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4期-望天逐魚蹤、破浪向海搏─南方澳討海文化館

楊詩羽  /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專案助理

南方澳討海文化館正面外觀,2020年攝。
南方澳討海文化館正面外觀,2020年攝。

編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蒐集、整理宜蘭博物館家族在地知識建置計畫,透過關注在地人群長時間與自然互動累積的智慧,發掘、調查、研究與書寫,將宜蘭在地知識予以紀錄,並將調查資料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蘭陽博物館特此將該計畫作系列電子報,延綿知識的積累,廣宣宜蘭在地人文風情。

近海卻禁海的記憶

南方澳討海文化館位於宜蘭蘇澳的豆腐岬海水浴場後方,北側為南方澳跨港大橋重建區,南側則是北部風帆中心預定地,園區占地675平方公尺,建物為一層樓R.C構造,以合院形式建構。

 

國民政府於1974年為提升國家總體經濟發展,規劃在臺灣進行十大建設,蘇澳商港便是其中之一。建港之際,為加強商港南堤一帶治安,便在豆腐岬北側山壁開闢出平地建造營房,供警備總部港檢處海防班哨進駐,是為豆腐岬海防哨所。1987年戒嚴海禁時期結束軍管解除,哨所改由內政部警政署基隆港務警察所第五崗哨入駐使用,至2001年4月基隆港務警察所撤離,哨所才閒置下來。直到2007年,由文建會指導、宜蘭社區大學老師陳財發領導的「南方澳討海文化館文史調查及空間規劃計畫」開始進行,方於2009年,宜蘭縣政府從蘇澳港務局及國有財產局手中取得哨所設館資格,並交由蘭陽博物館籌備經營。

 

由於曾為軍事建築,討海館展現出對稱、方正、嚴肅而單調的格局,牆面上有供射擊使用的射擊孔、圍牆上緣也嵌著碎玻璃片,透過保留空間遺跡與館內人文歷史、漁業文化等文史資料的展示,同時改造討海館的屋頂,規劃為陸連島景觀平台,讓來訪的旅客能在欣賞太平洋之美的同時,深刻感受南方澳的時空變化,以及人與海洋之間所具備生命、生活、生產與生態的四生關係,見證不僅是南方澳,而是整個臺灣從拒海到開始親海的海洋文化歷程。

左:南方澳討海文化館圍牆上防禦用的碎玻璃,2020年攝 / 右:南方澳討海文化館北側緊鄰蘇澳商港出海口,2020年攝。
左:南方澳討海文化館圍牆上防禦用的碎玻璃,2020年攝 / 右:南方澳討海文化館北側緊鄰蘇澳商港出海口,2020年攝。

屬於魚和討海人的祭典

南方澳外海淺海區因深層的黑潮海水受大陸棚地形阻擋,形成富含營養鹽的湧升流,吸引成群的洄游性魚類在此覓食,主要為日本南下的洋流與赤道北上的黑潮所帶來鯖魚、鰹魚、旗魚、鮪魚、豆腐鯊、鬼頭刀等各型魚類,其中南方澳所捕獲鯖魚的漁獲量更占全國8成以上,又被稱為鯖魚的故鄉。在早期科技不發達的年代海象難測,出海捕魚的風險極高,為期能夠順利出航、滿載回航,漁民在遠航前及回航後,都會到廟裡祈求媽祖保佑,因而特別注重「媽祖生」、「新船下水」等節慶儀式。隨漁法日臻成熟,鯖魚卻面臨過漁危機,漁民開始思考漁村觀光化的可能性,便以當地最重要的鯖魚做為漁業文化的意象,於2003年起舉辦南方澳鯖魚節,並於2007年改為舉行祈福儀式鯖魚祭。

 

在鯖魚祭中特有的旗魚陣,是於1965年由陳坤生、陳順德、曾枝煙等漁民參考日本祭典神轎與傳統舞獅,發展出獨特「旗魚陣」陣頭,取諧音祈魚以祈求漁獲豐收,旗魚陣舞步描述旗魚勇敢面對鯊魚在海中爭鬥,最後戰勝鯊魚的過程。同時由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所製作長7公尺、重約160公斤的大鯖魚也會參與其中,讓民眾扛著手工大鯖魚上街進行踩街遶境遊行,並在祭典結束時將大鯖魚抬至內埤海灘燒化,象徵浴火重生、薪火相傳。

 

2020年鯖魚祭舉行時間恰與為期兩天的鯖魚節重疊,因此當日同時有位於進安宮前的文創海鮮市集、鯖艇趣味競速、港邊懷舊滾油桶競賽、猜斤論兩送鮮魚以及在地舞樂表演,南方澳街巷中同時進行大鯖魚護境踩街,並於遊行終點南安國中舉行祭典儀式與擲包子祈福活動,最後在內埤海邊施放氣球並請法師進行祭儀燒化手工大鯖魚,以氣球緩緩升空象徵魚卵於海中飄散,祈願魚類資源生生不息。

左:大鯖魚護境踩街沿途向各神明廟宇致意,2020年攝。 / 右:大鯖魚火化儀式象徵浴火重生、生生不息,2020年攝。
左:大鯖魚護境踩街沿途向各神明廟宇致意,2020年攝。 / 右:大鯖魚火化儀式象徵浴火重生、生生不息,2020年攝。
大漁旗有祝新船漁獲豐收之意,2020年攝。
大漁旗有祝新船漁獲豐收之意,2020年攝。

世界上最早發現珊瑚產卵的海域

南方澳是內埤海岸沙洲和對面島嶼,因砂石在島嶼的南方堆積,使得島嶼和陸地相連而形成陸連島,每年夏天都會刮起西南風,因此又稱南風澳。豆腐岬位於南方澳漁港東側,由陸連島與連島沙洲連貫而成,島嶼藉著沙洲與陸地相連,此種沙洲稱為連島沙洲,陸連島與連島沙洲則構成沙頸岬,是全臺灣最大的沙頸地形。

 

豆腐岬地形呈現半封閉弧形,凹槽面向海洋,海岬岩礁因長期受海水侵蝕,以致被切割成塊狀,同時在日治時代初期,於「自該岬灣興築航道直通第一漁港」建設計畫中,曾在岬灣內興建兩塊方形水泥消波塊,又形狀與豆腐相似,因而被在地人稱為豆腐岬,又稱豆腐角,水泥消波塊直至1971年因計畫取消被炸毀,現已不復見。1974年國民政府為提升國家總體經濟發展,於豆腐岬北方興建蘇澳商港,並在豆腐岬腹地內北側建造營房,供警備總部港檢處海防班哨進駐,稱為豆腐岬海防哨所,即為後來的南方澳討海文化館前身。

 

豆腐岬海岸線岩層為板岩與千枚岩,屬中新世廬山層,岩層軟硬交錯節理分明,在差異侵蝕作用下,硬岩相對突出成為海岬,軟岩相對凹入而成為海灣,1939年,台北帝國大學川口四郎調查豆腐岬海域,發現海中珊瑚覆蓋率達60%,並紀錄下珊瑚卵塊發表於期刊上,豆腐岬於是成為世界上最早發現珊瑚產卵的地方。

 

豆腐岬受堤岸的延伸構造保護,不受外海風浪影響,灣內海浪平靜,形成可供戲水的天然海灣,但由於豆腐岬海域分別由港務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宜蘭縣政府以及蘇澳鎮公所管轄,導致權責不清且無人管理,使得豆腐岬意外事件頻傳,2016年由宜蘭縣政府從蘇澳鎮公所接管後,設置為海水浴場,於海灣口架有浮球式攔截網,並在沿岸設置步道,連接沿梯區、觀景休憩區、烤肉區以及堤防走道等,岬彎底部沙灘腹地平緩寬闊,適合野營、磯釣、浮潛、郊遊、SUP立式單槳衝浪等活動。

左:豆腐岬海灣,2020年攝。 / 右:豆腐岬礫灘,2020年攝。
左:豆腐岬海灣,2020年攝。 / 右:豆腐岬礫灘,2020年攝。
左:豆腐岬北側板岩與千枚岩岩層,2020年攝。 / 右:豆腐岬沿海岸步道,2020年攝。
左:豆腐岬北側板岩與千枚岩岩層,2020年攝。 / 右:豆腐岬沿海岸步道,2020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