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7期-棄學踏浪 退休作畫的討海人-陳為長

記錄 / 陳財發、李阿梅、黃麗惠

陳為長個人照
陳為長個人照

身世概述

【出生】

陳為長,生肖屬蛇,一九四二年一月八日出生於東澳的粉鳥林(海岸)。父親並不識字,所以身份證上的名字「陳為長」是由龜山島的鄉人代取的,但因為他有兩個哥哥,並不是長子,所以在稱呼上不能直呼「為長」(為ㄔㄤˊ/為ㄓㄤˇ),因此就取個偏名「德利」,至於這名字是由誰命名的,他自己也不曉得,或許也是由鄉人代為取名的,不過自從他懂事以來,不曾聽到大家喊他「為長」,而是稱呼他為「德利」。

父親陳連壽,生肖屬羊,比德利大三十四歲,原是龜山島人,後來到南方澳討海為業。母親陳吳阿綢,比德利大廿八歲。母親共生了十幾位子女,但是有些孩子很小就夭折了,存活下來的只有八位,大哥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屬狗,今年(二O一八年)已經八十五歲了。

德利原本是排行老三,上有二位哥哥,但二哥六歲就夭折了,除此手足尚有姐姐、二位妹妹及一位弟弟,姐姐出生後沒多久,因為家裡很窮困,因此就送給人家當養女,一位妹妹到了六歲時,也是送給人家當養女。

德利的兄弟姐妹們都是在龜山島出生,唯獨只有他例外,因為母親懷他時,是在「烟仔空」幫人家煮飯,因此才會在東澳的粉鳥林生產,在德利六歲時全家搬到南方澳,就是現在住的地方:四維巷,因此這間房子是林家的祖厝。

在定居南方澳之前,雖然全家都住在龜山島,但父親就曾到南方澳來討海,後來才舉家搬遷過來,不過在德利懂事的時候,父親就不再討海,而是改在南方澳山上的3KM(從白米橋算起,往山上的方向,共計三公里的地方)種番薯。

【求學】

德利在臨就學年齡時,有進入南安國民學校求學,小學畢業後,有升上蘇澳中學,但是才讀了一年,就因為家中食指浩繁,實在是沒有錢可以讓他拿去學校註冊,而必而要向人家借錢,德利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因此就決定休學,同時打算到工廠當學徒,可以學得一技之長來協助家中的經濟。

雖然德利初中沒有讀畢業,但是比起哥哥連讀書的機會也沒有,自是好得多了,德利的弟弟又比他好一些,弟弟有讀初中,畢業後到派出所當「小使」(日治時期對工友的稱呼,負責傳送公文、書信及打掃、整理派出所),當兵退伍後,弟弟曾經一度投入討海的行列,不過後來就轉換跑道,曾經在鐵路局、水泥廠等單位任職過,去年(二O一七年)離世。

【學徒】

蘇澳中學一年肄業後,德利來到喜盛鐵工廠當學徒,鐵工廠有分細工及車床,德利是在細工的修理部學習,當時吃飯要自己負責,至於薪水的部分,一開始的時候,一天只有一塊錢,經過學習的時間累積,後來有升到四塊半,漸漸的學習的程度更好後,有再升到十幾塊錢,最後升到二十塊左右時,德利屆齡去服兵役。

退伍回來後,德利換到另一家工廠:三剛鐵工廠工作,九個月後,他離職,轉換跑道,開始投入討海,是在自家的漁船工作。

【當兵】

因為有晚報戶口,所以在實際年齡廿二歲時,德利受徵召入伍,雖然身高不是太高,但體檢結果是甲下,抽籤時抽中了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在屏東的龍泉,四個月結訓後,部隊編到「林仔邊」──高雄縣林園鄉(現高雄市林園區),自此沒有再移防過,一直在林園待到退伍。

在海軍陸戰隊當兵是非常的辛苦,德利的部隊是第一師,下基地、演習、對抗都是很嚴格的訓練,從新兵訓練中心結訓後,最初下部隊時,就逢到中美聯合演習,當時完全沒有討海經驗的他,因為要搶灘演習,搭登陸艦二號到澎湖繞一圈,大約有一個禮拜的時間都在海面的軍艦上,這讓他暈船不已,實在是非常的難受,德利想:可能是自己沒有討海過,所以導致在軍艦上會暈船,沒想到等後來真正討海時,還是倍嘗暈船的辛苦。

海軍陸戰隊的訓練,讓德利覺得相當艱苦,雖然沒有移防到外島、訓練後有放假,但是訓練的嚴格還是讓他印象深刻,都不曉得這三年兵役期是如何撐過來的,兵役期滿退伍時,德利已經廿五歲了。

【婚姻】

三十一歲時,德利完成婚姻大事,妻子蕭金連,生肖屬鼠,小德利七歲,蘇澳隆興人,曾經讀過小學,因此是有識字的,但是小學並沒有讀到畢業,至於讀到幾年級則已不復記憶。

德利是經由朋友介紹認識金連的,記得頭回相親的當天,德利由朋友陪伴到金連家,因為雙方個性都較為羞澀,當金連出來奉茶時,低垂著眉眼,不敢看德利,而他也低著頭不敢抬眼看對方,所以在第一次相親的會面,雙方根本就沒有看到彼此的面容。

雖然相親時未曾真正的面對面,德利覺得婚姻是緣份,朋友居中介紹想必不會太差,也就圓滿了這段姻緣。結婚後,德利兄弟們都還是住在一起的大家庭,當時德利家境並不是太好,他努力的討海工作賺錢,金連都會去做一些手工:「刣魚仔」(殺魚/做鹹魚用)、剝蝦、穿珊瑚……等,以賺取微薄來補貼家用,德利覺得老婆金連為了這個家很勤奮的付出,而到目前為止,金連都已經七十幾歲了,還在持續「刣魚仔」呢。

【子女】

德利夫妻共育有三位子女,老大是兒子,目前未婚,在高雄任廚師相關行業。老三是女兒,已婚,住在宜蘭。

老二是兒子,已婚,目前在花蓮做「怪手」(挖土機)相關的行業,工作範圍包括宜蘭、花蓮、臺東,如果是在花蓮、臺東工作,兒子住公司的宿舍,週六、日休假時,在週五的晚上就會回到宜蘭南方澳家裡,若是在宜蘭工作,每天晚上下班後就住家裡,平常媳婦與二位孫子都與德利夫妻同住。

【退休】

退卻討海的為經濟打拚責任,肩上的重擔是可以稍微輕卸,退休後的德利,可也沒讓自己閒著,廟宇的志工服務及畫畫充實了他的生活!

討海三十幾年後,六十二歲的德利退休,因為時間開始空閒下來了,因此他拿起畫筆,試著臨摹月曆上鳥的圖像,畫著畫著,也就畫出興趣來了,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曾經到羅東的一筆畫廊學習一個月的時間,藉此來奠定畫畫的基本功,後來覺得自己只是為興趣而畫,也不需要多高深的技巧,因此就停止到畫廊學習,而在自家習畫。

德利隔壁鄰居看到他的畫作後,都稱讚不已,慢慢的,德利的畫功傳出去了,後來文史工作者廖大慶拿了一些漁船的照片給德利臨摹,畫著畫著,也畫出了心得,現在德利家裡的牆壁,都張貼著他的畫作,有水彩畫,也有油畫,可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最美壁紙畫呢。

除了畫畫以外,德利還在南天宮媽祖廟服務,最初是採購人員,現在則是擔任常務監事,討海人家對於媽祖的信仰總是堅定,能夠為媽祖廟更是覺得榮幸。

陳為長畫作-南方澳討海聚落
陳為長畫作-南方澳討海聚落

討海歷程

【自家漁船】

德利原本從事陸地上的工作,退伍回來九個月後,開始加入討海,最初作業的漁船是由德利家的兄弟合買,這是艘很小的漁船,取名為「發寶」,也不知當初為什麼要取這個船名,現在想想倒也覺得是個有趣的漁船名。

「發寶」作業時,由德利的哥哥擔任船長,弟弟此時也在同艘漁船一起工作,父親雖然已經是在山上種番薯,不過偶爾需要人手時,也會請父親為「發寶」再出馬「扞舵仔」(掌舵)。

「發寶」為「現流仔」近海作業,釣「花飛」(鯖魚)、鏢魚、「放飛虎」(延繩釣/鬼頭刀),其中大部分都是釣「花飛」,但漁獲的狀況不是很理想。「放飛虎」則是德利在討海生涯中,僅有的延繩釣作業經驗,後來的他未再從事延繩釣的漁法。

剛開始討海,雖然已經有過當兵時在軍艦上的經驗,但是當時暈船的狀況,在漁船上同樣發生,當德利在「俥間」(引擎室)學習時,吐得最是嚴重,感覺連膽都要吐出來一樣,這樣的不適狀況大約持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雖是同胞手足,相異於德利嚴重暈船狀況,他的哥哥和弟弟都不會暈船。

雖然剛下船作業是在自家的漁船工作,但是德利還是要肩負煮飯的任務,與此同時學習「俥間」的各項事務及「駛舵仔」。以前海裡的「丁鮸」(旗魚)資源豐富,鏢魚時,由德利的哥哥擔任鏢手。

「發寶」作業了五、六年後,因為漁獲的收入情形一直都不見起色,所以德利家就決定將漁船賣掉。

【船員】

「發寶」漁船賣掉後,德利已結婚,手足雖然還是住在同一個大家庭裡,但是實際上已經兄弟分家了,哥哥買了一艘小漁船作業,德利就到他人的漁船上做「海跤」(船員),其間跟過很多艘的漁船作業,但是因為年代已久,再加上作業船隻很多,所以船名大多已不記得了。

【摃珊瑚】

在他人的漁船上工作階段,雖然此時的德利對討海事務已經比較嫻熟了,但因為是領薪水的船員,所以收入還是相當有限,能夠讓家人吃得飽是沒有問題,但若有其他的需求就難以支應,不過比起早前還未討海時,當然就又另當別論了。

三十九歲那年,德利轉換到「摃珊瑚」(捕撈珊瑚)的漁船工作,這時的收入比較多了些,家中的經濟狀況開始漸漸好轉。

第一艘「摃珊瑚」的漁船是八十匹馬力的「德成」,漁船的號碼已經忘記,這是艘東港船型(南部型)的「塑膠船仔」(玻璃纖維船體),德利在「德成」上是擔任「大俥」(輪機長)的職務,二年半後,「德成」換了新的漁船,也就德利工作的第二艘「摃珊瑚」漁船:「德成132號」,是為「飛虎頭」(東港船型)的「塑膠船仔」,德利依舊是擔任「大俥」的職務。

【卡越仔】

德利在「德成132號」工作了二年半,轉換到「卡越仔」(拖網)漁船工作,第一艘工作的船名是「新寶福」,船長是南方澳人,在這艘漁船工作時,德利不再擔任「大俥」的職務,而是做為一般的船員。

在「新寶福」一年多的時間裡,漁獲的收入狀況不錯,當然船員領到的薪水也就較好了。後來有一艘「倉成」新漁船訂製完成,德利就轉換到這艘漁船工作,「倉成」的「大俥」是由船長的妻舅擔任,德利有幫忙「俥間」事務,所以在職務上來說也是船員。

德利在「倉成」漁船工作了三年,漁獲的成績不錯,收入也就較穩定。

【股東漁船】

德利四十多歲時,「德成」的老闆找他股東合夥訂製新的漁船「德成136號」,是為東港船型的「塑膠船仔」,德利一開始是有猶豫的,因為雖然在幾艘「卡越仔」漁船上的工作,收入都已有較穩定,但是關於存款則是羞於啟齒,不過「德成」的老闆跟他相識多年,知道他的為人,就對德利說:沒有現錢沒關係,造漁船的錢先用貸款的方式,至於德利股東的部分,就用往後漁船作業的獲利來繳就好,因此最後德利加入股東,並從「卡越仔」漁船再轉換到「摃珊瑚」的「德成136號」工作。

德利在「德成136號」擔任仍舊是「大俥」的職務,在這艘漁船工作期間,是讓他覺得真正有賺到錢的,因為除了「大俥」的薪資外,還可以分配到股東的分紅。

「德成136號」做了十、十一年左右,六十二歲的德利決定退休,於是將自己的股份賣出,而這艘漁船目前由老闆的兒子繼續在經營。

海上印記

【大浪】

「德成136號」第一年「摃珊瑚」作業時,到日本海域的漁場,期間碰到德利討海以來首次遭遇的大浪,漁船幾乎被海浪掩蓋住,整個浪頭好像有一座山那麼的高,打從他出生以來也沒見過這麼高的海浪。

本來「德成136號」漁船在收到風浪的消息時,原本打算要找個地方下錨來躲避風浪,豈料就在前往的途中,船隻就遭遇到此生所見過的最大風浪襲擊,當大浪來襲的那一個瞬間,感覺漁船好像沉落入海裡一樣,船身四周圍都被海水包裹住,雙眼所見是一片的霧茫茫,根本就分不清東、西、南、北,這樣的景象著實嚇人!待到這道大浪頭過去後,漁船才再度回復到海面上。

「德成136號」漁船上,當時都是臺灣籍的船員在作業,大海浪來襲時大多是三道,也就是說得要撐過這三道浪頭過去的時間,現在回想當初的情形:幸好是船長掌舵的技巧高超,要不然的話很可能被海浪襲擊時,舵就會掌不穩,因此而發生危險的狀況。

經歷過這次大浪的經驗,此後討海的過程中,雖然也偶會遇到風浪,但都沒有「德成136號」這次所遭遇的這般驚險,讓討海多年的德利至今仍心有餘悸,刻了這段驚濤駭浪的印記。

【撞船危機】

似乎在海面上的驚險歷程,都是在「德成136號」這艘漁船的作業時,有一回要去「摃珊瑚」時,漁場約莫在蘭嶼的附近──現在不能在此海域「摃珊瑚」,要有執照方可,不然會被驅逐──當天晚上要休息時,漁船已經「落碇」,所以德利將引擎關起來,結果船長看到一艘商船急駛而來,趕緊要德利再「開俥」,他有點不明所以,抬頭一看,商船就要從漁船的後面撞過來了,眼看來不及將錨拉起,只好將連接的碇繩切斷,再將引擎重新開啟,船長將漁船調整位置,商船擦身而過,有驚無險的解除了撞船危機。

現在回想當時,若非一連串的適當緊急應變措施,商船撞上漁船,情形就難以想像,說不定就要去和海龍王聊天做伴了,雖然當時緊急切斷碇繩,損失了一門碇及碇繩,但至少漁船及人員都平安,損失的錢後來還可以賺得回來!

感觸寄語

德利因為家境非常的貧窮,而且覺得自己也沒有讀很多的書,沒有學問、沒有背景,想要在陸地上找到好工作的機率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得不投入討海的行列,以此來維持一家的生計,這是最迫不得已的唯一出路。

對於孩子是否討海這件事,德利覺得只要各自有所發揮、有所興趣就好,他並不鼓勵孩子討海,而是鼓勵孩子在陸上工作,何況他的孩子會暈船,同時對於討海也沒有興趣,因此現在二個兒子都在陸地上從事各自有興趣的工作。

陳為長與採訪團隊合影
陳為長與採訪團隊合影