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5期-烏石礁濕地秋季生態風情畫-在地常見鳥類介紹

文:黃麗華(頭城國小教師)/圖:游森南(頭城國小教師)

蘭陽博物館烏石礁濕地是鳥類的新樂園(黃麗華 攝)
蘭陽博物館烏石礁濕地是鳥類的新樂園(黃麗華 攝)

 

蘭陽博物館烏石礁濕地自然且多樣性的環境,水池、岸邊、草叢以及四周的樹林裡,盡是鳥類的新樂園。不管是轟動一時的候鳥地啄木、戴勝,還是已在濕地裡定居的紅冠水雞、花嘴鴨,以及在地常見的大卷尾、小白鷺……,牠們不斷的按季節的變換,展現出一幅幅多采多姿的生態風情畫。

 

蘭博烏石礁濕地四周的樹林常見大卷尾的身影,大卷尾(身長約29公分)全身羽毛黑得發亮,在陽光照耀下略帶藍綠色金屬光澤,十分漂亮,尾羽比起一般常見的麻雀、白頭翁等還要長,末端微翹且分叉,因為牠擁有一身黑得發亮的羽毛,所以我們都叫牠「烏秋」。牠喜歡站在樹梢或電線上,銳利且炯炯有神的眼睛,給人的印象是兇猛的,當有人侵犯牠的領域或正值育雛期間,牠會主動攻擊人或逐退其他鳥類。小時候曾看過牠飛追著大冠鷲,因為牠有這般逐退猛禽的功夫,所以長輩們會開玩笑的告誡我們,牠是「鳥的警察」,如果小孩愛調皮搗蛋,牠也會攻擊。

大卷尾全身羽毛黑得發亮
大卷尾全身羽毛黑得發亮

蘭博烏石礁濕地是水鳥們的快樂天堂,水塘裡和岸邊石頭上,總會遇見小白鷺覓食的倩影。小白鷺(身長約60公分)是白鷺鷥家族中體型較小的一支,全身潔白的羽毛,頭頂後方有兩根長飾羽(冬季無飾羽),嘴和腳均為黑色,腳趾是黃綠色。喜歡單獨或小群的出現在田裡、水池邊,用腳擾動池水,逼出小魚或小蝦,然後趁機捕食,非常聰明。小白鷺在夏季繁殖期會與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在木麻黃或是靠近溪流旁的竹林、相思樹林上,在這段期間剛長出來的白色紗狀飾羽十分秀麗,所以又被稱為「白翎鷥」。

小白鷺聰明的捕獲小魚
小白鷺聰明的捕獲小魚

 

秋末冬初,濕地東側的散步道上很有機會發現藍磯鶇的蹤跡。藍磯鶇(身長約21公分)雄鳥和雌鳥的羽色有很大的差異,雄鳥頭至頸部、上胸部、背部為深藍色,兩翼和尾羽為黑褐色,腹部為咖啡色;雌鳥則是背部灰褐略帶藍色,腹部淡褐色而且有鱗狀斑紋。牠們喜歡單獨站在木樁、岩石或枯枝等突出物上面,上下擺動尾羽,站姿直挺,像是一位神氣的紳士。牠們有時候也喜歡站在屋頂角落上,因此又有「厝角鳥」之稱。藍磯鶇的鳴叫聲細緻悅耳,略帶顫抖音,也為牠博得「屋頂上提琴手」的美名。

藍磯鶇雄鳥站姿直挺像是一位神氣的紳士(侯毅倫 攝)
藍磯鶇雄鳥站姿直挺像是一位神氣的紳士(侯毅倫 攝)
藍磯鶇雌鳥腹部淡褐色且有鱗狀斑紋(侯毅倫 攝)
藍磯鶇雌鳥腹部淡褐色且有鱗狀斑紋(侯毅倫 攝)

耶!樹上怎麼會有「木頭鳥」?原來是正處於警戒狀態的黑冠麻鷺。黑冠麻鷺(身長約47公分)從嘴巴、額頭到頭頂為黑色,後頭有黑色冠羽,背部暗紅褐色,有黑色橫漣紋,腹部淡黃褐色,臉、頸、胸側為紅褐色,眼先藍色。牠喜歡在密林底層活動,以啄食蚯蚓和昆蟲為食。站在樹上休息時,身體挺直,會配合周遭環境做擬態動作;當遭受到驚擾時,會豎起冠羽,並靜止不動,因此被稱為「木頭鳥」。而其怪異的跑步姿勢和飛行時緩慢的動作,也常被戲稱是隻「大笨鳥」,其實牠們一點也不笨,牠們捕食的功夫可真了得,見牠們專心的注視地面,一有啄食的動作,命中率高得嚇人。

黑冠麻鷺有黑色冠羽和藍色眼先
黑冠麻鷺有黑色冠羽和藍色眼先

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坐在蘭博池畔,您會瞧見小白鷺撥水啄魚,大卷尾空中旋轉捕食昆蟲的絕技;走在濕地東側的散步道上,偶而您會與藍磯鶇不期而遇,聆聽牠如小提琴般美妙旋律的鳴唱;倚在步道邊的樹林裡,享受著草地上黑冠麻鷺與蚯蚓彼此為了生存而拉鋸的趣味。暢遊一趟蘭博,您會發現處處有歡樂,處處有驚喜,處處有感動。所以,當您造訪蘭博時,在欣賞水光山色之餘,千萬別錯過了園區內一幕幕令人驚艷的生態寫實畫面。

蘭陽博物館烏石礁濕地(廖港生 攝,蘭陽博物館 提供)
蘭陽博物館烏石礁濕地(廖港生 攝,蘭陽博物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