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2期-溪底城仔初探~一座農墾聚落小史

文/圖:林宏仁(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五結鄉三興村的農墾聚落~溪底城仔,顧名思義,是位於蘭陽溪河道的沙埔地。晚於漢人大量入墾的年代,在楊士芳進士的協助下,由漳州楊姓移民所開墾。

姓楊仔底

溪底城仔北鄰蘭陽溪,西倚縱貫鐵路宜蘭線,日治時期隸屬二結庄。大正9年(1920)二結庄改為二結大字,終戰後二結大字分為復興、學進、雙結、舊街與會社五村,溪底城仔一地即為復興村。民國67年(1978)行政區域再做調整,復興村與庄外的三結合併為一村,村名由原2村各取1字,定名為三興村。舊時此地素為二結庄幅員,再加上王公信仰,故與二結地區關係密切。

 

根據溪底城仔國安廟廟志撰寫人楊添丁先生的報導,他的老祖(曾祖父)是由大陸漳州浮南橋渡海來此地的第一批移民,以其老祖、阿嬤(祖母)的關係與現今的年歲,推斷來臺年代應在道光30年(1850)左右。(註1)在此之時,這一批楊姓移民駕駛風帆船,利用羅盤及北斗星定位,渡海來臺,直接由利澤簡海口起水登陸,並在今國安廟一帶墾荒務農謀生。楊添丁先生亦言,溪底城仔在當時是未開墾的河床地,由進士楊士芳出錢蓋茅草屋,給大陸來臺楊姓移民居住,其他姓氏人士則不允許入城混居。楊士芳並供應三年糧食所需,但是開墾的土地要與他共分。(註2)此地楊姓移民與楊士芳並不具親戚關係,僅是同姓的宗親。這些移民都是在大陸生活困難,才冒險渡臺。當時臺灣西部開墾已達飽和,要找新的地點比較困難,所以才直接到宜蘭開墾;而附近土地開墾將盡,只得到此溪邊的高灘地落戶。

 

落戶之後,常遇原住民循著蘭陽溪到沿岸村落出草,時有居民遇害。(註3)當地民眾為求自保,便請利澤簡永安宮媽祖踏武轎在此地劃定城門四界,四周遍植刺竹圍繞成城,四城門亦為刺竹綁縛,夜間關閉,以維護安全。

 

本處原為蘭陽溪築堤整治前的河川高灘地,故名溪底城仔;最初居民皆為楊姓,故亦稱姓楊城仔或姓楊仔底。後因通婚遷徙等因素,漸有他姓居住。戰後初期,此地已有17姓59戶,外姓移入增多,楊姓居民已未過半數。(註4)溪底城仔的福蘭社,亦為溪南地區北管發展之重鎮。

「拜溪頭」普度

豬公埔拜溪頭
豬公埔拜溪頭

 

 

日人修築蘭陽溪堤防以前,溪底城仔時遭洪水侵擾,生命財產備受威脅,居民故在每年農曆7月8日,殺豬公於溪埔擺案普度。此普度之地,當地人稱為「豬公埔仔」。

拜溪頭普渡的三角紙旗上,寫著楊士芳
拜溪頭普渡的三角紙旗上,寫著楊士芳

 

往年「拜溪頭」時,「頭家」需備妥一豬一羊,現則由頭家代信徒準備祭品。若讚助500元者,普度後可分回雞、鴨各一;讚助200元者,頭家僅代為購買金銀紙。普度儀式請二結王公、國聖公、三山國王3尊神像作主。祭品上所插的三角小紙旗,上面的「信士叩答」除了寫上當年輪值的頭家外,亦有寫上蘭陽進士楊士芳姓名者。

 

據居民指稱,此與楊士芳協助溪底城仔開發有關;楊士芳並曾來此地巡視,為免居民為水患所苦,於是恭請二結王公廟擅長地理的老二王公,於溪埔點出界線,祈求各路好兄弟保佑,令溪水不得犯界,從此以後溪水便不再氾濫。是以,楊士芳便成為此地參與「拜溪頭」的「固定班底」,直到今日。今日雖堤防已築,水患威脅消退,但仍保有擺案桌普度的習俗。「豬公埔仔」現興建國民住宅,腹地已縮小甚多。

溪底城仔廟宇

左:大眾廟 / 右:福連堂
左:大眾廟 / 右:福連堂

溪底城仔一地,因先後移民來源不同,先後成立了不同的神明會,祭祀鄭成功與三山國王;在聚落草創之初,「兇番」常順著蘭陽溪到沿岸各聚落出草,(註5)被殺害的人不能移到他處安葬,只能就地埋葬,後人乃修建萬應公廟祀奉。溪底城仔有兩座萬應公廟,一為大眾廟,民國70年(1981)修建;一為福連堂,民國76年(1987)修建。這兩座小廟由附近居民祭祀。

溪底城居民祭拜二結王公五營旗
溪底城居民祭拜二結王公五營旗

 

溪底城向為二結王公廟祭祀圈之範圍。王公「五營兵將」的東營令旗,就安置於溪底城豬公埔邊。每年王公生神明繞境時,皆會特地繞到溪底城來,而此地的居民亦會準備牲禮前往王公廟祭拜。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溪底城聚落本身的在地信仰,已由神明會組織,進而建立起自己的角頭廟宇;溪底城重疊著聚落的祭祀圈(如國安廟與三山宮)與超村落的祭祀圈(二結王公廟),也就愈形明顯。

二結王公生收五營旗時,陣頭經過國安廟
二結王公生收五營旗時,陣頭經過國安廟

國安廟

依「開台國聖公-國安廟史略」(註6)所記,大陸一群楊姓先民駕駛風帆船,藉由北極星定位,渡海來到此地,並在國安廟一帶墾荒務農謀生。這些移民的下一代長大後,因感念鄭成功開臺偉業,乃泥塑其神像供奉,(註7)後屢顯靈驗,保佑鄉民,數年後便雕塑金身供奉(即現本廟所奉老主公金身)。惟老主公本尊(又稱大王公)不敷鄉民恭請,於是再雕塑二王公及三王公。是以100多年來,一直存有國聖公神明會。每年農曆正月初二,在城仔中廣場慶祝國聖公千秋。由於社會型態改變,神明會輪流擔任爐主之制度不易維持,經會員倡議建廟奉敬,並充當鄉民集會及休憩場所。經多方努力,於民國94年(2005)1月30日(農曆12月21日)興建完成並舉行安座大典。

 

「國安廟」廟名為「開台國聖公-國安廟史略」撰寫人楊添丁所命名,經委員會同意後正式定案。楊添丁表示,早期的會員最多曾達40幾位,會員名冊隨爐主流傳,已破損而不知去向。對於建廟的經過,楊添丁有如下的說明:

 

某一年的正月初二在城中央用金紙過火時,神明在米糠上用神轎棍寫字說要建廟,扶轎的是一個不識字的清潔隊隊員,他就寫了個楊字,另外又簡單寫要建廟的字。

 

我每年過年都會回去當「桌頭」,幫忙處理一些神明的事,我就擲筊請示神明是否要建廟,神明以聖筊示意。扶轎者用紅輦一直指我,我說我能力不足,沒有財源,希望神明發揮靈感能夠找楊董(楊錦榮)。楊董從小家裡沒錢可以供他讀書,便出外認真打拼,後來有賺一些錢。神明聖筊同意。……我趁機和他提到建廟事情,他立即允諾,請爐主林阿為召開信徒會議,楊董請大家踴躍捐款,不足的部分由他想辦法。爐主也非常熱心,召集會議討論。當時基金會還有八十萬,估計建廟需要六百多萬,當地信徒自由認捐總共三百萬左右。(註8)

 

溪底城本是楊姓居民為主的姓氏血緣聚落,後外來異姓人口漸增,此地國聖公之信仰,也漸由國聖公神明會內楊姓會眾之守護神,提升為城仔內共同的信仰神明。在神明慶典時,皆動員全聚落裡的人脈前來幫忙。這樣全聚落動員的現象,驗證在建廟捐題碑上的捐款芳名,除了楊姓佔有名冊起始的重要位置外,其他姓氏也各佔有一席之地。

 

國安廟的主祀神為延平郡王鄭成功,神龕前案上亦同祀著媽祖及太子爺,龍邊的神龕供奉武將爺,虎邊的神龕則供奉土地公。每年選出1位頭家與2位爐主。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舉辦壽誕慶典,舉辦過金火儀式。

國安廟普度
國安廟普度

三山宮

 

溪底城內,原為楊姓聚落,他姓漸透過入贅通婚、搬遷移居等方式進入;但因土地亦趨飽和,後遷者大多只能住在城仔外周圍的區域。據楊添丁報導,三山宮管理人簡福木、簡朝明的阿公,本是一位乩童,住在員山吧荖鬱,因本領高強而累積財富,便搬到溪底城南邊的城仔外,買了3、4甲地。簡氏將供奉家中的神明-大王、二王、三王、太子爺成立神明會,由會中成員輪流奉祀。三山宮《昭和癸酉(註9)十一月十五日三山國王千秋会底簿》,簿內第1頁即載明「二結保安社三山國王癸酉年十一月廿日立會」,簿中將會員分為四結,並詳載各結會員。(註10)

三山宮會底簿
三山宮會底簿

 

其中第一結代表簡大目,第二結代表馮連昌,第三結代表楊石清,第四結代表方阿欉。乙未年(應為1955年)各會員並相繼將資格過繼給其後代,(註11)但或有失佚。由會底簿會員名冊中可以看出,日治時期,三山國王之信仰已融合了溪底城的許多姓氏。

 

神明會因維持不易,此地信眾便出來募捐,於民國82年(1993)興建新廟。簡姓人士,高居捐題碑上捐款芳名之起始位置,但他姓也有頗大的貢獻。因此,三山廟的興建,實是地方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廟中的神明,也由簡姓人士家中的祀神,而後成為神明會中輪流奉祀的神明,最後終成為溪底城一地重要的信仰。

 

三山宮之主祀神為三山國王,當地人亦稱三王公。龍邊神龕奉祀太子爺,虎邊神龕奉祀土地公。臺灣民間信仰屬多神信仰,此信仰意識深信任何神明皆非全能。(註12)主要慶典在農曆7月25日及11月14日,亦有過金火儀式。

三山宮
三山宮

備註

  • 註1 楊添丁先生的曾祖父13歲來臺,約20歲左右生下二子,並抱1女嬰來當童養媳,此童養媳即楊先生之阿嬤。若阿嬤在世,今年(訪問時為2007年)已124歲。若依此推論,則此批移民較精確的渡臺時間當在131年前,即光緒2年(1876)。若為光緒2年(1876),則下文所提楊士芳資助移民一事,亦較可能。
  • 註2 楊士芳為宜蘭唯一一位進士,幼年家貧,道光6年(1826)出生,咸豐3年(1853)考取秀才,咸豐11年(1861)中舉,同治7年(1868)進士,卒於明治37年(1904),享年78歲。若溪底城仔初闢時果為1850年,此時楊士芳年僅24歲,且尚未有任何功名,是否有能力供應當地移民三年所需?若溪底城仔闢於1876年代,則楊士芳已50餘歲,亦高中進士,享有功名,似乎較有可能資助移民。因全案並無其他史料可資佐證,楊士芳資助移民之事,難下定論。但此處所採得之口述歷史頗為難得,特誌於此以供參考。
  • 註3 此地舊俗認為遭原住民出草殺害者不得入宗祠祭祀,只可就地掩埋。要去祭拜遇害者需走後門,拜完還需拿石頭丟趕,以免遇害之鬼魂跟回家,並招引原住民前來。小小溪底城就有兩座陰廟,皆與原住民出草有關。
  • 註4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下冊,頁500-501。
  • 註5 蘭陽溪兩岸廟宇壁上之沿革志,普遍存在「兇番」出草之記錄,如溪北員山鄉惠好村(舊稱吧荖鬱)的福興廟、壯圍鄉新南村的鎮安宮,溪南二結的王公廟等。
  • 註6 於溪底城國安廟廟壁石碑所刻文字。
  • 註7 神像為居民楊平田之祖父等3人所塑。
  • 註8 筆者於民國96年(2007)8月27日在聖母護校訪晤楊添丁先生。
  • 註9 昭和癸酉年即為昭和8年,西元1933年。
  • 註10 第一結會員:楊老番、謝阿取、簡大目、方春池、馮連祿、陳福山;第二結會員:馮連昌、陳治璋、楊泰生、方阿管、黃阿川、俞阿木;第三結會員:楊石清、楊阿秋、楊加苳、林双傳、黃連徒;第四結會員:方阿欉、廖春生、楊阿火、簡阿賊、馮連全。
  • 註11 簿中未記明承受者之關係,如楊老番下僅寫「即過楊朝宗」。依《日治時期戶籍登記除戶簿》影本,楊朝宗為楊老番之孫。
  • 註12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6),頁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