。 (張恆瑞 攝)
島上龜尾潭旁的騎龍觀音。(張恆瑞 攝)
島上龜尾潭旁的騎龍觀音。(張恆瑞 攝)

基於歷史尋根,原龜山島民每年都會回龜山島一次,恭迎媽祖神像返回龜山島,然因軍方於接管後,原廟成了觀音廟,主神也不同,基於民俗與尊重,媽祖神像只放在廟前而不入廟。原屬地方共有的地方性廟宇,在地方舉遷之後,交由官方管理,並因應島上官兵需求,改祀觀音,扮演穩定軍心的重要力量,再因龜山島解除軍事管制區的身分,一躍為熱門觀光景點,轉由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理,這在台灣的民間廟宇中誠屬罕見之例,或可謂全台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